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一、工程概况 ......................................................................................................................... 2 二、小组简介 ......................................................................................................................... 2 三、选题理由 ......................................................................................................................... 3 四、现状调查 ......................................................................................................................... 4 五、确定目标 ......................................................................................................................... 5 六、原因分析 ......................................................................................................................... 6 七、要因分析 ......................................................................................................................... 7 八、对策................................................................................................................................12 九、对策实施 ........................................................................................................................13 十、效果检查 ........................................................................................................................15 十一、效益分析 ....................................................................................................................16 十二、巩固措施 ....................................................................................................................17 十三、总 结 ..........................................................................................................................17
1
提高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砌筑一次性合
格率
十一冶办公楼QC小组
一、工程概况
办公楼总建筑面积24456.74㎡,建筑占地面积为4502.34㎡,地上建筑十九层,地下一层,建筑总高度为79.6m。建筑结构形式为框架剪力墙结构,主体围护砌体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量为1600m3。工程开工时间为2012年2月18日,计划竣工日期为2013年8月18日。砌体施工时间2013年3月26日~2012年6月30日
二、小组简介
我小组是一个以项目经理为首的现场型QC小组,成立于2013年3月20日,小组共10名成员,主要管理人员6名,小组成员都是一起同事多年,团队协作力强。
QC小组名称 成 立 时 间 注册登记号 小 组 类 型 课 题 名 称 十一冶办公楼QC小组 2013年3月20日 QC2013-03-20 活动时间 登记时间 2013.3~6 2013年3月20日 现场型■ 管理型□ 攻关型□ 创新型□ 服务型□ 提高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砌筑一次性合格率 小组成员情况 2
组内职姓名 性别 职务或职称 务 冷成刚 甘卫 谢文辉 朱志刚 肖振学 赵青娥 陈木英 林俊 男 男 男 男 男 女 女 男 项目经理 项目技术负责人/工程师 项目副经理/工程师 项目副经理/工程师 测量员 质检员/工程师 信息联络员 技术员 组长 副组长 副组长 组员 组 员 组 员 组 员 组 员 组 蒋军华 男 操作人员 员 制表:陈木英 日期:2013年3月28
现场操作 总体协调、策划组织 技术负责 现场协调 施工管理 测量监控 质量监控 信息传递、收集汇总 技术落实 组内分工 三、选题理由
1、 十一冶办公楼主体砌体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本项目为公司重点项目,项目立项时就确定创“龙城”杯,砌体质量对创优有极为关键影响,施工质量要求高。
2、 本项目部首次使用加气混凝土砌块,技术不成熟,经验欠缺。
3、 施工工期紧,一次性施工不合格必须返工,造成成本增加,延误工期。 4、 主要管理人员多年在一起工作,配合默契,团队合作程度高。
3
四、现状调查
对已砌筑好的两层砌体进行实测实量,共检查270点,合格点数225,不合格点数为45,合格率为83.3%,
检查序号 名称 频数 1 2 3 4 5 6 7 灰缝厚度不均匀 通缝 与混凝土柱、墙体连接 门窗洞口尺寸 砌体缺棱掉角 墙体垂直度偏差 合计 45 45 45 45 45 45 270 频数 16 39 41 42 43 44 225 频数 29 6 4 3 2 1 45 35.6% 86.7% 91.1%% 93.3% 95.6% 97.8% -
制表:陈木英 审核:甘卫 2013年4月12日
砌块墙体砌筑时质量缺陷统计表
检查点序号 名称 数 1 2 灰缝厚度不均匀 通缝 与混凝土柱、墙体3 连接 4 门窗洞口尺寸 4
合格不合格合格率(%)
不合格频数 29 6 累计频率累计频频数 (%) 率(%) 29 35 64.4% 13.4% 64.4% 77.8% 270 4 39 8.9% 86.7% 3 42 6.7% 93.4%
5 6 7 墙体缺棱掉角 墙体垂直度偏差 合计 270 2 1 - 44 45 45 4.4% 2.2% 100% 97.8% 100% - 制表:陈木英 审核:甘卫 2013年4月12日
灰缝厚度不均砌体通缝现
制图:陈木英 审核:甘卫 2013年4月12日 根据缺陷统计表中的数据,画出了排列图,进行问题分析,找出A区的主要问题,即影响砌体质量主要是灰缝厚度不均匀及通缝。
五、确定目标
1、课题目标值设定
5
为确保小组确定的目标值为:由活动前的质量合格率83.3%提高到94%以上。
95.0%
90.0%85.0%80.0%75.0%活动前目标值83.3%94%制图:陈木英 审核:甘卫 2013年4月12日 2、设定目标值的依据
根据现状调查,灰缝厚度不均匀及通缝是造成加气混凝土砌块砌体质量不合格的主要问题,两者不合格率占77.8%,如果解决这两个问题,质量一次性合格率就能提高到83.3%+(1-83.3%)×77.8%=96.3%>94%,从理论上说能够实现QC预定目标。并且小组成员多数有丰富的经验,在一起工作较长时间,配合默契,团队合作程度高,能很好接收新事物。
3、结论
QC小组活动目标是可行的。
六、原因分析
小组成员通过现场调查、讨论分析,对影响灰缝厚度及通缝质量不合格的因素进行梳理分析,整理绘制成关联图:
6
质量意识及 工期紧张 责任心不强 技术交底 标高控制操作人员操作水平差,经验忽视质量控制 检查不到位 无针对性 无详细操作 点少 方案 灰缝厚 原 材料计量不准确 砂浆和易性差 原材料不砂含泥量通缝 度不均 砌体尺寸不标准 主要质量问题影响关联图
制图:陈木英 审核:甘卫 2013年4月13日
七、要因分析
由关联图我们共找到8个末端因素,并制定了要因确认计划表,对其进行了逐项调查及论证分析
末端因素分析表
序
末端因素 确认方确认标准 7
确认内容 负责人 是否
号 质量意识法 进场培训教育的内容及现场调明确质量管甘卫、谢操作人员的对质量的重查、分析 理目标 不强 操作人员查看资料、现场询问了操作水平现场验熟悉施工技解操作人员的施工经验朱志刚 证 艺 及实际操作水平 足 视程度 文辉 要因 1 及责任心要因 非要因 2 差,经验不现场验进度计划切是否存在因工期紧张而甘卫、谢非要3 工期紧张 证 技术交底查看记全面且100%4 无针对性 录、现场交底 验证 标高控制点无砌筑标5 高控制点 查 求 检查不到6 位 录 查看记原材料计7 量不准确 检查 原材料不8 合格
