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中历史 总复习资料历史复习提纲 新人教版必修3

来源:东饰资讯网
 2010年历史会考复习提纲(人民版必修三) 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百家争鸣 1、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ab 学派 代表人物 孔子 儒家 孟子 荀子 老子 韩非 墨子 思想观点 ①提出“仁”与“礼”的学说(仁者爱人,克己复礼)——思想核心是“仁” ②政治思想:主张“德治”(含民本思想) ① “仁政” ②“民贵君轻” “天行有常”,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重要思想(唯物主义) 哲学思想:① “道”是世界的根本 ② 朴素辩证法思想(矛盾对立面及转化) 政治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①法、术、势结合,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厉行赏罚、奖励耕战 ② 认为历史是发展的,主张变法革新。 “兼爱”、“非攻”、“节俭”( 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 道家 法家 墨家 2、孔子、孟子、荀子对儒家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贡献 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提出“仁”与“礼”的学说,主张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孟子继承了孔子学说,并对其“德治”思想进行发挥,提倡“仁政”学说,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 战国末期的荀子,广泛吸收了各家思想的精华(当时道家、墨家、法家等思想派别有用的合理的科学的成分),丰富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内容,强调“天行有常”,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还对“礼”进行深入的讨论,成为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二)汉代儒学 1、思想来源:董仲舒将法家思想糅合进儒家,形成新儒学a 2、成为正统思想:汉武帝时期,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根本原因:改造后的儒家思想适应了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b 3、太学的建立,标志着儒学教育形成官方化和制度化。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传播了文化,进一步推动了儒学的传播和发展。ab (三)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ab 1、代表人物:北宋—程颢、程颐;南宋—朱熹、陆九渊;明朝—王守仁(王阳明) 2、主要内容: 程朱理学:南宋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理”是世界万物的本源;“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伦理道德;把握“理”就要“格物致知”(接触万事万物才能明“理”) 陆王心学:陆九渊(南宋人,是心学的开创者)认为“心即理也”,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王守仁(明代人,是心学的集大成者)“致良知”学说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天理就在自己心中,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四)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1、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及主张ab 黄宗羲 顾炎武 政治 激烈批判封建 专制制度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经济 思想 代表作 “工、商、继承“民本”思《明夷待访录》 皆民生之本” 想,批判 “君为臣纲” 经世致用 反对不切实 《天下郡国利病际的学风,提 书》 倡实践,求真 反对天命论、 《读通鉴天知论,建立 论》 唯物主义体系 循天下之公,猛烈抨击王夫之 “孤秦”、“陋宋”; 帝王横征暴敛是民生疾苦的根源,帝王独尊是君臣之道丧失的根源,法制之弊是政治腐败的根源 经世致用 1 2、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思想的共同特色b ①政治上,批判君主专制 ②经济上,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 ③学术上,提倡务实学风和行为,“经世致用”; 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一)中国的四大发明ab 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①地位:在古代四大发明中,纸的发明影响①西汉:发明植物纤维纸; 最为久远,对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也造纸术 ②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最为显著;②作用:有利于信息的记录、储存、传播和继承。 ①隋唐:发明雕版印刷术;《金刚经》 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运②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动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③元代王祯成功创制了木活字,又发明印刷术 了转轮排字盘 ④明代中期,铜活字在江苏无锡等地得到较大应用,使用铜活字印刷的最大一部书是清代编订的《古今图书集成》 唐朝中期已有火药配方的记录;唐末火改变人类作战方式;成为欧洲资产阶级战胜火药 药开始用于军事,两宋进一步发展。 封建势力的重要武器 ① 战国——司南 为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航行和麦哲伦的环球指南针 ② 北宋——指南针发明,并用于航海。 航行,提供了技术保证 发明 概况 (二)中国古代艺术a 1、汉字与书法a (1)汉字的起源:刻在陶器上的简单符号a 汉字形体的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汉字的演变总趋势:由繁到简。) (2)中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a 朝代 著名书法家及其代表作 东晋 王羲之尤擅行书;代表作《兰亭序》《丧乱贴》等,号称“书圣” 唐代 北宋 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分别创立了楷书中的欧体、颜体、柳体; 怀素、张旭 则擅长草书 苏黄米蔡(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四大书法家,都以行书名世 2、中国传统书画的基本特征ab (1)山水画的艺术特点(出现于山水诗兴起的魏晋南北朝时代,是中国画的精粹。) ①以自然风景为主要的描绘内容; ②在题材上,特别讲究布局构图,突破时空限制; ③在艺术风格上,追求意境,不拘泥于客观自然景物的逼真摹写。 (2)文人画的艺术特点(文人画是北宋以后中国画的主要艺术形式。) ①追求抒情写意风格; ②在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集中体现出画家多方面的文化素养。 ③注重诗意 (三)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ab 1、诗经: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以现实主义为其创作风格,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a (1)《风》:是《诗经》的精粹,民间歌谣:反映社会下层劳动群众的生活 (2)《雅》:是周王朝王城所在地的诗歌,贵族宴饮时的乐歌 (3)《颂》:是国王和诸侯用于祭祀和重大典礼的乐歌,主要是对祖先和当权者功德的歌颂。 2、楚辞:战国时期屈原等人吸收南方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的一种新体诗歌,其特点为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感情奔放,想象奇特,文采华美,句式自由灵活;a (代表:屈原——《离骚》) 3、汉赋:特点是气势恢弘、词藻华美,讲究排比,散文韵文并用。(西汉司马相如《子虚赋》)a 4、唐诗: a 2 ①“诗仙”李白:浪漫主义。其诗风狂放炽烈,气势磅礴,热情奔放,想象丰富,手法夸张,意境深远。是盛唐气象在文学上的体现;(《早发白帝城》《蜀道难》)a ②“诗圣”杜甫:现实主义。其诗风凝重沉郁,忧国忧民,语言深沉。其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时期,经历了离乱和漂泊。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三吏”“三别”)a 5、宋词: a ①婉约派:风格委婉,感情真挚。柳永,李清照。a ②豪放派:清新俊逸,刚健豪放。苏东坡,辛弃疾。a 6、元曲:关汉卿——《感天动地窦娥冤》a 7、明清小说: 四大长篇小说:《三国演义》(元末明初,罗贯中)、《水浒传》(元末明初,施耐庵) 《西游记》(明代,吴承恩)、 《红楼梦》(清代,曹雪芹) 三、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一)顺乎世界之潮流 1、林则徐和魏源的思想ab ①林则徐: 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编译的《四洲志》,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 ②魏源:受林则徐委托,据《四洲志》编写的《海国图志》,是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最详备的世界史地著作,书中明确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③意义:“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成为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口号,同时也是对几千年来传统心态的一次挑战,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2、维新变法思想bb ①康有为:著有《孔子改制考》等,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利用孔子权威来否定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还借用进化论观点论证了君主立宪是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 ②梁启超:维新思想的主要宣传者,发表了一系列鼓吹变法的文章,指出变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阐述君主立宪取代君主专制的必然性。 3、维新思想的影响: ①戊戌维新是一场资产阶级启蒙运动,开阔了知识分子们的眼界,提高了他们参与政治的热情。 ②戊戌维新是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一次爱国运动。 ③维新派对封建制度的批判,客观上也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④维新思想的突出作用在它的思想解放,它批判君主专制制度,要求实行君主立宪,冲击了封建思想,成为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二)新文化运动 1、直接原因:袁世凯为复辟帝制造舆论,掀起一股尊孔复古逆流。a 2、标志: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a 3、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 主阵地:《新青年》 a 4、指导思想:民主和科学a 5、主要内容:ab ①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 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攻击以孔子和儒学为代表的旧礼教,旧道德) ③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胡适提倡白话文取代文言文,鲁迅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 ④ 十月革命后,竭力宣传马克思主义。 4、思想影响:cd ①新文化运动是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形成思想解放的潮流,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②对促进民众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觉醒起了巨大的作用,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 ③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促进了文化的普及与繁荣,推动了国民素质的提高。 ④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 ⑤局限性:对东西方文化的某些提法存在着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片面性。 (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ab 1、李大钊在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方面的贡献 ①开始传入: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一些新文化人士开始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1918年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在中国第一次举起了社会主义大旗。a ②系统介绍: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第一次较为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a 2、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的发展重大意义: ①为中国革命提供了理论指南,中国人民找到了救国救民的理论武器。 ②中国出现了以陈独秀、毛泽东、蔡和森、瞿秋白、周恩来等为代表的第一批马克思主义者。 ③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作了理论上的准备。