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深入贯彻全市科学发展观摩会议精神,深化外地学习考察成果,确保“省外学沭阳,省内学诸城”达到实际效果,市招商促进局近期梳理了江苏沭阳市和山东诸城市招商引资工作的主要经验和做法,供领导参阅。
江苏沭阳招商引资经验及做法
沭阳县隶属江苏省宿迁市,县域面积2298平方公里,全县总人口183万人,曾是名副其实的人口大县、经济穷县和财政弱县,1996年以来,沭阳秉承“全方位、全领域、全激活”发展理念,更高举“工业强县”大旗,全面做活广引外资、激活民资、策应扶持、金融信贷、政府投入、上市融资“六大投资”文章,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始终保持持续攀升的强劲态势。2011年,全县实现GDP、一般预算收入分别达410亿元、37.2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8%、42%,其中一般预算收入稳居苏北23县(市)首位,在全省50县(市)中排名第13位。
该县招商引资工作实际起于1998年,随着招商引资工作的深入开展,层次不断提高,措施和方法不断创新。总的来讲,沭阳在招商引资工作中有这么一些“硬招”、“狠招”。
一、不断解放思想,夯实招商基础。 沭阳提出,凡是符合国家政策法规的,都可以大胆试行;凡是外地成功的做法,都可以大胆参考;凡是不利于科学发展的条条框框,都允许突破,做到先干不争论、先试不议论、先做不评论,允许在探索中有失误、但绝不允许无所作为。
二、加强产业研究,实行产业招商。沭阳县成立了产业研究中心和16个产业研究院,
通过对全县各产业内企业产品、生产工艺、经营状况、上下游企业、关联企业以及销售渠道等的熟练掌握,结合国家、省有关政策,国内外形势和行业发展趋势,运用动态分析,提出符合实际的政策建议、招商方向,积极打造产业集聚,形成产业链完整、配套齐全的产业集聚地。通过对各产业研究,编制了《沭阳县产业招商信息参考》、《沭阳县新医药及生物技术产业现状及发展》等多期专刊。
三、创新招商政策,完善配套服务。沭阳县在招商引资工作上陆续推出了一系列大力度的招商优惠政策、奖惩措施、考核办法、督查机制等。其中特别创新的有:1、2009年出台《招商引资第一责任人“代理负责”制度实施细则》。即招商引资后进单位“一把手”代理负责制。当年招商任务考核后十名的单位“一把手”,实行代理制,离职外出招商,一年后再完不成招商任务,降为副职,继续招商。2、招商引资目标任务量化政策。特点是覆盖面全,目标任务重(以5000万以上项目为起点)。3、企业服务帮办机制。建立重点在建项目脱产挂牌驻厂帮办、数人头、数机械、数材料的“一挂三数”帮办制度,推行周建设保证金制度等推进措施。
四、实施全面动员,全员参与招商。在招商队伍建设及机构设置上,沭阳县实行“招商军团”制,即每个县直单位和乡镇设置1-2个招商团(大单位设2个),单位党政主职任招商团长。政府办各副主任兼专业招商局局长,局长又兼第某某招商团团长,人员实行专业招商。其他部门负责人任招商分团团长,分区域分军团招商。各单位各乡镇指挥本单位人员招商,形成了庞大的专业招商队伍,人人都是招商大员,个个都是招商局长。另外,沭阳县还安排专业招商人员赴经济发达地区对口单位进行挂职招商,解决了招商人员客观存在的地点不固定、心理不稳定、无当地身份、不容易融入客商群体等诸多困难。
五、强化考核力度,严格实施奖惩。沭阳县把招商压力首先压到各招商引资单位“一把手”身上。对各乡镇和县直部门的“一把手”,实行“十天一督查、半月一汇报、每月一
通报”的动态考核办法。对各单位的招商引资工作实行分档竞赛,定期评比,兑现奖惩。把招商实绩与干部提拔任用、考核评比、奖金福利挂钩。实绩突出的,要予以提拔重用;对引进项目规模大、形象进度好的有功人员,不仅要奖票子,还要奖位子、奖亲属;未引进开发区项目的单位,当年不得评为先进,对单位主要负责人除给予经济处罚外,还将被免职、降职或调离原单位,单位主要领导、分管负责人和专业招商人员当年年度考核不得评为优秀,不得享受年终各项奖金福利;专业招商人员无招商实绩的,当年和次年一律不得提拔。
山东诸城市招商引资经验及做法
诸城市位于山东半岛东南部,面积2183平方千米,人口107万。近年来,诸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迅速。2011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21.0亿元,比上年增长12.3%,人均GDP 7500美元。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635家,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649.5亿元,同比增长30.1%。2011年,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96.6亿元,同比增长23.4%。全市财政总收入62.0亿元,同比增长20.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0.1亿元。
诸城市坚持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经济发展的总抓手,以大项目建设为工作主线,拓宽引资渠道,注重招商实效,创新招商方式,扩大招商成果,逐步实现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以招商引资的强势推进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地又好又快发展。
一、围绕优势产业开展招商,强化“六大投入”项目招商引资。围绕汽车、服装、食品三大主导产业和家具木器、造纸包装、医药化工、电子信息、建筑建材五大新兴产业,组织开展专题招商活动,加快完善产业链条,壮大产业规模。通过政策引导,着力引进外商投资节能环保、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业、文化旅游、公共服务、现代农业为重点的“六大投入”产业,借助招商引资促进优势产业优化升级,调整产业结构,转变企业经济增长
方式。
二、加大产业园区建设力度,努力实现载体功能的新突破。围绕优势产业,重点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园、汽车工业园、橡塑工业园、临港现代物流园等产业园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良好配套体系,打造优势产业发展平台。
三、推进战略重组和企业上市。引进战略投资者,重点对我市汽车零部件和纺织服装骨干企业重组,增强竞争力。加快股份制改造,落实鼓励企业上市政策,充分调动企业上市的积极性,得利斯股票成功登陆深圳中小板市场。
四、优化招商环境,打造优势平台。坚持从优化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政策环境,优化服务环境入手,着力打造优势招商平台,吸引越来越多的大项目好项目落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