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六枝特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模拟试卷化学

来源:东饰资讯网
六枝特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化学 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 “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下列做法不应该提倡的是( ) A.大力推广燃煤发电以满足工业发展的用电需求 B.实施化石燃料脱硫脱硝技术,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C.加强生活污水的除磷处理,遏制水体的富营养化 D.用CO2 合成聚碳酸酯可降解塑料,实现“碳”的循环利用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②向Al2(SO4)3溶液中逐滴滴加Ba(OH)2溶液,先生成白色沉淀,后沉淀消失 ③向含有BaCl2和NaOH的混合溶液中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硫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 ④向CaCl2溶液中通入足量二氧化碳气体,先生成白色沉淀,后沉淀消失

⑤101kPa、150℃时,agCO和H2的混合气体在足量的O2中完全燃烧,将燃烧后的产物通入足量的Na2O2固体后,Na2O2增重ag

⑥为测定熔融氢氧化钠的导电性,可在刚玉(主要成分是Al2O3) 坩埚中熔化氢氧化钠固体后进行测量 ⑦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⑧22.4L的CO气体和28gN2所含的电子数相等

A.①②④⑥⑧ B.③④⑤ C.①⑤⑥⑦ D.③⑤⑦ 3. 下列关于氧化性、还原性的判断正确的是

A.B 的阳离子的氧化性比A 的阳离子强,说明A 元素的金属性一定比B 元素强 B.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A 原子失去电子比B 原子多,则A 的金属性一定比B 强 C.将少量Na2O2固体加入滴有酚酞的水中,溶液变为红色

D.一定量的氯气通入30mL 10.00 mol/L 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热后形成NaCl、NaClO、NaClO3共存的溶液,若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n mol,则0.154. 利用图1和图2中的信息,按图3装置(连接的A、B瓶中已充有NO2气体)进行实验。

能 量

H2O2(l)

能 量

2NO2(g)

H2O

A

B

N2O4(g)

H2O2和 Fe2(SO4)3

图1 图2 图3

反应过程 反应过程

H2O(l)+1/2O2(g)

第 1 页,共 9 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2O2中只含有极性共价键,不含离子键 B.2NO2

N2O4的平衡常数K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C.向H2O2中加入Fe2(SO4)3后,B中颜色变浅

D.H2O2分解反应中Fe2(SO4)3作催化剂,可以使反应的△H减小

5. 25℃时,用0.1000mol/L的AgNO3溶液分别滴定体积均为V0mL的且浓度均为0.1000molL的KCl、KBr及KI溶液,其滴定曲线入下图,(已知25℃时,AgCl、AgBr及AgI溶度积常数依次为l.8×10-10、5.0×10-13、8.3×10-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V0= 45.00

B.滴定曲线①表示KCl的滴定曲线 C.滴定KCl时,可加入少量的KI作指示剂

D.当AgNO3溶液滴定至60.00mL 时,溶液中 c(I-)-)-) 6.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鉴别己烷、己烯和乙醇,可用溴水

B.乙烯和植物油均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且反应原理相同 C.甲苯苯环上的一个氢原子被-C3H6Cl取代,形成的同分异构体有9种

D.1mol分子式为C18H26O5的酯完全水解生成l mol 羧酸和2 mol乙醇,则该羧酸分子式为C14H18O5 7. 等物质的量的X(g)与Y(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X(g)+Y(g) Δ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正向反应速率减小的倍数大于逆向反应速率减小的倍数 C.达到平衡时,反应速率v正(X)=2v逆(Z) D.平衡常数K值越大,X的转化率越大

8. 已知下列分子或离子在酸性条件下都能氧化KI,H2O2→H2O IO3﹣→I2 MnO4﹣→Mn2+ 自身发生如下变化:HNO2→NO如果分别用等物质的量的这些物质氧化足量的KI,得到I2最多的是( ) A.H2O2 B.IO3﹣ C.MnO4﹣ D.HNO2

9.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第 2 页,共 9 页

2Z(g)+W(s)

A.1 mol N2所含有的原子数为NA

B.标准状况下,22.4 L水中含有的水分子数为NA C.标准状况下,22.4 L氯化氢所含的原子数为NA D.24 g O2分子和24 g O3分子所含的氧原子数目相等

10.五种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及产物略去),其中Q、M、N含有某种相同的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Q为N2,则X可能为氢气 B.若Q为A1(OH)3,则Y可能为稀硫酸 C.若Q为Fe,则Y可能为稀硝酸 D.若Q为NaHCO3,则X可能为氢氧化钠溶液 11.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

