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阐述了合同中债务人和债权人的概念,以及解决债权债务纠纷的方式和诉讼时效的相关规定。在双务合同中,双方都承担着给付义务,因此可以互称为债务人;而在单务合同中,一方只享有权利,另一方只负有给付义务,这时给付的一方为债务人,享有权利的一方为债权人。解决债权债务纠纷的方式包括双方协商、向相关部门或人员投诉、有仲裁协议或仲裁条款的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没有仲裁协议或仲裁条款的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债
法律分析
在合同中,债务人指的是承担经济给付义务的人,通常是负有履行义务的人。在双务合同中,双方都承担着给付义务,因此可以互称为债务人。同时,债权人也指的是享有经济利益并承担着债务的人,在双务合同中,双方都承担着受领给付义务,因此也可以互称为债权人。单务合同中,一方只享有权利,另一方只负有给付义务,这时给付的一方为债务人,享有权利的一方为债权人。
二、解决债权债务纠纷的方式有哪些
解决债权债务纠纷的方式有如下:
1.双方协商解决。
2.向相关部门或人员投诉,由第三方主持调解。
3.有仲裁协议或仲裁条款的,可以向约定的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4.没有仲裁协议或仲裁条款的,可以直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
三、债务纠纷诉讼时效为多久
债务纠纷诉讼时效为三年。从履行期限届满时起计算三年,如果在这三年中没有要求偿还,债务人也没有承诺偿还,三年过后,诉讼时效终结,此债务不受法律保护。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拓展延伸
债务纠纷诉讼时效是指债权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主张权利的期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债务纠纷诉讼时效为三年。
这个期限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如果债权人未能在规定期限内起诉,将失去起诉的权利。
债务纠纷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包括: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养费、抚恤金、医疗费用等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
债务纠纷诉讼时效的计算方式为: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债务纠纷诉讼时效是保护债权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制度,如果在时效期限内未能行使诉讼权利,可能会失去胜诉的机会。因此,债权人应该在规定的期限内尽快起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结语
本文介绍了合同中债务人和债权人的概念及其在双务合同中的关系,以及解决债权债务纠纷的方式和债务纠纷诉讼时效的相关规定。在解决债权债务纠纷时,双方可以协商、向相关部门或人员投诉、有仲裁协议或仲裁条款的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或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而债务纠纷诉讼时效为三年,从履行期限届满时起计算,如果在这三年中没有要求偿还,债务人也没有承诺偿还,三年过后,诉讼时效终结,此债务不受法律保护。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2009-04-24) 第二十三条 对于依照合同法第九十九条的规定可以抵销的到期债权,当事人约定不得抵销的,人民法院可以认定该约定有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督促程序若干问题的规定(2001-01-08) 第九条 债权人基于同一债权债务关系,就可分之债向多个债务人提出支付请求,多个债务人中的1人或几人提出异议的,不影响其他请求的效力。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程序中计算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4-07-07) 第五条 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给付外币的,执行时以该种外币按日万分之一点七五计算加倍部分债务利息,但申请执行人主张以人民币计算的,人民法院应予准许。
以人民币计算加倍部分债务利息的,应当先将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外币折算或者套算为人民币后再进行计算。
外币折算或者套算为人民币的,按照加倍部分债务利息起算之日的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或者中国人民银行授权机构公布的人民币对该外币的中间价折合成人民币计算;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或者中国人民银行授权机构未公布汇率中间价的外币,按照该日境内银行人民币对该外币的中间价折算成人民币,或者该外币在境内银行、国际外汇市场对美元汇率,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进行套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