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 JIU
Zhuang pei shi jian zhu jia lv mo yi ti huashi gong ji shu tan tao
装配式建筑加铝模一体化 262施工技术探讨
曾山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装配式建筑加铝模一体化施工的工艺流程的分析基础上,根据其施工开展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及原因,对装配式建筑加铝模一体化施工的具体开展及其有关优化措施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装配式建筑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是以建筑构件的工厂化以及现场装配工艺技术为主,需要注意的是,装配式建筑施工中,为实现“等同现浇”,对建筑构件的节点或者是建筑构件之间的连接是以现浇连接模式实现,并且当前多数建筑工程中对装配式建筑的现浇施工是以传统木板模板或者是钢框木模板体系实现的,其中,由于木模板的施工应用周转率相对较低,再加上现场加工与施工应用过程中浪费较为严重,对混凝土质量的保证效果不理想等,近年来,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为避免上述问题及其影响产生,对装配式建筑现浇施工逐渐采用铝合金模板体系,并且由于铝合金模板的强度与精度均比较高,同时其施工效率与周转次数均比较显著,进行建筑工程施工应用成型后的混凝土表面质量较光滑,能够有效减少混凝土表面抹灰施工环节,与现代建筑的绿色、环保建设发展理念相符合,在实际应用中更加受欢迎。因此,下文将结合工程实例,对装配式建筑加铝模一体化施工的难点及其原因分析,并对其具体施工实施的优化策略进行研究,以供参考。一、工程实例
古滇绿色康养健康城一期建设项目位于昆明市晋宁区古城村,总建筑面积165850.38m2,其中地上123236.00m2、地下42321.92m2,是一个地下一层、地上31栋单体建筑项目。其结构形式为剪力墙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其工程建设主要内容包含工程的建筑、结构、水电、通风、消防各专业施工图设计以及室内外二次精装修设计和景观设计等。
该工程施工中,基础部分采用管桩或长螺旋钻孔灌筑桩、钢筋混凝土承台或筏板基础,筏板厚度不等,并且其楼板、阳台板为叠合板(预制和现浇组成),楼梯整体采用工厂预制现场吊装模式;建筑混凝土部分柱、梁、板根据不同标高和层数设计有C30、C35、C40等多个级别,构造柱、构造墙与结构梁柱板一起浇筑;外墙采用200厚高精加气混凝土砌块,用Mb7.5预拌砂浆砌筑,内墙采用200、120厚磷石膏砌块,用石膏基粘结浆砌筑。整个建筑工程施工中预制化比率最高为40%左右,是典型
的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体系建筑项目。
二、装配式建筑加铝模一体化施工的工艺流程与难点分析
1.铝模设计
铝模设计以施工图为依据,整理出模板设计的深化图。铝模板施工技术已趋于成熟,多数铝模板要求不仅限于结构梁板柱,还涉及到小尺寸门垛、门洞下挂梁、防水企口、推拉门压槽、防火门压槽以及窗边压槽等。在对深化图纸进行整理之后,开始铝模板配模和装配,设计成果为生产清单和生产图。此外,阳台滴水线在铝模设计一次性考虑,滴水线增设一根铝条,浇筑完成后一次成型,且具有较好的视感,如下图1所示,为某装配式建筑檐口滴水线结构示意图。
图1 装配式建筑檐口滴水线结构示意图
2.工艺流程
结合上述建筑项目的装配式建筑加铝模一体化施工开展情况,其工艺流程主要包括测量放线、进行剪力墙钢筋绑扎与管线预埋安装、隐蔽验收、墙模板安装、梁模板安装、预制叠合板安装以及铝模楼板安装、模板验收、梁板钢筋绑扎与管线预埋安装、隐蔽验收、混凝土浇筑、快拆体系拆模施工、向下一层转运实施等。根据上述装配式建筑加铝模一体化施工的工艺流程,在具体施工中,尽管其一体化施工工艺流程相对固定,并且各施工内容的前后顺序基本相同,但是进行具体施工操作仍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进行合理调整,以确保其各项施工顺利开展,施工质量
