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析描写景物的方法

来源:东饰资讯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析描写景物的方法

作者:栾晓利

来源:《成才之路》2008年第21期

大千世界,物象万千,自然景物绚丽多姿。面对纷繁复杂的景物,在赏心悦目的同时,如何把所看到的景物,惟妙惟肖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我总结了几点。

一、 点面结合

利用点面结合的方法,让读者既有整体上的感受,又有细节的感悟。“面”由“点”组成,“点”支撑着“面”,只有“点、面”结合,才能令景物具体可感,形象生动。

如下面一篇习作:

初冬,是一位美丽的,高贵的公主,舞动着她那神奇的面纱,送来片片洁白的雪花。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你瞧!一颗颗小小的雪粒,像撒下的白砂糖一样,它们在空中飘舞着,并不着急落地,好像舍不得离开天空似的。它们悄悄跳入行人的衣领里,无声无息地消失了。接着,一片片的小雪花像烟一样轻,玉一样洁,银一样白,飘飘洒洒,纷纷扬扬,从天而降,亲吻着久别的大地。慢慢的,慢慢的,小雪花变大了,变厚了,变得密密麻麻,就像谁用力摇动玉树琼花,那洁白无瑕的花瓣纷纷扬扬地落下来;后来,雪越下越大,小雪花们在半空中你拉我扯,你抱住我,一团团,一簇簇,仿佛无数扯碎了的棉花球从天翻滚而下。这时,整个世界就变得迷迷茫茫,美不胜收。

作者先写了初冬整体上的景象,像送来雪花的公主,既新颖又形象,先打好“面”。后又从“点”上着手“小小的雪粒,像撒下的白砂糖一样”, “像烟一样轻,玉一样洁,银一样白,……从天而降”。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将雪的形状具体地描绘出来。这样点面很好结合起来,令初冬的雪具体可感。

二、 粗笔勾勒

采用粗笔勾勒法描写景物,可以对景物的景色、层次、颜色的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作简要的勾勒。运用粗笔勾勒法描写景物要抓住景物的最主要的特征,用朴实的文字简略地写出来,不宜用过多的形容词、过多的比喻。其次要简练传神,通过寥寥几笔勾勒出景物大致的形象。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肃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鲁迅《故乡》)

作者把看到的故乡的景象用“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肃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寥寥数语就勾勒出来了,可谓简单明了,字字传神,突出了萧索、荒凉的特点。

三、 工笔细描

采用工笔细描法描写景物,要对景物进行细腻、具体的刻画,能使读者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景物的彩色照片。

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站在水边,望到那面,居然觉着有些远呢!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渣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朱自清《梅雨潭的绿》)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作者极尽描摹之能事,对梅雨潭的绿进行了细腻具体的刻画,她的质感和亮泽,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清晰的印象。

四、 动静相衬

古人认为最妙的景色,要有其灵动之处,既有生命,又有灵性,而这“活”与“灵”若是通过文字这一载体表现出来,主要的手段就是写景时的动静结合,二者是相互衬托,相辅相成的作用,以静来凸显动的活力与灵动,以动来衬托静的柔婉与淡雅,这样的景色才会传神动人。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在那小屋周围。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泛着点点银光,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最浅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宗璞《紫藤萝瀑布》)

文中把盛开的紫藤箩用动静结合的方法描绘的生意盎然:一条垂下的淡紫色藤萝花蔓,柔和淡雅,静静的如娇羞少女,作者又用“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在和阳光互相挑逗”这些动态的描写让她活泼起来,以动衬静,以静显动,让藤萝花“活”“灵”起来。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五、 比喻拟人

文章运用比喻和拟人的写法来描摹景物,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动贴切。

如老舍在《济南的冬天》中把济南比做“小摇篮”;把山坡上小村庄的雪景比做“小水墨画”;把整个冬天的济南比做一块“蓝水晶”,无一不小巧秀丽,用来比喻济南不高的山,不冷的冬天,是恰到好处的。拟人的句子更多,个性化更明显,如把济南老城说成是“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把济南周围的一圈小山写得很有温情,“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把山坡上斑驳的色彩,说成是“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秀美动人。这些都表现出济南冬天的无限生机和在冬天里孕育着的朦胧春意。

文中恰当地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可将抽象不好言传的景色写的生动、形象,并富有浓浓的人情味,让读者在具体可感的前提下,回味无穷,经久不忘。

六、 镜头切换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自然界处处有美景!面对许许多多的景物,怎样将景物描摹的全面、生动,给读者一个整体感受呢?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运用镜头切换的方法。你就像一个高明的摄影师,将镜头或推近,或拉远,这种排列,有特写,有镜头的组合与切换,画面感极强,可以充分调动读者的想象。

在金色的秋天的阳光下,坐在车里的人们心头颤动了,即将或正在逝去的秋天使人们沉默无语,都沉入对于生命的伟大力量的赞叹。蓝天、白云,近处的白杨、远山的红树、山坳里的油松以及不知名的杂树乱草,车子真好像驰进印象派画家的油画里来了。

作者运用镜头切换的手法,将城外的秋景用几种景物排列、组合起来:高处的蓝天、白云,近处的白杨、远山的红树、油松、不知名的杂树乱草,构成一幅色彩调和,画面丰满的秋景图,激发出读者丰富的想象。

描写景物的方法还有很多,不管用何种方法,只要能抓住景物的特征,描绘的活灵活现,让人身临其境,那它就是最好的方法,这真可谓“欲把美景比西子,淡装浓抹总相宜”。

(临沂市罗庄区第一中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