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篇(六)难忘窗外的美景 ——解析童年心理
创伤带来的抑郁
蒋屏,34岁,是一位化妆师。她觉得自己一直郁郁寡欢,几十年来从来没有快乐过,觉得生活没意思。3岁的时候,因为父母上班,没人看她,一个人经常被反锁在家里,印象中最美好的事情就是,透过窗户看山上漫山遍野的映山红。在妈妈眼里,蒋屏是个坏孩子,考试也经常不及格。18岁高中毕业以后,她没有考上大学,在纺织厂上班,因为看言情小说而遭父母打骂而自杀过,她朋友很少,不信任别人,给朋友印象最深的表情,就是眼角嘴角都朝下,白眼比较多一些,特别冷漠,一副苦相。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没意思,或者不开心。这样的心态使她丧失了许多工作机会,所以她来到我们心理咨询室,想改变这样一种不良状态,她看起来比较犹豫,很少笑,好像心情不太爽朗。穿着黑衣黑裤,戴着黑色的戒指,她头上插的一个簪子,也是黑的…… 咨询过程
咨询师:蒋屏,生活中你总是郁郁寡欢这样的一种表情吗?1
来访者:也不是说每天都是,但是这种表情会多一点。如果要当着朋友的面,我可能会让自己表现的高兴一点,但是独自一人的时候,这种表情肯定会很多。 咨询师:每天早晨一觉醒来,是一种什么感觉?
来访者:有时候刚睡醒我也会很烦,不知道今天该干什么,怎么打发时间,以后该怎么办。 咨询师:你从什么时候开始感觉到有这种情绪?
来访者:我从小就这样。在我脑海中,没有多少快乐的记忆。 咨询师:有很少的快乐的记忆,还记得吗?
来访者:在我的概念里面,很短暂的快乐,我有过,因为长大不可能天天不开心.但是从内心里快乐,我觉得没有过。
咨询师:有没有一件事情,你还记得特别清楚,那次感觉从内心里快乐了?2 来访者:没有。
咨询师:那我们先说那些不快乐的事情,比如说你在什么时候,当时因为什么事不快乐。你最好讲一件事儿,什么时候发生,你那时如何真切的体会到不快乐。对我来说,发生越早的事情,可能越有意义。3 来访者:小时候我家住在南方,父母去上班,就把我反锁在家里。透过窗户,我可以看到周围的孩子在外面玩。春天的时候,也可以透过窗户看到漫山的映山红,外面的景色很美。那时候,我基本上被锁在家里。后来我们搬到北方,我弟弟也过来了,就不再锁着了。 咨询师:你被锁在家里,那时候大约几岁? 来访者:只记得我懂事的时候是这样。 咨询师:三岁左右?
来访者:应该是吧。我十几岁时候也被锁过。 咨询师:为什么要锁你?
来访者:因为18岁的时候我自杀过,以后,他们怕我出去再结交坏孩子。因为在妈妈心目中,总认为我特别不好。
咨询师:从什么时候妈妈开始觉得你不是个好孩子呢?是你妈妈这么说过,还是你自己感觉?4 来访者:从小她就认为我不是好孩子。她会用特别狠毒的话骂我,骂我是女流氓。 咨询师:你接受你妈对你这种说法吗? 来访者:我当然不能接受。
咨询师:你有没有努力地做一些事情让她改变这看法?
来访者:无论我怎么努力,她都不接受我。她看我不顺眼,我说话、走路、做家务,她都不满意,比如我现在坐的姿势,她都会挑出毛病。印象中她脾气特别暴躁,特别神经质。
咨询师:母亲批评女儿是可能的,可是说女儿是女流氓,我觉得没什么缘由。你能不能给我们一点线索?5 来访者:妈妈虽然这样,但我觉得她还是爱我的,可能她爱的方式不对。上初一的时候,我曾经被男生堵在校门口,甚至有社会上的男孩子来约我,但我不可能去做那些坏事情。学校知道了就找家长,从那以后,妈妈一生气,就叫我女流氓。作为一个母亲,用世界上最狠毒的话骂我。
咨询师:母亲这样骂你,你在不自觉间,是不是慢慢也给自己这样的一个称号了?6
来访者:有时候我想是我不好,但是我不认为我坏到那个程度,成长的过程中,相互都会有矛盾,我觉得这些可能会伤害她,比如我不听话,倔强,逆反心理特别强。 咨询师:你前面提到,18岁时曾经自杀过,当时是为什么?
