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刍议小学语文教学中教育戏剧的运用

来源:东饰资讯网
科研探索 刍议小学语文教学中教育戏剧的运用 德化县实验小学分校郑燕娇 摘要 教育戏剧是一门综合艺术,其作为一种工具和手段,突出和强化了戏剧的教育功能。教育戏 剧与语文教学关系密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教育戏剧不仅有利于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还有利 于学生综合素质和各种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教育戏剧;小学语文教学;能力发展 教育戏剧是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具 有综合性和多元功能。在小学中开展教育戏剧,还 可以丰富、活跃校园文化,提升学校教育的内涵,可 统整的教育政策,将戏剧视为语文学习的主要媒介 是来自于一般国会议员对戏剧功能上的认定所致。 英国视戏剧为一种教学媒介,主要来自于透过戏剧 教育戏剧(Drama in Education)来学习(1earning through drama)的教学理念,也影响及新西兰,澳洲、 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对 人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任我国,教育 戏剧已经纳入教育政策范围,但目前在基础教育课 加拿大等国戏剧教育,这些国家的戏剧教育采取复 科统整的教学模式。美国在1994年出版的《艺术 程改革中如何实施戏剧教育还比较模糊,仍处于初 步的尝试和探索阶段。 一教育国家标准》将戏剧与音乐、视觉艺术与舞蹈明 确地纳人艺术教育的领域,《艺术教育国家标准》实 施标准的目的,是使每个在学国民都享有接受艺术 教育权利。1997年美国教育部拨款四十七亿六千 万美元,由初教司及中教司负责执行支援此法案在 各州艺术教育、艺术课程、艺术职业课程中的设置。 受欧美影响,目前东南亚各国、我国的香港和 台湾地区也已经逐渐形成了一种比较成熟的体制。 、国内外教育戏剧的发展现状 教育戏剧与戏剧教育属于两个不同的概念。 戏剧教育培养的是与舞台表演相关的专业人才,而 教育戏剧则针对普通受教者,突出和强化戏剧的教 育功能,它是一种教学上的应用戏剧,不是训练,不 是表演娱人,而是教与学之间的新关系。 教育戏剧最早源于英国,在20世纪20年代就 开始实践戏剧化教学,取得显著成效,在当时的欧 洲产生较大反响。二战之后更多欧美戏剧教育家 开始推广校园戏剧教学法。在2O世纪50年代发展 为成熟的DIE方法,80年代末西方发达国家逐步建 立了完整的研究和实践教育戏剧的体制教育戏剧 被纳入正规教育体系。1992年英国政府公布国会 通过“教育法案”(Educational Reform Act),将戏剧 列在英语课中,戏剧教学虽不让许多戏剧学者与教 如台湾地区于1997年颁布《艺术教育法》,将表演 艺术纳入艺术教育之中。通令全省实施,建立了戏 剧教育相关法规。至今台湾《表演艺术》(戏剧教 学)课程已在小学实施了近十年,积累了较丰富的 经验。 二、教育戏剧独特功能 (一)丰富感知、完善人格。 教育戏剧其重点并不在于表演剧情,而是注重 通过表演的形式和过程,,让参与者和观摩者领悟 师满意,但却获得社会一般的认同。这种成为复科 6・《福建教育研究))2o15.2 主题内涵。它以即兴表演和自主创作为特点,注重 通过语言和动作来表达主题、宣泄情感,使参与者 在创作和表演的过程中,既认识社会生活,获得某 种正确的思想观念;也认识自己的潜能,并从中获 得快乐和自信。许多人才培养的成败事例证明,知 识不一定等于成功,性格、人格往往起非常关键的 作用。而戏剧本身所具有的育人价值和独特功能, 正好能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健全个性的发展、 完善人格的塑造提供有力的支持。就戏剧而言,不 论是悲剧、喜剧还是正剧,都具有丰富的教育意义。 如,喜剧往往能引起富有深意的笑,它能以滑稽、可 笑的方式揭露社会上种种虚伪、迂腐、自欺欺人、盲 目崇拜的不良习俗,引起世人的警醒和关注,使人 自觉地去恶从善,提升自我。 (二)有益于培养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 发展。 教育戏剧不仅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 性,而且有益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合 作能力、审美能力等多种能力,有利于开发学生自 身的潜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性。戏剧活动是一 种需要共同协作的群体活动,是一种集体创作,必 须要有集体意识,要有齐心协力的合作精神才行, 所以每一个参与的学生,除了他所承担部分的能力 得到提高外,还能在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方面得到 很好的锻炼。学生由一个角色的扮演,不但可以体 会人物的情感心灵,感知故事的主题意向,渗人自 己的理解和情绪并把它们表达出来,更重要的是为 工作需要须学会与他人沟通,在合作时互相尊重及 聆听对方,这样的戏剧活动不只是训练演技,更是 培养个人与他人、与社会、与环境之间的沟通能力, 以便将来更好地融人社会、服务社会。在此过程 中,可以让参与者体悟群体的智慧,培养起团队精 神、合作能力。 三、教育戏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教育戏剧运用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之中,不是 为了让学生学习戏剧知识和表演技能,而是注重通 过戏剧方式培养学生的内在文化修养和社会道德 素质,重视的是学生在沟通、表达、创造、团队意识 等方面的素质养成和情感体悟。 (一)课本剧表演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语文教学正在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改变语文课堂“重结论、轻过程,重传授、轻领悟,重 知识、轻智慧”的现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课 文剧表演活动,将有利于学生在探究的乐趣中诱发 动机,在审美的乐趣中丰富感受,在体验的乐趣中 陶冶情感,在活动的乐趣中展现个性,在创造的乐 趣中增长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课 堂主角由教师变为学生,课堂知识的呈现由灌输转 为建构,课堂气氛从封闭走向升放。学生通过读 戏、思戏、演戏的过程,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二)情境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情境教学作为课堂教学艺术,是戏剧教学法中 的一种。情境教学的运用,使整个小学语文课堂充 满了勃勃生机。情境的生动、形象、合趣,能大大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 极性、主动性,从而最大可能促进儿童知识、能力、 智力、情感、意志等发展。一次成功的情境设计要 能体现教材的特点,突出教材重点,突破教材难点, 能丰富学生的词汇,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在作文教学中渗透教育戏剧的方法。 在作文教学中渗透教育戏剧,就是把教学内容 放在戏剧的结构中,让学生从他们的扮演中或设计 扮演的过程中学习。这对他们的心理来说,也有一 种释放的作用;从个人表达上来说,锻炼如何让别 人理解你的意思、你的感觉;另外在学习的过程中, 还要与他人一同学习、分享,学会与他们相处、沟 通。可见,这不仅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个人 格养成的过程。在作文学科教学中渗透戏剧教育 的方法,就是提取戏剧艺术中的“角色扮演”、“戏剧 情境”等元素为课堂教学服务。在作文教学中运用 真实情境的创设、角色扮演和互换、游戏作文和课 本剧编演等手段,使枯燥的教学变得生动有趣,让 学生自然而然、不知不觉地把写作与生活紧密地结 合起来,在写作能力提高的同时培养观察能力、想 象能力、交际能力和创造力。 《福建教育研究)2015.2・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