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快乐中识字
摘要:识字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是由口头语言学习走向书面语言学习必须跨越的一道关隘。可是文字终究是枯燥的符号,对刚进入校园的低年级学生来说,识字不像看动画片,听故事那样有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调动起学生的识字积极性,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识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就显得十分重要。教学中,我注意创造愉快的识字环境,灵活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在和谐的教学环境中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快快乐乐的识字。
关键词:快乐识字 语言文字 一、创设情境,激发识字欲望.
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但他们平均每天都要认识十几个字,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新课时,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精心设计教学,创设一定的情境,使教学内容变得妙趣横生、赏心悦目。这样,既可以增强教师的语言感染力,又可以唤起学生的情感和想象,形成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课堂教学是小学生最直接,最佳获取知识,认识生字的时间。向课堂要
效益,很多生字都需要在课堂上得到巩固和加深。四十分钟投入,四十分钟产出,怎样才能投入和产出成正比?孩子对身边的一切都充满好奇,如果在课堂上创设一定的情景,就能激发他们的热情,使他们尽快地、全身心地融入识字教学的过程中。尤其新教材本身具有这方面的优势。。如果我们能够在教学中重视生活情境的创设,把学生熟悉的或不熟悉的生活场景在课堂教学中再现出来,并引导学
生置身于这些生活情境中,去亲自体验感受,产生语文学习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意识。这样,就会缩短与学习内容的距离,并激发起他们的学习欲望和热情。
2、低年级学生对新奇事物产生的兴趣特别强烈,老师加以引导,就会使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变成探索新奇事物的动力。因此,在教学《口耳目》一课时,我先出示了生字的古文字形,请学生观察,并拿出“禾”“鸟”等实物请学生摸一摸,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操作演变卡片,将“月”这个字由古文字演变为现代汉字的过程展现在学生们眼前。学生们看到一个实物变成了一个字,不由产生了识字热情。我趁机引导他们归纳识字方法,明确象形字与实物的联系。其余的生字,学生们不用老师提要求,就已经能去尝试认识了 二、学中玩、玩中学,快乐识字快乐多。
儿童识字,记得快、忘得也快。只有不断复现学过的汉字,让学生的视觉感官多次得到刺激,才能真正达到会认。单纯地让学生读卡片,枯燥的形式激发不了他们的兴趣。于是,我为孩子们创设了一系列的“玩”的情境,让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在快乐中识字。 1、画幅画儿来识记,简笔画言简意赅,形象生动,而且内涵丰富,给人以极大的想象空间。汉字源于图画,一些象形字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仍保存了造字之初的事物(图画)的某些特点。而且一年级儿童对图画的兴趣浓于文字,恰当的结合图画与汉字的联系中识字,能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如教学象形字“日、月、水、火、山、石、田、土”等等;教师画出简笔画,再过渡到字型,让学生在图形和字形之间产生联想记忆,很容易就掌握了所要识记的
汉字。
2、请你编句顺口溜。顺口溜简单易记,琅琅上口,识字教学中适当打造顺口溜,可对学生识字、辨字、记字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学生在学了“清”、“请”、“睛”、“情”、“蜻”、“睛”等字之后,就可以编下面一组顺口溜:“日出天气睛,河水清又清;眼睛亮又明,用心做事情;来客要说请,从小讲文明;春天草青青,蜻蜓点水中。”这样,比较衰亡,可以快速、准确地将汉字的音、形、义掌握。
3、出个谜语猜猜看。把生字的识记引入谜语,让学生通过猜字谜来学习和记忆某些生字,会极大地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还可以设立“编字谜有奖”作业,激励学生观察学过的生字的字形,展开想象,自己编字谜。这样,识字、认字避免了单调无味枯燥的重复抄写,有趣味、有创造性。如教学“茶”字,可猜谜语“人在草木中”,“哥”可猜谜语“可上又可下,老二喊老大”,“出”字可猜“两山来相连,一竖写中间”等等,学生通过猜谜语记生字,学以致用,既增强了乐趣,丰富了语言,又锻炼了思维。
