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一语文《金岳霖先生》教案集锦

来源:东饰资讯网

  设计说明:

  本文属于“慢慢走,欣赏啊”专题的“一花一世界”版块的一篇文章,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本版块活动体验的重点是鉴赏散文的细节美,这就要求学生在文学鉴赏的基础上,学会通过传神写照的细节描写,感悟金岳霖先生情趣丰富的性情魅力;透过文章表层的平和闲适,体会作者心底的淡淡的伤感;在品味文章语言的基础上,把握冲淡隽永的语言特色而这些目标的实现,主要集中在课堂的中间环节,即自主、合作、探究环节,利用探究和诵读相结合的方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引导学生学习并相机点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学以致用

  学习目标:

  1.品味冲淡隽永的语言

  2.鉴赏传神的细节

  3.感悟金岳霖先生的性情魅力

  教学重点:

  1.让学生学会通过传神的细节描绘人物

  2.感悟金岳霖先生的性情魅力及作者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

  一、导入

  在初中我们学过朱自清先生脍炙人口的名篇《背影》,缘何父亲那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的背影能令几代读者潸然泪下?让我们再次回顾经典(出示幻灯1: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 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 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就是因为作者用平和而深挚的语言描绘出了传神的细节,使背影成为几代人心目中永恒的雕塑今天我们走进汪曾祺的文学世界,去品味他用冲淡隽永的语言、幽默滑稽的笔法极绘传神细节,感悟金岳霖先生情趣丰富的性情人生

  二、了解作家汪曾祺及本文的主人公金岳霖先生

  (出示幻灯片2)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我国著名小说家、散文家、戏剧家,资深文化界名人他的小说《受戒》和《大淖记事》都曾获奖,一些作品还被翻译到国外他还曾创作和改编了京剧《范进中举》、《王昭君》及现代京剧《沙家浜》等

  作品:《落魄》、《职业》、《尾巴》、《故乡的食物》、《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等

  (出示幻灯片3)金岳霖:哲学家、逻辑学家浙江人,生于湖南字龙荪1911年考入清华学堂1914年考取官费留学生1920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1921年到英国学习1925年回国历任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1955年后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一级研究员、副所长、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从事哲学和逻辑学的教学、研究和组织领导工作,是最早把现代逻辑系统地介绍到中国来的逻辑学家之一把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相结合,建立了独特的哲学体系培养了一大批有较高素养的哲学和逻辑学专门人才现设立有金岳霖学术基金会著有:《论道》和《知识论》

  三、整体感知课文

  在当代文坛上,能同时在小说和散文两块田地经营并自成一家的人并不多,汪先生算是其中的一位,他是公认的文体家,不仅能写出优秀的小说,还能写一手漂亮的散文,他的散文弥漫着文人的情调,如果说读他的小说我们感受到的是诗意,读他的散文时我们享受到的则是闲情逸趣了让我们整体感知课文

  1.请找出本文的核心句及文眼

  2.作者选用了与金岳霖先生有关的哪些细节,写出了他怎样的个性

  四、自主、合作、探究

  作者选了许多与金岳霖先生有关的生活细节,请你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选择你认为最为传神的一两个小细节来评点人物的性情魅力(学生找出的细节不分先后)

  细节示例如下:

  “怪”:

  1.(P99漫画)戴黑白眼镜,穿麂皮夹克

  找学生读课文第二自然节,领会作者通过平实、简洁的语言对金岳霖先生外貌以及行为举止的描绘,分析先生的个性

  解说:金先生是留美多年的博士,受西方文化的感染熏陶,追求自由洒脱的个性,不受社会习俗的影响,加之当时社会上传统文人大都是长袍马褂式的文人装束,所以金先生的麂皮夹克就显得有些“怪”了,而这正是他自由洒脱的个性的表现作者抓住最有特色的细节,寥寥几笔就是传神的人物写照,简洁、朴实却是韵味悠长引用王安忆的话评论汪曾祺的文字(出示幻灯片4:拆开来看,每一句都很平淡,放在一起,就很有味道汪曾祺很讲究文字,但这种讲究却没有斧雕痕迹,没有堆砌的毛病,他追求准确、简洁,崇尚朴实、平淡,在意境和韵味上下功夫)出示课堂小练习,你能否抓住细节描绘一下你最熟悉的同学,让其他同学猜猜你描绘的是谁(学生回答踊跃)

  2.跳蚤事件(出示幻灯片5:捉跳蚤漫画)

  找学生声情并茂地读课文9自然节,其他同学闭目驰骋想象

  解说:高僧只做平常语,作者用“随意而来,随意而去”的笔调写出金先生不拘小节、率性而为的性情,令人忍俊不禁笑过才会发现疏放中透出的凝重,那是作为大学问家对生活的一种恬淡与随意,一种超功利的率性自然的人生审美情趣

  3.斗鸡(出示漫画幻灯片6:与斗鸡同桌共餐漫画),分梨

  让学生读这两个细节,品味素净的语言及漫画式的笔法所表现出的先生的性情

  学生:这表现了金先生的天真

  解说:这样的一位极富理性思维的大学问家的天真,可以说是满腹经纶沉淀后的一种从容淡定一种独特的享受人生乐趣的方式作者用了有如窗外西岭边小葱、小韭、小芫荽一样清淡自然本色的语言描绘出金先生纯真超然之态正是因为这,我们才倍觉先生可敬可亲

