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来源:东饰资讯网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山东教育》学习和借鉴之我谈 临朐县辛寨小学 孟庆海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之本在哪里?在老师们那无尽的潜能中,在老师们那无尽的智慧中,可是要高效开发潜能,发挥智慧,还在于老师们能够快乐工作。试想一下,当家中老人和孩子的身体不舒服时,谁能够处若静水,当家中遇到困难和烦心事时,谁能够安心工作。我们学校是一所农村小学,虽说这儿的条件不是最差,可有时也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逢集日老师们买菜的问题,比如教师逢集日赶集如何考勤?我们的做法是:教师赶集要请假,而且请假时间列入教师考核,结果越是考核,请假人数越多,请假时间越长。而且有时候还弄得老师和领导之间脸红脖子粗,怎么办?作为主抓学校考勤的我也很纠结。去年暑假的一天,我在学校值班,照例翻阅起了《山东教育》——2013年7、8月,读着读着,《从一节课看学校管理》这篇文章让我真有些相逢恨晚的感觉,我一口气读了四五遍,暗暗叫绝,天底下竟然有人和我纠结一样的问题,真感谢姜明华、李武两位老师提供的文章。

新学期开始,我们在考勤制度中有了新规定,“每逢赶集日,没有课的教师可以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赶集购物,不作为教师请假处理,但是走前必须告知带班领导和门卫”。起初,还有个别领导对这个决议提心吊胆:担心时间不好控制,教师晚回来怎么处理,等等,可是实践证明,这个新规定确实深得民心。是啊,“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尽管现在老师们可以平时储备一些食物放在冰箱里,可远没有新鲜的蔬菜和时令的水果更吸引人,再说或许老师们还有一些急需的其他东西只有在大集日,才能买到或得到修缮等,„„就这一个小小的调整,教师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尊重,积极性空前高涨,学校工作因此而走上了和谐发展的轨道。

书中自有千谋万计,书中自有良师益友,自此我与《山东教育》由相识变为相知,有时错过《山东教育》下发的日子,我还主动去找图书管理老师询问。并且在书架上设置“山东教育”专门的领地,有序排放便于查找,有时还做好记录,有时记录下自己困惑的问题,等待救援,有时记录好书中良策以备不时

之需。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学无止境,这些是我在阅读《山东教育》过程中的深刻体会。《山东教育》给我的工作带来这么大的帮助,我又有何理由不爱上它呢?从那以后,我便爱上了《山东教育》,开始每期必读,因为我知道,她真的是我们为人师者心灵深处的好朋友。

我想对所有的老师说:《山东教育》真的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好书,她是我们老师的指明灯,她能给我们带来心灵的慰藉,她会让我们摒弃一切浮躁,扎扎实实教书育人。与教育有关的报纸、杂志林林总总,有些我也会涉猎,但独有情钟的还是《山东教育》,这也许就是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的情怀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