此外,课堂上还可以创编游戏:如摘苹果识字、夺红星识字、抢鸡蛋识字、找朋友识字等各种识字游戏,让学生在充满情趣的游戏活动中达到识记生字的效果。
4、开火车。这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游戏方法。但是这种游戏可以较大范围的检查学生的识字效果,对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很有好处。在游戏一开始,我先和学生进行互动:“呜呜,火车火车谁来开?”,“呜呜,火车火车我
来开!”,“呜呜,你的火车往哪开?”,“呜呜,我的火车往后(或往左,往右,往前)开。”“呜呜,XXX,小火车,开起来!”操作简单的开火车游戏,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大的益处,学生也始终处在一种快乐之中。 三、让学生在生活环境中快乐识字
学生识字的范围不仅仅是教材,学生周围的一切或者说生活中凡是有文字的地方,都是学生识字的源泉。
1、利用姓名识字
一年级的学生刚入学时,认识的汉字很少。所以,他们就会对一切有汉字的地方感兴趣。尤其是当他们看到认识字的小朋友能帮助老师收发本子时,心里那羡慕样就甭提了!我就不失时机地抓住他们这一心理,告诉他们,班级将举行识小朋友名字的竞赛,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里,认识全班级小朋友的名字,那我就会让他收发本子。为了配合这次的活动,我还特地给每个学生准备了一张小卡片,卡片上用黑色的水笔写上学生的名字,并让学生回家用丝线穿在卡片上,把卡片戴在脖子上。而且我还把班中每个学生的姓名制成座位表贴在讲桌上。课余,孩子们会不约而同地聚在一起,有的拿着自己的卡片热情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姓名,有的好奇地到讲桌上寻找着同桌的大名,还有的兴奋地讲述着自己认识了多少同学的名字。在充满自主快乐的气氛中,学生已经不知不觉地认识了不少于一百个汉字。这种看似无意,实为有心的做法,使识字效果事半功倍。
2、利用校园文化识字
我们学校,为孩子识字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那随处可见的一句句催人奋进的名人名言,那一幅幅图文并茂的宣传画,一块块引人注目的标牌,板报、画廊等都是识字的活教材。我就让学生观察校园,开展“比一比,赛一赛,看谁是‘识字大王’”的活动。听说要评“识字大王”,学生的热情一下就被调动了起来。课间,就只见这些可爱的小家伙在校园里穿梭的背影。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又毫不费力地认识了几百个汉字,识字的兴趣就更高了。
3、利用社会文化识字
生活在商业信息时代的学生,每天都要面临铺天盖地的广告、标牌、商标,这些都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识字环境。我鼓励学生利用看电视、上街、购物、外出旅游等机会去看看商标、读读店名、认认标牌,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了认字的快乐,他们发现原来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认识很多字。去年寒假,我校低年级的社会实践活动内容就是认标牌。这次活动受到了家长的一致好评,有的家长在活动反馈表上写:“在这个实践活动中,我的孩子认识很多字,获得了许多课内学不到的知识,希望学校多开展这类活动。”
4、利用课外读物识字
一年级新生在入学4―6周左右,便可熟练掌握汉语拼音。学会了拼音,最高兴的莫过于自己能读书看报了,这时便可利用音节让学生读一些浅显的儿歌和儿童故事。例如:《小学生必读古诗词70首》、《小故事,大道理》、《格林童话》等好书。阅读时请学生在自己认识的字下面画点,和同学比一比谁认识的字多,学生阅读兴趣很高,
一下课就追着老师读书背诗。我们每周还开设一节“读书展示”课,给予学生展示表现的舞台。这样既巩固了所学的生字,又学到了新的字,达到多识字,早阅读的目的,使识字和阅读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总之,识字写字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而且识字量较大。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我们只有采用形式多样的识字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掌握多样的识字方法,促进学生识记效果的提高,才能使学生更加热爱语言文字,真正享受到语言文字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快乐。
让学生在快乐中识字
单 位:四十里一小姓 名:王守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