来访者:毕业以后,我没考上大学。爸爸把我送到纺织厂去工作。因为有时间,我借了一本岑凯俭的言情小说,名字我还记得叫《奇恋》。妈妈不允许我看乱七八糟的小说,特别是言情的,所以我偷偷地看,没想到被她发现了,她认为那是黄色小说,我说她神经质,她气的撕书,我去保护这本书,妈妈就开始劈头盖脸地打我,不小心滑倒在我的面前,但是她马上说:“我都给你跪下了,你还这样对待我,惹我生气。”我爸爸一直冷眼旁观,有时候他会插话,但只是埋怨我。然后我爸也来打我,让我跪了很长时问,事后只记得我浑身都麻木了。过了一两天,我就带着准备好的一瓶安定,去学校看老师,因为我的专业是绘画,专业老师都认为我很有潜力,比较喜欢我。然后去找我的男朋友。 咨询师:你想跟他们告别,是吗?
来访者:我去玩,跟他再见的时候,我喝了一瓶饮料,吃了100片安眠药,我想默默地走到一个没有人的地方安静的死去,可是没有想到药性发作的很快,男朋友把我送到医院。但是我醒了以后,听见我妈妈的第一句话是,“让她去死吧!”。
咨询师:你当时是什么反应?心里怎么想的呢?7
来访者:我没有反应,因为我动不了。我当时感到很冷很冷,觉得天哪,我还真的不如死了算了。后来,妈妈又把我关在家里,不允许我出去。我感觉自己是行尸走肉,没有思想,活着也没有意思。那时,我喜欢黑夜多一些,在夜里我觉得心情更自由一些,我看着外面的星星想,如果我是一只小鸟,我会飞,飞到外面,飞到蓝天上,飞到白云上。
咨询师:那白天呢,你不喜欢白天里的什么? 来访者:我不喜欢白天,不喜欢阳光。
咨询师:我注意到,你穿着黑衣黑裤,戴着黑色的戒指,头上插的簪子,也是黑的。看来这种不快乐是发自内心的,彻彻底底的不快乐。你怎样理解为什么这么不快乐?8
来访者:我也想过,我也试着让自己去快乐,我也试着去幻想,比如:经过今天的努力,以后我会生活的好一些,找一个好的男朋友,等等。但是有时候还会回忆起以前的事情,觉得再努力还是这样,觉得生活没有意思。
咨询师:作为一名化妆师,你觉得你这种不快乐,已经影响了你的工作,是怎样影响的? . 来访者:因为心情不好,我错过了许多机会,比如朋友给我介绍工作,我都找借口不去。 咨询师:你是怕不快乐的心情影响到别人,让别人也不快乐?
来访者:我确实是不高兴,我不愿见陌生人,我知道这对我来说是一件好事,但是我不愿去。这种心情也直接影响到我的工作,有一次拍电视剧夜景,导演说拍的挺慢,大家都埋怨。那个女演员事多,要求这个,要求那个。我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但是控制不了,我给她补妆后,当着导演的面,就骂那女演员,骂的很难听。然后我把手里的化妆用具,摔到桌子上,就出去了。我知道这是我做化妆师以来犯的一个最大的错误。
咨询师:那个女演员最激怒你的行为是什么?9
来访者:因为当时要补拍她的一个远景镜头,我说这是个远景,看不到你,她说我不管看得到,看不到,我看得到,我就要补,我当时以为她不尊重我。 咨询师:在你以前的记忆里,还有谁不尊重你? 来访者:我觉得别人都还可以吧。
咨询师:大家都尊重你,但是你不快乐。为了了解你现在的心情跟家人的关系,我们做一个简单的测试,用一些乐器,让你找一些声音代表你的家人和自己。请你尝试着挑三件乐器,分别代表你的爸爸、妈妈和自己,假如你觉得这个铲就行,敲一下,如果你觉得声音不像,可以换,挑出三件乐器,代表你们三个人。10
(来访者挑出一面锣,一个砂锤,一个铃鼓)
来访者:我觉得这个锣更适合我的母亲。我的爸爸,我会选择这个砂锤。如果是我自己,这个鼓可能更好一点。
咨询师:那你敲一下这个锣,敲到你觉得最符合你母亲给你的那种感觉。 来访者:我觉得越响越适合我的母亲。(敲锣)就是这种感觉,刺耳。 咨询师:你再晃一下砂锤,晃到你觉得最像你父亲给你的感觉。 来访者:轻轻的晃这种感觉。(边晃边说)
咨询师:好,你把这个铃鼓敲一下,敲到你觉得符合你的状态。 来访者:我觉得还是用手敲更鲜明一些,不要这个铃。 (用手敲鼓)
咨询师:你给我们描述一下,怎么理解这三种声音?11 来访者:第一个声音很刺耳,这是我印象中的那个声音。 咨询师:很尖厉?