A.验证RX为碘代烷,把RX与烧碱水溶液混合加热,待冷却后再加入硝酸银溶液

B.检验苯中是否混有苯酚:在样品中加入少量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振荡,看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是否褪色 C.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混合气体与H2一定条件下反应,使乙烯转变为乙烷

D.无水乙醇和浓硫酸共热到170℃,将制得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可检验制得的气体是否为乙烯 12.【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2017届高三高考模拟试题(一】下列有关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烷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B.乙烯和苯均能发生加成反应 C.乙醇和乙酸乙酯都易溶于水 D.甲苯中所有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 13.下列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A.生石灰可作食品速热剂是利用原电池原理 B.泡沫灭火器是运用双水解原理产生CO2 C.铝盐可作净水剂是利用铝离子水解产生胶体 D.将煤气中毒的人移到通风处,是运用平衡理论 14.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A B 实验操作和现象 向某食盐溶液中滴加淀粉溶液,溶液颜色没有变为蓝色 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Ba(NO3)2溶液,无现象,再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结论 不是加碘食盐 溶液中一定含有Cl- 第 3 页,共 9 页

C 室温下,用pH试纸分别测0.100 mol·L-1 CH3COONa溶液和0.100 mol·L Na2S溶液的pH,后者pH大 -1酸性:H2S<CH3COOH D 将气体X分别通入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两溶液均褪色 气体X一定是C2H4 15.常温时,用0.1000mol/L NaOH溶液滴定25.00mL 0.1000mol/L某一元酸HX溶液,滴定过程中pH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pH

7.0

C B A

NaOH溶液的体积/mL

+

A.在A点:c(HX)>c(Na)>c(X-) B.在B点,溶液中c(H+)=c(OH-)

C.C点溶液中存在的主要平衡是X- + H2O HX+OH- D.0.05mol/L NaX溶液的pH ≈ 9

16.已知是比还弱的酸,氯水中存在下列平衡:

,达到平衡后,要使

A.

B.

C.

D.

的浓度增大,可加入足量的下列哪种物质

17.已知异丙苯的结构简式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异丙苯的分子式为C9H12 B.异丙苯的沸点比苯高

C.异丙苯中碳原子可能都处于同一平面 D.异丙苯的和苯为同系物

18. 某小组以石膏(CaSO4·2H2O)为主要原料制备(NH4)2SO4的流程如下:

第 4 页,共 9 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体B是NH3,可循环利用

B.操作Ⅰ中,所用的主要玻璃仪器为烧杯、玻璃棒、分液漏斗 C.操作Ⅱ中,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得到纯净的(NH4)2SO4

D.整个过程的总反应方程式为CaSO4+CO2+2NH3+H2O=CaCO3↓+(NH4)2SO4 19.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C3H6和C4H8化学性质一定相似

B.甲烷的二氯代物(CH2Cl2)有2种同分异构体

C.用碳酸钠溶液可一次性鉴别乙酸、苯和乙醇三种无色液体 D.苯乙烯分子中的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 20. 下列除杂或检验的方法正确的是

A.向溶液中加入稀硝酸再加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有SO42- B.在溶液中加KSCN,溶液显红色,证明原溶液中有Fe3+,无Fe2+ C.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先产生白色胶状沉淀后沉淀溶解说明有Al3+ D.灼烧某白色粉末,火焰呈黄色,证明原粉末中含有Na+,无法确定是否含K+

二、填空题

21.氨为重要化工原料,有广泛用途。 (1)合成氨中的氢气可由下列反应制取: a.CH4(g)+H2O(g)b.CO(g)+H2O(g)

CO(g)+3H2(g) △H=+216.4kJ/mol CO2(g)+H2(g) △H=-41.2kJ/mol

CO2(g)+4H2(g) △H=_________。

则反应CH4(g)+2H2O(g)与温度关系如下图。

(2)起始时投入氮气和氢气分别为1mol、3mol,在不同温度和压强下合成氨。平衡时混合物中氨的体积分数

第 5 页,共 9 页

①恒压时,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______(填序号); A.N2和H2的转化率相等 B.反应体系密度保持不变 C.

比值保持不变 D.

