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1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读12年试题

来源:东饰资讯网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到了两个尺度,除“种的尺度”外,另一是 【 】

A.内在的尺度 B.外在的尺度 C.人的尺度 D.类的尺度

2.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提出的关于美的根源和本质的【 】

A.“劳动创造了美” B.“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 C.“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

D.“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

3.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的科学论断,首见于 【 】

A.《神圣家族》 B《共产党宣言》 C.《德意志意识形态》 D.《致裴迪南·拉萨尔》

4.《诗歌和散文中的德国社会主义》的作者是 【 】

A.马克思 B.恩格斯 C.歌德 D.席勒

5.在《<政治经济学>序言》中,被恩格斯称为“对于一切历史科学(凡不是自然科学

的科学都是历史科学)都是一个具有革命意义的发现”的论断是 【 】

A.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 B.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C.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快或慢地发生变革

D.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

6.《<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阐述的主要问题是 【 】

A.文艺的本质 B.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的不平衡关系 C.典型 D.现实主义

7.恩格斯认为一个人物的性格不仅表现在他做什么,而且表现在 【 】

A.为什么做 B.怎样做 C.说什么 D.怎样说

8.马克思、恩格斯对现实主义艺术的基本特征和基本规律的形象化表述是【 】

A.巴尔扎克化 B.狄更斯化 C.莎士比亚化 D.席勒化

9.恩格斯称赞敏·考茨基“对于这两种环境里的人物,我认为您都用您平素的鲜

明的个性描写的手法给刻画出来了”,这里的“两种环境”指 【 】

A.南欧和东欧 B.维也纳和柏林 C.盐场和维也纳社交界 D.盐场和农村

10.被恩格斯誉为取得了“现实主义的最伟大的胜利”的作家是 【 】

A.左拉 B.巴尔扎克 C.席勒 D.莎士比亚

11.恩格斯在《致玛·哈克奈斯》中,评论了女作家的小说 【 】

A.《失业者》 B.《洛布队长》 C.《曼彻斯特的衬衣工人》 D.《城市姑娘》

12.《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的作者是 【 】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毛泽东

13.列宁认为“自由的写作”的服务对象是 【 】

A.上层分子 B.贵夫人 C.工农兵 D.劳动人民

14.列宁为回击“崩得”分子李普曼对《自由派和民主派对语言问题的态度》一

文的攻击而撰写的文章是 【 】

A.《共青团的任务》 B.《关于民族问题的批评意见》 C.《关于无产阶级文化》

15.列宁认为高尔基在十月革命之后产生不健康情绪的原因是 【 】

D.《怎么办》

A.家庭的不幸 B.对革命的不理解 C.脱离工农兵的革命斗争生活 D.创作的不顺利

16.列宁在俄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演讲时 【 】

A.《共青团的任务》 B.《关于无产阶级的文化》 C.《关于民族问题的批评意见》 D.《论苏维埃共和国的国内外形势》

17.毛泽东指出我们的文艺工作者“以前是不熟,不懂,英雄无用武之地”,其中的“不懂”是指 【 】

A.文艺工作者不懂斗争形势 B.文艺工作者不懂人民群众的语言,缺乏充分的知识

C.文艺工作者不懂创作技巧 D.文艺工作者不懂创作所必需的文艺理论知识

18.毛泽东说,文艺界的主要斗争方法之一是 【 】

A.文艺批评 B.文艺创作 C.文艺鉴赏 D.文艺评奖

19.毛泽东说:“‘放’还是‘收?这是个方针问题”,其中的“收”是指 【 】

A.一种有利于我们国家文化发展的方针 B.一种解决艺术创作问题的有效方法

C.收回各种约束,让人们敢于说话 D.不许发表错误意见

20.对文艺与政治的关系,邓小平的看法是 【 】

A.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口号应继续传下去 B.以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口号代替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口号

C.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口号从未起过积极的作用 D.文艺可以脱离政治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关于劳动与美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劳动使工人变成畸形,因此,劳动不能创造美 B.客观世界的美都是劳动创造的 C.劳动创造的东西必然都是美的

D.从根源上说,美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E.日月星辰等自然物虽没有打上劳动的印记,也是人类的审美对象

22.在马克思看来,对象如何成为一个人的对象,取决于 【 】

A.对象的性质 B.人的因素 C.人的本质力量的性质 D.生活的性质 E.社会环境因素

23.意识形态的发展既具复杂性又有规律性,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的是受统治阶级支配的 B.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不一定同时支配精神生产的资料 C.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

统治地位的思想 D.被统治阶级的作家作品也会自觉不自觉地接受统治阶级思想的影响

E.某些统治阶级的作家作品也有可能表现出人民性和民主性

24.恩格斯申明评价作家作品应坚持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的著作有 【 】

A.《致裴迪南·拉萨尔》 B.《致敏·考茨基》 C.《致玛·哈克奈斯》 D.《卡尔·格律恩“从人的观点论歌德”》

E.《卡尔·倍克“穷人之歌”,或“真正的社会主义”的诗歌》

25.恩格斯把唯物主义作为公式剪裁历史的具体表现是 【 】

A.对挪威的历史事实一无所知 B.把挪威和那里发生的一切归入小市民的范畴 C.不懂得挪威文学是对挪威特定社会生活的反映

D.把挪威小市民等同于德国小市民 E.把挪威文学等同于德国文学

26.列宁的反驳假想论敌时提到了写作的自由,这些自由包括 【 】

A.自由的组织 B.自由的思想斗争 C.创作的自由 D.批评的自由 E.活动的自由

27.列宁关于“民族文化”口号的看法是 【 】

A.民族文化是统一的、整体的、超阶级的 B.民族文化的口号是资产阶级的骗局 C.民族文化的口号具有危害革命事业的反动本质 D.笼统地说民族文化,实际上就是主张“地