来访者:对,因为在我的印象中,妈妈确实是很刺耳、很尖利的一个人。这个(砂锤)我觉得更像我爸爸一些,因为我爸爸还是偏爱我多一点,也挺温和。我喜欢这个鼓,所以我选择了这个声音代表我自己,带这个铃,我觉得很刺耳。
咨询师:我理解这鼓边上一响,带有一种欢乐气氛,因为你内心里没有那种欢乐,所以它出现一点欢快,你就觉得不像你了;另外这鼓有一个特点,共振很小,就像一潭死水,你扔进了什么,波纹马上就消失了。我想这可能比较准确的反映出你内心里对自己和父母的感觉。表面上看,我们在随便的敲鼓、锣、砂锤,但实际上你选定的这三种乐器,是内心里对这三个人的感觉。12 来访者:我这种郁闷心态,是不是跟母亲有非常紧密的关系?
咨询师:你有一个比较严厉的母亲,我不认同母亲不疼爱,甚至恨她的女儿;我也不认同母亲嫉恨,甚至要迫害她的女儿。但是母亲给你的印象,好像不近人情,十分尖刻,十分严厉,还有伤害性,也不尊重,就像这个声音给我们的耳膜那种感觉一样。父亲其实很疼爱你,也很温柔,但是没有力量,随声附和,如果他爱女儿,却不能帮助女儿免除母亲对女儿的伤害,那么他给女儿的爱,是很微弱、很软弱的,只有一点关爱和温暖。13
来访者:对,有时候妈妈骂我,爸爸会让我忍着。
咨询师:爸爸不认同妈妈骂你的话。母亲支配性、控制欲、攻击性、冲动性和侵犯性很强,当然这一切并不证明母亲是坏母亲,母亲内心里爱着这个家,爱着你,但是她表现的方式是这样,丈夫对妻子没什么控制力和约束力。所以父亲在某种程度上,跟你的角色差不多,是这感觉吗?14 来访者:爸爸有时候给我感觉是他挺怕我妈的。
咨询师:我感觉到了,这小锤怕这锣,怕的厉害,稍微响一点儿都不对,特轻,像小沙子撒地那点儿声音,也就是说,爸爸在妈妈面前,不敢发出尖厉的声音来。 来访者:我爸爸会背地里爱我、关心我。
咨询师:就像一个地主欺压长工,地主家有一个管家,心眼儿特好,心疼这长工,还不能让地主看见,得偷着。我们谈到这儿的时候,你会感觉到在你的家庭关系中,有一些不太符合常态的情况。你母亲跟你父亲感情好吗?15
来访者:太不符合了。因为我觉得周围的同学都很幸福,母亲都很爱他们,我甚至会嫉妒他们。我认为他们感情不是很好。
咨询师:你了解他们的恋爱经过,或者建立家庭这个过程吗?
来访者:他们是同一所大学的校友,爸爸比妈妈高两届,但是结婚以后,妈妈对这段婚姻好像不满意。 咨询师:你妈妈有没有这样间接的流露,比如说,要不是你,我就不会这么不幸福? 来访者:没有,我不理解她为什么这样。
咨询师:你有没有去努力探索,我是妈妈的女儿吗?
