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 进 丽 江
执教 福建省建瓯市第一小学 张琼秀
教材分析:
作为我国古代有名的“南方丝绸之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遗产的云南丽江古城,有着奇特的风貌以及神奇的自然景观。“家家溪水绕户转,户户垂柳赛江南”的“高原姑苏”图景与被誉为地球上“最温暖的雪山”玉龙雪山交相辉映,历史文化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本课介绍的是我国云南丽江古城的奇特风貌以及丽江神奇的自然景观。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的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字里行间体会丽江的“神奇而美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2、指导有感情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体会过渡句在文中承上启下的作用。 3、让学生学会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4、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在丰富的影像文字资料中选取有效资料,整合信息资源,对课文进行补白,丰富感性体验。
教学重点:
1、享受美好的事物带给我们的乐趣,学习作者从不同的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 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解丽江古城的特点和丽江神奇的自然景观。 教学难点:
体会过渡句在文中承上启下的作用。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导入:同学们,在上一节课中,我们欣赏了一幅幅活生生的“雪山绿地、小桥流水、纳西人家”的云南丽江风景,享受到了视觉上的盛宴,它带给我们太多的震憾与向往。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进丽江,(读课题“走进丽江”)。走进文字,从字里行间去品味、去体验、去想像丽江的美。
二、整体感知,印象丽江
1、检查预习情况,点击课文中心词句
师:预习课文时,丽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点击课件:印象丽江)
课文中有一句话却能表达我们共同的感受,它统领全文,你认为是哪一句?(丽江,是一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板书:(神奇而美丽) 2、复习词语,感受特点
师:让我们先从一些特殊的词语中去体验丽江的神奇与美丽吧!
(1)(课件出示词语):雄伟 古老 纯朴 圣洁 汹涌 险峻 清澈 宽阔 色彩斑斓
白雪皑皑 惊心动魄 闻名遐迩
(点评:词语都是有感情色彩的,你们能读出词语的味道出来吗?)
(2)再读一读预习时找到的相应短语 。
引读短语:丽江,是一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因为它有:雄伟的山川 古老的城镇 纯朴的民风 圣洁的雪山 汹涌的大江 险峻的峡谷 清澈的湖泊 宽阔的坝子
还因为它有:色彩斑斓的街道 白雪皑皑的玉龙雪山 惊心动魄的虎跳峡 闻名遐迩的香格里拉
3、了解文章结构,写作方法渗透:
如此众多的景点中,作者向我们重点推出的是哪些景点呢?为什么?(选取最具有代表性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做到详略得当)
教师相应板书:(丽江古城 玉龙雪山 ······夜色古城) 三、精读课文,赏玩丽江
(一)小组自选自读课文,结合资料品词赏句
1、导:同学们,光是这些生动的词语就已经深深地吸引了我们,让我们按捺住急切的心情,跟
随作者的脚步,走进丽江古城吧!(课件出示)从第三自然段开始,小组成员一起商量,选择两个重要景点中的一个段落来学。
2、布置小组互学要求。
师(出示自学要求):轻声读相应的自然段,边读边赏,把能体现神奇而美丽的句子画下来,仔细品味品味。同时,利用好你们手中调查到的资料,与课文内容相结合,看看你们都读出了什么?
4、生对自己获取的网络信息进行筛选、整合,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 (二)互动交流,品析词句 赏玩古城街道,遥想当年盛况
1、师:让我们驻足在这几百年前的古街道上,把画面定格在你的脚下,同学们,你们发现,最吸引你们眼球的会是什么?小组引读。(课件出现四方街路面)
“走进丽江,你就会发现,古城街道是用五花石铺砌而成的,色彩斑斓,别有韵味。” 2、赏析,教师作补充
学生从收集街道石材的用料的资料中选取最有价值的内容进行补充,并从画面呈现的色彩进行对比想像,体会街道的神奇与美丽。 教师相应板书:街道 色彩斑斓
3、指导朗读,个别读,齐读,读出韵味,读出街道的神奇与美丽
4、学生汇报本段中第二个重点句。(课件出示图片)虽然它的宽度只能容纳两匹负重的马儿并行,但是(师引读)
“这里是我国古代有名的‘南方丝绸之路’和‘川滇藏茶马古道’的重要通道。” 藏族地区的毛纺织品、山货药材经过这里里转销内地。而西双版纳、凤庆、下关等地的
茶叶、日用百货,也从这里源源不断地运往藏区。
5、交流
(1)品析重点词语“源源不断”,这个词本是形容流水。是什么如流水般“源源不断”(商队、货物),从中体会当年商贸往来的繁华。(板书:重要通道)
(2)跨越时空隧道,遥想当年的 “南方丝绸之路”及“川滇藏茶马古道”是怎样的一幅运输场景?
(3)学生利用网络信息提供的“古代丝绸之路”及“茶马古道”信息进行想像表述。 师小结:现代社会的交通运输高度发达,各地生产的商品通过高速公路、铁路、甚至是远洋货轮、飞机运送世界各地。可在交通运输落后的年代,在这西南的崇山峻岭之间,马帮络绎不绝,马蹄阵阵,马铃声声,货物如流水般源源不断地来往,商队繁忙、贸易繁荣。这样的街道却承载着非同寻常的运输任务,神吗?
