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类 类 型 编 码 含 义 储 可采储量 量 预可采储量 预可采储量 基 础探明的(可研)经济基础储量 储量 探明的(预可研)经济基础储量 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 探明的(可研)边际经济基础储量 探明的(预可研)边际经济基础储量 控制的边际经济基础储量 探明的(可研)次边际经济资源资 量 探明的(预可研)次边际经济资源 源量 控制的次边际经济资源量 量 探明的内蕴经济资源量 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 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 预测的资源量
111 探明的经可行性研究的经济的基础储量的可采部分 121 122 111b 121b 122b 2M11 探明的经预可行性研究的经济的基础储量的可采部分 控制的经预可行性研究的经济的基础储量的可采部分 探明的经可行性研究的经济的基础储量 探明的经预可行性研究的经济的基础储量 控制的经预可行性研究的经济的基础储量 探明的经可行性研究的边际经济的基础储量 2M21 探明的经预可行性研究的边际经济的基础储量 2M22 2S11 控制的经预可行性研究的边际经济的基础储量 探明的经可行性研究的次边际经济资源量 2S21 探明的经预可行性研究的次边际经济资源量 2S22 控制的经预可行性研究的次边际经济资源量 331 探明的经概略(可行性)研究内蕴经济资源量 332 控制的经概略(可行性)研究内蕴经济资源量 333 推断的经概略(可行性)研究内蕴经济资源量 334? 潜在矿产资源 1. 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根据矿产资源/储量的经济意义、可行性评价和地质可靠程度,将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为储量、基础储量和资源量三大类16种类型(表2-1)。 表2-1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表 地质可靠程度 分类 类型
经济意义 查 明 矿 产 资 源 潜在矿产资源
探 明 的 控 制 的 推 断 的 预 测 的 经济的 可采储量(111) 基础储量(111b)
预可采储量(121) 预可采储量(122) 基础储量(121b) 基础储量(122b) 边际经济的 基础储量(2M11)
基础储量(2M21) 基础储量(2M22) 次边际经济的 资源量(2S11) 资源量(2S21) 资源量(2S22)
内蕴经济的 资源量(331) 资源量(332) 资源量(333) 资源量(334)?
注:表中所用编码(111-334):
第1位数表示经济意义:1=经济的,2M=边际经济的,2S=次边际经济的,3=内蕴经济的,?=经济意义未定的;
第2位数表示可行性评价阶段:1=可行性研究,2=预可行性研究,3=概略研究;
第3位数表示地质可靠程度:1=探明的,2=控制的,3=推断的,4=预测的。B=未扣除设计、采矿损失的基础储量。
1) 储量 经过详查或勘探,达到了控制的或探明的程度,在进行了预可行性或可行性研究,扣除了设计和采矿损失,能实际采出的数量,经济上表现为在生产期内,每年的平均内部收益率高于行业基准内部收益率。储量是基础储量中的经济可采部分,又可分为可采储量(111)、探明的预可采储量(121)及控制的预可采储量(122)3个类型。 2)基础储量
经过详查或勘探,达到控制的和探明的程度,在进行了预可行性或可行性研究后,经济意义属于经济的或边际经济的那部分矿产资源。基础储量又可分为两部分:即经济基础储量和边际经济的基础储量。经济基础储量是每年的内部收益率大于行业基准内部收益率,并扣除设计和采矿损失之前的那部分。可分为3个类型,探明的(可研)经济基础储量(111b),探明的(预可研)经济基础储量(121b)、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122b)。边际经济基础储量;其平均内部收益率介于行业基准内部收益率与零之间的那部分,也有3个类型,即探明的(可研)边际经济基础储量(2M11)、探明的(预可研)边际经济基础储量(2M21)、控制的边际经济基础储量(2M22)。 3)资源量
