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小数》教学案例评析
团风思源实验学校 王曼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科书91~92页内容。
教学目标:
1、会认、读、写小数,初步感知十分之几可用一位小数表示。
2、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小数的现实意义,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3、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意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4、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生活中所搜集的小数的资料。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
能结合具体的内容认识小数,知道以元、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并能根据这一
特点,学会用小数表示各种不同的价格、长度。
教学设计:
一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引入小数
老师:“同学们,你们喜欢逛超市吗?”学生答:“喜欢” “除了关注琳琅满目的商品,大家关注过价格吗?”“周末老师去超市买了一些东西,想和你们分享一下。”(课件展示)
2、 区别整数和小数
仔细观察,你们能把这些商品的价格分成两类吗?可以怎么分呢?(指名整理价格)
你为什么这么分?(因为一类是整数,一类是小数)
3、引入课题
像这样,中间有小圆点的数,就叫做小数。小数由三部分组成, 中间的小圆点叫小数点;数点的左边是整数部分;小数点的右边是小数部分。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小数这个新朋友(板书课题:认识小数)。二、自主探索,认识小数
(一)、读小数
1、教师示范,规范读法
师: 老师也找到了一些有关小数的信息,大家一起来看一看、读一读。
学生试读小数。
学生读正确的给予肯定。
学生读错的加以改正,并强调小数的读法。
2、总结小数读法注意点并记住歌诀
师:在读小数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的读法有什么不同吗 ?
生:在读小数时,小数点左边的部分按整数的读法去读,小数点右边的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出示歌诀:
小数小数真奇妙,中间圆点小数点,左边就叫整数部,右边就叫小数部,左边读法按整数,右边依次读数字。
3、及时练习
板书几个小数请学生读出来。(出示:你会做吗?)
(二)、写小数
师:对于小数的读法,我们已经学会了,如果老师读一个小数,同学们有信心写出小数吗?
1、指名学生样板,集体订正。
2、小结小数的写法:小数点左边部分仍按整数的写法来写,小数点写在个位的右下角,小数点右边按顺序写出每个数位上的数字。
三、结合情境,理解小数的意义
我们刚才认识了一些小数,除此之外,生活中还有很多小数,你能说说还在哪儿见过吗?
小结:大家发现的还真不少,可见生活中处处有小数。(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小数)小。数不仅可以表示商品的价格,还可以表示物体的长度和质量等等。看,这把尺子上也藏着小数呢,你知道“0.1米”在哪儿吗?
(一)初步理解0.1的含义
复习:1米=10分米
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1分米) 板书:1分米 用分数怎么表示?( 米)。
10
1
师:对!1分米不仅可以用分数表示,还可以用小数0.1米表示。
(板书:1分米=
米= 0.1米) 10
1
(二)初步理解零点几的含义
师: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1分米)
3分米用分数怎么表示?小数怎样表示?(板书:
2、考考大家(根据分数填小数)
小结:十分之几米就可以写成零点几米
3、出示例题
王东的身高1米3分米,你能用小数表示吗?
(三)探究小数与分数的关系
刚才我们在尺子上找到了小数,你发现小数和谁有着密切的联系了吗?
小结:十分之几就可以写成零点几。
四、巩固练习,深化新知
五、总结升华,应用新知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还有什么疑惑? (学生自由发言)
3、本节课如果是10分,你会给老师打几分?给自己的表现得几分?(可以用小数)
4、师: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有小数,用你那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发现数学之美,勇敢的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吧!
六、布置作业
第94页练习二十,第2题、第3题。
板书设计:
认识小数
一、小数的读法 3.45 读作:三点四五
二、小数的写法 五十点三四 写作:50.34
三、小数的意义 1分米=
米= 0.1米 10
1
3分米=
米=0.3米 10
3
十分之几就可以写成零点几
说课
《认识小数》说 课 稿
一、【说 教 材】
《认识小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这节课是建立在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要求很低,但是教材编排的跨度很大。从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认识跨到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改写。教材以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能接触到的元、角 、米、分米 的知识作为学习小数的知识的途径,每一个知识点,都充满了生活的气息。为了轻松引领学生认识小数,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我把原教材进行灵活的调整,力求体现新知识的层次与深度,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识别小数,会读写小数,理解小数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内容认识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3)、情感态度:使学生认识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知道小数的含义并能会改写以元为单位的小数。
2、教学难点:
以米为单位的小数与米、分米、厘米的相互转化。
三、接下来说说本节课的教法和学法:
新课标指出,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比较积极,但不稳定,知识和思维有一定的局限性,多数学生口述、思考不能很好的有机结合。缺乏有续性和准确性。针对这种情况,我注重联系实际生活,创设问题情境,采用谈话启发法、引导发现法,尝试法来组织学生开展探索性学习活动,让他们在探索中获得知识。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是依赖单纯的模仿和记忆,而是一个有目的的学习,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为此,我非常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为:自主探究法、观察发现法、合作交流法
以下是我的教学设计:
四、【教学实施】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请大家看一组商品,你能读出这些商品的价格吗?学生读完我想说,这些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学生可能会说这些数都有一个小圆点,也可能说有一个小数点…….我会说是的,像这样中间有一个小圆点的数字,我们把它叫做小数。而小数中间的这一个小圆点,我们把它叫做小数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小数”
【设计意图:一方面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在一年级时学生已经进行了学习人民币的认识,读商品价格可以轻轻松松地引领学生走进生活,走进小数,初步感受小数的现实意义。】
