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规章制度,它所具备的基本属性。但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得那么简单明了和好操作,于是乎一些学校和企业也只能把制度当成死条文来对待,结果在工作开展时,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从而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1、任何单位都必须有一个合理的而且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因此需要设计出科学的流程图以确保员工工作的正常进行;2、凡是做过这方面工作或者知道其中奥秘的同仁应该清楚,流程管理最大的弊端是:我们用的时候不够灵活,造成资源浪费,缺乏创新思维。那么如何解决这一弊病呢?规章制度不能替代变通处理!必须运用自己头脑里丰富的经验才能使流程变得灵活起来,在符合公司利益的前提下又能更快捷地完成工作,发挥工作效率;3、作为员工都希望把每件事都做得尽善尽美,然后再去按照相关的标准去执行,哪怕你设置的目标和指令很苛刻。事实上这种观念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在企业内部都难以被接受,毕竟工作不是旅游、散步等休闲项目,达不到的话你就失败了!比如你觉得每天打扫房间是一件非常枯燥的差事,只要把房间的物品摆放整齐便算圆满完成了任务,甚至连垃圾桶都懒得倒掉。你说说看,这怎么能叫做一份工作呢?对于现阶段的中国来讲,几乎没有一家企业认真地研究过管理中的“责权分离”概念,因此,要避免以上情况的产生,唯有重视企业管理中的“职责与授权的关系”,一旦员工承担某种责任,就意味着他/她拥有了必须遵守的行为标准,领导者必须在
- 1 -
考核或奖惩方面严格兑现;4、很多人对现场管理的态度似乎仍停留在监督、检查层次,却忽略了如何激励人心,从而极易导致团队精神涣散。首先应该让员工深信你确实在努力工作,你确实认识到有必要改进工作绩效——那些证据将有助于此,让员工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工作。5、由于管理体系覆盖的范围太广泛,员工之间、部门之间互相扯皮现象十分普遍,因此必须建立一套高效、稳定的沟通渠道,以便及时解决各类突发问题。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充分挖掘“团队智慧”,将其融入组织的每一个细胞。即所谓: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精诚团结。6、任何规章制度都不能一劳永逸,否则容易陷入固化僵局,因此每年必须对原有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尤其要注重借鉴别的优秀企业管理经验,补充原有制度的漏洞,以便能够适应新形势下工作的要求,提升组织的整体战斗力。
- 2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