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馨家园(观东小区)部署房三标段
1. 工程概略·······························
2. 编制说明······························
3. 编制依照····························
4. 设计参数·····························地
下
室
顶
板
加
固
方
案
成都市第二建筑工程企业
二 0 一五年二月
目 录
地下室顶板加固总结方案
5. 施工工艺····························
6 安全保障举措·····························
7 计算书······························
地下室顶板加固总结方案
地下室顶板加固总结方案
1. 工程概略
本工程位于高新区中和片区,为怡馨家园(观东小区)部署房三标段工程。本工程地下一层,底板为 400mm厚抗水板及 1000mm厚筏板,顶板为 180mm厚钢筋混凝土顶板,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 C30。主梁最大
跨度为 8.1m、次梁跨度为 2.7m,地下室层高为 3.9m。 2. 编制依照
2.1 职业健康健康安全( GB/T28001-2011)管理手册。
2.2 国家和行业现行施工查收规范、规程、标准以及四川省、成都市
对于建筑施工管理的有关规定。
2.3 《建筑构造荷载规范》 GB50009-2012
2.4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11
2.5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2012;
2.6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11
2.7 《钢构造设计规范》 GB50017-2003
2.7 本工程的施工图纸及现场实质状况;
2.8PKP计算软件。
3. 编制说明
3.1 编制原由
本工程施工场所的北面为一标段 (已施工)、南面为五标段(已施工)、
西面为二标段(已施工),东面为红星路南延线。 依据现场实质状况,
北面、南面、西面的三个标段已施工,进场道路惟有东面一条进入,
因为现场场所比较狭小, 在地下室顶板关闭后, 场所内需要的资料运
地下室顶板加固总结方案
输和资料堆放没法获得保障, 影响主体工程施工。 所以在地下室顶板
浇筑后,需加以利用,将地下室顶板作为主体及装修阶段的(约
5 个
月)暂时资料运输道路、钢筋加工场、钢筋堆场、施工电梯、砼输送 泵、干混沙浆资料堆场、砖堆场等。为保证地下室顶板作为运输道路
及资料堆场后对顶板构造的影响,需采纳脚手架对顶板进行加固处
理。
3.2 加固范围
平面部署图。
6000mm,为保证地下室顶板构造安全, 在暂时行车道路双侧搭布防备栏杆,防备车辆行驶出加固范围之外; 地下室顶板钢筋原资料堆放场及砖堆场、干混沙浆堆放场均设置在指定地点并采纳脚手架加固并搭布防备栏杆进行堆场地区区分。
4、设计参数
4.1 荷载取值
按 20T 吊车考虑,自重 28T,吊运钢筋每捆按 3 吨计算(一次起吊 4 捆绑)。偏安全考虑,动荷载系数取值 1. ,合计 (3*4+28)*1.1=44 吨。按装 14 立方考虑,每立方重 2.4T ,混凝土罐车自重 20T。偏安全考虑,动荷载系数取值 1.1 ,合计( 14*2.4+15 )*1.1=53.5 吨。
按装 15 捆装载,每捆重量按约 3 吨计算,钢筋货车自重 15 吨。动荷载系数取值 1.1 ,合计( 15*3+15)*1.1=66 吨。
4.1.4 钢筋原资料堆场、砖堆场、干混沙浆堆场
钢筋原资料、砖堆场、干混沙浆堆场按荷载为 50KN/㎡考虑。
地下室顶板加固总结方案
依据计算,钢筋货车最重,所以按钢筋货车计算荷载。
4.2 构造验算
4.2.1 吊车、砂车、混凝土罐车作用下楼面等效均布活荷载确实定。
因砂车最重,以下按砂车作用下验算楼面等效均布活荷载。
按《建筑构造荷载规范》 GB50009-2012附录连续梁板的等效均
布活荷载,可按单跨简支计算。但计算内力时,仍应按连续考虑。
按《建筑构造荷载规范》 GB50009-2012附录
单向板上局部荷载(包含集中荷载)的等效均布活荷载
qe =8M max /bL
2
式中 L——板的跨度,取最大轴线间距
8100mm ;
b—— 板上荷载的有效散布宽度,按本附录 BB.0.5 确立;
Mmax —— 简支单向板的绝对最大弯矩,按设施的最不利布
置确立。
按货车后车轮作用在跨中考虑,后轮均作用在一个共同的平面
上,轮胎着地尺寸为 0.6m×0.2m ,后车轮作用荷载取 66T ,前车轮作用荷载不计,(偏安全考虑) ,汽车的平面部署图以下所示:
Mmax =680KN× 8.1m/4=1377KN.m( 偏安全考虑取 L=8.1m)
按《建筑构造荷载规范》 GB50009-2012
bcx 、bcy 取值为:
bcx =1.4 +0.6=2m ,bcy=1.8 +0.2=2m
bcx ≥bcy,bcy≤0.6L,bcx≤L时
b=b cy +0.6L ,(偏安全考虑取 L=6m)
地下室顶板加固总结方案
b=2+0.6 ×6=5.6
2
2 2
qe =8M max /bL =(8 ×1377)/(5.6 6×)=55KN/m 依据计算钢筋货车的荷载为
55KN/m
2
4.3 架体参数
搭设高度( m)
钢管种类 立杆横距 (m) 顶部支撑 小梁间距
