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关于工资调整的合同条款分类以及集体合同的审查程序。工资调整机制属于劳动保护专项集体合同条款,集体合同由工会代表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订立,草案应提交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并经双方首席代表签字或盖章,劳动行政部门有审查集体合同内容是否合法的责任。
法律分析
一、关于工资调整的合同条款分类
工资调整机制在集体合同中属于劳动保护专项集体合同条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五十一条【集体合同的订立和内容】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通过平等协商,可以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订立集体合同。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
集体合同由工会代表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订立;尚未建立工会的用人单位,由上级工会指导劳动者推举的代表与用人单位订立。
第五十二条【专项集体合同】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可以订立劳动安全卫生、女职工权益保护、工资调整机制等专项集体合同。
二、集体合同的审查程序是什么
1、制定集体合同草案:集体合同应由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签订,没有建立工会的企业,由职工推举的代表与企业签订。一般情况下,各个企业应当成立集体合同起草委员会或者起草小组,主持起草集体合同。
2、审议:将集体合同草案文本提交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审议。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审议时。由企业经营者和工会主席分别就协议草案的产生过程、依据及涉及的主要内容作说明,然后由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对协议草案文本进行讨论,作出审议决定。
3、签字:集体合同草案经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由双方首席代表签字或盖章。
4、登记备案:集体台同签订后,应将集体合同的文本及其各部分附件一式三份提请县级以上劳动行政主管部门登记备案。劳动行政部门有审查集体合同内容是否合法的责任,如果发现集体合同中的项目与条款有违法、失实等情况,可不予登记或暂缓登记,发回企业对集体合同进行修正。
(5)公布:集体台同一经生效。企业应及时向全体职工公布。
拓展延伸
集体合同是指由工会组织和用人单位就劳动者的劳动条件、劳动报酬等事项所签订的合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集体合同的签订和内容有一些明确的要求。
首先,集体合同必须由工会组织或者劳动者代表组织与用人单位协商代表人数应当对等。其次,集体合同的内容应当包括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社会保险、劳动安全卫生、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职业技能培训等事项。
此外,集体合同签订后应当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未提出异议的,则视为同意,由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未提出异议的,则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按照集体合同的规定履行了义务。
集体合同的签订和内容应当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对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
结语
工资调整机制属于劳动保护专项集体合同条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五十一条和第五十二条的规定,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可以通过平等协商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订立集体合同。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集体合同由工会代表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订立。在制定集体合同草案后,需要进行审议、签字和登记备案等程序,最后经劳动行政部门审查后生效并公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五章 工 资 第四十八条 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
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五章 工 资 第四十九条 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当综合参考下列因素:
(一)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
(二)社会平均工资水平;
(三)劳动生产率;
(四)就业状况;
(五)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十二章 法律责任 第一百条 用人单位无故不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限期缴纳;逾期不缴的,可以加收滞纳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