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讲述了当事人如何解决医疗事故争议以及如何维权。解决医疗事故争议的途径包括医患双方自行协商、卫生行政部门介入处理和通过诉讼。发生医疗纠纷后,病人及家属可以与医方协商解决赔偿问题,也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处理或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法律分析
当事人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并提起诉讼的,卫生行政部门将不予受理;若卫生行政部门已受理,则应终止处理。
一、解决医疗事故争议有哪些途径
关于解决医疗事故争议的途径,解决医疗事故争议的途径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医患双方自行协商解决。第二种卫生行政部门介入处理,在医疗事故发生后,当事人可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对符合《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条件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受理,然后由卫生行政部门介入调解。第三种,医患双方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可以通过诉讼解决,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二、发生医疗纠纷后,病人及家属应该如何正确的维权
发生医疗纠纷后,病人及家属维权的三种方式:
1、与医方协商解决赔偿问题;
2、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当事人应该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1年内,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
3、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拓展延伸
调解后医疗纠纷没有成立异议怎么办
医疗纠纷调解后有异议的处理办法是:当事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或者与医疗机构自行和解。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结语
医疗事故争议解决途径包括医患双方自行协商、卫生行政部门介入处理和通过诉讼。发生医疗纠纷后,病人及家属可以通过与医方协商解决赔偿问题,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或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正确的维权方式可以维护自身权益。
法律依据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条,当事人既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又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卫生行政部门不予受理;卫生行政部门已经受理的,应当终止处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