来访者:曾经想过。妈妈可能对自己的婚姻和事业不满意。她特别好强,我可能是她的出气筒。有时候我甚至觉得她有点儿变态,回想起来,真的很恐怖。妈妈没有说过埋怨我不该来到这个世上这样的话。 咨询师:我们刚才谈那些,没有追究你妈的责任和指责她的意思,只是想理解当初你经历的这些事,与你现在觉得没意思,这两者会有些什么联系。如果我们能排除你母亲自己的一些问题导致她要记恨你这部分的因素,就好分析了。16
来访者:我觉得她不是记恨我,可能她在外面不顺心,然后看到我这么没出息,是恨铁不成钢。 咨询师:关键问题在于我们没看见你有什么没出息的行为。 来访者:可能以前她就认为我应该很乖。 咨询师:我们没看见你不乖的行为。
来访者:是呀,在我记忆中,我也没有不乖过。
咨询师:所以我希望了解,这么好的女儿,为什么她却认为不好。
来访者:我不知道为什么,可能是我学习不好吧。因为小时候,我不学习,考试经常不及格,在60分徘徊。 咨询师:是因为你对学习不感兴趣,还是说你的一种反抗?17
来访者:反抗。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我考过双百,很高兴,但是妈妈爸爸没有夸奖我。记得有一次妈妈辅导我做数学题,当天晚上我们院(在部队院校内)放电影,可能妈妈急于要去看电影,所以特别不耐烦。其实第一遍她很和颜悦色的教我,第二遍我不会,印象中她的头发好像都要炸起来了。第三遍教完,我还是不会,妈妈就使劲踢我,把我的小腿面都踢成青紫,从那以后我就拒绝学习。过了两天,我发高烧,三天三夜40度,妈妈也没照顾我,一直是爸爸在床边。
咨询师:你告诉我的,全是不快乐的回忆。有没有一些好的记忆,比如母亲对你好的一些事儿?18 来访者:有,我妈妈手很巧,会给我织很好看的毛衣,上小学的时候给我做了一条裙子,但是我穿着新裙子爬树去了,把裙子剐坏了,然后回家又挨了一顿暴揍。
咨询师:你讲的唯一一件妈妈对你好的事,马上就又变成坏的。就是在你的内心里,妈妈是个怪妈妈,不管妈妈做了什么样的好事,最终都要体现出坏的。所以现在我产生两种想法,妈妈本身就是坏的,还是在你的想象里头,妈妈是坏的,你选择哪一个?19
来访者:我希望是第二种。如果是在10年前,我肯定会选择第一种,她是个坏妈妈,我特别恨她;但是现在我长大了,工作这么多年,妈妈那种辛苦,我理解,所以现在我选择第二种。
咨询师:但是,你有没有注意到,如果你选择了第二种,你今天讲过的故事会有一些变化? 来访者:也许吧。
咨询师:在我的记忆里,我妈妈是一个好妈妈,但是听你今天一说,我现在就应该改变这印象,因为在家里我吃最差的,挨打是最多的,干活是最多的,我有一个姐姐,一个弟弟,我在家里,受到我妈妈的不恰当的待遇是最多的一个。但是如果问我母亲怎么样,我会讲,我母亲是多么好的一个母亲,母亲对我有没有不好,有,但是无所谓。就是我接受我母亲是好母亲的时候,母亲身上有缺点或者对我不好的地方我就忘掉了。你刚才说,接受你母亲是个好母亲。20 来访者:我现在接受。
咨询师:你现在接受,但是你告诉我们的故事全是你母亲如何对你造成伤害。21
来访者:因为我现在不恨她了,但是我觉得以前那些经历还在影响着我,导致我厌世、不快乐。当然母亲是一方面,长大以后社会上的经历,也有一部分,因为我现在除了不快乐,还不相信人,我认为我没有朋友,没有特别要好的知心朋友。
咨询师:让自己从内心真正的快乐起来,最重要的是要从内心里完全接受母亲是好母亲这个结论,包括她对你的一些伤害,如果你能真正深入到母亲的内心世界去理解她,那些伤害可能只是爱的一种不恰当的表
现。彻底打消掉内心里深藏着的对母亲的记恨,对你自己热爱生活是有帮助的。当时母亲在你很小的时候,把你锁在屋子里,抛开周围的其他人,你如何想当时的处境?22 来访者:很孤独,很无聊。
咨询师:因为你无论说什么,做什么,周围都没反应,这时你对周围的环境会有什么样的心理感受? 来访者:我觉得我应该是很无助吧。
咨询师:很无助?你所置身的这个世界,你觉得可信任吗? 来访者:我周围的世界是冰冷的,它们没有生命,是这样的感觉。
咨询师:假如周围有人经过,你在屋里弄出一些声音,会有人很关心的过来看看吗? 来访者:应该没有。
咨询师:像这种情况,对你现在的生活,有影响和联系吗?
