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借:库存现金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库存现金P3 2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其他应付款 营业外收入(原因不明) 1借:原材料/库存商品等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存货P45 2、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管理费用(原因不明) 盘盈 盘亏 1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库存现金 2借:其他应付款 管理费用(原因不明)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1、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原材料/库存商品等 2、借:其他应收款 管理费用(一般损失) 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1、借:固定资产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固定资产P79 2、借:以前年度调整 贷:盈余公积—利润分配
1、现金的盘盈盘亏
①盘盈现金,借记“库存现金”,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批准处理后属于支付给有关人员或单位的,计入“其他应付款”科目;属于无法查明原因的,计入“营业外收入”科目。
②盘亏现金,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贷记“库存现金”科目,批准处理后属于应由责任人赔偿或保险公司赔偿的部分,计入“其他应收款”科目;属于无法查明原因的,计入“管理费用”科目。 2、存货的盘盈盘亏 (1)存货的盘盈
企业在财产清查中盘盈的存货,根据“存货盘存报告单”所列金额,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1、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 1、借:其他应收款/营业外支出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借:原材料 周转材料 库存商品等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盘盈的存货,通常是由企业日常收发计量或计算上的差错所造成的,即正常损失,其盘盈的存货,可冲减管理费用,按规定手续报经批准后,会计分录如下: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管理费用 (2)存货的盘亏
企业对于盘亏的存货,根据“存货盘存报告单”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原材料 周转材料 库存商品等
对于盘亏的存货应根据造成盘亏的原因,分别情况进行转账。
属于定额内损耗以及存货日常收发计量上的差错,即正常损失,经批准后转作管理费用。 借:管理费用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对于应由过失人赔偿的损失,应作如下分录: 借:其他应收款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对于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的原因而发生的存货损失,即非正常损失,应作如下分录: 借: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对于无法收回的其他损失,经批准后记入“管理费用”科目。 借:管理费用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如果是由于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的毁损,应当将相应的进项税额转出。 3、固定资产的盘盈盘亏
企业在盘盈固定资产时,首先应确定盘盈固定资产的原值、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净值。根据
确定的固定资产原值借记“固定资产”,贷记“累计折旧”,将两者的差额贷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其次再计算应纳的所得税费用,借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接着补提盈余公积,借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贷记“盈余公积”;最后调整利润分配,借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盘盈固定资产时:
借:固定资产(原值)
贷:累计折旧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差额)
(2)结转为留存收益时: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固定资产盘亏造成的损失时,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企业在财产清查中盘亏的固定资产,按盘亏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科目,按已计提的累计折旧,借记“累计折旧”科目,按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借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按固定资产原价,贷记“固定资产”科目。 (1)确认资产盘亏:
借:待处理财产损益——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
累积折旧(已计提的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已计提的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处理时,按可收回的保险赔偿或过失人赔偿,借记“其他应收款”科目,按应计入营业外支出的金额,借记“营业外支出——盘亏损失”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
(2)报经批准转销时:
借:其他应收款/营业外支出——盘亏损失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