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类文本中人物形象分析题复习课
作者:李惠娴
来源:《广东教学·教育综合》2018年第106期
教材分析:人物形象分析是文学类文本阅读的中考重要考点。初中所学的文学类文本中有许多人物的典型,提供了很好的学习范例。统观近几年广州市中考文学类文本阅读,人物形象的分析占了4-9分的分值。
学情分析:文学类文本阅读中“人物形象分析题”学生容易丢分,问题往往出在脱离原文,泛泛而谈,而前提是对文中人物的性格形象和情感把握不到位,阅读题的解答过程中常不从实际出发,或过分拔高人物的思想品质;或概括与分析不匹配或以偏概全,阅读的精细化程度不够,缺少有效的应对方法,导致答案游离化、简单化。不能多角度、全面分析评价人物。 设计思路:本节课意图通过经典回顾由教材的例子迁移到中考人物形象分析考题,根据课内总结归纳的人物形象分析方法及作用运用到中考文学类文本人物形象分析题,再现思维过程,有效地解答中考备考中的文学类文本人物分析题。 教学目标
1.温故名篇中人物形象,梳理归纳人物形象描写的方法,把握文学类文本人物形象的特点和意义。
2.把握文学类文本的基本特点和“人物形象分析”阅读题的基本和规律。 3.通过实题操作来把握解答“人物形象分析”阅读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课内所学的文学类文本归纳人物形象描写方法及作用。 2.难点:研究典型考题总结解题思路,学会规范性答题。
教学准备:经典文段的回顾(见下列表格)作为前置作业小组合作完成,教师收集人物形象分析近几年广州市中考题并研究题型分类总结解题思路。 教学过程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导入:在写人叙事类的散文中,人物形象一般不如小说中的形象丰满完整,它可以是人物的一个神态、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等等,承载着作者的情感与文本的主旨。所以对叙事性文本特别散文人物形象的理解与分析就成为了这类阅读考查中命题的热点。 上两次月考考试时咱班这道题的平均分为2.1分,对于占4或5分题值的分数来说,得分率确实不高。所以我们今天进行这个专题的系统复习。 一、名篇引擎,归纳人物描写方法及作用
内容与意图:以教材中的经典为例子,引导学生在温故中归纳总结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及作用。
过程与方法:1.回顾曾学过的六篇文学类文本经典片段,确定人物及身份、人物描写方法,并分别从生活状况、性格特点及内心情感等方面揣摩片段中人物描写的作用。 2.归纳总结
人物描写的方法:正面描写(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细节描写) 侧面描写:通过周围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的烘托
人物描写的作用在于突出人物形象。包括:生活状况、内心情感、性格特征、精神品质。 即:表“意”+表“情” 二、链接中考,题例分析
1.“人物形象分析”在广州市中考阅读中考点
内容与意图:展示近几年来文学类文本阅读“人物形象分析”考点。 2.题例分析,归纳总结
内容与意图:展示中考文学类文本阅读中人物形象分析考题及参考答案,学生根据考题的提法,明确考题类型,提炼解题思路。
过程与内容:请根据题例,研究参考答案,制定评分细则及解题思路。 1.题例展示,总结规律
题型一:赏析人物描写方法及效果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2015广州中考)《地铁客风格》
下面语句运用了多种描写方法,请加以赏析。(5分)
一位硕大身膀的黑人妇女,冲决门口的阻挠挺了上去,侧身一扛就撞到中部敞亮地域,朝窗外等车者肆意微笑,甚是欢快。 分析参考答案:
“硕大身膀”外貌描写表现黑人妇女的强壮,“冲”“挺”“扛”动作描写表现她力量之大、行为粗鲁和挤地铁之艰难,“肆意微笑”“甚是欢快”等神态描写充分表现了她硬闯上地铁后得意扬扬的心理。
明确评分细则:描写方法及分析一点2分,两点3分,三点5分 (2)20.下面语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请联系上下文加以赏析(5分)
譬如你站在沙滩上,突然一个浪头,天一样高,眼睁睁看着它扑下来,你其实不知道躲。 到哪里去,反正趴着躺着都会被击倒。
分析参考答案:心理描写,写出“我”听完安德烈的“独立宣言”后内心的感受,形象细腻地写出了“我”当时内心的愕然、无奈与无助。
明确评分细则:描写方法1分,感觉说明2分,心情2分。 答题模式:描写方法+具体分析+表达效果 题型二:概括人物形象并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1)(2013年广州中考)《猫人》
“我把支票对折,扔到柜台上,好让他扔掉。可是,我的內心告诉我把支票留下来”反映了“我”怎样的品格?请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4分) 明确评分细则:人物描写2分+具体分析品格概括2分
