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聚乳酸的合成过程的影响因素

来源:东饰资讯网
2015年 DOI:10.16206 ̄.cnki.65—1 136/tg.2015.06.018 新疆有色金属 49 聚乳酸的合成过程的影响因素 刘斌基 (新疆众和股份有限公司乌鲁木齐830013) 摘要本实验在使用直接熔融聚合法合成了聚乳酸的基础上,考察了催化剂含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真空度等条件 对乳酸聚合反应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氢谱( H NMR)分析和表征聚乳酸的结构,凝胶渗透色谱(GPc)测试聚乳酸 样品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研究表明,摩尔比为1:1的氯化亚锡(SnC1 ・2H:0)和对甲基苯磺酸(TSA)组成的复合催化剂效果 最好,其较为适宜的工艺条件为:SnC1 ・2H 0相对于乳酸预聚体的质量比为0.5%,真空度2000Pa,温度180℃,反应时间10h。 此时的聚乳酸的粘均分子量为6.17x10 ,且产率较高,色泽较浅。 关键词L一乳酸聚乳酸聚合复合催化剂 1前言 当SnC1:・2H:O和TSA的用量从0.3wt%提高到 0.4wt%时,PLLA的M 呈直线上升趋势,继续增加催化 本论文在直接熔融聚合法合成了聚乳酸的基础 剂用量,M 继续增加,在催化剂含量为0.5wt%时, 上优化聚乳酸合成工艺条件,研究催化剂用量、反应 PLLA的分子量达到最大值,M 为3.36x 10 ,当催化剂 时间、聚合温度及真空度等反应条件对聚乳酸分子 的用量达到0.6wt%时,分子量急剧下降,并且产物的 量的影响,同时提高聚乳酸的产率,改善其色泽n 。 颜色为深黄色。同时,PLLA的产率也在催化剂用量为 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来表征聚乳酸的分子结 0.5wt%时达到最大值,产率保持在50%一70%之间(表 构,凝胶渗透色谱仪测定其分子量。 1)。因此,从分子量、产率和颜色三方面考虑,催化剂 2不同因素对聚乳酸合成的影响及其表征 2.1各种因素对聚乳酸合成的影响 2.1.1催化剂含量的影响 含量控制在0.5wt%较好。 表1催化剂含量对PLLA对产率的影响 催化剂对主、副反应均有催化作用,只有在合适的催 化剂用量下才能得到高的分子量和产率,因此本文首先 考察催化剂用量(0.3%~0.6wt%测反应的影响,而催化剂 的配比SnC1 ・2H:O:TSA=I:1(摩尔之七匕1始终保持不变。 2.1.2聚合时间的影响 在180℃、压力2x10 Pa的条件下聚合8 h,结果见图l。 聚合时间对PLLA分子量以及产率的影响见图 2、表2。 皇 鑫 据 盆 量 鑫 瓣 催化剂用量( 聚合时阐/h 图1催化剂含量对PLLA分子量及色泽的影响 图2反应时间对PLLA分子量及色泽的影晌 50 刘斌基:聚乳酸的合成过程的影响因素 第6期 表2反应时间对PLLA产率的影响 表3反应温度对PLLA产率的影响 2.1.4真空度的影响 由图2可以看出,在聚合时间为6~10 h内,PLLA 真空度对反应的影响体现在乳酸生成低聚物的 的分子量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分子量也随之增加,在 过程。此过程是乳酸的羧基和羟基之间的酯化反 温度180℃、压力2x10 Pa的条件下反应10h后得到的 应,酯化反应平衡常数小,乳酸中的水以及反应生成 聚乳酸M 达到最大值4.21×10 ,反应12 h后,PLLA的 的水是否能及时排除影响着乳酸低聚物的聚合度, 分子量有所下降,为3.77x 10',而且颜色不断加深。这 所以需要在抽真空的条件下进行。在低聚物进一步 说明,10 h后继续延长反应的时间对聚合是不利的。其 反应过程中,减压有利于排除小分子的水。随着反 原因在于随着聚合时间的延长,发生PLLA解聚成环生 应的进行,体系的粘度逐渐升高,单体乳酸逐渐减 成L一丙交酯的副反应,在高温和高真空的条件下,少量 少,生成的小分子水逐渐增多,此时逐渐降低压力, 的L一丙交酯逸出反应体系,导致这一副反应加剧,尽管 最后达到较高的真空度。这就充分兼顾了既不损失 这一副反应难以完全消除,但在反应器出口处加一回 原料,又可以达到较高的反应程度和聚合度。 流装置后,可使大部分L一丙交酯回流,一定程度上抑制 2.2聚乳酸的表征 了PLLA的解聚成环反应。同时,随着反应时间的延 2.2.1红外光谱分析 长,体系粘度较大,磁子搅拌困难,也促进了PLLA的解 从PLLA红外光谱图(图4)可以看出,2 997.07、 聚。综上所述,聚合时间控制在10 h较为合理。 