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常州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常州翠竹中学

来源:东饰资讯网


附件3:

常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

开题论证书

课 题 类 别

学 科 分 类 综 合

课 题 名 称 以学定教的课堂转型实践研究

课 题 负 责 人 岳亚军

负责人所在单位 常州市翠竹中学

填 表 日 期 2013年4月20日

拟 结 题 时 间 ____2016年4月20日

常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制

2011年1月制

一、开题活动简况(开题时间、地点、评议专家、参与人员等) 时间:2013年5月15日 地点:常州市翠竹中学四楼会议室 评议专家:上海教科研普通教育研究所王洁博士等 参与人员:岳亚军、潘亮生、路云、钮美英、宋华燕、屠国斌、许政卫、陈丽、卫萍、王强等核心成员:各学科转型的领衔人以及实验教师。 二、开题报告要点(题目、目标、内容、方法、组织、分工、进度、经费分配、预期成果等,限5000字,可加页)

1.课题名称:《以学定教的课堂转型实践研究》 2.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以学定教的课堂转型,是教学价值取向的转型。它意味着课堂教学从以学科体系为线索的逻辑结构 向以学生学习为线索的逻辑结构的转变;从标准化的培养模式向关注发展差异、注重因材施教、开发多元智能、促进个性发展培养模式的转变。 以学定教的课堂转型,是教与学方式的转型。它意味着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着力点开始从教师如何“教”向学生如何“学”的转变;从传统的教学由教师单向的知识传递向多样化学习方式综合运用的转变。 简言之,所谓以学定教,就是在明确的目标导向下,教师依据学情确定教学的起点、方法和策略。这里的学情包括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学生的年段认知水准,学生课前的预习程度,学生对新知的情绪状态等学习主体的基本情况。而“定教”,就是在恰当的起点上创设教学情境,选择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让积极主动地、有成效地,让每一位学生达到最优化的发展。 3. 研究目标 通过该课题的实践研究,厘清现实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确定以学定教促进课堂教学转型的干预因素,形成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的以学定教课堂教学框架,从而实现课堂教学以学科体系为线索的逻辑结构向以学生的学习为线索的逻辑结构的转变,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提高教学质量。 4.研究内容 (1)课堂教学问题的研究 (2)影响学生学业因素的研究 (3)促进课堂转型的干预因素研究 (4)课堂转型后学生学业变化的研究 其中研究重点是:在以学定教的课堂中,教师的作用如何体现和发挥;在课堂中学生怎样才能有积极主动的行为参与与思维的实质性参与。 5.研究方法 (1)调查法

通过问卷、座谈、观察等方式,了解学校教师的教学状态和学生学习现状,在此基础上,制订具体研究方案,力求科学、可行。 (2)文献研究法 通过文献研究,了解国内外以学定教的课堂转型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寻找本课题研究的突破口。 (3)实验法。 实验老师开设同题重构的研究课,构建以学定教的课堂教学框架;通过循环实证的研究,观察学生的学习变化和课堂转型的效果。 6.研究步骤及成员分工 主要研究阶段 完成时间 课题组成员分工 阶段成果形式、数量 学习调研,邀请专家讲座,学习课前期准备 2012年-2013年 岳亚军 潘亮生 路云 改先进学校经验,教师课堂教学情况钮美英 屠国斌 调研,与上海教科院签订项目合作协议,制定课堂研究方案。 (1)根据学科特点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每门学科安排3天时间,在学科专家指导下分别由三位老师围绕课题2013年-2015年 宋华燕 屠国斌 许政卫 陈丽 卫萍 王强 研究内容开设同题重构的研究课,在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中关注教师的作用和学生的参与,实现教与学的方式的转变。 (2)开展循环实证研究,观察学生学习状态的变化。 全面总结 7.预期成果 最终研究成果形式 预期达到的目标 教师课堂教学的问题诊断及改进策略 影响学习学业因素的调查分析报告 主要实验学科课堂教学视频和实录 承担者 2016年 岳亚军 潘亮生 路云 钮美英 屠国斌 汇集资料,进行成果汇报,通过鉴定。 实践研究 调查分析报告 岳亚军 潘亮生 钮美英 调查分析报告 卫萍 屠国斌 许政卫 视频、实录,教学反思 屠国斌 陈丽 王强