与效率等得到有效保障。3.施工难点及原因分析结合上述建筑项目装配式建筑加铝模一体化施工的具体情况,其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难点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装配式建筑加铝模一体化施工中,其施工层之间容易存在空间碰撞情况,由于装配式建筑加铝模一体化施工中存在双排斜撑施工情况,而装配式建筑墙板与铝模的斜撑空间容易产生冲突,导致其在空间产生相应的限制作用,其中,建筑墙板斜撑会导致铝模斜撑的相应安置空间减少,从而使具体施工中存在部分铝模斜撑缺漏发生,尤其是转角或斜撑密集区域的缺漏或爆膜情况更容易发生,对其施工产生不利影响。其次,装配式建筑加铝模一体化施工中,由于对装配式构件的加工精度要求较低,导致其安装施工中存在安装效率低下或安装困难等问题。装配式建筑与铝模加工的工艺本身较为复杂,并且其加工中对外界因素的影响把握难度较大,因此,容易导致所加工制作的装配式建筑构件或铝模预留螺栓孔尺寸等存在偏差,必然会对装配式建筑结构及其铝模安装施工造成不利影响,出现安装效率低下或安装困难等。三、装配式建筑加铝模一体化施工的具体开展及优化策略1.建筑工程设计阶段的优化应用分析根据上述装配式建筑加铝模一体化施工的工艺流程及其施工难点,为确保其在建筑项目的有效施工与应用实现,首先,需要在建筑项目设计阶段,针对装配式建筑构件与铝模板安装施工中存在的精度不足等问题及其影响,应在施工图纸设计与深化研究阶段,就装配式建筑的结构构件预制加工安装偏差进行充分考虑和设计分析,在铝模板加工尺寸设计中应进行充足的调整间隙预留,比如,建筑结构的PC构件加工,对其直线度偏差应控制在0.2%以内,同时在合理的装配式建筑构件与铝模板安装调整间隙预留情况下,进行模板安装施工中还应使用橡胶条对其进行填充,以确保其施工质量和效果;同时,针对装配式建筑与铝模一体化施工中的连接部位接缝处理,可采用可调式连接压扣等方式(如下图2所示),对其连接间距进行合理控制,并使用套管对其连接螺杆的外侧进行加固处理,以确保其连接质量和效果;针对装配式建筑与铝模一体化施工的铝模板支撑加密及碰撞问题,进行优化设计与完善处理中,不仅需要对铝模板斜撑进行加密,并对其模板底部采用拉杆进行加固,同时针对建筑墙阴角部位的楼板模板还需要进行竖向支撑增加设置,以有效降低和避免建筑外墙爆膜问题,另一方面,注意对铝模板斜撑数量进行优化,并在建筑墙板底部进行固定连接件增加,以有效解决其斜撑碰撞问题及影响。图2 装配式建筑PC构件与铝模之间的可调式连接压扣设计技术应用2.施工阶段的具体操作与优化分析其次,在装配式建筑加铝模一体化施工中,应注意从一体化施工的接缝连接处理以及对预制墙板强度进行强化控制、加强建筑构件的铝模质量与安全检查、做好施工人员技术交底等环节,对其工程质量及施工效果进行有效控制与管理,确保其在建筑项目施工中的应用效果不断提升。其中,对装配式建筑加铝模一体化施工中的建筑预制板和铝模板之间接缝连接问题的有效处理中,对建筑预制板和铝模板连接模板可通过在建筑墙板中进行双面胶粘结,使之后构件和侧模通过压扣作用在双面胶的粘结下实现拼接缝隙的有效规定,减少混凝土浇筑施工中的漏浆问题发生;对装配式建筑构件和铝模板接缝部位存在的渗漏问题,针对拼缝较小的部位可直接通过增加防水胶带进行密封,而对拼缝较大的情况则需要使铝板和模板进行拼接以进行拼缝加固,同时通过铝模背楞或者是木方等,对组合体的稳固性进行强化和提升。3.施工注意事项第一,铝模板预拼至现场拼装的注意事项:装配式建筑一般是在工厂生产预制构件,运输到施工现场装配的建筑。将预应力施加在钢筋部件和预制混凝土构件上,连接之后浇筑混凝土,形成整体结构,从根本上提升建筑材料的质量,包含工厂构件预制和现场施工,将现场作业转移到工厂内。所以在工厂预制和现场拼接时,必须注重尺寸规格的相适宜性,确保工程无明显差异,维护铝模板的质量,能够有效应用到施工建设中。第二,铝模板和水电预埋的配合:电气线盒:使用激光扫平仪控制线盒定位,水平线控制线盒表盖,垂直线控制线盒定位;将线盒固定在主筋上,控制偏位情况。单侧封模后,调整线盒至模板面。使用铁丝绑扎收紧线盒,避免模板面和线盒面出现缝隙。对于穿楼板套管,需要随着主体结垢数一次振捣至结构板内,防止堵管渗漏。套管上端承插口平结构面,防止主体结构损坏。第三,铝模板与PC构件配合:在PC构件与铝合金模板接触的边缘部位粘贴泡沫双面胶,保证构件与铝模间紧密相连,防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漏浆现象。满堂架搭设完毕,首先安装PC构件相连接的外框梁底模板,绑扎完梁钢筋后加固梁侧模。梁一侧利用PC构件作为模板,另一侧采用铝模。墙柱支模前,按照放线位置钉好压脚板,然后进行模板安装,边安装边插入对拉螺栓。螺杆固定前,将螺帽及蝴蝶卡穿入其上,然后穿入模板与套筒连接。加固时螺杆外侧需套黑胶套管以对螺杆进行保护,胶管两端应垫泡沫胶以防止混凝土进入胶管内。施工过程中注意控制复合板上现浇楼板的平整度在500mm以内,剪力墙K板要采用300cm的宽度,和下一层的老墙螺杆配合使用,避免接头处出现漏浆或错合现象。四、结语总之,对装配式建筑加铝模一体化施工技术的研究,有利于促进其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有效运用,从而促进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质量水平的不断提升,进一步满足建筑项目施工建设的有关需求,推进城市建设与建筑事业发展进步。(作者单位:云南城投众和建设集团有限公司)26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