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20-2021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附答案)

来源:东饰资讯网


2020-2021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附答案)

一、单选题(共25题;共50分)

1.蛔虫是世界性分布种类,是人体内最常见的寄生虫,感染率可达70%以上,成年人受蛔虫感染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食欲不振或善饥、脐周隐痛等症状,可在大便中直接看到虫体,下列不是预防蛔虫病措施的是( )

A. 饭前便后要洗手 B. 严格管理好粪便 C. 不喝不清洁的生水 D. 不与患蛔虫病的人接触 2.下列一组动物中,全是环节动物的是(

A. 蚯蚓、水蛭、沙蚕 B. 珊瑚、变形虫、蚯蚓 C. 蚯蚓、草履虫、蝗虫 D. 海蜇、蜘蛛蟹、沙蚕 3.下列节肢动物中,属于昆虫的是( )

A. B. C. D.

4.养金鱼的鱼缸如果不经常换水,鱼就会出现“浮头”现象,甚至死亡,其主要原因是( ) A. 水中缺少氧 B. 水质容易变坏 C. 水中微生物过多 D. 水中缺少食物 5.青蛙被称为“两栖动物”的原因是( )

A. 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只能生活在陆地上 B. 在水中生殖,在陆地上发育

C. 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也能生活在水中,主要用肺呼吸 D. 青蛙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

6.下列关于青蛙、蟾蜍等两栖动物的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 B. 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C. 变态发育 D. 有时用肺呼吸,有时用皮肤呼吸 7.家鸽最发达的肌肉附着在( )

A. 胸部 B. 两翼 C. 尾骨 D. 后肢骨 8.自然环境中的动物,有的体温恒定,有的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下列属于变温动物的是( ) A. 变色龙 B. 藏羚羊 C. 蝙蝠 D. 大山雀 9.生物体的结构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乌龟背部有甲,适于水中生活 B. 家鸽体内有气囊,能够进行双重呼吸,适于空中飞行生活 C. 潍坊的黄鳝用鳃呼吸,适于水中生活 D. 鳄鱼的卵有坚韧的卵壳,摆脱了对水的依赖

10.下图是对几种动物的相同点的比较归纳(圆圈交叉部分为相同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Ⅰ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B. Ⅱ是有性生殖,胎生

C. Ⅲ是有脊椎的生物 D. Ⅳ是体表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

第 1 页 共 5 页

11.对于骨,肌肉和关节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组肌肉的两端附着在同一块骨上 B. 一组肌肉的两端附着在不同的骨上 C. 一组肌肉的两端附着在关节的同侧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12.下列应用实例与必须采用的生物技术搭配错误的是( ) A. 酿米酒﹣﹣发酵技术 B. 金橘树上长柚子﹣﹣组织培养技术 C. “多莉”羊的诞生﹣﹣克隆技术 D. 雷达﹣﹣仿生技术 13.下列动物行为,不属于动物“通讯”的是( )

A. 蜜蜂的舞蹈动作 B. 母鸡“咯咯”地召唤小鸡 C. 小动物闻到老虎气味纷纷逃避 D. 乌鸦看到老鹰时大声鸣叫 14.利用周氏啮小峰防治美国白蛾,体现了动物在自然界中具有( ) A. 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 B. 促进物质循环的作用 C. 帮助植物传粉的作用 D. 帮助植物传播种子的作用

15.细菌和真菌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细菌和真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真菌既有单细胞的又有多细胞的 B. 细菌和真菌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C. 细菌和真菌可以从菌落上区分 D. 细菌通过形成芽孢抵抗不良环境

16.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设计了如下实验:取两个规格相同的烧瓶,同时灌入等量的肉汤,煮沸降温后进行持续观察.装置如图所示.预测实验的结果,可能性最大的是( )

A. 乙腐败时甲没有腐败 B. 甲腐败时乙没有腐败 C. 甲乙会同时腐败 D. 甲乙永不腐败 17.防止食品腐败所依据的主要原因是( )

A. 将食品内的细菌都杀死 B. 抑制食品内真菌的生长和繁殖

C. 将食品内的真菌都杀死 D. 杀死或抑制食品内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18.下图所示四种生物,在细胞结构上不同于其他几种生物的是( )

A. A B. B C. C D. D 19.探究的一般过程首先是( )

A. 作出假设 B.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C. 制订和实施计划 D. 表达和交流 20.下列哪种生物或生活现象与真菌无关( )

A. 人患手癣与足癣 B. 地衣保水 C. 玉米黑粉病 D. 制作酸奶用乳酸菌 21.如图的甲、乙、丙分别表示三种生物的形态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第 2 页 共 5 页

