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论新媒体环境下的社会管理

来源:东饰资讯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论新媒体环境下的社会管理

作者:杨晨 付马

来源:《青年与社会》2014年第16期

【摘 要】社会管理是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当今世界已进入新媒体时代,新媒体给社会管理既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对新时期的社会管理产生着重要影响。在新媒体环境下,政府社会管理一方面要坚持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另一方面则是将新媒体为我所用,充分发挥其传播优势。

【关键词】新媒体;社会管理;互联网;微博

伴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以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当前我国得社会管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而以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数字电视电影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出现,使世界进入新媒体时代,为新时期的我国社会管理带来机遇的同时,更加剧了这种挑战。

一、社会管理和新媒体概述

一般来说,我们认为社会管理是“由国家或社会团体对社会运行过程进行组织调控的活动,目的在于通过这种调控活动保持一种良好的社会秩序,使社会系统能够协调发展”。从这个概念我们可以看出,社会管理的主体不仅包括政府,还包括各种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乃至公民个人,凸显了社会管理主体的多元性。因此,我国鲜明地提出“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包括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以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从而促进社会公正、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为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所谓新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是在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有线网络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新媒体能对大众提供个性化的内容,他们为人们表达诉求、维护权利和针砭时弊提供了最短路径、最大扇面和最优效果的传播渠道。其特征主要表现为: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多媒体与超文本,个性化与社群化。

新媒体的这些鲜明特性,以及近年来它在公民中使用的广泛性,不仅改变了公众传统的信息接收方式和生活方式,更对我国传统的社会管理方式、管理格局造成了强有力的冲击。 二、新媒体对社会管理的影响

(一)新媒体环境下社会管理所遭遇的挑战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互联网、微博等新媒体的出现与发展,“不仅改变了信息传播方式,也深刻影响着我国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带来一场社会变革”。尤其是在突发公共事件中,信息传播、舆论生成和舆情演变错综复杂、瞬息万变,颠覆了传统的管理格局和管理方式。

具体来说,新媒体对我国社会管理的挑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新媒体所提供的信息的海量性,对政府因势利导的功能提出更高要求,他要求政府提供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先进文化。

2.新媒体的及时性、互动性以及传播力迫切要求政府提高工作的时效性,掌握信息主动权。在突发公共事件中,这种影响更为深远,若政府再遮遮掩掩,认舆论生成,错过第一时间,很难再挽回影响,最后导致的就是公众政府公信力的下降。

3.新媒体环境下,公众更加积极及主动地进行政治参与和社会管理,这就要求政府及社会组织进一步提高工作透明度。

4.新媒体的负面作用也暴露了国家管理体制、国家法制建设的缺陷。在新媒体的经营、传播体制上未能对其进行有效监管,在法律法规方面对其的规定又不够健全,导致不良信息、错误信息、腐朽落后文化肆意传播。

(二)新媒体的发展给社会管理所带来的机遇

新媒体的发展给社会管理带来了巨大挑战,与此同时,它也给社会管理带来了机遇,为政府提高公共管理能力提供了新手段,这可以极大地促进社会管理水平的提高。二者在这种环境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1.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政府提高工作效率提供了新平台。新媒体促进了政府的信息化建设,减少了信息传输的环节,提高政府了工作效率;同时还加强了联系人民群众。

2.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为促进民主监督提供了新渠道,有利于打造阳光、清正廉洁的政府和社会组织,创建民主法治的和谐社会。如2011年6月的谢志强事件,江苏省溧阳市卫生局局长谢志强把微博当QQ,“直播”开房,最终被广大网友揪出,由此可见新媒体的力量。 3.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发展促进了党政机关、社会组织以及人民公仆与人民群众的沟通和交流。例如,近几年于两会前夕举行的“我有问题问总理”活动,就是借助于新媒体的优势,让总理和群众进行直接交流。

三、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那么在新媒体环境下,应该如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呢?个人认为,这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另一方面则是将新媒体为我所用,充分发挥其传播优势。 (一)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1.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解决社会突出矛盾的根本之策和基本任务。坚持教育优先、教育公平;大力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切实提高居民收入;健全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2.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创新社会管理方式和手段,优化社会管理工作的新格局。新时期的社会管理工作中要更加重视服务、重视协商协调,坚持更多地运用群众路线和民主的方式化解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制保障的社会管理新格局。

3.完善法律法规,坚持依法治国。法治既是社会管理的重要的内容,也是社会管理的根本保障。完善法律法规,推进法治建设,不仅可以规范政府和社会组织的行为,更是在新媒体环境下保证人民的自由和权利的必然要求。

(二)将新媒体为我所用,充分发挥其传播优势

1.加大对新媒体的培育和建设力度,拓展并强化主流舆论的传播效果。将网络传播的优势大胆地为我所用,充分利用互联网对传统媒体的权威声音进行二次传播,不仅可以调高主流声音的力度和效果,而且可以利用新媒体的政治传播功能、舆论监督功能以及议程设置功能,加强与民众的沟通交流。

2.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核心,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打造透明政府、高效政府,提高政府公信力。政府是社会管理最重要的主体,新媒体环境下,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政府结构势在必行。政府管理创新的本质就是要建设服务型政府。服务型政府对政府的效率提出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政府以低成本的运作获得高的劳动成果、社会效益。

3.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具备健全的应急管理体制和机制,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点。在新媒体环境下,突发事件呈现多发、迅猛的趋势。因此,必须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体制机制,保证政府在信息公开和行动上的主动权。在具体管理环节上要从偏重事后处置向更加重视源头治理转变,把工作重心从治标转向治本、从事后救急转向源头治理,使社会管理关口前移。

4.相信人民的力量,发挥群众的智慧。群众本身也是社会管理的主体。借助于新媒体,普通群众也成为传播的主体;而随着公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他们的讨论也日趋理性,政府应该相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信群众的智慧。此外,让公众更多的参与到社会管理中的问题中来,才能真正体现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有利于加快我们国家民主法治社会的建设进程。 参考文献

[1] 朱自强,高占祥,赵云鹤.中国文化大百科全书综合卷(上)[M].长春:长春出版社,1994.

[2]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2-11-09.

[3] 李朝晖.论新媒体时代的公共管理[J].地方政府发展研究,2011(7):1. [4] 周波.新媒体环境下社会管理应强化七个意识[N].重庆日报,2012-2-18. [5] 魏礼群.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几个问题[J].宏观经济管理,2011(7):4. [6] 王勇.社会管理创新的主要原则[J].理论参考,2012 (1):26.

[7] 清连斌.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几个问题[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11(4):12. 作者简介:杨晨(1991- ),女,贵州贵阳人,中国传媒大学,传媒政治方向,研究生在读;付马,中国传媒大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