(2)《童年》18题,请各举一例分别说出三兄弟不同的个性。 分析参考答案: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①大哥:冷静、关心照顾两个弟弟。如小弟弟掉到井里,他在救助的同时,还想到轻一点,别伤着他了。
②二哥:通过语言和动作描写,可以看出二哥老实、幽默。如“你发疯了,就一这回事儿”。
③弟弟:滑稽可爱、活泼机敏。如“捉迷藏跳到井里”“我是跌到水洼里的,对吧?” 明确评分细则:性格品质1分,事例分析1分,三点共6分。 答题模式:性格品质(外在特征+精神实质)+事例+分析 题型三:根据故事(情节)概括人物特点/品格 (1)(2016广州中考)《独立的宣言》
18.文中所说的典型的亚洲母亲是怎样的?请分点概括。(4分) 参考答案:
①一边给孩子自由,一边觉得是“授权”或“施予” ②干涉孩子的工作、交友娱乐、学习 ③渴望与孩子保持儿时的亲近
④过分关心孩子个人生活,缺乏对孩子的尊重与信任 评分细则:每点1分,共4分。
答题模式:根据内容从不同的方面概括人物的特点,分条作答。 (2)(2017广州中考)《龙虎斗》
18.文中的主人公王兴龙具有哪些品格?(4分)
学生分析交流后教师明确答题模式:立足文本,抓人物对人对事的态度和方式以及他人的评价来概括主人公的品格。 题型四:人物形象作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2014温州中考语文试题)
结合《读契诃夫》第(2)段,探究《牡蛎》第(20)段中,“一群人迅速把握团团围住,带着好奇心和笑声瞅着我”这一场面描写的用意。(5分)
分析参考答案:这一场面写出了人们毫无同情心;揭露和批判了社会这个“病者”的冷漠无情;引发读者对疗治这个社会的关注。
明确评分细则:人物的特点+作者的情感倾向 小结: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从考题实践到理论总结考查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立足于学生回答问题时过于拔高、不切合实际的情况进行分析,建立答题模式。 人物形象分析方法:
①借助描写方法分析人物形象。 ②借助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③借助作者倾向分析人物形象。 解题思路:
①体把握文章人物形象特点,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
②画出文章中关于这个人物描写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性的语句。
③看用了什么手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 ④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 人物形象分析答题思路:
1读懂文本,审清题意基础上,判断人物描写方法。
2.抓住人物的身份特征,多用形容词准确揭示人物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 3. 合并同类信息,分点扣题作答。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三、实战演练,及时反馈 设计意图:
及时运用总结的方法,让学生得到巩固提升,同时通过实际操作发现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进行及时的点拨。
(一)文学类文本1:《父亲的病》(文本略)(选自《朝花夕拾》,有删改)。 下面语句的加点词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请联系上下文加以赏析。(4分) 他仍旧泰然的开了一张方,但已停止败鼓皮丸不用,药引也不很神妙了 (二)文学类文本2:《 猫婆》(文本略) 馮骥才 1.请简要概括文中猫婆的形象。(4分) (三)文学类文本3:
《车夫老马》(文本略):老舍(选自《骆驼祥子》第七章,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有删改)
在《骆驼祥子》中,老马和小马最终的命运如何?老马这个人物形象有哪些作用?(5分)
文学类文本4:
《手掌里的清凉》(段奇清/文,选自《铜陵日报》,有删改)
妈妈为什么相信“无论将来的日子过得如何,他都是人间最富有的”?请从哥哥的性格特点方面作答。(3分)
过程与方法: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每人选择一篇阅读,当堂限时完成,四种类型的考题兼顾在一小组内,交流后选择有代表性的进行点评。教室当堂明确。
总结与评价:人物形象分析的考题类型、考题答题模式,考题规范化表达。 四、教学反思
初三专题复习,目的非常明确就是为了提升学生得分能力,而人物形象分析这块,大家都认为其简单,得分率却很低。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有必要研究下,所以,笔者在设计时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