b 3 四、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一)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abc 1、三民主义:——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驱除靼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a 内容: ①民族主义:“驱除靼虏,恢复中华”,即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争取实现民族的独立自主b ②民权主义:“创立民国”,即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核心)b ③民生主义:“平均地权”,即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涨价归公b 评价:ab ①积极性:三民主义在辛亥革命时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成为鼓舞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斗争的理论旗帜,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 ②局限性:a、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 b、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2、新三民主义:ac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三民主义 突出反满,斗争矛头指向清政府 抽象的“自由、平等、博爱” 平均地权 新三民主义 一是突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内容 二是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反对民族压迫 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谋求改善农民和工人的生活 作用:c 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同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是基本一致的,因而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二)毛泽东思想 1、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①发端(国民革命时期):《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②形成(井冈山时期):《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提出,标志毛泽东思想的形成;ab ③成熟(延安时期):《中国革命战争中的战略问题》、《<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完整阐述,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a ①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革命任务:反帝反封建——革命的性质:民主革命 ③社会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④中国革命的两个阶段: A、民主革命: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划分依据:领导权 B、社会主义革命: ⑤革命的形式:武装斗争 ⑥革命动力: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特殊条件下,部分大资产阶级) ⑦前途:社会主义) 1945年中共七大正式确认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a ④新发展(新中国成立后): 《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2、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a 3、深远影响:①指导了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②是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ab (三)邓小平理论 1、形成与发展: ①形成:1978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是开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宣言书,也是邓小平理论开始形成的标志。a ②成熟:以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为标志,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a 十四大提出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a ③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1997年中国十五大 a 2、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a 3、核心内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4、历史意义 ①指导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②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a 4 五、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1、科学技术的发展和重大成就a 时间 1958年 1964年 1967年 1965年 1970年 1973年 1983年 重大成就 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建成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作用与意义 标志中国跨入原子能时代 我国由此跨入核国家行列 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2002年 2003 10、15 世界上首次育成杂交水稻,被称为“东方魔稻”“第二次绿色革命” 研制出第一台每秒向量运算1亿次的“银河”标志着中国计算机技术发展到一个巨型计算机 新阶段 研制出运算速度可达每秒1.027万亿次的超在高性能计算机的开发应用方面取级计算机 得了重大成就 自行研制的“神舟” 五号载人宇宙飞船发射我国成为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成功 的国家 2、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 1988年9月,邓小平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成为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bb 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二)神权下的自我 1、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的三杰 ①但丁:《神曲》 ②薄伽丘:《十日谈》——“人曲” :讽刺教会的虚伪和腐败;揭露批判贵族的等级观念;歌颂人性,充分肯定人的价值;提倡人人平等思想。 ③彼特拉克:人文主义之父 2、文艺复兴高潮时期:莎士比亚与《哈姆雷特》a 薄伽丘《十日谈》对人的赞美大多集中在人性的本能方面,而莎士比亚注重人的理性,提升了人性的高尚与尊严。 3、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反对禁欲主义,注重人性和人的欲望,肯定人的价值作用b (三)专制下的启蒙 1、背景:ab ① 17、18世纪,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②自然科学的发展,理性成为思想武器。 ③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的深入发展。 