主、神父、资产阶级的文化” E.民族文化在阶级社会具有阶级性

28.《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几个构成部分是 【 】

A.前言 B.引言 C.讲话 D.结语 E.结论

29.相比于文学艺术本身,作为文学艺术原料的人民生活是 【 】

A.自然形态的 B.粗糙的 C.最生动的 D.最丰富的 E.最基本的

30.相比于文学艺术本身,作为文学艺术原料的人民生活是 【 】

A.艺术要有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 B.保持艺术的民族形式就得排斥外国的东西 C.自然科学不存在民族形式的问题,而艺术则存在民族形式的问题 D.艺术的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有较强的民族保守性 E.讲究民族风格和民族形式就要以民族的古代艺术为范型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31.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____________在观念上的表现”。

32.恩格斯在《诗歌和散文中的德国社会主义》中所评论的诗集是《____________》。

33.恩格斯评价歌德时,“不是从道德的、党派的观点来责备歌德,而只是从____________的和历史的观点来责备他”。

34.恩格斯认为文学批评应有一个“完全____________、完全批判”的态度。

35.恩格斯认为“现实主义甚至可以不顾作者的____________而表现出来。

36.恩格斯说“据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____________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37.恩格斯认为“政治、法、哲学、宗教、____________、艺术等等的发展史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

38.列宁认为,以为真正伟大的艺术家在自己的作品中至少会反映出革命的某些____________的方面。

39.《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两个中心问题是____________和如何为群众。

40.创造性地发展了列宁批判地继承文学艺术遗产的思想,提出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的方针的是____________。

四、判断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正确的在括号内划“√”,错误的划“×”,判断正误1分,说明理由3分。

41.歌德身上的两重性是由他的个性造成的。 【 】

理由:

42.济金根的悲剧是策略失误造成的,如果他打起反对皇权和公开向诸侯开战的旗帜,

悲剧就不会发生了。 【 】

理由:

43.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的发生变革。 【 】

理由:

44.社会生活较之文学艺术有不可比拟的生动性丰富性,但人们还是不满足于前者而要求后者。 【 】

理由: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45.什么是“美的规律“?

46.怎样理解希腊神话艺术的不朽魅力?

47.如何理解“每个人都是典型,同时又是一定的单个人,正如老黑格尔所说的,是一个‘这个’,而且应当如此”?

48.简述党的出版物的基本原则。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9.试析恩格斯提出的评价作家作品的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

50.试论“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A 2.A 3.C 4.B 5.B 6.B 7.B 8.C 9.C 10.B 11.D 12.C 13.D 14.B 15.C

16.A 17.B 18.A 19.D 20.B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1.DE 22.AC 23.ACDE 24.AD 25.BD 26.BCD 27.BCDE 28.BE 29.ABCDE 30.ACD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31.物质关系 32.穷人之歌 33.美学 34.公正 35.见解 36.细节 37.文学 38.本质 39.为群众 40.毛泽东

四、判断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41.×(1分)理由:德国社会历史结构的两重性决定论歌德作品思想结构的复杂性,作家的个性是次要原因。(3分)。

42.×(1分)理由:这是拉萨尔的观点。马克思认为济金根的覆灭是因为他作为骑士和垂死阶级的代表起来反对现存制度(3分)。

43.√(1分)理由:因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3分)。

44.√(1分) 理由:因为两者虽然都是没,但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具有集中性,更典型,更思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3分)。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45.“美的规律”是指造型的规律或造型美的规律,(2分)是“物种的尺度”和“内在的尺度”的综合,(2分)体现为和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2分)。

46.(1)希腊神话再现了人类正常的童年时代的真实,这使处于历史发展更高阶段的成年的现代人感到愉悦,现代人可以从中获得无可替代的精神享受;(3分)

(2)希腊神话具有不可取代的认识功能,后人可从中了解当时“那种对自然地观点和社会关系的观点”,仿佛是现代人本身的自我写照。(3分)。

47.第一句话是说典型人物应有代表性和普遍性;(2分)第二句话是说典型人物应有鲜明的个性、特殊性;(2分)第三句话是说代表性、普遍性和个性、特殊性相互融合渗透、统一,方能构成典型人物,即黑格尔所说的“这个”。 (2分)。

48.党的写作事业应当成为无产阶级总的事业的一部分,(3分)成为由整个工人阶级

的整个觉悟的先锋队所开动的一部巨大的社会民主主义机器的“齿轮和螺丝钉”。 (3分)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9. (1)用美学观点评价作家作品,应自觉注重和强调文艺的特殊规律和审美属性。(3分)

(2)用历史观点评价作家作品,应注重考察文艺的社会位置和历史根源,把文艺反映出来的社会内容放到一定的历史范围内进行剖析。(3分)

(3)美学观点着重考察文艺的审美本质,历史观点着重揭示文艺的社会本质。恩格斯之所以倡导美学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是他首先从文艺观念上把文艺的本质理解为审美本质和社会本质的辩证统一。(4分)

50.这是恩格斯对现实主义提出的一个较高要求。(2分)“典型人物”指既有鲜明的个性,同时也反映出其所隶属的阶级、阶层某些本质方面的人物;(3分)“典型环境”指典型人物生活于其中并能反映出特定时代生活某些本质方面的环境。(3分)现实主义创作不仅要求二者都要典型,而且要求二者的统一。任务的典型性应从环境得到解释,典型的环境性应为人物的塑造提供可能。(2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