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认识原子结构示意图;了解原子
结构与化学性质的关系;了解离子的形成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发展合作精神,培养自学能力;通过学生归纳总结,培养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原子结构的学习,体会宏观与微观的统一;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原子结构示意图;原子结构与化学性质的关系;离子的形成
教学难点:原子结构与化学性质的关系、离子的形成 教学媒体:教科书、教师讲授、板书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展示此次授课的课题。 师:同学们,这节课的内容是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了更好地学习这部分内容,我们简单地介绍下原子的构成。 ppt展示原子的构成图,引导学生观察 师:这幅图展示的就是原子。仔细观察会发现原子内部有原子核和电子,那么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就构成了原子,再观察会发现图中的原子核内有两种小球,一种带正点,一种不带电,带正电称为质子,不带电称为中子。那么质子和中子就构成的原子核。老师已将原子的构成总结在大家的学案上。 ppt展示课本中图片 师:在体育场中央放一只蚂蚁,蚂蚁相对于体育场而言是非常小的;那我们把原子比作体育场,原子核比作蚂蚁,可见原子核相对于原子也是非常小的。此外体育场中的蚂蚁距离体育场边缘有很大的空间,那同样原子核距离原子边缘也有很大的空间,电子就在这个空间中作高速的运动。 听讲、观察、思考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由于学生还未学原子的构成,为了能更好地学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先将原子的构成做简单的介绍。 介绍原子 的构成 利用图片听讲、观察图片 的直观化,让学 生体会原 子核与原子的体积 关系、位 置关系 师:电子的能量有高有低,能量低的电子听讲、 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能量高的电子在离 核远的区域运动。按照电子离核的从近到 远的顺序将电子的运动分为1、2……7层, 把核外电子的这种运动称为分层运动或 分层排布。 师:为了简明、方便地表示原子核外电子采取学生的分层排布,在化学中采用原子结构示意思考、阅读课本,完成练习1(3分自学的方图将其表示出来。该图为氧原子的结构示钟时间) 式,培养意图,那示意图中每个部分的含义是什么学生的学呢?请观察课本54页图3-11,完成学案习能力 上练习1 新课讲授:原子结构示意图 师:让学生说说练习1的答案 学生先自 学生回答: 学,并完 成练习,老师再讲 解、总结, 教师总结: 让学生先 学,发挥(2) 学生的主 观能动 性,调动学生的积 极性。 (2) 从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看出,第一层容 纳2个电子,第二层容纳6个电子,那一 学生:电子一共8个,质子也是8 共是多少个电子?质子数是多少个? 个 由此可以看出对于原子而言,质子与电子 在数目上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质子数等于电子数 前后四人为一小组,观察四种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图,找出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 小组合作:思考、讨论,试着填写学案(5分钟) 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讨论中迸发思 想的火花,同时培养其合作能力。 新课讲授: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师:鼓励学生回答,并点拨学生。 学生回答: 反馈练习 练习2: 听讲、思考、订正学案 学生完成练习2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新知识。 学生观察从三类原子出发,分别观察这三类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发现规律,培养其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设置问题串,步步引导学生发现一类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共同点。 (一)稀有气体原子结构示意图 观察、思考 观察红色方框圈画的三种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老师的问题: (1) 这三种原子是什么原子? 新课讲授:原子结构与化学性质的关系 (二)金属原子结构示意图 (2) 最外层电子数是多少? 相对稳定结构 学生填写学生上相应内容 观察、思考 观察红色方框圈画的三种原子的结构示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 (1) 稀有气体原子 (2) 最外层有8个电子,氦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 (1)这五种原子是什么原子? (2)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小于4 (2)最外层电子数是多少? (3)是不稳定结构 (3)是不是稳定结构? (4)易于失去电子 (4)倾向于得电子还是失电子? (三)非金属原子结构示意图 观察、思考 观察红色方框圈画的三种原子的结构示 学生回答: 意图,回答老师的问题: (1)非金属原子 (1)这五种原子是什么原子? (2)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大于4 (2)最外层电子数是多少? (3)是不稳定结构 (3)是不是稳定结构? (4)易于得到电子 (4)倾向于得电子还是失电子? 归纳总结学生根据以上学习内容进行总结,三类原子总结:学生填表 的特点,并填表 讲其置于同一表格 中,完善 学生的知识体系。 师:观察所填表中农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生: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核外电子排 子数,你能发现什么? 布,特别是最外层电子数有关。 意图,回答老师的问题: (1)金属原子 练习3: 学生完成练习3 观察下图,思考: 学生观察、思考: 回答: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氯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后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 这两幅图分别是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 的示意图、氯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后的示意 图,数一数它们的质子数和电子数,你发 现了什么? 新课讲授:原 子与离子的比较 师:得失电子后质子数与电子数不相等,此时粒子就带电了,我们把带电的粒子称为离子。 听讲 师: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是阳离子还是 学生观察、思考: 不相等了。 回答:得失电子后质子数与电子数学生观察、思考: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新知识。 由图出发,步步引导,将难点层层分解 阴离子,氯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后是阳离子还是阴离子? 师: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是阳离子,称为钠离子,氯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后是阴离子,称为氯离子,钠离子与氯离子相互作用就构成了氯化钠这种物质,所以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 总结:原子与离子的比较 回答: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是阳离子,氯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后是阴离子 学生听讲 学生根据以上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填表 练习4、5 学生完成练习4和5 比较原子和离子,讲其置于同一表格中,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新知识。 拓展提升 板书设计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一、原子结构示意图 二、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三、原子结构与化学性质的关系
完成学案上拓展提升部分内容 学生完成拓展提升
四、离子
带正电 阳离子 带负电 阴离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