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赔偿责任及途径。患者可先与医院协商赔偿事宜,如不成可申请鉴定。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51条,鉴定结论确定医院责任后,可计算赔偿额度。《民法典》第1219条规定医务人员需向患者说明病情、医疗措施,并取得明确同意。如医务人员未履行义务导致患者损害,医疗机构应承担赔偿责任。
法律分析
可以。患者如果是住院病人,可以找医院医务科,如果是门诊病人,可以找门诊办公室,先和医院协商一下,看看医院对此是什么态度,你也要先计算相关的赔偿额度,要注意一定有法律依据。如果协商不成,可以申请鉴定,鉴定结论做出是否构成医疗事故,医院应承担何种责任后,可以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51条规定计算赔偿额度。
法律规定
《民法典》
第一千二百一十九条【医务人员说明义务和患者知情同意权】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当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需要实施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的,医务人员应当及时向患者具体说明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等情况,并取得其明确同意;不能或者不宜向患者说明的,应当向患者的近亲属说明,并取得其明确同意。
医务人员未尽到前款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拓展延伸
维权权益受侵害时的合法途径
当您的权益受到侵害时,有一些合法途径可供您维权。首先,您可以寻求法律援助,咨询专业律师以了解您的权益保护措施。其次,收集相关证据,包括医疗记录、诊断报告和证人证词等,以支持您的主张。接下来,您可以考虑通过协商解决纠纷,与侵权方进行对话和谈判,寻求达成和解或赔偿协议。如果协商无果,您可以向相关监管机构或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法律程序来保护您的权益。请记住,在维权过程中要保持冷静、理性,并遵守法律程序。
结语
患者权益受损时,应寻求合法途径维权。首先,咨询专业律师,了解权益保护措施。其次,收集医疗记录、诊断报告等证据。协商解决纠纷,寻求和解或赔偿协议。如协商无果,可向监管机构或法院提起诉讼。维权需冷静、理性,遵守法律程序。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十二条 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受害人因伤致残但实际收入没有减少,或者伤残等级较轻但造成职业妨害严重影响其劳动就业的,可以对残疾赔偿金作相应调整。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二十三条 精神损害抚慰金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予以确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十五条 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