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小学体育教师基本功理论考核模拟试题

来源:东饰资讯网
小学体育教师基本功理论考核模拟试题

一、 概念题(每题3分,共15分) 1. 体育与健康课程 2. 教材重点 3. 练习密度 4. 诱导性练习 5. 地域性运动项目

二、 填空题(每题1分,共20分)

1. 北京奥运会吉祥物是__福娃___这五个吉祥物组成的一句话是____北京欢迎你_。 2. 体育与健康课程改变了传统的按__运动项目_划分课程内容和安排教学数的框架,而是根据新形势与理念将课程学习内容划分为__运动参与_、_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_和社会适应__五个学习领域,并根据领域目标构建课程的内容体系。

3. 《标准》把学生的体能、知识与技能_、学习态度、情意表现和_合作精神__纳入学习成绩评定的范围,并让学生参与评价过程,以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4. __身高标准体重_____是反映人体的围度、宽度和厚度以及人体密度,是评价人体形态发育水平和营养状态及身体匀称度的重要指标。

5. 有64人参加乒乓球赛,采用单淘汰制,需进行_6___轮比赛,方可决出第一名。 6. 体育教学体系包括四个要素___教师、学生_、_教学内容_、和教学条件。

7. 运动系统是人从事劳动和运动的器官,主要由_骨_、_骨连接_、_骨胳肌_三部分组成。 8. 在寒冷的天气条件下,由于肌肉的__黏滞性_增大,而伸展性和弹性降低、工作能力下降,特别容易引起运动损伤。因此,在运动前一定要做好准备活动并增加热身活动的时间。 9. 马拉松比赛的全程距离是_42。195公里________。 三、 判断题(每题2分,共30分,对的打√,错的打×)

1. 跳远比赛时,某运动员因参加径赛比赛请假离开跳远比赛场地,待其返回时,该运动员的试跳顺序已过,但未错过该轮次,裁判长准其不按原试跳顺序补跳一次。( v ) 2. 篮球比赛掷界外球时,三秒应从掷界外球队员控制球时计算。( v ) 3. 400m×4和100 m×4每个接力区的距离都是20 m。( x ) 4.耐力跑是国内外评价心血管系统机能水平最简便的方法之一。心血管机能水平高的人在跑相同距离时所用的时间要少。( v )

5.排球比赛中的连击是指一名队员连续击球两次或球连续触及队员身体的不同部位,包括拦网后第一次击球。( x )

6.人体运动系统的重量约占人体重量的60%。( v )

7.静力性伸展练习当肌肉处于酸、胀的状态下应静止保持一定的时间( v ) 8.学校体育工作的最高法规性文件是《学校体育工作条例》。( v )

9. 国际奥委会是一个具有法律地位和永久继承权的法人团体,总部设在巴黎。x 10.运动强度一般以练习的速度、负重量、密度、难度来表示。( v ) 11.在《标准》中,领域目标是通过水平目标的达成来实现的。( v )

12.教学评价不但应注意教师教学行为的评价,还应该特别注意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反应和学习前后变化的评价。( v )

13.体质即人体的质量,指在遗传性和获得性基础上表现出特别稳定的特征。( v ) 14.人体速度素质发展最快的敏感期在10-13年( v )

15.前滚翻教学,保护与帮助的方法是单膝跪立于学生体侧,一手托肩,一手压小腿,帮助其滚翻。 ( v )

四、 简答题(共23分)

1. 现在有7所学校的足球队要参加选拔赛,请你编排一个单循环比赛轮次表。(4分) 第一轮:1v2、3V4、5V6,7轮空 第二轮:1v3、4V5、2V7,6轮空 第三轮:1v4、6V2、3V7,5轮空 第四轮:1v5、2V3、6V7,4轮空 第五轮:1v6、2V5、7V4,3轮空 第六轮:1v7、3V5、4V6,2轮空 第七轮:4v2、3V6、5V7,1轮空

2. 在体育教学中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是什么?并说出相应的教法要求。(5分)

泛化──粗略掌握动作阶段;分化──改进提高动作阶段;巩固过程──动作巩固及运用自如阶段。

3. 柔韧素质的好坏对健康有很深的影响,在青少年成长阶段,体育教学与课外运动训练中在进行柔韧性练习时应注意什么?(5分)

1)准备活动要做充分,使身体发热,减少肌肉的阻力。(2)动作幅度与强度要注意由小到大,且每次练习应达到最大活动范围,如不逐渐 增大,则柔韧性发展效果不明显,甚至减退。(3)不同部位的练习要交替进行,练习中一般应先拉压、后振踢,先主动后被动,由小到大,由弱到强。(4)坚持每天练习,效果最佳。 4. 武术教学的讲解与示范,讲解应关注什么方面?在示范位置与示范面方面应该做什么考虑?(9分)

武术教学过程中必须讲明每一个完整动作的名称,以便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概念意识,有助于教与学。动作讲解时要精炼、准确,同时应结合动作的攻防性质进行讲解,以便提高学生对动作的理解。讲解的时机要恰当,练习过程中结合口头提示有助于学生纠正错误动作和提高动作质量。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给学生讲清肌肉的用力状况,肌体运用的轴与面,讲清动作的性质,说明肌肉的工作状态是静力性工作还是动力性工作。据解剖学理论,武术中的“型”是静力性工作,武术中的“法”是动力性工作。“型”指手型、步型、身型;“法”是指手、眼、身、步、腿的使用方法。精炼、准确、恰当的讲解,不但能使学生理解记忆动作,而且更能提高动作质量,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选择示范面的位置是让为了全体学生都能看清教师的示范动作。当讲解示范时,学生站立队形应为密集队形和半圆形队形,或两排面对面或前两排蹲后两排立,但前后排要左右错开。教师的示范位置可在学生中间,这样能便于学生看清楚老师的讲解示范。在套路领做示范教学中,教师应在套路行进方向学生队伍的斜前方,若套路行进中改变了方向,教师应及时调整领做“位置”。当学生学会动作集体练习时,教师的示范可转入提示的位置。总之,示范位置的选择应根据动作方向的变动而变动。 五、 案例题(共12分)

在一节以跪跳起教材(5-2)为主的教学中,学生人数40人 (男女生相当),教师在简单的开课式之后,以韵律操进行热身,然后直接进入跪跳起教学,按男女分成两组进行练习,通过教师讲解和示范,学生模仿的方式反复进行练习,基本部分的后半部分进行穿梭跳绳比赛,最后在放松舞蹈中结束本课任务。请结合提供的数据以新课改理念对本课整体情况进行分析点评并提出相应的修改建议。 (场地设计如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