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窃案件不一定会被判定为盗窃罪,根据情节轻微和特定情况,可以不作为犯罪处罚。未成年人、退赃退赔、主动投案、被胁迫参与且获利较少,以及其他情节轻微的情况下,可以不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分析
1、盗窃案件属于刑事案件,公安局立案侦查后没有具体限制,不存在失效期。
2、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偷东西一定会判盗窃罪吗
对某些具有小偷小摸行为的、因受灾生活困难偶尔偷窃财物的、或者被胁迫参加盗窃活动没有分赃或分赃甚微的,可不作盗窃罪处理,必要时,可由主管机关予以适当处罚。把偷窃自己家属或近亲属财物的行为与社会上的盗窃犯罪行为加以区别。《解释》规定,对此类案件,一般可不按犯罪处理;对确有追究刑事责任必要的,在处理时也应同社会上作案的有所区别。
根据《解释》的规定,盗窃公私财物虽已达到“数额较大”的起点,但情节轻微,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不作为犯罪处。
1、已满16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作案的;
2、全部退赃、退赔的;
3、主动投案的;
4、被胁迫参加盗窃活动,没有分赃或者获赃较少的;
5、其他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
拓展延伸
盗窃罪判决有效期限是多久?
盗窃罪判决的有效期限因地区而异,通常根据法律规定,判决有效期限在数年到数十年之间。具体的有效期限取决于判决的严重程度、被告人的情况以及相关法律的规定。在某些地区,盗窃罪判决的有效期限可能是5年,而在其他地区可能是10年或更长。一旦判决有效期限届满,被判定犯有盗窃罪的人将不再受到法律追究。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被告人在有效期限届满之前再次犯罪,有效期限可能会被重新计算。因此,确切的有效期限应咨询当地法律专业人士或参考相关法律法规。
结语
根据以上规定,盗窃案件并非一定会判定为盗窃罪。对于具有特定情节的案件,可以不予以犯罪处理。比如对于年龄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作案、全部退赃退赔、主动投案、被胁迫参与盗窃但未获得较多赃物、以及其他情节轻微且危害较小的案件,都可以不被视为犯罪。因此,在处理盗窃案件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区分和判断,不仅仅以盗窃行为的数额作为唯一标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