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夹竹桃》教案

来源:东饰资讯网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无……不”、“无不”造句。

  2、学习课文第三、四自然段,品味课文的语言,着重体会夹竹桃可贵的韧性,感悟作者喜爱夹竹桃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感受课文运用对比手法衬托出突出夹竹桃的韧性。

  教学重点: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悟夹竹桃的可贵韧性,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抓住重点字词体会夹竹桃的韧性。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揭题,读题:

  1、出示图片,老师给大家带来一种美丽的植物,仔细观察它的叶子、花,看哪位细心的同学能有所发现。(叶子像竹,花朵像桃)。

  2、它夹杂了竹和桃这两种事物的特点,所以人们给它取了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夹竹桃。(齐读课题)注音:jiā。很有特色的名字,再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理清条理。

  1、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但是对我说来,它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引读第一自然段),这是为什么呢?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最留恋的是什么?

  2、交流板书: 花的色彩、花的韧性、能引起我许多的幻想(或花影)。

  3、所以作者爱上了夹竹桃(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

  4、男同学读开头这一自然段,女同学读结尾这一自然段。

  5、这样的开头与结尾在写法上就叫(互相照应、或首尾呼应)。

  如果我们写作的时候也能用上这样的方法,定能使你的习作内容更清楚,结构更完整。

  三、学习课文第三、四自然段,感受夹竹桃的“韧性”。

  有人爱梅,如王冕,他爱梅花贞洁自守的品格;有人爱菊,如陶渊明,他爱菊花素雅高洁的特点,而季羡林独爱夹竹桃,夹竹桃最可贵之处是什么?(韧性)

  1、请同学们细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从字里行间去体会一下夹竹桃的韧性。

  2、学生自由读,批注。

  3、交流。

  重点语句:

  (一)“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又长出一嘟噜。”

  1、引导学生抓住“又……又……”来体会夹竹桃的韧性。

  2、通过“悄悄地、一声不响”体会夹竹桃默默无闻的品格。

  3、指导朗读这句话。(带着喜爱、赞美的语气)

  (二)“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无日不迎风吐艳。”

  1、这是一个双重否定句,改成陈述句,比较在语气上更强烈。

  2、想象,夹竹桃在温暖的春天里,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放,在盛夏的暴雨里,迎着什么开放?在深秋的清冷里又迎着什么开放?

  引读。

  3、它盛开的仅仅是鲜艳的花朵吗,还在向我们展示什么?

  4、再读这个句子,大家应该有不同的感受。

  (三)“从春天一直到秋天,……无不奉陪。”

  1、这也是双重否定句,改成陈述句。

  2、夹竹桃陪伴过哪些花?

  3、引出第三自然段。

  春天、夏天、秋天、分别陪伴过谁?

  4、这么多花,美吗?从哪些词语中看出?

  5、学到这儿,老师有疑问,这个自然段写了这么多花,却只字未提夹竹桃,这是为什么?

  (对比、衬托出夹竹桃花开三季,顽强。)

  6、反复朗读。

  (四)、比较两个否双重定句的不同之处,根据材料,用上“无……不”、“无不”说话,体会语气更强烈。

  (五)、这一自然段中还有一句话,也有这样的表达效果。找出第四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指名改成陈述句,朗读出对夹竹桃可贵的韧性的赞美。

  小结:同学们,学到这儿你对夹竹桃可贵的韧性有了新的认识吗?

  齐读这一自然段。

  四、简介季羡林生平,以“韧性”为点,人、景合一。

  为什么季羡林独爱夹竹桃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季先生的简介,或许能找到一些答案,静静地看,用心读,你会有哪些感受?(投影出示)

  五、让这坚强而美丽的花朵永远开在我们心中,练习背诵第四自然段。

  六、板书:

  花色

  夹竹桃                    季羡林

  韧性

  默默无闻   隐忍

  连续不断   坚持  

  花开三季   顽强

  引起我许多的幻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