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系统建构

来源:东饰资讯网
2010年03月第03期总第178期

思想教育研究StudiesinIdeologicalEducation

学科建设

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系统建构

孙其昂

(河海大学

[摘

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98)

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具有系统内涵,通过系统建构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

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和事业发展的必要选择。通过正确处理要素把握与系统把握、自然阶段与自觉阶段、历史传统与现代发展的关系,积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系统发展。确立系统意识、加强科学研究、进行整体规划、点面结合推进、实施过程检验,加快推进思想政治教育

的科学化现代化。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系统建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570703-0021-05(2010)

行考量并在此基础上整合。学科涵义分为两个方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系统内涵

本文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系统内涵”这个命题包含两种涵义,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内涵,二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具有系统特征。学科内涵是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前提和

基础,而学科内涵在学术知识体系中也是一个有待明确的问题。目前,学术界关于学科涵义主要有两类观点:一是认为学科是知识科目或分支;二是·将学科看作是学界或学术的组织。美国学者伯顿克拉克在《高等教育新论》中,强调了学科的两种涵义:一是作为一门知识的学科;二是围绕这些“学科”而建立起来的组织。我国部分学者提出了学科的二重性,即学科的知识性和学科的组织性。有学者认为,可以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来阐述学科的涵义:从创造知识和科学研究的角度来看,学科是一种学术的分类,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从传递知识和教学的角度看,学科就是教学的科目(现行中小学以此为依据把教师分为“学科组”,如数学学科组、物理学科组);从大学里承担教学科研的人员来看,学科就是学术的组织,即从事科学与研究的机构。[1]

本文认为,学科涵义大体可以从两个方面进

孙其昂: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面,一是关于知识的分类,二是关于组织的分类。就第一方面而言,是指学科是知识分类的方法。人

类创造的知识多了,分成若干类型,以学科命名。就第二方面而言,学科是社会组织中的一类,它是学术组织,或学科是学术组织的一种。学科是学术共同体,是社会组织中的一种,与其他社会组织相区别,但总体上属于社会组织,学科是社会学术组织。各门具体学科是该学科的学术共同体。从社会组织来说,学科是以学术为基础,由学科成员、科学研究、科学技术服务和学科规范等组成的学术性社会共同体。第一方面是第二方面的基础和依据,第二方面是第一方面的外化和社会建构。或者说,前者是科学领域(知识系统)的学科规定,后者是社会领域(科学社会)的学科规定,共同构成学科的整体。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思想政治教育学术共同体,它是以思想政治教育学知识为基础,由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成员、价值观、科学研究、科学技术服务、学科规范(方法)等组成的学术性社会共同体。它的前提是学术即知识体系,即思想政治教育学,它走向社会并在社会中发挥科学功能,即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专业性活动或职业活动、社会实践活动)。

21

2010年03月

学科建设

第03期总第178期

上述定义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三个基本层次和三个概念。不是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视角考量,而是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视角考量,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专业的概念,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活动或职业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个学术概念或是狭义上的学科概念,主要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科学共同体的概念,已属于社会建制即

人们对思想政社会中的科学建制的含义。现阶段,

治教育学科的讨论主要还停留在思想政治教育学阶段,存在着以思想政治教育学代替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倾向,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还没有获得系统把握。例如,有学者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包括一个主干学科、几个分支学科理论组成

的整体。[2][3][4]有一种观点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专门研究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培养人们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学科。这一概括仅仅指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对象、内容和功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一个包含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学在内的思想政治教育学术性社会共同体(系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核心和知识基础是学术或知识体系,是对客观存在(首先是思想政治教育客观存在)的知识反映,也是人类认识的知识成果;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同时又是社会学术共同体,也是一个系统。前者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核心、前提和基础,后者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外在体现和社会展开,体现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等,是人类认识和改造思想政治教育世界的实际展开。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具有也系统特征。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前提,是系统建构的前提、依据、可能和必然。

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等之间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是区别这些不同事物的标志和尺度。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是以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认识为前提和依据的,因此,当这种差异被忽视时,后续的讨

论将会被引向迷途。本文运用系统方法或系统论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内涵,求索思想政治教

育学科的真实世界。系统是世界事物存在的基本形态和普遍形态,系统论是对系统的认识和科学反映。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一个系统,应当自觉运用系统论和系统方法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认识与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前者主要包括专业性活动在内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科学实践)活动,后者则主要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体系,是研究人的思想行为变化及其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科学。

思想政治教育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区别,至今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在理论探讨和著述中,许多研究者将二者等同了。本文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体系,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以思想政治教育学为基础的科学活动体系。有了这一前提,思想政治教育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之间的区别将不论自明,而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三者的区别也变得清晰,为系统把握和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提供了知识前提。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系统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一个系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也是一个系统发展。为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系统发展,首要的是从认知即观点和知识上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系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目前而言,至少有三个方面要考虑的,即要素把握与系统把握、自然阶段与自觉阶段、历史传统与现代发展。