可分为三部分,即内蕴经济资源量、次边际经济资源量和预测资源量。
内蕴经济资源量。即自普查至勘探,地质可靠程度达到了推断的至探明的,但可行性评价工作只进行了概略研究,尚分不清其真实的经济意义,统归为内蕴经济资源量。可细分为3个类型:探明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1)、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
次边际经济的矿产资源量。即经过详查、勘探的成果,进行了预可行性、可行性研究后,其内部收益率呈负值,在当时开采是不经济的,只有在技术上有了很大进步、产品能大幅度降低成本或大幅度降价时,才能使其变为经济的那部分矿产资源。也分为3个类型:探明的(可研)次边际经济资源量(2S11)、探明的(预可研)次边际经济资源量(2S21)、控制的次边际经济资源量(2S22);
预测的矿产资源。即经过预查工作,依据已有资料分析、类比、估算的资源量(334)?,也是资源量的一种,属潜在矿产资源。 2. 矿产资源/储量类型条件 1) 可采储量(111)
在勘探地段内,达到了探明的程度,详细圈定了矿体的三维空间,肯定了矿体的连续性,排除了多解性;矿石的物质组成、矿石质量都已详细查明;开采技术条件和影响开采的各种因素也已详细查明;对共、伴生组分进行了综合评价;矿石加工选冶性能试验的成果可供矿山建设设计利用。
经可行性研究,在对矿床的开采、选冶、经济、市场、法律、环境、社会和政府因素的研究,并扣除了受这些因素影响而不能开采的部分后,被证实为在当时开采使经济的那部分即谓可采储量(111),可供矿山建设设计利用。地质和可行性评价的可信度高。
2) 探明的预可采储量(121)
在勘探地段内,达到了探明的程度,但仅作了预可行性研究,在扣除了因开采、选冶、经济、市场、法律、环境、社会和政府等多种因素影响而不能开采的部分后即为探明的预可采储量。它只是用于从总体上、客观上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条件的可行性以及经济效益的合理性进行研究和论证。地质可信度高,可行性评价结果的可信度一般。
3) 控制的预可采储量(122)
在详查地段内,达到了控制的程度,圈定了矿体的三维空间,基本确定了矿体的连续性,排除了大的多解性;基本查明了矿石物质组成、矿石质量;对矿石中的共伴生有用组分进行了综合评价;对易选矿石的可选性进行了类比,一般矿石作了实验室流程试验,新类型或难选矿石作了实验室扩大连续试验,其成果可供评价矿石是否具有工业价值。 经预可行性研究,并扣除了因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不能采的部分后即为控制的预可采储量,地质可信度较高,可行性评价的可信度一般。 4) 探明的(可研)经济基础储量(111b)
在达到勘探阶段要求的勘探地段,地质可靠程度和经济意义同1)所述,其中包括了可采储量。即经可行性研究后属经济的,是未扣除设计、采矿损失的部分。 5) 探明的(预可研)经济基础储量(121b)
在勘探地段内,达到勘探阶段探明的程度,预可行性研究认定为是经济的,是未扣除设计、采矿损失的部分。
6) 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122b)
在详查地段内,达到了详查阶段控制的程度,经预可行性研究认定为是经济的,
是未扣除设计、采矿损失的部分。
7) 探明的(可研)边际经济基础储量(2M11)
在勘探地段内,达到探明的程度,经可行性研究;按评价时的市场价格估算为边际经济的。开采这部分矿产资源,其内部收益率在生产期内年平均大于0,小于行业内部基准收益率,未扣除设计、采矿损失的部分。 8) 探明的(预可研)边际经济基础储量(2M21)
在勘探地段内,达到探明的程度,经预可行性研究证实,用适合评价当时市场价格的指标进行估算时,年平均内部收益率小于0,小于行业内部基准收益率,没有扣除设计和采矿损失的部分。
9)控制的边际经济基础储量(2M22)
在详查地段内,达到控制的程度,预可行性研究证实,用适合评价当时市场价格的指标进行估算时,年平均内部收益率大于0,小于行业内部基准收益率,没有扣除设计和采矿损失的部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