看到这一切,我们只想说:丽江,你是那么 ! 进入古城,了解奇特布局
师:这美丽的街道让我们遐想连篇,驻足已久,赶快进入我们向往已久的古城吧!你会有什么惊人的发现呢?
1、小组汇报交流“以四方街为中心,呈八卦形放射状延伸,并分出无数条街道,整体形成网状分布。”
(出示课件,展示信息提供的地形图)体会布局的奇妙及古代城市建设的科学、讲究。 2、品析汇报“条条街道有小桥,小桥两边是人家。桥下有潺潺的流水,这是终年积雪的玉龙雪山之水渗透到黑龙潭而形成的。水边杨柳垂丝,柳下小桥座座,城内共有大小桥三百五十四座,可谓城依水存,水随城在,好一幅‘家家溪水绕户转,户户垂柳赛江南’的‘高原姑苏’图景。”
(出示图片课件,欣赏小桥流水人家)相机引导从拥有美称、奇异的景致等说出独特的体会)
3、小组齐读这一段话。
4、补充:把丽江古城与现代城市进行对比,体会一种独特的美。在这里,你见到的不是高楼大厦,而是( );你见到的不是路边凌空飞架的立交桥,单调划一的斑马线,而是( );你见到的不是路边五花八门的广告牌,是( ) ;你见到的不是灰暗黑臭的内河道,而是( )。你见到的不是( ),而是( ),你听到的不是( ),而是( )水带给丽江灵性,丽江的美是( )的。
5、(补充网络提供的丰富图片)在这古老的城镇里头,更有一番奇异的景致,那就是——无房不栽树,无房不养花,每一个古老的庭院,就是一个美丽的小花园。小桥、流水、古道、鲜花,人与自然在丽江古城得到完美的和谐统一,看到这一切,我们只想说: 丽江,你是多么 。
6、朗读指导,读出惊喜、赞叹(眼前所呈现的一切景色都与往日所见不同,会是一种怎样的感觉)。
远眺雪山,想像玉龙腾飞
1、师引:古城的景色真是令人留连忘返呀!走出古城,我们来到了丽江主要的自然景观——玉龙雪山,现在我们一起看看雪山的美景。(出示玉龙雪山课件,读课文)
2、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根据图片及文字对雪山进行一番描述。并了解地球上“最温暖的雪山”含义、玉龙雪山在纳西人心目中的地位。
小结:白雪皑皑的雪山与四季常青的古城交相辉映,如此截然不同的景观会这般不可思议地结合,看到这一切,我们只想说:丽江,你真是 。 欣赏其他景观图片
1、美丽的丽江令人着迷的岂止是古城与雪山,它还有:惊心动魄的虎跳峡,有万里长江第一湾,有三江并流奇观„„
2、欣赏图片,再读课文。 漫步夜色古城
1、师:每一景色都是那么令人着迷,神往。不知不觉已到了夜晚,漫步红灯笼映照下的丽江古城,真是别有一番景致,这里的景色让你有什么样的感受?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此时你就漫步在这古城小街上,你的眼前出现了什么?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由汇报小组配乐诵读)
2、生:我仿佛看到了……听到了…… 3、小组汇报
引导学生汇报这一段话诗一般的语言。 月色(溶溶)的晚上 漫步古城的小街,
看着水中(闪闪烁烁)的灯光倒影, 听着远处传来的(隐隐约约)的纳西古乐, 你难道
不会被这里的一切(深深)陶醉吗?
师:所填的词都是(叠音词)。你们看,现在这段话,多像一首—— 生:诗歌。
师:是呀!作者就是用诗的语言、诗的情感带我们走进这夜色中的丽江。把这段话美美地读一遍。
生:(配乐朗读)
四、总结课文,赞美丽江
1、走进丽江,我们感受到了丽江的神奇而美丽。回顾课文,作者是怎样带着我们走进丽
江的?用课文的句子连起来说一说。
①、丽江最吸引人的,除了有“高原姑苏”风貌的古城外,就是白雪皑皑的玉龙雪山了。 ②、丽江还有许多迷人的景观。
2、这样的句子在课文中有什么作用?(承上启下)。
3、丽江的旅程即将结束,同学们,当你就要告别丽江之时,请留下一句赞美丽江的话语吧!
4、教师小结:听着同学们诉说的印象丽江,我不由得想起了郭沫若先生赞美丽江的一幅对联:春风杨柳千万条,风景这边独好!飞起玉龙千百万,江山如此多娇!希望同学们下次能真正走进丽江,走进那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
五、拓展延伸
1、同学们,咱们的家乡建瓯是一座有1800多年建县历史的古城,它也拥有许多名胜古迹。模仿练习:美丽的家乡建瓯 选取几处景点描述,并能用上过渡句。 2、布置作业
摄影丽江,你会选择哪一景?用你的彩笔描绘,或用你的语言描写,准备参加“印象丽江”作品展。
街道 色彩斑斓 重要通道
丽江古城
板书: 走进丽江 布局 小桥 流水 古居
(神奇而美丽) 玉龙雪山 白雪皑皑 玉龙腾飞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