=2

②P1_____P2 (填“>”、“<”、“=”、“不确定”,下同);反应平衡常数:B点____D点;

③C点H2的转化率____;在A、B两点条件下,该反应从开始到平衡时生成氨气平均速率:v(A)______ v(B)。 (3)N2H4可作火箭推进剂,NH3和NaClO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N2H4。 ①写出NH3和NaClO 反应生成N2H4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②已知25℃时N2H4水溶液呈弱碱性: N2H4+H2ON2H5++H2O

N2H5++OH- K1= 1×10-a; N2H62++OH- K2=1×10-b。

25℃时,向N2H4水溶液中加入H2SO4,欲使c(N2H5+)>c(N2H4),同时c(N2H5+)>c(N2H62+),应控制溶液pH范围_________(用含a、b式子表示)。

22.氯气在工业上有着重要的用途,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用下列装置模拟工业上用氯气制备无水氯化铝(183℃时升华,遇潮湿空气即产生大量白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 B 中盛放饱和食盐水,其作用是 。F 中盛放的是 ,其作用是 。用一件仪器装填适当试剂后也可起到 F 和 G 的作用,所装填的试剂为 。

(2)装置 A 实验开始时,先检查装置气密性,接下来的操作依次是 (填序号)。 A.往烧瓶中加入 MnO2 粉末 B.加热 C.往烧瓶中加入浓盐酸

(3)制备反应会因盐酸浓度下降而停止。为测定反应残余液中盐酸的浓度,探究小组同学 提出很多实验方案,其中方案之一为让残留的液体与足量 Zn 反应,测量生成的 H2体积。 装置如图所示(夹持器具已略去)。反(排除仪器和实验操作的影响因素)。

应完毕,每间隔 1 分钟读取气体体积、气体体积逐渐减小,直至不变。气体体积逐次减小的原因是

第 6 页,共 9 页

(4)该小组同学查资料得知:将氯酸钾固体和浓盐酸混合也能生成氯气,同时有大量 ClO2 生成;ClO2 沸点为 10 ℃,熔点为−59 ℃,液体为红色;Cl2 沸点为−34 ℃,液态为黄绿色。设计最简单的实验验证 Cl2中含有 ClO2: 。

23.氮及其化合物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请完成下列填空:

(1)肼由N、H 两种元素组成,它常用作火箭推进剂。肼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分子中N、H原子的个数比为1∶2,肼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16g 肼分子中所含的氮原子数与标准状况下_______L N2中所含的氮原子数相等。

(2)实验室常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并收集氨气。

①实验室制取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图中方框内收集氨气的装置可选用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③尾气处理装置中使用倒扣漏斗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盛有一定量浓硝酸的试管中加入6.4g的铜片发生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开始阶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该反应共产生标准状况下气体2.24L,则反应过程中被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

②反应结束后铜片有剩余,再加入少量20%的稀硫酸,这时铜片上又有气泡产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硫酸是极其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工业、农业、医药、军事等领域应用广泛。工业上通常用接触法制硫酸,主要原料是硫铁矿和空气。接触法制硫酸的生产过程大致可 分为三个阶段:二氧化硫的制取和净化;二氧化硫转化为三氧化硫;三氧化硫的吸收和硫酸的生成。为了防止环境污染并对尾气进行综合利用,硫酸厂常用氨

第 7 页,共 9 页

水吸收尾气的 SO2、SO3 等气体,再向吸收液中加入浓硫酸,以制取高浓度的 SO2 及(NH4)2SO4和NH4HSO4固体。为了测定测定上述(NH4)2SO4和NH4HSO4固体混合物的组成,现称取该样品四份,分别 加入相同浓度的 NaOH 溶液 50.00 mL,加热至 120℃左右,使氨气全部逸出[(NH4)2SO4和NH4HSO4的分解温度均高于 200℃],测得有关实验数据如下(标准状况):

(1)由 1 组数据直接推测:1.81 g 样品进行同样实验时,生成氨气的体积(标准状况)为 L。 (2)试计算该混合物中(NH4)2SO4和NH4HSO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3)求所用 NaOH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

第 8 页,共 9 页

六枝特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化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A 11 B 2 D 12 B 3 D 13 A 4 B 14 B 5 D 15 A 6 C 16 B 7 D 17 C 8 B 18 D 9 D 19 C 10 C 20 D 二、填空题 21.+175.2kJ/mol BC < > 66.7% <

(1) 22.除去氯化氢气体;浓硫酸;防止 G 中的水蒸气进入 E 中;碱石灰;(2)ACB;

(3)装置内气体尚未冷却;

(4)收集一试管气体,盖上胶塞,放入冰水混合物中,观察液体(或气体)颜色变化

23.N2H4 11.2 Ca(OH)2+2NH4Cl CaCl2 +2H2O+2NH3↑ C 防止烧杯中的水倒吸 Cu+4HNO3(浓)=Cu(NO)3+2NO2↑+2H2O 0.1mol 3Cu+8H++2NO3-=3Cu2++2NO↑+4H2O 24.(1)0.448 (2)1︰2 (3)3mol·L-1

第 9 页,共 9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