第二个环节
联系生活,探究新知
1、小数读写学习
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在本环节引导学生进行尝试性学习。学生在尝试活动中,自己解决教师提出的一些思考问题。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把学生推到主动的地位;
师:这些小数再读给大家听听。学生边读边思考:小数是怎么读的?学生可能会说小数点左边的数一起读,右边的数一个一个读出来……老师肯定读法。总结读法。在此基础上,我会出示一组图片,让学生动手尝试试着写出小数。
【设计意图:这里用谈话启发法、尝试法教学小数的读写,我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和知识广度。大部分学生一下子就能读出小数,有的学生,家长教过或听到过小数怎样读,所以我让学生大胆尝试读写小数。】
接下来让学生尝试填写表格这些商品表示几元几角加分呢?学生主动探究,在小组内交流,再汇报。
设计意图:让学生采用同伴交流的形式,感悟以“元”为单位的小数表示的实际含义。整数部分表示几元,小数点后面第一位表示角,第二位表示分。
2、 以元为单位的小数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这里组织教学以接受学习为主,它要求教师进行创造性劳动,不是照本宣科。学生会读写小数了,理解小数各部分表示的意义了。在此基础上,接下来老师带学生回忆还记得1元等于10角,等于100分。一角等于10分之1元。一分等于100分之1元。这时我会告诉学生十分之一元也可以写成零点一元。一百分之一元也可以写成零点零一元。学生用自己的智慧解决以下练习。体会出十分之几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百分之几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
设计意图:此处采用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唤起学生对分数的记忆。通过人民币的单位建立分数与小数的联系,让学生知道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3、 以“米”为单位的小数
这一部分内容既是全课的重点,也是难点。这里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进行教学。小组合作之前,唤醒学生旧的知识:1米=10分米=100厘米,和1元=10角=100分,
对比,学生会发现这两等式,他们的单位不同,进率是一样的。我们能不能把1分米和1厘米也改写用米做单位的小数呢?出示合作学习提示。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读懂了不管是几分米都可以写成零点几米。不管是几厘米都可以写成两位小数。我利用课件演示告诉学生1分米等于十分之一米等于零点一米,3分米等于十分之三米等于零点三米。一厘米等于一百分之一米等于零点零一米等。对于东东身高的改写进一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设计意图:本部分教学是本课的一个难点,有前面的以元为单位的小数改写做铺垫,再利用课件演示帮学生理解知识。化解了难点。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主动的建构知识,获得数学思想方法。)
4、第四个环节,看书质疑,解答疑问,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我是尊重学生在学习中提出的问题,由此来了解他们在认知中疑点,及时给予解答,这样,不仅使学生在课堂上消化理解教学难点,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三、巩固练习。练习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环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本着趣味性思考性综合性相结合的原则,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力求体现知识的纵横联系,我设计以下几组练习题:
设计意图:加强学生对新知的学习和理解,进一步渗透分数和小数的互化。加深学生对小数含义的理解。
教学反思: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创设了较为丰富的、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情景,让学生在熟悉的情景中认识了小数,理解了小数的含义,又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了生活的气息。在教学以米为单位的小数时,我转变角色让学生由被动变主动,实现以原有的知
识经验为基础,主动的建构知识,获得数学思想方法。在教学这节课时,我充分发挥了评价的激励作用,及时对学生进行评价和鼓励,让每个学生在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中,不断思考,不断探究新知识,同时也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在设计这节课的过程中,也碰到了很多的困惑:如在这堂课上,上否有必要向学生讲明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怎样才能使学生联系长度单位更轻松、更扎实地去理解一位小数、两位小数的含义?还有待思考。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万以内的数,初步认识了分数,也学习了常见的计量单位的基础上学习的。所以,可以充分利用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充分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准确把握教学起点,创设丰富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悟小数的含义。
1、本节课较好地处理了生活与数学的关系,探究与接受学习的关系以及练习的多层次设计。
2、在导入小数环节,创设情境,通过学生生活中熟悉的商品价格直接引入,明确今天学习的内容是一个新知识,集中学生注意力。明确课题也就自然过渡到小数的读写法,在教学以元为单位的小数各部分的含义时,由于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作基础,这部分老师设计的恰到好处。
3、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习小数在长度单位中表示的实际含义是本节课的重难点,这一环节较好地体现了探究学习与接受学习的关系。从“把1米平均分成10份,这样的一份
是多少?”让学生放开自己的思维,想一想这一段用分数怎么表示,引出
3
米的小数表10
1
示形式(0.1米)扶着学生说“3分米用分数表示是 米,用小数表示就是(0.3米),5
10分米,7分米呢?” 让学生在熟悉的计量单位中感悟小数的含义。
4、学生总是有个体差异的,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发展,是高效课堂的目标。本课的练习为教师不同层次的学生做了合理设计,选取符合儿童心理的题目,寓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利用课堂生成资源,将知识进行巩固强化。
5、最后,让孩子给老师和自己的表现得分,实际上是想让孩子们运用小数,感觉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现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本节课注重以人为本,注重数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选取学生熟悉的题材,让学生在具体、真实的情境中认识小数,让学生感受到小数在生活中的存在和作用。同时,教师注重角色的转变,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激发,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认识小数的过程中来。这样的课堂,才是一种开放的、积极互动的高效课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