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 书稿 论文 8. 研究保障 中期研究报告 以学定教的课堂转型研究报告 课堂教学实录与反思集 省级及以上刊物论文不少于3篇 岳亚军 钮美英 陈丽 岳亚军 钮美英 陈丽 课题组全体成员 课题组全体成员 1.完成本课题研究的最重要的保障是我们得到了上海教科研普通教育研究所的支持。学校确立了:“以学定教促进课堂转型实践研究”的项目组,与上海教科研普教所签订了项目合作协议。 2.本课题四位副组长都为常州市学科带头人或骨干教师,都为中学高级教师和常州市相关学科的中心组成员;其他主要参与人员或为学校中层,或为学校年级组长,都有参与省市级课题研究的经历,有一定的管理与研究的能力,对教育研究充满热情。 3. 围绕本课题开展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并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学习、参观取经、实践研究等系列活动。 4.学校一向重视教育科研,舍得经费投入,每年都为教师购买教育理论专著;经常请专家来校讲座、沙龙研讨;还经常派教师外出参观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教师办公也已走向网络化,查阅资料就显得更为便捷。同时本课题的研究资料更多地将来源于课题行动研究、叙事研究、案例研究中的产生的大量数据与生成资料。 5.学校有相关的教科研制度。研究经费、研究时间能够保证,研究措施能够落实。 专家评议要点(侧重于对课题组汇报要点逐项进行可行性评估,并提出建议,限800字) 虽然“以学定教,促进课堂转型”不是一个新的话题,但是本课题的研究对于翠竹中学,对于翠竹中学的每一个教师和学生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 本课题研究四个内容“课堂教学问题研究、影响学生学业因素研究、促进课堂转型干预和学生学业变化”,是抓住了办学以及学生发展的实质内涵,也是好的,有意义的。建议在“课堂教学问题研究”上做一点点扩展,比如说对原有学校课堂教学问题的调研,对学校中教师在“以学定教”方面已有的经验进行梳理。这样的话,课题的研究是以学校真实的问题作为出发点,是研究学校和教师自己的问题,然后问题解决的方式也不是完全“空穴来风”的。 “课堂转型干预的研究”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也是学校具体展开的行动。在本课题方案中,提出采用的研究方法是“调查法、文献法和实验法”,建议在具体做的时候还可以适度展开,用一点个案的研究,此外实验法应该如何设计,如何展开,既要有行动也要有行动前的计划和准备。 课题的研究要有教师的参与。课题不仅要出成果,更要出人。要“出”教师,要“出”学生,让教师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获得成长,也要让学生受益。这应该是课题的主要追求。 评议专家签名 王洁 、 、 2013年 6 月 日

四、重要变更(侧重说明对照课题申报评审书、根据评议专家意见所作的研究计划调整,限1000字,可加页) 1.“课堂教学问题研究”我校进行了学校课堂教学问题的调研,认真梳理教师在“以学定教”方面已有的经验和困惑,这样的课题的研究是以学校真实的问题作为出发点。2012年8月,我们精心设计了“以学定教课堂转型”的教师调查问卷,10月31日,王洁博士为全校教师作了问卷调查的情况反馈,期待在转型中解决目前教师教学中存在的关键问题。通过这些具体的数据和分析,我们认为:(1)有成效的教育变革总是在过度控制与无序之间徘徊的;(2)我们需要摸石头过河,但是更需要深刻的学习和探索;(3)我们需要新的技能、新的行为、新的信念和新的认识;(4)每个人都是变革的动力,应该有进行有设计的行动。 2.“课堂转型干预的研究”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我们也积极开展具体的行动。如何设计,如何展开,既有行动也有行动前的计划准备和总结反思。我们每一个月在每一个文化学科为期三天的“以学定教”课例研究活动,每次课例研究活动,都以“课”为载体,以“研”为核心,开设三节研究课为基础根据八大环节(1.确定研究主题→2.明确课堂观察点→3.教学研究课→4.整理课堂实录→5.开展评课活动→6.专家点评→7.再次上课→8.撰写反思或总结提炼)展开课例研究,让每一位老师都积极参与其中,依据研究主题,根据每一个学科特点,由专家或同伴确定研究主题和课堂观察点,对学习资源的选择、学习情境的创设、学习方法的指导等展开研讨,每节研究课后围绕研究主题开展评课活动,由执教教师说课,由学科老师根据录像的回放和各自的课堂观察角度,评说课堂的亮点与不足,提出改进建议。再由专家点评,肯定长处,指出问题,提出改进意见;然后再有其他老师上课,最后,全体教师撰写反思或总结提炼。 3.课题的研究要有教师的参与。我们让所有的文化学科老师都参与了一轮课例研究,我们也关注到课题不仅要出成果,更要关注人的发展,因此在下一轮研究中我们也要让尽可能多的老师做到参与课例研究课的任务不雷同,不撞车,用不同的视角去观察去领悟。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关注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促使校本研究与教学实践有机融合。为进一步推进我校“以学定教”课堂的转型,增强课题组教师课堂转型的意识,更新观念,探求“以学定教” 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促进课堂教学转型的深度发展。我们也关注到获得成长的不仅是教师,还有学生,我校还将派遣课题组成员前往例如溧水东庐中学等参观学习,寻求可以攻玉的他山之石,博取“真经”,计划将推开以学定教的学案,尝试着进行试点,供学生上课的时候使用。 我们一定会继续努力学习、领悟、尝试、反思课堂改革的精华,努力寻求再次突破和飞跃。 课题主持人签名 岳亚军 2013年 6 月18日 五、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意见 科研管理部门盖章 年 月 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