来访者:我觉得有联系,因为现在我也感觉周围的世界是冰冷的,没有人帮助我。
咨询师:你现在跟其他人打交道,没有热情和信心,其实并不是你现在不愿跟人交往,也不是周围的人不值得信任,而是在你心里有一个阴影,有一种先入为主的想法,认为别人不可靠。
来访者:我肯定会这样想,如果我碰到一个人,即使有工作上的接触,我也会想他要干什么,他要从我这得到什么。
咨询师:当你这么想,对别人不信任的时候,你能不能从两个角度去思考,一方面有可能这个人想从我这得到什么,另一方面就是我是不是还受着小时候,一个人被关在屋子里头,形成的心理阴影的影响,对人不信任。也就是说你生活在两种现实里,一种现实是真的跟这人交往,另外一种现实就是那个精神上的小屋还随时随地的影响着你跟其他人打交道。23
来访者:可能吧,我没有想的那么透彻。只是有时候确实觉得孤独,即使周围有很多人,也会觉得孤独。 咨询师:因为小黑屋还在你心里。那时候你很孤独,没有办法排遣,而且不管你冲谁囔,也没有反应,所以你会觉得生活没有意思。现在你人早已离开了童年的小黑屋,但是你的精神,有很大一部分还关在那个屋里。或者说这个明影一直笼罩着你,影响了你对周围世界的看法。世界本身是光明的,阳光灿烂的,只是我们心里的小黑屋,把光芒给遮住了,不是现在的生活没意思,而是你小时候被关在小黑屋里的生活没意思。现在你把这两种现实混淆了,我们今天的任务就是把这两种现实重新分开。一部分没意思,来自于我们眼前的生活,很大一部分没意思,来自于3岁的时候被关小黑屋。如果你能把这两者区分开,你就会慢慢发现生活是有意思的。以后你是不是试着用这种两分法看你的没意思?24 来访者:我努力去尝试一下吧。
咨询师:你现在想象一下,在那个小屋里,你一个人被关着的时候,除了没意思、孤独,和对周围不信任、不安全这样一些消极的感觉以外,还有没有可能会有一些很有意思的事情? 来访者:想象不到。
咨询师:经常被关在屋里的小孩,可能会比较闷,比较内向,但是好象爱思考问题,你在这方面感觉怎么样?
来访者:我幻想多,小时候特别爱做梦。
咨询师:幻想,有时候可能不着边际,我愿意用想象力丰富这个词,因为你没法接触外面的世界,你去想象,就锻炼了你的想象力。另外,这个小孩可能会很踏实的钻研、很耐心的欣赏和把玩一个东西,锻炼起另外一种能力。25
来访者:所以我从小比较爱好绘画,并且画得很好。
咨询师:你现在当化妆师跟有绘画基础有关系。想象着这个世界,又没办法交流,你就画出想象的东西来,当时关小黑屋,对你有一些好处,你发展起一些我们大家都不擅长的能力。 来访者:但是那时在屋子里,我没有画什么。
咨询师:你没有画,但是想呀,因为那时不会拿笔,也不懂得画画的一些知识,没法画。当然有可能你很入神的去玩一个东西,然后去感知周围的世界,触摸周围的器物。甚至有的时候,一缕阳光从窗户投射进来,你也会欣赏,这么美妙的阳光进来了。26
来访者:有过这个记忆。透过那束光做一些好玩的手势。
咨询师:另外,你透过窗口,可能会看到窗外有小鸟飞过,或者窗外有棵树,树的枝头就在窗口,风一吹过来哗啦哗啦地响。
来访者:透过窗户看漫山遍野的映山红,这在我印象中是很美的。直到现在,我比较喜欢这种风景。 咨询师:因为这一点,你对自然界的美更敏感、更热爱,这使你有勇气有信心对生活热爱,过一个美好的人生。那个小黑屋,也未必完全给我们带来不好的东西。世界上没有一件事情是完全消极的。一方面,当时这个小黑屋造成的负面阴影,使得我们在现实世界里,对生活没有信心,对人没有信任,觉得生活本身没有意思。这其实不属于现在,而是属于过去,我们完全可以把大部分没意思放在过去。因为一个小孩子被关在屋子里,好多生活乐趣都没了,那没意思是因为我3岁,而不是30岁。另外,即使当年被关在小黑屋里,生活依然美好,而且你作为一个孩童,用童真的眼睛和心灵去发现那小黑屋里也有美好,你用这样的眼光来看你今天的生活,比你三岁的时候美好的多。另一方面是你要从内心里接受,你母亲是一个好母亲,她是爱你的,尽管母亲做的事情不可思议,不可理解。关键是换一个角度,改变一下思路。我们来看一段情景,你分析一下,事情怎样了,什么结果,然后我再告诉你真实的情况,好吗?27 来访者:好的。 (观看情景)
咨询师:这是韩国电影《恋爱小说》的一个片断,志衡喜欢上一个女孩,然后向她求爱,这个女孩觉得很突然,就很不自然的拒绝了,志衡可能有点失落。你觉得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或者他会做什么?