要素把握与系统把握。进入新世纪以来,学者们自觉关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及其学科建设,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内涵、学科边界、学科建设任务和思路等进行探讨,取得了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成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知识。同时,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系统认知,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认识还属于局部把握阶段,尚未把握住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的系统整体。学者们把主要目光投向思想政

22

2010年03月第03期总第178期

学科建设

治教育学视域,抓住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知识学者们普遍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科研。基础。例如,

科研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关键环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提升和教师立足的根本。科研是针对知识体系而言的。然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一个系统,是多方面要素构成的整体,科研非常重要,然而仅仅科研还不足以系统把握,只有整体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系统,整体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才能达到更加全面和积极的效果,才能满足现实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期待。这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已有丰富的经验和有效的实践。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就是从执政主体、学者主体和人民群众主体三个方面共同努力、合作互动推进的。这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不仅仅是一个学术议题,同时也是一个政治议题和实践议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要从三方面理论考量和实践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和学科建设表明,没有党和政府的支持,

[5]373没有发挥“政权在我们手里”的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学科建设不可能有今

态。具体操作时,又有程度的差别。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现代化具有两个前提性因素,一是后发性现代化,二是外生性现代化。这两个因素既对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有影响,也对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其他要素产生重要影响。由于后发性现代化,我们一方面要赶超,这激励中国人民努力奋斗,全力赶超发达国家,这成为我们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动力资源;同时,也使我们能够从先发性现代化国家那里学习现代化建设的经验,可以少走弯路,节省成本,实现赶超;另一方面,我们的现代化可能会出现路径依赖,重复走一条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现代化老路,从中付出许多沉重的代价。这重经济建设轻精神文种代价,包括先污染后治理、明建设、工科理性与人文理性失衡等等,出现西方现代化过程中曾经出现过的“现代病”。由于外生性现代化,我们有可能忽视自身的优良的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容易把主要目光投向外部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做法,出现“唯美是从”倾向。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直接源于中国革命的社会实践、优良传统和知识体系,具有本土化特色;同时它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需要现代化,它又发展于、使用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环境和过程中,必然受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两个前提性因素的影响。这种影响事实已在发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而言,明显具有这些特点并影响着学科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任何事物具有双重功能。这种后发性现代化和外生性现代化,对中国现代化具有不利影响,也有有利影响,由此形成的种种关系(如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经济与生态等),需要做系统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应把握时代特点,坚持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定位于自觉阶段,自觉运用多种社会资源,加快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

历史传统与现代发展。无论是学者,还是干部、群众,普遍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必要的。这说明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具有存在的合法性,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必要前提和坚实基础。思想政治教育直接源于中国共产党人的创造,具有

“革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事业思想政治教育的

是一个有用、有益和崇高的事业。这本身已经成为一种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我们许多学者和政工

天这样好的形势。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

系统建构所必须运用的政治资源。从公共管理理论视角看,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学会运用政府资源的体现,这本身又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智慧水平问题,体现了党和政府及其领导者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成熟程度。

自然阶段与自觉阶段。自然阶段是指某一学科处于自然而然的发展阶段,处于自然发展过程;自觉阶段是指某一学科发展到高级的阶段,进入自觉发展阶段。自然发展是指学科处于一种自然发展状态,未被人们认识和自觉把握;自觉发展则被人们认识到并自觉地加以把握,运用各种社会资源全力推进发展的阶段。高科技发展获得国家力量的支持,这类学科就是处于自觉发展的阶段。那些列入“985”、“211”等工程而被有力推进的学科,作为重点学科进行建设,也属于这种情况。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已获得一定程度的认识,但总体上并未被充分认识,未达到自觉发展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有三种状态:一是自然发展状态;二是自觉发展状态;三是中间发展状

23

2010年03月

学科建设

第03期总第178期

人员终身投入于思想政治教育事业,坚定的信念来源于此。思想政治教育还具有中国文化的传统,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忽视的文化资源。放眼世界,思想政治教育名称为中国所特有,但思想政治教育现象和社会实践并非中国特有,而是世界各国共同的事实。美国的政治教育取得巨大的成功,使美国人的爱国指数在世界各发达国家中首屈一指。“新世纪前夕,美国‘时代—镜报调查中心’曾对世界上5个发达国家民众的爱国指数进行过问卷调查。据调查的结果,法国为64%,意大利为69%,英国为72%,德国为73%,美国最高,达

[6]236到88%。”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继承传统,坚

指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相异于以往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它已经形成了一个空

前庞大的整体系统,它的全面协调发展可以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和具有相当典型性的社会系统工程。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无论从宏观还是微观上说,都已形成了一个由众多要素构成的、在一定结构形式下按照一定的机制运行并同外部环境发生着互动关系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社会有机系统,它具

[9]204

”作为后发性现有十分典型和鲜明的系统特征。

代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尤其要运用系统论

组织学科建设。以系统为理念,按照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系统存在,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系统规律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系统建构。“学科建设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高校该学科学位

[10]点的共同努力,形成学科建设的‘合力’。”