  4.老年后的接触社会

  学生朗读,我们也能想象一幅画面,在熙熙攘攘的王府井大街上,一个80岁的老头,坐在平板三轮车上,用他那微微仰着的脑袋,东瞅瞅西望望的情景,真是形神毕肖呀可以说这是经历世事浮沉后的一种洞明时世的从容、豁达、觉悟,一种独特的对生活热爱的方式

  “重情”:

  1.林国达之死——珍惜师生情

  2.给林徽因过生日

  学生读第11自然节,讨论金先生对林徽因的感情

  解说:让学生在文中找出关于对林徽因的介绍,林嫁于梁思成后,金先生将爱情升华为友情甚至终身未娶,以最高的理智驾驭自己的感情,达到一种理性的极致,显示出超凡脱俗的襟怀与品格,爱得纯粹,爱得伟大这印证了柏拉图的话:“理性是灵魂中最高贵的因素”

  课下探究:(出示幻灯片7:通过网络、图书馆查阅有关林徽因的资料,了解她的才情、作品、人生,看看她是怎样的一位奇女子)

  从作者恬淡而厚重的言语中,我们感受到这样一位重于情深于情的先生,大有六朝士人率性钟情的流风遗韵

  冯友兰回忆金岳霖说:(出示幻灯片8)“金先生的风度很像魏晋大玄学家嵇康嵇康的特点是‘越名教而任自然’,天真烂漫,率性而行;思想清楚,逻辑性强;欣赏艺术,审美感高我认为,这几句话可以概括嵇康的风度这几句话对于金先生的风度也完全可以适用”又说:“我想象中的嵇康,和我记忆中的金先生,相互辉应嵇康的风度是中国文化传统所说的‘雅人深致’、‘晋人风流’的具体表现金先生是嵇康风度在现代的影子”

  学生还可能提出的一些细节(教师灵活掌握),如:

  文章第8自然节提到王浩,仿佛与主题无关,能否删去?

  解释:不能,写金先生的学生王浩是为了从正面衬托金先生的学识渊博,做学问的一种高度

  第2自然节提到闻一多以及朱自清,有何作用?

  解释:让学生了解西南联大的一些情况(出示幻灯片9: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爆发,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原在北平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的南开大学,奉命迁于湖南,合组为长沙临时大学以三校校长蒋梦麟、梅贻琦、张伯苓为常务委员,主持校务于当年11月1日上课不久上海、南京陷落,武汉震动,1938年1月20日,临大正式宣布迁往云南数百名师生徒步3000余里,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跋涉,于4月26日到达昆明,临大改名为“西南联合大学”,于5月4日上课直到1946年“五四”,联大结束,三校分别迁回平津,历时整整8年幻灯片10:西南联大融合了北大的“民主自由”之风韵、清华的“严谨求实”之风格、南开的“活泼创新”之风貌,表现了高度的凝聚力“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以其“刚毅坚卓”的品格,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国内外知名学者和众多国家建设所需的优秀人才)写他们是为了说明金先生生活在民主自由的学术氛围之中,看似闲笔,实则体现作者的散淡闲适的文风往事回思淡如雨,琐碎平常见性情

  简约平白孕含蓄,令人玩味意无穷

  站在这几则或曰趣事或曰逸闻的彩笔勾勒出的金先生的肖像前,我们可以感受到金先生的性情魅力,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学生:质朴、率性、自由、纯真、有爱心、有学问、重情义、爱生活

  能不能用文本里的一句话作答?

  齐读:是一位一肚子学问,为人天真、热爱生活的大哲学家

  而这些都是通过细腻传神的细节(肖像、动作、行为举止等)凸显的,我们能否也拿起笔,把那些明媚的或灰白的心灵感悟写在岁月的河岸上期待同学们课下进一步尝试

  课下尝试:细节传神写照的魅力

  小结:

  读此文我们觉得主人公真纯可爱,质朴可亲,佩服他阅历时世浮沉、洞察万物的从容淡定,继之就是深深的怜惋与叹喟了作者对他所谈的人和事倾注了那么深沉的感情,而表现出来的却又是那样地冲淡隽永我们常能从这冲淡隽永中咀嚼出一种苦味,连不时出现的幽默里也有这种苦味这苦味大概是对那些已成广陵散的美好的人、美好的事的伤感,也是对未来的人、未来的事虔诚而殷切的期待不由得让人想起冰心的话:“爱在右,同情在左,走在生命之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也不是悲凉”

  五、课外拓展

  请看20__年高考语文全国卷的诗词鉴赏题: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

  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作者客居洛阳见秋风起,从而引起对家乡亲人无限的深切思念,所以又打开信封补写

  本题考查点是学生对细节描写在诗词中作用的理解全诗只剪取家书就要发出时的一个细节,就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作客他乡的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诗人在写家信时深感乡思情切,由于“意万重”而觉得无从下笔,由于时间“匆匆”,担心有些话说不清楚,交代不周全,又因托“行人”之便捎信而无暇细加考虑,似乎有点“书被催成墨未浓”的意味书成封之际,似乎已经言尽,但当捎信的人就要上路的时候,却又忽然感到刚才由于匆忙,生怕信里漏写了什么重要内容,于是又匆匆拆开信封复看“开封”的动作,表现了诗人对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千言万语,惟恐遗漏了一句正是“临发又开封”这一富有包孕性,耐人咀嚼的动作,使得这句诗具有了穿透千古的力量这一细节写得非常细腻,非常典型,看似平淡,却韵味犹浓“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所以《唐诗别裁》认为这首诗“亦复人人胸臆语,与‘马上相逢无纸笔’一首同妙”潘德舆《养一斋诗话》更是推崇备至,以为“七绝之绝境,盛唐巨手到此者亦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