3.9 Ф48× 3.0
0.5 顶托 同立杆
基础采纳 立杆纵距( m)
水平布局
支撑小梁材质( mm) 散布荷载( KN/㎡)
C30混凝土
0.5 1.5
50× 100木方
55
顶板脚手架加固表示图:
5. 施工工艺
5.1 工艺流程
铺底部垫木 →逐根建立立杆并随即与第一步横杆扣紧 →装第一步小横杆并与立杆扣紧 →安第一步大横杆与各立杆扣紧 →安第一步小横杆→安第二步大横杆 →安第二步小横杆 →安第三、四步大、小横杆 → 安装顶托及支撑小梁 →顶托拧紧 →加设剪刀撑。
5.2 施工方法
(1)立杆
1)立柱平面部署需知足设计图要求;
2)每根立杆底部应设置厚度不小于 50mm的木垫板;
3)脚手架立杆一定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纳直角扣
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 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亦采纳直
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地下室顶板的顶撑加固
地下室顶板加固总结方案
立杆与负一层现浇板顶撑加固的立杆一定在同一立面地点,保证上、基层的立杆齐心。 钢管立杆顶部采纳可调理 U 型托,且其螺杆伸出钢管顶部的使用长度不得大于 200mm,安装时应保证上下齐心;
4)立杆接长一定采纳对接扣件连结, 不得采纳搭接或在水平上错接。对策应切合以下规定: 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织部署, 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该设置在同步内, 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 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 1/3 ,禁止搭接,接头地点要求以下:
5)禁止将上段的钢管立柱与下端钢管立柱错开固定在水平拉杆上。
(2)水平杆
1)水平杆设置在立杆内侧,应连续设置全身是胆中断;水平杆的对
接扣件应交织部署, 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
跨内;不一样步或不一样跨两各相毗邻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该小于
500mm;各接头中心至近来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
1/3 ,水平
对接接头地点要求以以下图:
2)水平杆搭接长度不该小于 1m,应等间距设置 3 个旋转扣件固定,
端部扣件盖板边沿至搭接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该小于 100mm;水平杆
应采纳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 应等间距设置间距不大于 400mm的中
间纵向水平杆,并用直角扣件固定在横向水平杆上。
(3)剪刀撑与横向斜撑
1)架体在外侧周围应设由下至上的设置竖向连续剪刀撑;
地下室顶板加固总结方案
2)在剪刀撑部位的顶部、扫地杆处设置水平剪刀撑,斜杆与地面的
倾角宜在 45°~ 60°之间,其搭设表示以以下图所示:
3)剪刀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订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
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
150mm。
4)在立杆的顶部及低部应各设置一道水剪刀撑,设置应牢靠。 (4)连墙件
1)为保证架体的稳固性及整体性,架体杆件应与周围柱子连结。
2)拉接件材质同立杆,连墙件在柱子处设置间距不低于三道(上、
中、下各一道)。
5.2.2 脚手架拆掉
( 1)脚手架拆掉前应全面检查脚手架道扣件连结、支撑系统等能
否切合要求。
( 2)拆掉程序预先报项目部安全主管审察经过。
( 3)作业主管负责人出据作业安全交底,详尽将拆掉次序、暂时
拉结加固举措等交代给每名作业工人。
( 4)架体一定由上至下逐层拆掉,禁止上下同时作业。 ( 5)架体分段拆掉高度不得超出两步。 ( 6)拆掉中注意事项:
1)拆掉的物品应轻拿轻放 , 禁止投掷。
2)拆掉的物品应随拆随运,防止堆至楼面,造成吊运困难。
3)拆掉的物品实时清理、分类集中堆放。
5.3 检查查收
地下室顶板加固总结方案
脚手架搭设的技术要求与同意偏差 项目
一般质量要求
± 20mm
序号
1 2
构架尺寸(立杆纵距、立杆横
距、步距)偏差
立杆的垂直偏差
架高
≤25m
>25m
± 50mm
±100mm
3 4 5 6 7
纵向水平杆的水平偏差
± 20mm ± 10mm
横向水平杆的水平偏差
节点处订交杆件的轴线距节
点中心距离
≤150mm
互相错开,设在不一样的步距内, 相毗邻
相邻立杆接头地点
头的高度差应> 500mm
互相错开,设在不一样的立杆纵距内, 相
上下相邻纵向水平杆接头位
毗邻头的水平距离应> 500mm,接头距
置
立杆应小于立杆纵距的 1/3
1)搭接部位应越过与其相接的纵向水平杆或立杆,并
与其连结(绑扎)固定