实可行 影工程质量的问题 文辉 因 非要查看检查技术交底记录 甘卫 因 现场检满足施工要检查标高控制点及皮数肖振学、要因 杆设置设置情况 赵青娥 查看记监督、检查检查记录是否齐全 到位 甘卫、谢要因 文辉 检查砂浆搅拌是否按施朱志刚、非要录、现场计量准确 工配合比计量 熊何启 因 查看记材料性能符检查材料进场记录及质熊何启 录、现场合标准要求 8 非要因 量报告
检查 制表:陈木英 审核:甘卫 2013年4月13日
要因确认
1、质量意识差
小组人员甘卫、谢文辉分别对操作人员进行沟通、了解,掌握情况,发现操作人员进场时只进行了技术交底及“三级教育”,没有将公司质量管理目标及项目部具体质量管理规定交底;未对进场人员进行加强责任心培训教育,片面追求进度,加气砼砌块砌筑质量不重视。 结论:要因
2、操作人员操作水平差
经小组人员朱志刚2013.4.14于现场对所有操作人员询问了解,80%都有两年以上施工经验,且85%以上有加气砼砌块施工经验;并查看现场实际操作水平,掌握施工技艺程度较好。
操作人员从业时间调查统计表
施工班组 蒋军华班组 班组人数 25 从事本工种时间 两年及以上 20 半年至一年 3 三个月至半年 2 不足三个月 0 制表:朱志刚 2014.3.14 结论:非要因 3、工期紧张
根据进度计划要求,砌体砌筑时间为2013年3月25日~5月30日,共65天,砌体总量为1600m3,每天须完成23 m3,根据小组成员调查,材料供应充足,砌筑人员平均每天完成砌筑量量为24.5~25.5 m3,完成总产量时间满足,因此进度计划切实可行。不会因工期影响砌筑质量。
9
结论:非要因 4、技术交底无针对性
根据小组成员甘卫查看技术交底记录,技术交底共2份,交底内容全面,图文并茂,部位明确,签字手续齐全,交底100%到位。 结论:非要因 5、无砌筑标高控制点
标高控制点设置在砼柱上,共设置6点,砌筑时未进行引测,未设置皮数杆,特别是走道墙体,水平灰缝控制随意,导致灰缝厚度不均匀。对砌筑质量整体外观有较大影响。 结论:要因
6、检查不到位
查看班组自检记录,班组无自检记录,班组长责任心不强,出现“以包代管”,未履行班组长职责。同时因地下室安装工程及屋顶结构工程施工,项目部质检人员检查不够,监督检查不到位。 结论:要因
7、原材料计量不准确
根据小组组员调查情况,磅秤经计量检测单位检测合格后使用,计量准确,后台砂浆搅拌按施工配比计量搅拌。砂浆和易性好。 结论:非要因
10
8、原材料不符合要求
小组成员熊何启2013年4月14 日检查了材料进场记录及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发现材料质量良好,质量证明文件齐全有效,材料性能满足规范要求。抽检一个批次加气砼砌块,尺寸偏差少于3mm。砌体外观质量检查见下表:
总数 10000
制表:熊何启 日期:2013.4.14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合格数 不合格数 缺棱掉角5 表面裂纹2 9992 色泽不均匀1 尺寸实测偏差值mm 1.5 2.0 1.6 3 1.5 2.4 1.8 2.6 2.4 2.2 2.3 2.3 2.8 制表:熊何启 日期:2013.4.14 结论:非要因
经过小组共同调查分析、讨论确定要因
是否要序号 末端因素 确认方法 确认标准 确认内容 负责人 因 质量意识现场调1 及责任心查、分析 不强 检查标高控制点无砌筑标2 高控制点 现场检查 足施工要求 置情况 检查不到3 位 检查记录是否齐甘卫、谢文查看记录 监督、检查到位 全 辉 11
明确质量管理进场教育培训内甘卫、谢文要因 目标 容 辉 标高控制点满及皮数杆设置设肖振学、赵要因 青娥 要因
制表:陈木英 审核:甘卫 2013年4月16日
八、对策
序末端因素 对策 号 目标 措施 负责人 地点 时间 提高所有1、 落实质量奖惩制加强质施工人员质量意识量意识质量意识,1 及责任心度 2013.3会议室 甘卫 .17 谢文辉 2013.3会议室 赵青娥 .17 和责任责任到人,2、 制定培训教育计朱志刚 不强 心 提高施工质量 由测量员引测出标高控制点在每个砼划 2013.3无砌筑标标高精标高控制柱上,班组长负责每朱志刚 施工现2 高控制点 准控制 ≤3mm 道墙控制点,最后报肖振学 施工员验线合格后再施工。 通过过程1、 加强班组自检 2013.3施工现程监督矫正不规位 检查 范操作和行 量进行检查和指蒋华军 导 对砌体质施工质林俊 场 30 .18~4.场 30 .18~4.全面过检查指导,2、 现场专职质量员赵青娥 检查不到3 12
3、 抽调技术员林俊配合质检员加强检查 制表:陈木英 审核:甘卫 2013年4月16日
九、对策实施
在“末端因素确认表”中分析出的要因项目,我们采取了如下实施对策: 实施一、质量意识和责任心不强