(二)加强科学研究

持不懈地坚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坚持

坚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又要把思

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和现实反思置于世界人类文化背景中,从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中进行考量和建构。有学者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若要真正被整个世界接受为一个独立、成熟的学科,在最广泛意义上的跨文化交流是必不可少的。这是所说的‘最广泛的意义上’意味着,不仅仅是东西方的交流,而且是各种不同文化,既包括中国之外的各

民族文化(尤其是国文化,也包括国内不同地域、

[7]

少数民族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系统建构主张,在此意义上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现代发展。

知识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和核心要素。现

代社会的实践都是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的实践,都是以科学知识为核心要素实施的社会实践活动。知识就是力量,没有知识就缺乏力量。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学科的知识体系和学“没有术共同体都缺乏应有的知识。有学者指出:

科学研究的学科建设不成其为学科建设……课程建设与学科建设的最大的一个差别,就是课程建设主要是以教学研究为基础,而学科建设必须是以学术研究为基础。要实现从课程建设到学科建设的跨越,必须要把科学研究放在头等重要的位

[11]144-145

置。”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处于一边生产知识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构思路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应有系统建构思想,

按照系统建构的思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确立系统意识

系统是世界存在的普遍现象,系统意识已成为人类的重要意识,已经有了一门显性的系统论科学,有了系统观点、系统方法、系统工程等是社人们未必自觉地运会活动的基本观点。尽管如此,

用系统论。社会主义道德是一个体系,建设社会主

[7]义道德是一个系统工程,早在本世纪初就提出来了,但并没有按照系统工程思想进行规划和建设。[8]92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这是客观存在。有学者

一边实践的阶段,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受

到质疑而常常缺乏有效回应的原因。许多成熟的学科,不仅发展历史长,已经形成文化传统;而且积累了丰富的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自足地解释社会发展中产生的挑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必须做到学科研究、学科建设研究和学科建设三者结伴而行,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

(三)进行整体规划

广义上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一个多层次、多要素构成的系统。它至少包括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知识体系,由此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基本理论知识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分支科学知识体系等;第二个层次是思想政治教

24

2010年03月第03期总第178期

学科建设

育学科共同体体系,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组织、学术成员、科研活动方式等;第三个层次是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活动体系,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组织、理论教育教学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思想政治教育学发展还处于前科学阶段,较快地适应社会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需要,大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现代化,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中国是一个大国,又是一个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家,在这样一个国家开展政治性特征十分突出的学科建设,遇到的困难必然十分突出。如此看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没有规划,要做好是难以想象的。

(四)点面结合推进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系统构建,要根据规划,采取点面结合的推进路径,即采取点与面结合的

每个推进路径。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涉及多种要素,

要素都作为重点来建设,这是无法达到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系统建构应当既有重点又能考虑面,系统地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要重点抓好学科组织机构、队伍(特别是骨干)、科研、人才培课程等建设,带动学科整体建设和发展。在空养、间上,也要做到点与面结合。例如,就社会空间而言,国家层次、省市区层次和基层市县层次,不能只看到国家层次,而忽视其它层次;在高校系统的各个层面,全国重点高校、省属高校及其他高校

211工程高校和其他高校),都需要(或985高校、

既有重点又有面的考虑,构建覆盖全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整体的格局。上个世纪末,“覆盖不

[12]267

到位”是总结思想政治工作薄弱所得出的一个重要现象,从而提出形成“覆盖全社会的工作机制”,把它作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12]269从现实来看,中共中央提出思想政治工作覆盖全社会的思想至今仍然有待落实。现阶段提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要开展理论研究,强

方法方式人性化、时代化,也要有组调语言转换、

织保证,即全国各级各类社会组织体系中必要的专业性宣传教育和教学科研机构的组织保证,否

则,那种“大众化”(实质是“覆盖全社会”)是无法获得预期效果的。

(五)实施过程检验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系统建构是一个体系化的过程。首先要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及学科建

设的体系,提出评估规范。深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基本规范与质量标准,制定出建设的评估体系,用以引导建设方向,监测建设现状,推动学

[13]科发展,保证建设质量。”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通

过“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过程,从而实现向前推进的目标,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总结和科的科学水平和实践水平。实践检验、

科学研究三者之间的配合,伴随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系统建构的体系化过程,全面有效地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

参考文献:

[1]郭石明.基于学科的大学组织管理[J].中国高教研

2004,(6).究,

[2]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

2006:29.社,

[3]郑永廷,张国启.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J].

2006,(2).思想教育研究,

[4]张耀灿.试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定位与建设[J].思

2006,(7).想理论教育导刊,

[5]邓小平文选([M].1993.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6]肖德甫.美国崛起沉思录[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

2008.

[7]戴锐.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中国气派”之路[J].思想

2009,(13).理论教育,

[8]江泽民文选(第3卷)[M].2006.北京:人民出版社,[9]毕红梅.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特征与思想方式

的转变[C].思想政治教育桂子山论坛.武汉:华中师2003.范大学,

[10]张雷声.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学科建

2006,(6).设[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11]顾钰民.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个关系.马

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专辑[C].天津师范大学马2008.克思主义学院,

[12]万福义.思想政治工作简明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

2000.社,

[13]梅荣政.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的三个

2006,(10).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

[责任编辑赵静]

2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