2 948.60、1 459.262处出现一CH,的吸收特征峰,1 368.99 2.1.3反应温度的影响 位置的峰是一CH的吸收特征峰,1 761.80处有很强的 在催化剂用量0.4wt%、压力2×10 Pa和聚合时间 酯键C=O吸收峰,1 190.14、1 091.52、1 139.99处可以 8 h的固定条件下,在160~180℃的范围内升高温度 清楚看到C一0键的吸收峰。另外本红外谱图中可以 时,PLLA的分子量明显增大,产率增加,色泽没有明显 看到在3 000~3 500之间有比较明显的一0H吸收峰,可 变化,如图3所示。这表明生成PLLA的速率和发生副 能是红外样干燥不彻底所致,见表4。 反应生成L一丙交酯的速率都随温度提高而增大,而且 前者要大于后者;随着温度的进一步升高,解聚反应的 速率将大于聚合反应的速率,因此分子量降低,产率也 随之下降。此外,随着温度的升高,PLLA的颜色逐渐 变深,也是由于氧化、碳化引起的。在200 cc下反应8 h后得到深黄色的聚乳酸,而在1 80℃得到浅黄色的聚 宦S 乳酸。因此,从分子量、产率和色泽三方面综合考虑, 反应温度控制在1 80℃较为合理。 0 波数(cm ) o g 图4聚乳酸的红外光谱图 、_, 2.2.2 H NMR波谱分析 ’一 、、 删卿{ 如图5所示, H NMR谱中8=1.59x10 和8=5.17x 10 处各有一个吸收峰,吸收强度之比约为3:l。8= 1.59x10 处应为二重峰,是一CH上的H对一CH,上的H 据 造成的分裂二重特征峰;8=5.17x10 处为四重峰,峰 强度之比为l:3:3:1,是一CH 上的H对一CH上的H造 聚合温度/℃ 成的分裂四重特征峰。由此知道,这两种质子分别 图3反应温度对PLLA分子量及色泽的影响 为相邻的甲基(-CH,)氢和次甲基(-CH)氢。 2015正 新疆有色金属 5l 表4 PLLA红外吸收光谱分析 0.5wt%和0.6wt%,测定其分子量,通过图表描述催化 剂用量对PLLA分子量、产率和色泽的影响规律。 f2)讨论了聚合时间对PLLA分子量的影响。催 化剂用量0.4wt%、反应压力2x10 Pa和聚合温度 180 ̄C固定条件下,聚合时间分别为6 h、8 h、10 h和 12 h,测定其分子量,通过图表描述聚合时间对PLLA 分子量、产率和色泽的影响规律。 (3)讨论了聚合温度对PLLA分子量的影响。在 催化剂用量0.4wt%、反应压力2×l0 Pa和反应时间8 h固定条件下,聚合温度分别为160℃、180 oC和 200℃,测定其分子量,通过图表描述了聚合温度对 PLLA分子量、产率和色泽的影响规律。 (4)用红外光谱和。H NMR对产物的结构表征,确 定其含有CH,基团、CH基团、C=O键和C一0键,证明 产物为PLLA,通过GPC测定其分子量。 3结论 本文在直接法合成PLLA的基础上,分别研究了 影响PLLA分子量、产率和色泽的诸多因素,得到以 图5聚乳酸的 HNMR谱 2.2.3凝胶渗透色谱(GPC)分析 下结论: 由GPC测试可以得到PLLA的三种分子量以及 (1)反应过程中,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聚合温 分子量分布。其中三种分子量包括数均分子量 度和真空度是影响PLLA分子量、产率和色泽的主要 (M )、重均分子量(M )和粘均分子量(M )。由图6可 因素。 知,PLLA的M 为3.48x10 ,M 为4.76x10 ,M 为6.16x (2)合成PLLA时,升温时采用分段控温的方法。 1 o4,分量分布为1.37。 每10 min升2O cc,在140℃时停留1 h,在160 oC时停 留2h,这样可以使催化剂SnC1:・2H:O/TSA充分溶解 于乳酸低聚物,并且在160℃可以明显看到乳酸低聚 4OOO 物由透明变为乳白色,又由乳白色变为透明的过程。 (3)在合成PLLA时,尽量降低反应温度,提高真 3OOO j四 空度。这样一方面可以降低水的沸点,使反应产生 的水及时逸出反应体系,促使反应向缩聚反应方向 舢 进行;另一方面,可以降低在高温情况下乳酸低聚物 如o0 的氧化、碳化和分解。 (41从PLLA的分子量、产率和色泽三方面考虑, O 制备PLLA最优工艺条件:压力2 000 Pa时,催化剂用 a b , 5 时间/min 量为0.5wt%,反应时间为10 h,聚合温度180℃。 图6聚乳酸的GPC谱图 参考文献 2.3本章小结 [11王伟超.】L一乳酸熔融缩聚及聚乳酸的结晶和降解行为 (1)讨论了催化剂用量对PLLA分子量的影响。 [D】.浙江:浙江大学,2006. 聚合温度180 oC、反应压力2x10 Pa和反应时间8h固 收稿:2015—05—17 定条件下,催化剂的用量分别为0.3wt%、0.4wt%、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