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犯罪行为:广播电视设施破坏既遂如何定罪量刑?

来源:东饰资讯网

破坏广播电视设施罪的量刑一般为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造成严重后果则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犯罪构成要件包括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危害公共安全。破坏的设备必须是正在使用中且直接用于广播、电视、电信,且造成严重后果。过失犯只有造成严重后果才负刑事责任,否则不构成犯罪。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破坏广播电视设施罪的量刑一般在3-7年。

法律分析

一般破坏广播电视设施罪既遂量刑:

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危害公共安全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破坏广播电视设施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具体如下: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与通讯相联系的公共安全。

其破坏的对象是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即广播电台、电视、电报、电话或其他通讯设备。

如广播电台发射和接收电波的机器设备、电话交换设备、通讯线路、收发电报的设备、电视收发设备等。

这些设备必须是正在使用中,并且是直接用于广播、电视、电信的设备,因为只有这些设备遭受破坏,才可能造成广播、电视和电信联络的中断,严重危害公共安全。

如果破坏或盗窃库存的广播地视、电信器材,或非直接用于广播、电视、电信的设备,如办公设备、生活设施等,只能造成一定财产的损失,不直接影响广播电视、电信正常进行,则不构成本罪。

其情节严重的,应以故意毁坏财物罪或盗窃罪论处。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过失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过失损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的行为分为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和已经造成严重后果两种情况。

根据本法的规定,过失行为只有造成严重后果的才负刑事责任。

因此,过失犯前款罪仅指过失犯前款罪中造成严重后果的犯罪。

也就是说,构成过失损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罪,过失行为必须造成严重后果。

如果仅有过失行为,并未造成严重后果,或者后果不严重的,则不构成过失损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罪。

这也是本罪具有较大社会危害性的根本原因。

因此,有无后果,后果是否严重,是衡量过失损坏广播电视设施、公共电信设施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的重要标志。

根据相关的法律规定,以破坏广播电视设施,罪所侵犯的客体是与通讯相联系的公共安全,而在客观方面主要表现为过失破坏广播电视设施,或者是公用电信设施造成严重后果,并且危害到了公共安全的行为,量刑一般在3~7年。

结语

破坏广播电视设施罪是一项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行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并造成严重后果的,将面临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刑罚。该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对广播电视设施和公用电信设施的破坏行为,并且必须造成严重后果,才能构成犯罪。这一罪行的危害性较大,因此对于犯罪者的量刑较为严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一节 扰乱公共秩序罪 第三百零一条 聚众进行淫乱活动的,对首要分子或者多次参加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引诱未成年人参加聚众淫乱活动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四章 社会保护 第五十条 禁止制作、复制、出版、发布、传播含有宣扬淫秽、色情、暴力、邪教、迷信、赌博、引诱自杀、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内容的图书、报刊、电影、广播电视节目、舞台艺术作品、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和网络信息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三章 管理和监督 第二十二条 地方语言文字工作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管理和监督本行政区域内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