来访者:我感觉这个男生也是属于生活在自己的一个生活空间里的人,我感觉他不会再去主动追求女孩子,他会默默的爱着她、祝福她。
咨询师:那接下来志衡会采取什么行动呢?
来访者:我想他会偷偷的拿着相机,到处追随着去拍摄她的影像,因为我感觉他生活在一个幻想空间里。 咨询师:小伙子只能远远的看着他喜爱的姑娘,再也不敢接近她了。真实的结果是什么呢? (继续观看影片)
咨询师:你有没有想到这个结果? 来访者:跟我想象的截然不同。
咨询师:刚才你的想象,受到了什么影响?
来访者:我觉得是受到了我以前生活的影响。刚才我在想,如果换作是我,我会这样做。
咨询师:我也有这感觉,你在说这个男孩的时候,实际上你在说你自己的内心。他经常摆弄镜头,也就是说他对周围的世界一直是观察者的角色,他去表白被拒绝,那就应该把这份爱留在心里,不断用镜头去追踪,但是不跟这人发生联系。这是你的方式?28 来访者:对。
咨询师:实际还有别的方式,为什么不能采取另外一种方式?因为志衡的内心里,没有小黑屋,你拒绝了我,我再换一个方式,还要跟你发生联系,而你因为有小黑屋的局限,就把自己封闭,回去远远的欣赏。你看到小黑屋对你的影响有多大了吗? 来访者:看到了。
咨询师:要想获得快乐,其实并不难,当你觉得生活没意思,人不可相信的时候,你就想,不是现实生活不可相信和没有意思,而是脑子里那小黑屋又活化了,这对你获得快乐是有帮助的。
来访者:我也觉得,经常把以前的不良情绪带到现在的生活中,对自己也不好。但是有时候确实控制不住自己。
咨询师:发生过的事情,总会有痕迹,你没有必要控制自己不去想。只是当你对人不信任,觉得现实生活没意思的时候,你就要立刻给自己绷起一根弦,生活不一定就是这样,可能还是早年的影响在起作用,然后把这部分区分。
来访者:我试着去做吧。现在我觉得心情会轻松一些,毕竟封存很久的记忆,拿出来跟大家讲,我觉得是一种轻松吧。
咨询师:一方面,说出来轻松一点,另一方面,把现实中的小黑屋和想象中的小黑屋做一区分,对你摆脱那个小黑屋的影响有好处。我们今天的谈话,不仅仅是让你把小黑屋造成的创伤表达出来,把痛苦淡化一点,更重要的是,让你把现实的小黑屋和想象中的小黑屋区分开来,跟创伤分离。这样你会觉得生活越来越有意思。如果现在让你重新选择乐器来代表你们家里这三个人,当然我不会期望有神奇的变化,你会做些改变吗?