A. 甲图的生物具有细胞结构 B. 乙图的生物靠分裂进行生殖 C. 丙图的生物细胞具有细胞核 D. 乙图的生物无成形的细胞核 22.生物分类的主要依据是( )等方面的特征.

A. 数量 B. 等级 C. 形态结构 D. 大小 23.下列不属于生物分类的重要依据的是( )

A. 个体大小差异 B. 结构特征 C. 生理特征 D. 生殖方式

24.港珠澳大桥项目直接投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白海豚的保护费用达八千万元,是海洋开放和环境保护结合的范例。保护中华白海豚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

A. 移人海洋馆 B. 建立种质库 C. 建立自然保护区 D. 完善法律法规

25.地球是所有生物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环境污染、过度采伐等会导致地球生物多样性锐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层

B. 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是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也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 C. 将荒山改造为桃园,减少水土流失,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使用价值 D.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说明了非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

二、综合题(共5题;共50分)

26.为探究环境因素对蚯蚓生活的影响,有同学设计了下面的实验:取3个大小一样的广口瓶,分别贴上甲、乙、丙标签。在甲、丙瓶中放入湿润的肥沃土壤,在乙瓶中放入经烘干的肥沃土壤。然后在3个瓶中同时各放入5条大小及生活状况相同的蚯蚓(如下图)。观察一段时间后:

(1)________瓶中的蚯蚓蠕动能力会明显减弱。 (2)蚯蚓的呼吸依靠________来完成,靠来运动。

(3)甲乙两瓶的实验现象说明:影响蚯蚓生活的环境因素是________。 (4)若将丙装置放在暗处,则可以进一步探究________对蚯蚓的影响。 27.观察如图中的动物,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当它冬眠时,呼吸几乎依靠________进行. (2)马在繁殖和哺育后代的过程中具有胎生和________的特征.

(3)上述四种动物中,通过产卵繁殖后代,卵表面有坚硬卵壳的动物有________.(填字母)

第 3 页 共 5 页

(4)上述四种动物中,用鳃呼吸的动物有________.(填字母) (5)上述四种动物中,体温恒定的有________.(填字母)

28.在鉴定骨的成分的实验中,将鲫鱼的一根肋骨浸泡于的盐酸中,过一段时间后,骨变得柔软.这是因为骨成分中的________溶解于盐酸中,剩下的是________;将一段骨放到酒精灯上煅烧至灰白色,轻敲这段骨便粉碎.这是因为骨中的________燃烧后,剩下的是脆而硬的________; 实验研究表明,骨的成分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29.某兴趣小组开展“训练小白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探究活动:选取三只一天未进食的小白鼠(A、B、C)分别走同一个迷宫(如图1),在相同环境条件下,测得如右下表的数据.请分析:

小白鼠找到食物的时间 小白鼠 第一次 第二次 A B C 5分55秒 4分27秒 7分51秒 第三次 4分34秒 2分9秒 3分13秒 1分40秒 2分25秒 5分34秒 (1)从行为获得途径上看,小白鼠通过训练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属于________ 行为. (2)三只小白鼠找到食物的时间________ (选填“相同”或“不同”),说明此类行为的获得是建立在________ 因素的基础上的.

(3)根据图2曲线,发现三只小白鼠获取食物的三次时间有共同规律,即________ , 可见此类行为可以通过训练得到________ (选填“强化”或“弱化”).

(4)根据本实验,你认为该兴趣小组提出的问题可能是:________ ? 30.综合题 (1)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和 ________。

(2)生物分类等级,最高单位是________.最基本单位是________. (3)血液的组成________和________.

(4)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方式主要有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

第 4 页 共 5 页

一、单选题

答 案

1. D 2. A 3. C 4. A 5. C 6. D 7. A 8. A 9. A 10. C 11. D 12.B 13. C 14. A 15. B 16. B 17. D 18. A 19. B 20. D 21. A 22. C 23. A 24. C 25. C 二、综合题

26. (1)乙(2)湿润的体壁(3)水分(4)光 27. (1)皮肤(2)哺乳(3)C(4)A(5)CD

28. 无机物;有机物;有机物;无机物;有机物;无机物 29. (1)学习(2)不同;遗传

(3)三只小白鼠用的时间随着次数的增加都在减少;强化 (4)不同小白鼠经过训练学会走迷宫获取食物的时间一样吗?

30. (1)DNA;蛋白质(2)界;种(3)血浆;血细胞(4)神经调节;激素调节

第 5 页 共 5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