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河南省鲁山一高2015-201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六次周考地理试卷

来源:东饰资讯网


绝密★启用前

高三第六次周考地理试卷

命题:韩华伟 审题:郭文奇 张书梦

一、选择题(45分)

2013 年 12 月,日本西之岛南侧 200m 在浓烟滚滚中形成了一个新小岛,在不断扩大之 后与西之岛连在一起,海拔高度达 30 米。

1. 对新岛出现的合理解释是 A.背斜岩层向上拱起而成 B.岩层断裂后岩块抬升而成

C.板块碰撞处引起火山喷发而成 D.大洋板块洋脊处岩浆喷涌冷却而成 2.右图为三大类岩石类型和岩浆之间的相互转化示意图, 图中表示新岛岩石类型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3. 新岛形成时产生的浓烟最可能飘向 A.东南方向 B.东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西北方向

2014 年 4 月 9 日,我国观察到了“火星冲日”奇观。 “冲日”指行星绕日公转运行到与地球、太阳成一条直线,且与地球位于太阳的同一侧时发生的天文现象。 4.下图正确表示此次“火星冲日”时天体位置的是

5. “冲日”前后是观测火星的理想时机。 “冲日”时,火星升起的时间为 A.日出时 B.日落时 C.正午时 D.子夜时

6.火星的公转周期是 1.9 年。推算下次“火星冲日”时间大约为

A.2015 年 2 月 B.2016 年 5 月 C.2018 年 3 月 D.2022 年 3 月

2013 年 11 月 8 日,超级台风“海燕”在菲律宾中部东萨马省登陆,8~10 日影响菲律宾,下图为“海 燕”的移动路径。

1

7.当台风逐步接近东萨马省时,该地风向最可能是 A.西北 B.东北 C.西南 D.东南

8.台风从形成、移动到登陆的过程中参与的水循环环节有 ①蒸发 ②地表径流 ③水汽输送 ④下渗 ⑤降水 ⑥地下径流 A.②④⑤ B.①②⑥ C.①③⑤ D.③④⑥

9.为减少对生命财产的损失,有必要提前发布预警信息。下列技术手段中,模拟预测台风移动轨迹效率最高的是

A.地理信息技术 B.全球定位系统 C.遥感技术 D.手工绘图

下图是某国 142°E 经线附近气温、降水量分布图。

10. 据图判断该国是

A.巴西 B.日本 C.澳大利亚 D.美国 11.对该图的表述,正确的是

A.1 月降水量南多北少 B.7 月气温自北向南递减 C.甲地降水量季节变化比乙地小 D.甲地气温年较差比乙地大 12.据图判断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为

A.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B.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D.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地中海气候读世界局部区域气候分布图。

2

13.除南极洲外,其它大洲都有分布的气候类型是 A.Ⅰ B.Ⅱ C.Ⅲ D.Ⅳ

14.关于四种气候特征或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Ⅰ-终年受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 B.Ⅱ-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C.Ⅲ-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小 D.Ⅳ-受东南信风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

“倒春寒”是指春季回暖过程中由冷空气活动造成的气温持续低于同时期气温平均值,并对农业生产等造成影响的气象灾害。由于倒春寒影响,皖南某地茶园可能遭受影响。某年皖南倒春寒前后时段逐日平均气温

15. 该地受这次“倒春寒”影响的时间是图中的 A.①时段 B.②时段 C.③时段 D.④时段 16. 为使茶园春季免受冻害威胁,可采取哪些措施

①增大茶园的通风条件 ②塑料薄膜覆盖 ③滴灌、施肥 ④熏烟、增大湿度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气象要素分布状况图”,甲、乙两地水平直线距离约为220千米。

3

17.甲、乙两地气候的最大差别表现为

A.气候类型 B.气温年较差 C.盛行风向 D.年降水量 18.造成甲、乙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地理经度 B.海拔高度 C.山地坡向 D.大气环流 19.图中所示山地为

A.天山山脉 B.昆仑山脉 C.横断山脉 D.大兴安岭 读河湖补给关系示意图。

20.关于图中河湖补给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A 湖补给甲河 ,B 湖补给乙河 B.A 湖补给甲河,乙河补给 B 湖 C.甲河补给 A 湖 B 湖补给乙河 D.甲河补给 A 湖乙河补给 B 湖 21.若两幅图中等高距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河比乙河流速快 B.乙河比甲河流速快 C.甲河、乙河流速相同 D.无法确定河流的流速

下图中的虚线圈是正常情况下发生在赤道附近太平洋洋面上的一种热力环流。

22.以下关于该环流中气流运动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逆时针方向流动 B.顺时针方向流动 C.上升运动 D.下沉运动 23.该环流加强的年份,降水可能增加的地区是

①秘鲁沿海 ②我国南部 ③北美南部 ④澳大利亚东部

4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下图为某跨国公司的制造企业和研发中心在中国的分布。

24.该公司在中国多地投资建制造企业主要是为了

A.扩大市场份额、建立营销网络 B.分散投资风险、利用廉价劳动力 C.扩大市场份额、利用廉价劳动力 D.利用廉价原料、分散投资风险

辽宁省是我国太阳能资源和风能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之一。下图为“辽宁省年平均风速和太阳能资源分布示意图”。

25.以下有关辽宁省风速的叙述,正确的是

A.风速的变化规律是自南向北递减 B.山区风速变化大,沿海风速变化小 C.风速大小与地形、海湾形状等有关 D.风速变化根本原因是海陆热力差异

构建模式图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下图为“局部海域洋流示意图”。

26.若AB线是30°纬线,甲洋流流经海域有世界著名渔场。该渔场的成因主要是

A.有寒暖流交汇,鱼类的饵料丰富

5

B.涌升流将海洋深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 C.位于浅海大陆架,光照条件好 D.陆地径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

