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非法携带枪支罪被判多少年?

来源:东饰资讯网

非法携带枪支危及公共安全罪的判刑一般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立案追诉的标准包括携带具有杀伤性弹药、爆炸装置、大量炸药或管制刀具等,以及在公共场所发生爆炸或泄漏等情况。

法律分析

一、非法携带枪支危及公共安全罪判几年

1、非法携带枪支危及公共安全罪一般是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该罪在客观上表现为行为人非法携带枪支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危及公共安全,情节严重的情形。该罪在主观上表现为故意。

2、法律依据:《刑法》

第十四条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一百三十条

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或者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危及公共安全,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二、非法携带枪支危及公共安全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或者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危及公共安全,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1、携带枪支一支以上或者手榴弹、炸弹、地雷、手雷等具有杀伤性弹药一枚以上的;

2、携带爆炸装置一套以上的;

3、携带炸药、发射药、黑火药五百克以上或者烟火药一千克以上、雷管二十枚以上或者导火索、导爆索二十米以上,或者虽未达到上述数量标准,但拒不交出的;

4、携带的弹药、爆炸物在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上发生爆炸或者燃烧,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

5、携带管制刀具二十把以上,或者虽未达到上述数量标准,但拒不交出,或者用来进行违法活动尚未构成其他犯罪的;

6、携带的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在公共场所以及或者公共交通工具上发生泄漏、遗洒,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

7、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结语

非法携带枪支危及公共安全罪一般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故意犯罪者应负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条,涉及携带枪支、爆炸物等具有杀伤性或危险性物品,或在公共场所发生爆炸、泄漏等情况,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应立案追诉。同时,根据具体情况,如携带数量、拒不交出等,也会影响立案标准。最终立案与否还需根据案件具体情况综合判断。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2015修正):第二章 枪支的配备和配置 第十一条 配购猎枪、麻醉注射枪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在配购枪支后三十日内向核发民用枪支配购证件的公安机关申请领取民用枪支持枪证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2015修正):第八章 附则 第四十八条 制造、配售、运输枪支的主要零部件和用于枪支的弹药,适用本法的有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2015修正):第三章 枪支的制造和民用枪支的配售 第十六条 国家对制造、配售民用枪支的数量,实行限额管理。

制造民用枪支的年度限额,由国务院林业、体育等有关主管部门、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提出,由国务院公安部门确定并统一编制民用枪支序号,下达到民用枪支制造企业。

配售民用枪支的年度限额,由国务院林业、体育等有关主管部门、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提出,由国务院公安部门确定并下达到民用枪支配售企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