2)搭接长度和连结要求应切合以下要求:
杆 件
搭 接
类型
8
杆别
搭接长度 连结要求
扣件式钢管脚
手架
立杆
> 1m
纵向水 平杆
连结扣件数目 依承载要求确 定,且许多于 2
个
许多于 2个连
接扣件
9
节 点 连 接
扣件式钢管脚
手架
拧紧扣件螺栓,其拧紧力矩应不小于
40N.m,且不大于 65N.m
按相应的连结要求
其余脚手架
5. 安全保障举措
6.1 组织保障
6.2 监测监控
6.2.1 操作人员一定拥有登高作业操作证方可上岗。
地下室顶板加固总结方案
6.2.2 在搭设 ( 拆卸 ) 过程要做到文明作业,不得从架子上掉落工具、
物品;同时一定保证自己安全,高空作业需穿防滑鞋,佩带安全帽、
安全带,未佩带安全防备用品不得上架子。
6.2.3 在架子上施工的各工种作业人中应注意自己安全
( 特别是在卸
料平台上的工作人员 ) ,不得任意愿下、向外抛、掉物品,不得任意 拆掉安全防备装置。
6.2.4 雨、雪及六级以上狂风等天气禁止进行搭设、拆掉工作。
6.2.5 应设专人负责对加固架体进行常常检查和保修。
6.2.6 搭拆时期,地面应设置围栏和戒备标记, 禁止非操作人员入内。
6.2.7 依据设计荷载堆码资料(经过资料重量计算,每种不得超出总
荷载,应由专人管理并堆码范围不得超出加固地区。
6.3 应急方案
6.3.1 目的
提升整个项目组对事故的整体应急能力,保证不测发生的时候能
有序的应急指挥,为有效、实时的急救伤员,防备事故的扩大,减少
经济损失,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把事故降低到最小程度,拟订本预
案。
6.3.2 应急领导小组及其职责
应急领导小组由组长、副组长、成员等组成。
(1) 领导各单位应急小组的培训和演习工作,提升应变能力。 (2) 当发生突发事故时,负责救险的人员、器械、车辆、通讯和组织指挥协调。
地下室顶板加固总结方案
(3) 负责准备所需要的应急物质和应急设施。
(4) 实时抵达现场进行指挥,控制事故的扩大,并快速向上司报告。 6.3.3 应急反响方案
(1) 事故报告程序
事故发生后,作业人员、班组长、现场负责人、项目部安全主管
领导应逐级上报,并联系报警,组织急救。
(2) 事故报告
事故发生后应逐级上报:一般为现场事故知情人员、作业队、班 组安全员、施工单位专职安全员。发生重要事故时,应立刻向上司领
导报告,并在 24小时内向上司主管部门作出版面报告。
(3) 现场事故应急办理
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主要有: 火灾事故、高空坠落、落物伤人、
坍塌等事故,架体坍塌应急办理:
(A) 若工地发生架体坍塌事故时,要立刻组织人员实时急救,控制好
事故现场,防备局势扩大。
(B) 拨打 120 急救中心,到现场急救受伤人员。
(C) 急报企业和有关应急营救单位,采纳有效的应急营救举措。 (D) 清理事故现场,检查现场施工人员能否齐备,免于贵漏受伤及遇 难者,把事故损失控制到最少。
(E)预备应急救工具:切割机、起重机、药箱、担架。
(4 )应急通讯联系
项目负责人:王海建
地下室顶板加固总结方案
安全员:刘建国
技术负责人:夏秋林
医院救护中心: 120匪警: 110火警: 119
通讯联系方式应在施工现场重要地点张贴,以便紧迫状况下使用。
7. 计算书及有关图纸
依照规范:
《建筑构造荷载规范》 GB50009-2012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11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201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11
《钢构造设计规范》 GB50017-2003
《建筑施工计算手册》(一)(二)
计算参数 :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 3.9m,立杆的纵距 b=0.50m,立杆的横距
l=0.50m ,立杆的步距 h=1.50m。
梁顶托采纳单钢管 48×3.0mm。
( 根计算所得的钢筋对顶板的最大荷载为
55KN/m2,故本次加固方案设计中按 58KN/m2均布活荷载考虑最大荷载) 脚手架计算:
(一)立杆荷载计算
地下室顶板加固总结方案
依据《建筑施工计算手册》第二版表 8-17(420 页)得悉每根 ?48×3.0
的钢管立杆允许荷载 [N]=26.8kN ;计算单元按 (1.5m ×1.5m =2.25m 2 )
合计 9 根立杆以以下图所示:
每根立杆的实质承载力 N=55kN×2.25m 2÷9=
13.75kN<[N=26.8kN] 知足要求。
(二)支撑架的受压应力及稳固性计算:
1、依据荷载 55kN/m 2,每根立杆蒙受的荷载为
N=0.5 ×0.5 ×55000N/m 2
=1375N
2、钢管面积: A=424mm
2
3、立杆的受压应力为: σ=N/A
σ=13750/424=32.4N/mm
2
4、立杆受压稳固性: σ=N/фA≤f
长细比 λ=L/i
钢管展转半径查表 i=15.8 《建筑施工手册 1》表 5-17
λ =1500/15.8 ≈94.94
按 λ=95查轴心受压杆的稳固系数 ф=0.626《建筑施工手册 表 5-18
σ=13750/0.626 ×424=51.8N/mm 2 <205N/mm 2 知足要求 。地下室顶板加固支撑架计算知足要求!
》
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