27.当北印度洋的大洋环流流向与图示流向相似时,则有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长江进入丰水期 B.东亚地区盛行偏南风 C.地球公转速度较慢 D.南非开普敦炎热干燥

城市生态规划强调协调性,即强调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28. 2010 年至 2030 年间,某市逐渐由人口净迁出区转为净迁入区,主要原因为

A.环境人口容量上升 B.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C.高等教育发展迅速 D.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

下图为我国苹果部分重要产区及其优势产区分布图。

29.苹果主产于暖温带,喜温凉,我国西南地区成为苹果的适宜产区的影响因素及与北方产区相比其优势分别是

A.纬度较低 品质优 B.土壤肥沃品质优

C.光照充足 鲜果上市时间早 D.海拔高 鲜果上市时间早

30.新疆阿克苏苹果果香浓郁、甘甜味厚, 这主要得益于其产区 A.地下水丰富 B.热量条件更为优越

C.气候的大陆性特征突出 D.土壤以沙质土壤为主,富含有机质

二、综合题(55分)

31.读下列关于新几内亚岛的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新几内亚岛是太平洋第一大岛屿和世界第二大岛,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岛,又称伊里安岛。位于马来群岛东部,位于太平洋西部,澳大利亚北部。最高峰查亚峰,海拔5030米,为大洋洲最高点。全岛不少山峰为死火山锥,部分山区近

6

期还发生火山喷发,并有频繁的地震。

(1)新几内亚岛大部分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在2500mm以上,但南部和北部的雨季不同,请说明形成新几内亚岛南北降水差异,并分析其原因。(6分)

(2)乙河为该岛最大河流,判断其入海口附近的地貌类型,并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乙河上游植被破坏对河口地区带来的影响。(10分)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2分)

7

材料一 我国某区域气温年较差等值线(单位:℃)分布图。

材料二 图中M、N两省(区)土地面积和耕地面积统计表 省区(区) M N 土地面积 实有耕地面积 水田 草地 (千平方米) (千公顷) (千公顷) (千公顷) 176000 167000 1840.0 2308.4 768.4 1946.8 1071.6 361.6 (1)简述图示区域沿北纬28°纬线气温年较差变化特点,并分析影响西部年较差大小的原因。(8分)

(2)鄱阳湖区每年7、8月湖陆风显著,试分析其原因。(6分)

(3)与N省比较,说明M省耕地结构的差异,井分析形成差异的自然原因。(8分)

8

33.(20分)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南美洲局部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猕猴桃水果生长的环境要求

地形 排水条件良好,海拔350~1200m 温度 年均温11.3~1 7.9℃ 水分 年雨量740~1 800mm 光照 成年树需较多光照 土壤 要求有机质含量高 (1)智利是世界猕猴桃重要生产区之一,分析智利图示区域发展猕猴桃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9分)

(2)安第斯山脉有世界上最大的地下铜矿,智利有“铜之王国”之称。试分析图示区域在铜矿开采过程中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8分)

9

高三第六次周考地理试卷

1 C 2 A 3 A 4 B 5 B 6 B 7 A 8 C 9 A 10 C 11 B12 D13 B14 C15 C16 D17 D18 C 19 A 20 B

21 A 22 B 23D 24 C 25 C 26 B 27 D 28 B29 D 30 C

31.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描述新几内亚岛的地形特征。

特征: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2分),山脉呈西北东南走向;河流中下游多沼泽地(2分);沿海为宽窄不一的平原(2分);地势中间高,南北低。(2分) (1)差异:北侧冬季降水多,南侧夏季降水多(2分)原因:北侧为冬季风西北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2分),南侧为夏季东南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2分)

(2)河口三角洲(2分) 乙河上游植被破坏将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大,从而导致河口三角洲扩大,海岸线向海洋推进;(2分)植被涵养水源能力下降,使得乙河径流的季节变化加大;(2分)沿海湿地面积扩大(2分);河口地区由于河道变浅,会导致洪涝灾害多发。(2分)

32(1)(8分)气温年较差由西向东递增(2分),气温年较差变化梯度西部大于东部(2分)。西部位于云贵高原,海拔高,夏季气温低于同纬度地区(2分);冬季受冬季风影响小,气温高于同纬度地区(2分)。 (2)(6分)7—8月鄱阳湖水量大,湖面宽广,水陆热力差异显著(2分);7—8月鄱阳湖地区受副高控制(2分),晴天多,昼夜温差大,水陆热力差异增强(2分),所以,7—8月湖陆风显著。

(3)(8分)差异:M省旱地比重大,水田比重小(2分)。原因:M省地处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发育(2分),地表水下渗严重,地表干旱(2分);地表崎岖,农田灌溉不便(2分),所以M省水田比重小。

33.(20分) 图示安第斯山西坡山麓自然带为 ,从山麓到阿空加瓜峰植被类型的变化体现了 地域分异规律。(4分)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山地垂直(每空2分,共4分)

(1)多山地、丘陵,适种范围广;亚热带气候,温度适宜;有较广地中海气候区,年雨量较多;夏季气候干燥,光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每点2分,满分10分)

(2)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地下采矿,地表塌陷;废水排放,重金属污染;用水量大,水资源紧张;矿渣堆放,破坏生态环境。(每点2分,满分8分)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