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撇木童用 红外光谱法在润滑油添加剂测定中的应用 常彬金中令 1 00085) (长城润滑油应用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北京摘要本文总结了润滑油中添加剂的测定方法,本文特别对应用红外光谱法测定润滑 润滑油添加剂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4.O~6.O O.2O 油中的添加剂的方法作了介绍。 关键词1 润滑油中添加剂的测定方法 为了改善润滑油性能,要加入各种添加剂,包括 6.O~1O.O O.3O 清净剂、分散剂、抗氧抗腐剂、极压抗磨剂、油性剂、 摩擦改进剂、粘度指数改进剂、防锈剂、降凝剂和抗 泡剂。由于加入了各种添加剂,润滑油才会具有各种 优良的性能。 由于润滑油添加剂是润滑油的各种性能的保证, 测定润滑油添加剂是非常重要。测定润滑油添加剂的 2红外光谱法在润滑油添加剂测定中的应用 利用红外光谱法测定润滑油添加剂,是一种非 常有效的现代仪器分析方法,在国内外均获得广泛 的应用。 2.1在国内应用进展 2.1.1 1991年空军油料所易斌、沈虹滨进行了合成 脂肪胺、对苯二甲酸盐添加剂的红外光谱研究 ,作 者采用0.1mm溴化钾液槽,PES99B型红外光谱仪, 实验选取红外特征吸收峰的方法进行定量分析,确 方法很多:柱层析法 、原子吸收光谱法、油料光谱仪测 定法、ICP光谱测定法 。柱层析法是通过分离组分而 进行测定的。测定时间很长,需要几天甚至更多时间才 能完成。后几种方法是通过测定添加剂中的金属元素 定了红外特征吸收频率的归属,对添加剂红外光谱 与分子结构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地探讨。 2.1.2 1992年厦门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林种玉对工 艺油添加剂十二烷醇、硬脂酸进行了红外光谱测定。 十二烷醇选取1056em 为特征峰,硬脂酸选用 1713cm 处作为特征峰。用微分法作标准偏差,十二 烷醇为O.O7%,硬脂酸O.12%,用积分法作标准偏 差,十二烷醇为0.03%,硬脂酸为O.04%,测定范围 十二烷醇为0.5%一5.O%,硬脂酸为O.1O%一2.5O%。绝 对误差小O.29%。 而间接地测定润滑油添加剂;润滑油中多数添加剂都 是有机酸盐,大多数属于钙、锌、钡、镁、钠盐,同一种金 属盐可能有几种添加剂,有的润滑油添加剂是不含金 属基团的例如含胺盐或不是盐类化合物)。采用原子吸 收光谱法、ICP法、油料光谱仪法,无法完成添加剂定量 测定。上述方法灵敏度高(可达PPM级,)、重复性好,相 对误差在5%以下。因此在润滑油添加剂测定中起着重 要作用。1992年石化总公司将润滑油中钙、钡、锌原子 吸收光谱法列为行业标准S}王/ 2888-92,测量范围: 钡O.1%-0.8%(m/m) 钙0.03%-0.4%(m/m) 锌0.02%-0.1 6%(m/m) 重复性相对误差小于5% 再现性相对误差小于12% 2.1.3 1993年,重庆后勤工程学院,油品应用教研 室严永年等与西南地质局喻典鑫对柴油机油在使用 过程中添加剂的降解规律进行红外光谱研究 。作者 采用选取特征峰的方法,测定ZDDP、羧酸盐、磺酸盐 的含量。在行车的不同时间进行定量测定,研究各添 中国石化行标SH删锌、硫、磷元素均无干扰。 重复性如下: 27—9O利用原子吸收光 加剂在使用过程中降解的规律,最终确定换油期。研 究观察到添加剂和氧化产物吸收强度的变化与理化 谱测定添加剂中的镁 ,测量范围1%-10%,钙、钡、 指标变化情况,发现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 2.1.4 1995年,大连石油化工研究所张泽勋,以红 镁含量 1.O~2.O 2.0-4.0 重复性 O.1O 0.1 5 外光谱法测定了分散型0CP中的丁二酰亚胺。。作 者应用元素分析仪、电量法、克氏定氮法测定丁二酰 亚胺的氮含量,与在1710cm 波数红外光谱法测定 35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曩代仅■ 的丁二酰亚胺进行结果对比。测量精度0.03%,测量 范围0.03%~0.27%。 润滑油添加剂的降解,进行详细的描述 。S.S.V. Ramakumar对变速箱润滑油各添加剂问的相互作 用进行研究,分析手段之一是红外光谱”。 2.2.4 1986年,Coates J.P.应用红外光谱监测ZDDP 2.1.5 由于红外光谱法测定快速而又有相当的准 确性,中国石化总公司将硝化值与氧化值的测定列 为行标 (SIq_/q'0070—91)。采用差示红外光谱法测定 的降解过程,还指出利用红外光谱方法,可以予筛选 台架试验IIID与VD。这二种台架试验费用是很昂贵 的。预先红外监测评定结果很有实际意义幅。 