来访者:我现在改变不了,我觉得我还是需要时间来改变。 咨询师:如果要敲击的话,声音会有变化吗? 来访者:声音应该会,不会那么大的力气了。
咨询师:那你再敲一遍这几种乐器,看有没有细微的变化? 来访者;现在听起来就会好一些。我这个没什么变化。 (边敲边说)
咨询师:这个边上有点响也可以吗? 来访者:可以。
咨询师:哪怕这种变化不很大,但我们也确实感受到了其中的变化。其实,每个人要改变自己行为的时候,不能期望自己突然间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只要规定了一个方向,这个方向是积极的,一点一点的努力,慢慢就会发生大的变化。我特别希望你在实际生活当中尽快的走出那个小黑屋,真实的去感受外面的世界,感受阳光的温暖和快乐。29
来访者:一定会的。因为我也迫切希望自己会改变。 咨询师:预祝你越来越好。 来访者:谢谢。 述评
3岁左右,是人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不同的成长经历、家庭教育方式对个体的人格发展将产生深刻的影响。中国有句俗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阐明了早期童年经验对人的成长的影响,“早期的亲子关系定出了行为模式,塑造出一切日后的行为”。
本个案中,母亲支配性、控制欲、攻击性、冲动性和侵犯性很强,父亲比较软弱,父母的个性行为特点和对子女的教养方式以及家庭成员间的不良关系,直接导致了来访者内心的不良情绪体验。被关小黑屋的痛苦经历使来访者的内心世界里,没有童年的快乐,有的只是孤独和淡漠、无助和冰冷,没有生命、没有活力。显然,来访者潜意识的生活没意思和不安全感来源于小时候被关小黑屋的创伤性经历和不良的家庭关系。
来访者的心理冲突表现在:一方面,一部分生活没意思,来自于来访者眼前的现实生活,很大一部分没意思,来自于3岁的时候被关小黑屋的经历。另一方面,不安全感既来自于现实中的人际交往层面,又受到过去精神上的心理阴影的影响。也就是说,来访者生活在混淆的想象世界和现实世界里。 面对童年创伤,咨询师运用沟通分析(TA)方法,运用心理投射技术,对质、评价、总结、检验,对来访者进行修通。一方面,使来访者理顺与母亲的家庭情感关系,确立母亲是好母亲的观念;另一方面,指导来访者重新审视过去,使来访者认识到,小黑屋使来访者产生精神上的心理阴影的同时,也产生很多光明的、有意思的正性情绪体验。
在咨询师的启发下,来访者表达了过去掩埋的情绪和不快乐的记忆,释放了过去的伤痛,从新的视角重新审视过去的经历对现实生活的影响,评估自己的生活。一方面,来访者接受母亲是好母亲,母亲的行为只是爱的一种不恰当的表达方式的观念;另一方面,来访者认识到现实生活的没意思来源于过去的心理阴影,从而尝试以有意识的、自发的自主性生活方式,取代原有的受自我挫败所支配的生活方式,抚平伤口,与童年的创伤分离,建立成人意识,促成自我的成长与改变,以崭新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微笑的面对生活。
(高新义 整理)
注释
1具体化技术
2咨询师建立焦点解决治疗的例外假设。 3咨询师通过具体化技术获取来访者的背景信息。
4澄清技术,使来访者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以及事件对她的意义。 5高级内容反应技术。 6封闭式提问。
7通过开放式提问,了解来访者的情感体验。
8咨询师通过观察来访者的着装与打扮进一步验证来访者的内心情感和自我状态。 9澄清技术
10咨询师利用投射技术了解来访者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11开放式提问
12通过声音投射技术解释分析来访者对家庭成员的情感表达。 13对质
14总结后接着提出带有假设的封闭式问题,进一步了解来访者的家庭关系。
15通过隐喻和一系列开放式问题帮助来访者鉴别自己的相关历史,尝试评价自己家庭的经历。 16关注的焦点转向新的目标。 17封闭式提问
18焦点解决治疗的例外假设。 19封闭武提问。
20咨询师通过自我暴露技术与来者达到共情。 21对质。
22情感反应与释义的结合,既反应问题内容,又回应来访者的情感。通过开放式提问,让来访者体验过去的心理感受。
23帮助来访者解读其内心体验,明确理解现实生活的体验与童年创伤的关系。潜意识的没意思和不安全感来源于小时候与父母建立亲密关系的不良体验。 24修通。
25继续解读来访者的负性情绪,进行释义和修通。 26引导来访者关注事物两面性,植入正性情绪体验。 27强化来访者能够从新的视角看待事物,增加成人意识。
28现在的干预把目标设定在来访者被加强了的成人意识上,使来访者的内部现实具体化,着眼于新的方式进行思考、感受和行动。
29评估来访者的改变,并加以检验,让来访者体验自主性意识的适度增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