2、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ab 人物 伏尔泰 孟德斯鸠 卢梭 国家 法国 代表作 思想观点 ①自然权利学说 《哲学通信》 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不反对财产上的不平等 ③反对君主专制,但赞成“开明专制”(局限性) “三权分立”学说(最早实践的是美国1787年宪法) ①“主权在民” ②“人生而自由”③“社会契约论” 法国 《论法的精神》 法国 《社会契约论》 3、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运动的比较: (1)共同点:都注重人的价值,性质上都是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 (2)不同点: 时间 地点 背景 思想武器 矛头 文艺14-17中心:资本主基督教人文主义 复兴 世纪 意大利 义萌芽 神学 启蒙17、18中心:运动 世纪 法国 资本主义发展 理性 内容 提倡“人性”,旨在摆脱天主教神学的束缚 影响 引发了欧洲范围内的宗教改革 引发了欧洲乃至世界范围内资产阶5 提倡“理性”,旨在反封建专对专制主义和封建特制主义 权,追求政治民主、权 利平等和个人自由。 级革命 (四)理性之光与浪漫之声 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的发展bb 七、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 (一)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和革命者 1、牛顿和经典力学ab (1)牛顿:创立经典力学体系(伽利略:经典力学的奠基者,创立了自由落体定律。) (2)内容:17世纪末,英国科学家牛顿通过进一步的定量实验,先后创立了牛顿力学三定律(惯性定律、加速度定律和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定律),构成了近代力学体系的基础,成为整个近代物理学的重要支柱。a (3)1687年,牛顿撰写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书中总结了他的力学体系以及在数学、天文学方面的研究成果,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 (4)根据万有引力定律,人们准确地算出了地球的平均密度和扁平率,正确地解释了潮汐的成因。a (5)1846年,海王星的发现,体现了自然科学所具有的惊人的预见力和巨大的理论指导意义。a 2、爱因斯坦与相对论ab (1)狭义相对论:认为时间和空间都与物质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牛顿所说的绝对时间和空间都不存在了,但狭义相对论并非全盘否定牛顿力学,而是对牛顿力学的继承和发展。) (2)广义相对论:第一次阐述了四维时空和物质的分布相联系的重要思想。 量子论与相对论一起,构成现代物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标志人类迈进现代科技时代。a (二)追寻生命的起源 1、达尔文 ①提出:1859年,《物种起源》(大量事实论证) ②内容:自然界中生物的物种是不断进化的,是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自然界进化的规则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ab 2、传播:赫胥黎(与威尔伯福斯主教展开辩论;1863年发表《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论证进化论观点。)a (三)、人类文明的引擎 1、瓦特改良蒸汽机,极大提高了蒸汽机的效率,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使历史跨入一个新的时代——蒸汽机时代。a 2、1831年,英国的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提出发电机的理论基础,它成为了日后研制通信装置的理论来源a 3、爱迪生创建了第一个发电站,把输电线连接成网络。a 4、电力的广泛应用,使世界跨入“电气时代”。a (四)向“距离”挑战a 1、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在美国诞生 2、1993年,美国率先建设“信息高速公路”。至今,电子计算机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四个发展阶段。 3、互联网的影响: (1)积极:网上银行,网上购物,网上炒股,网络教育,电子信箱,电子报刊,网络游戏等。 (2)消极:①信息泛滥、垃圾信息;②网络犯罪问题;③虚拟社会对人的生产和学习工作特别是对青少年产生消极影响。 八、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 (一)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a 1、拜伦: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作《唐璜》,具有民主思想和反叛精神 2、法国浪漫主义文学代表是雨果,代表作品《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3、贝多芬将古典音乐推向高峰同时开创浪漫主义音乐的先河,所以他是一位承前启后的人物。贝多芬的创作分为前后两个时期,早年受到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创作的作品有《第三(英雄)交响曲》和《第五(命运)交响曲》;随着社会的变革,贝多芬后期的作品在现实的感染下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代表作品有《第六(田园)交响曲》和《第九(合唱)交响曲》,其中《第九(合唱)交响曲》中加入了希勒的《欢乐颂》,所以这部作品是音乐史上最早在交响乐中加入合唱的作品。贝多芬成为音乐史上的一代宗师。 4、奥地利人舒伯特被誉为“歌曲之王”,代表作品有《春之信念》、《野玫瑰》、《魔王》。 (二)碰撞与冲突a 1、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发源于法国,司汤达《红与黑》标志第一部批判现实主义的文学诞生 2、巴尔扎克: 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人间喜剧》,被誉为“社会百科全书。” 3、列夫·托尔斯泰: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战争与和平》 6 4、俄国柴可夫斯基“旋律大师”《天鹅湖》、《睡美人》、《罗密欧与朱丽叶》、《第五交响乐》《第六交响乐》等; 5、凡高:后印象派代表,作品为《向日葵》;他的作品色彩极其强烈,富有个性,充满了火一样的热情,他被称为“扑向太阳的画家”。 6、俄国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三)、打破隔离的坚冰a 1、法国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被誉为20世纪第一部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本人“两个世纪的文化的一座桥梁” 2、海明威《太阳照旧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老人与海》——‘冰山原则’ 3、印度泰戈尔《吉檀迦利》使泰戈尔于1913年成为亚洲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新月集》、《飞鸟集》 4、鲁迅《狂人日记》《阿Q正传》阿Q精神胜利法表现了被压迫者身上无药可救的精神病态 (四)、与时俱进的文学艺术a 1、电影的诞生: 1895年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取得成就,电影诞生。 2、法国人塞列克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电视”名称的人,1954年美国成功研制了世界上第一台彩色电视机。 3、影视艺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丰富精神生活,扩大视野,提高素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对现代社会产生深远影响。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4、摇滚乐美国黑人音乐家的“节奏和布鲁斯”与美国白人的“乡村和西部音乐”两类音乐得融合。美国的摇滚乐歌手艾维斯·普莱斯利被称为“猫王”,英国的著名摇滚乐队是“披头士乐队”(又称甲壳虫乐队)。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