2.2.5 1987年,Compoton,D.A应用电子计算机辅助 使用过的润滑油氧化值与硝化值的变化,实质上是 测定润滑油添加剂降解的过程,该方法记录了新油和 使用过的油在1850 ̄1550cm 的差示红外光谱图,用 基线法测出点在1720cin 和1630cin 处吸收值,即 作红外光谱定量分析,采用差示光谱法,选取特征吸 收峰,通过计算机求峰面积,进行定量分析 。 综上所述,红外光谱分析在润滑油分析领域中 前景是广阔的。红外光谱在应用中也存在一些不足 之处,如定量分析中制作的工作曲线,往往适用于 同种类的润滑油与添加剂,而对组成差异较大的润 滑油,要产生较大误差,比原子吸收光谱、ICP光谱 测试误差要大,今后仍需进一步研究和改进,我们 相对应为使用过润滑油的氧化值与硝化值。重复性: 氧化值为不大于0.6A/cm,硝化值为不大于0.6A/cm。 这对于监测润滑油老化变质具有指导意义。 2.1.6 1999年,中国石化长城润滑油集团公司金中 令等人,利用PE1725XFTIR及PE公司“Quant”软件 测定润滑油添加剂与复合剂,分析了15W/30SG/ CD,15W/40SE,15W/40CD等油品中各添加剂与基 础油含量,误差小于1O%。该方法测定不需要分离手 段,在400 ̄4000cm 范围内自动选择特征吸收峰,测 相信:由于红外光谱技术不断提高,它在润滑油添 加剂分析测定中所起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 定准确迅速,操作简便,对测定润滑油添加剂与基 础油很方便m。 参考文献 1程玉明,方家禾.油品分析,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1993.4 2 Ana1.Chem,1993,65(12):171R~198R 2.2在国外应用进展 美国分析化学杂志(Analytical Chemistroy),每 隔约两年对各种石油产品的分析方法,作出全面的 总结与综述,其中润滑油添加剂部分包括原子吸 收、红外光谱、气相与液相色谱,理化分析润滑油与 润滑脂分析等方面的多方面报导2,11-13这里介绍润 滑油添加剂测定方法的资料集成。 2.2.1 Soliman H.A1一khowaiter对使用在透平机中 的润滑油作了元素分析、气相色谱以及红外光谱的 评述。红外光谱分析仍为选取特征峰方法,测定双 键、芳烃以及抗氧¨。 3 中国石化行标S咖(原子吸收法) 228-92润滑油中钡、钙、锌测定法 4 SH,IDO27—90添加剂中镁含量测定 5合成润滑材料,1991(1):ll~14 6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7 7石油炼制,1993,3,24(5):36~39 8润滑油,1995。3:44 ̄49 9 SH厂I啪27—90添加剂中镁含量测定 1O金中令,苏颖.光谱学与光谱分析,1999.19(2):189~190 1 1 Analytical Chemistry.1983.55(5):245R~3 13R 12 Analytical Chemistry.1985,57f5):171R~198R 2.2.2 Jay R.Powell等,利用兀'LR光谱,监测烃基 发动机油。同样采用选取特征吸收峰的办法分析了 抗氧剂、氧化值、硝基、乙二醇、抗磨剂并作了较全 面的阐述 。 13 Analytical Chemistry.1995,67(121:315R~384R 14 Lubrication Engineering.1992,48(10):793 ̄8 15 htbricafion Engineering.1993,49(3):233 ̄9 16 I.atbricafion Engineering.1992,48(3):236--41 17 Wear.1992(156):101 ̄120 18 ASTMS .916.1986 1 9 ASTM P.934.1 987 更多的学者对红外光谱在使用后的润滑油分 析作出了报道。 2.2.3 1992年,Murray Wiseman,对应用F兀R监测 Appfication in additives determining of lubrication oil by Infrared spectroscopy method Chang Bin Jin Zhongling (Great Wall Lubricaling Oil Application Research Center LTDCO.Beijing 100085) Abstract Methods of determining additives in lubricating oil WaS summarized.Specially,in this paper the methed has been introduced to application in additives determining by FrIR. Key words Lubricating oil Additives F兀R.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