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议《固定资产》会计准则

来源:东饰资讯网
财会探新 浅议《固定资产》会计准则 一于慧敏吉林市第二中心医院 计提折旧。(2)折旧及相关概念。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 内,按照确定为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的系统分摊; 应计折旧额,是指应当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的原价扣除其预 计净残值后的金额。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还应当扣除已计 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3)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企 [摘要]固定资产是企业经济运行的保证,正确地处理固定 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 资产的计价、折旧、后续支出等问题对确认企业会计要素十分重 寿命和预计净残值。预计净残值,是假定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已 要。因此,文章对新存货会计;隹则进行了分析,并就新旧准则的差 满并处于使用寿命终了时的预期状态,目前从该项资产处置中获得 异进行了比较和研究。 [关键词]固定资产会计准则比较 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 产》(下称新准则)是在原2002年固定资产准则基础上,充分借鉴了 《国际会计准则第16号——不动产、厂场和设备》后制定的。新准 则的颁布,对进一步规范固定资产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具有重要意 义。 一、新准则的主要内容 与国际会计准则相同,新固定资产准则首先确定了其适用范 围,指出生产性生物资产、投资性房地产的建筑物不适用本准则, 然后重点规范以下问题: 1固定资产确认。企业将一项资产确认为固定资产需要满足两 项标准,~是符合定义,二是符合确认条件。 固定资产定义是“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 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确认条件是 “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人企业,该固定资产的成 本能够可靠地计量”。如果一项综合性固定资产的各组成部分具有 不同特点,或不同使用寿命,或以不同方式为企业提供经济利益, 适用不同折旧率或折旧方法的,应当分别将备组成部分确认为单项 固定资产,而不应作为一项固定资产确认。 2固定资产初始计量的基本规定。固定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 初始计量。不同取得方式有其实际成本计量的具体标准,固定资产 准则涉及以下确认:(1)外购固定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 关税费、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 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置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购买固定 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 固定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实际支付的价款与 购买价款的现值之间的差额,符合借款费用准则应予资本化。以一 笔款项购人多项没有单独标价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各项固定资 产允价值比例对总成本进行分配,分别确定各项固定资产的成本。 (2)自行建造固定资产的成本,由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 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构成,符合资本化原则的借款费用应计人固 定资产成本。(3)投资者投入固定资产的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合同 或协议约定的价主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4)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企业合并和融资租赁取得的固 定支产的成本,应当分别按照有关准则执行。 3弃置费用。针对某些特定行业固定资产的弃置费用较高,要 将其弃置费用折现构支固定资产初始成本。即固定资产初始价值确 认时,就把未来处置时的弃量费用计入资产价值,同时确认为一项 负债。 4,后续支出的资本化和费用化。新准则规定企业与固定资产有 关的后续支出,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为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 不符合确认条件的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5固定资产后续计量。(1)折旧范围。除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 用的固定资产和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外,企业应当对所有固定资产 曹话簪 蠢 《商场现代化》2。1。年9月(中旬刊)总第623期 的扣除预计处置费用后的金额。即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是现值的概 念。(4)折旧方法。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 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 意变更。准则规定固定资产按月计提折旧,即:企业在实际计提固 定资产折IEl时,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提折I13,从下月起计 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提折IB,从下月起停止计提 折旧。(5)变更时不需要追溯。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 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进行复核。使用寿命 预计数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的,应当调整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 净残值预计数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的,应当调整预计净残值;与该 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有重大改变的,应当改变固 定资产折旧方法。所有这些改变应当作为会计估计变更。不需要进 行追溯调整。 二、新旧会计准则差异比较 1固定资产定义中未包括单位价值标准。原准则固定资产定义 除“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和“使用年 限超过~年”外,还包括“单位价值较高”这一标准。新准则没有 列示这~标准。 2强调投资者投入固定资产的成本计价必须公允。在对投资者 投入固定资产价值确认上,原准则规定“按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作 为入账价值”,新准则规定“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 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3重新定义了预计 争残值。新的预计净残值的定义强调了现 值,即确定预计净残值时其金额应为其折现值。在企业准备出售固 定资产时,应复核其预计净残值,应使预计净残值等于公允价值减 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重新定义预计净残值与国际会计准则保持了 一致,对当前会计实务影响不大。 4规定了弃置费的会计处理。针对某些特殊行业较高的固定资 产弃置费用,新固定资产准则规定,确定固定资产成本时,应当考 虑预计弃置费用因素。 5后续支出的确认原则与初始确认固定资产的原则相一致。新 的固定资产准则规定,固定资产发生后续支出时其确认原则与初始 确认固定资产的原则相同,即该固定资产包含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 入企业,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不再像原准则单独表 述后续支出的确认原则。发生的后续支出若符合确认固定资产的两 个特征,则应将其计入该项固定资产的人账价值。这里只是表述方 式的改变,对会计处理应该没有实质性影响。 6取消了固定资产减值转回。新的会计准则体系增加了资产减 值准则,资产减值准则明确规定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不得转回。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制定(Mj.企业会计 住则 北京:经济 科学出版社,!()06 f21郑庆华赵耀:『M1.新旧会计;住则差异比较与分析 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2()06 会计准则研究组IMI_最新会计准则重点难点解析。大连:大 连出版社.2I)0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