措施1、召开专题会议,项目部全体人员和所有砌筑施工人员参加,谢文辉同志宣讲项目部质量目标和具体要求,并按照项目部制定的质量奖惩制度,签订从班组长到操作人员责任书,并在施工时按责任书进行奖惩,加强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和责任心。朱志刚、赵青娥负责在施工中落实质量奖惩制度。
措施2、针对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有技术负责人甘卫制定培训计划,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具体培训教育,培训考核后不合格的进行换岗或辞退处理。
培训计划
时间 主讲 受培训人员 地点 培训内容 1.加气砼砌块质量要求 2013.3.甘卫 17 员 会议室 3.具体操作及注意事项 4.安全管理 制表:陈木英 2013.4.17
培训考核成绩表
13
全体施工人项目部2.加气砼砌块施工工艺流程
优良(85分以时间 地点 上) 项目部会议2013.17 室 20人 合格(60分以上) 不合格(60分以下) 4人 1人 备注:一人考核不合格,作换岗处理 制表:甘卫 2013年4月18日
实施二、无砌筑标高控制点
措施:依据测量员测出的标高控制点,并根据楼层高度及砌体规格设置皮数杆,班组长将标高点引测到皮数杆上标定,作为层高及灰缝控制依据,标高误差少于3mm,最后由施工 员朱志刚验收合格后施工。 实施三、检查不到位
措施1、贯彻质量奖惩制度,班组长蒋华军进行每天班组自检,切实履行班组长职责。
措施2、专职质检员赵青娥每天不定期对砌体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发现质量问题或不规范操作时及时制止并要求整改,严重的下发整改通知书。
措施3、因施工面广,抽调技术员林俊协助质检员对施工质量监督检查,加大检查力度。
14
十、效果检查
2013年6月5日小组成员对已完工的砌体进行检查,统计结果如下: 序名称 号 1 2 3 4 5 6 7 灰缝厚度不均匀 通缝 与混凝土柱、墙体连接 300 门窗洞口尺寸 墙体缺棱掉角 墙体垂直度偏差 合计 300 1 0 0 - 14 14 14 14 7.14% - - 100% 100% 100% 100% 点数 频数 10 2 1 数 10 12 13 71.43% 14.28% 7.14% 检查不合格累计频频率(%) 率(%) 71.43% 85.72% 92.86% 累计频制表:陈木英 审核:甘卫 2013.6.5
检查总数为300点,不合格数为14,合格数为286,合格率为95.33%>95%,效果达到要求。
15
十一、效益分析
1、质量效益(1):
通过本次QC小组的努力,使得项目部提前完成了甲方下达工期目标,施工质量得到了甲方、监理单位及建设主管部门的一致认可,为下一步全面进入装饰装修提高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80.0%75.0%83.3%活动前目标值活动后95.0%90.0%85.0%94%95.3% 制图:陈木英 审核:甘卫 2013年6月25日 质量效益(2):
经过小组成员的不懈努力,我们超额完成了既定目标。QC小组从中得到了锻炼,通过本次QC小组活动,我们全体成员提高了质量意识和个人能力;掌握了新的QC知识,增强了解决问题的信心和团队精神。小组活动自我评价打分见下表:
16
制图:甘卫 2013年6月25日 2、社会效益:
通过QC小组的活动,掌握了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质量通病,为今后类似项目施工提供强有力质量控制的技术支持。
十二、巩固措施
1、 继续开展QC小组活动,以求提高管理水平。
2、各小组成员要继续认真负责,各司其职、团结协作、共同努力、长久坚持。 3、不断的学习,提高管理水平,在保持的基础上再进一步。
十三、总 结
1、通过本次QC小组活动,我们深刻认识到在工程施工中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开展QC小组活动是提高工程质量,重点攻关的有效办法。我们在今后的施工中将继续开展QC小组活动,不断深化、总结、提高,使工程施工质量达到新的、更高的水平。
2、在本次QC活动中,小组成员得到了锻炼,质量意识、问题意识和分
17
析能力、改进意识、参与意识都大大的提高了,并且每个人做了自我总结、自我评分,个人能力得到了提高,这次活动也提高了团队成员协同作战能力,对新的QC知识的掌握,增强了大家解决问题的信心和团队精神。
3、我公司今后要继续坚持并广泛开展QC小组活动,使QC小组活动经常化、制度化、全员化,并且积累施工经验,为建设公司提供优质服务,为企业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
1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