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审核:马文峰
批准:马文峰
中心化验室
中心化验室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为保护公司、职工生命和财产的安全,防止突发性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并能够在事故发生的情况下,及时、准确、有条不紊地控制和处理事故,有效地开展自救和互救,尽可能把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环境污染和经济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做好应急救援准备工作,落实安全责任和各项管理制度。根据中心化验室的实际情况,本着“快速反应、当机立断,自救为主、外援为辅,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一、 基本情况
中心化验室负责集团公司所有生产控制分析和产品质量检验工作,下设十三个生产班组,截止2012年初,现有职工140名,其中天然气装置89名,煤化工装置51名。
二、安全管理概况
建立健全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分析规程、消防设施管理规定、火灾扑灭方法等;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经培训、考核合格;特种作业人员经主管部门安全教育、培训考核合格,取得资格证书;从业人员经培训考试取得上岗证,制定了有关的安全管理制度;对可能发生
的生产安全事故,配备了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和设备。
三、指挥机构
1、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
组 长 马文峰
副组长 范东启 李 蔚 李 敏
成 员 梁 勇 尚杰锋 李红英 丁敬增 刘新民
2、指挥领导小组职责
①负责事故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
②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实施和演练;
③检查督促做好重大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各项准备工作。
3、指挥小组成员职责:
①发生事故时,当班班长向调度台通报事故情况;
②通知指挥领导小组组长;
③组织启用消防栓,尽可能用消防水稀释危险化学品泄漏源;
④弄清事故情况、危险大小和组织人员抢险或撤离。
四、危险目标和危险性
危险目标:各装置区取样点及分析室
危险性:正常生产情况下,各装置区存在液氨、一氧化碳、硫化氢、氢气。一旦发生大量泄漏或爆炸,直接威胁现场取样人员及分析室人员的人身和生命安全。
五、准备及预防
1、化学危险品目标的确定
各工艺装置具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易中毒的特性,当出现操作失误、设备失修、工艺失控、腐蚀等原因发生泄漏时,存在着爆炸、人员中毒、窒息等严重事故的潜在危险。现场岗位确定为危险区,现场取样点为危险源。
2、发生泄漏、爆炸影响的范围
①可危及到现场岗位;
②可危及到周围相关单位。
3、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①装置停车;
②对下风口处疏散不及时的人员造成伤害;
③对下风口处的绿化植物造成污染,严重者会被熏死;
④扩散区域的空气会造成污染。
4、救援队伍的组成
全体人员负有危险源事故应急救援的责任,现场班组是事故救援和处置的骨干力量,由指挥小组统一指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妥善安排救援工作或组织人员撤离。
5、救援防护装备
个人防毒面具,岗位每人一套;氧气呼吸器4台。分别设置在:尿素分析室、合成分析室。灭火器材47个。分别设置在:煤化工装置15个,天然气装置 32个。
以上各种装备要班班检查,严格交接班,确保器材始终处于完好备用状态,一旦发生泄漏事故,出现伤员,首先做好自救互救。每位职工都要学会心肺复苏术等,如发生化学灼伤要立即在现场用大量清水冲洗。
6、救护工器具定向使用
①指挥组长、救援队伍,使用氧气呼吸器或防毒面具等。
②现场人员听从指挥部的统一调度。
7、指挥员联络电话:
组 长:马文峰 6453
副组长:范东启 6237 李 蔚 6734 李 敏2042
组 员:安全工程师2346 技术组6277 管理组6452
救援小组成员和骨干人员与指挥部保持联系,利用现场电话或亲自向指挥组长汇报事故及处理情况。
8、事故预防措施
①根据各界区不同情况,各班组应对分析人员进行事故预防演练。
②各岗位严格操作规程,减少分析事故的发生;
③义务消防队员要按时参加预防演练。
六、救援工作的实施
1、一般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理
①如发现外漏气体气量不大,人不能接近,应尽快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或氧气呼吸器离开现场,通知班长及有关人员,在有人配合监护的情况下,能制止泄漏最好。如泄漏仍在继续和扩大,待有关人员作出处理决定后再作相关处理。
②如发现高压管线泄漏,这种情况非常危险,应沉着冷静,在最短的时间内通知班长。如氨雾覆盖面积较大,应安排各岗位人员有序撤离到安全处,即事故地点上风头处;
2、重大泄漏事故的应急救援实施:
①氨雾覆盖面积较大,事故发现者可根据事故情况,立即向班长、调度台和安全负责人及安全监管人员报警;
②安全负责人接到事故报警后,立即通知在厂的救援成员到达指定地点,成立临时救援指挥部,根据事故情况与调度结合,向周围单位发出疏散通报;
③救援指挥部充分利用骨干力量,利用就地消防水稀释污染物,查明事故的发生源,能在线处理的在线处理,不能在线处理的发出停车处理命令;
3、处理事故原则:
①首先保证人身安全,特别是现场分析人员人员,发现氨泄露覆盖面积较大,立即配戴氧气呼吸器或防毒面具,以最短的时间脱离现场并通知班长。
②事故处理过程中,班长作为救援小组成员,首先疏散事故区域内的人员,了解伤亡情况并与救援指挥组长保持联系,协助完成事故处理、与调度联系等工作;
③安全员及安全监管人员,协助救援指挥组长完成相关工作。
七、现场应急处理
(1)创伤:伤处不能用手抚摸,也不能用水洗涤。若是玻璃创伤,应先把碎玻璃从伤处挑出。轻伤可涂以紫药水(或红汞、碘酒),必要时撤些消炎粉或敷些消炎膏, 用绷带包扎。
(2)烫伤:不要用冷水洗涤伤处。伤处皮肤未破时,可涂擦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或用碳酸氢钠粉调成
糊状敷于伤处;如果伤处皮肤己破,可涂些紫药水或1%高锰酸钾溶液。
(3)受酸腐蚀致伤: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或稀氨水、肥皂水)洗,最后再用水冲洗。如果酸液溅入眼内,用大量水冲洗后,及时送医院诊治。
(4)受碱腐蚀致伤: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2%醋酸溶液或饱和硼酸溶液洗,最后再用水冲洗。如果碱溅入眼中,用硼酸溶液洗。
(5)吸入刺激性或有毒气体:立即脱落毒区,到空气新鲜处,及时送医院就医。
(6)触电:首先切断电源,然后在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
(7)起火:起火后,要立即一面灭火,一面防止火势蔓延(如采取切断电源,移走易燃物品等措施)。灭火的方法要针对起因选用合适的方法。一殷的小火可用湿布、石棉布火砂子覆盖燃烧物,即可灭火。火势较大时可用灭火器。但电器设备所引起的火灾,只能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不能使用泡沫灭火器,以免触电。实验人员衣服着火时,切勿惊慌乱跑,赶快脱下衣服,或用石棉布覆盖着火处。
八、训练和演习
加强对岗位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定期组织安全消防及防护器材的正确使用培训,组织事故救援演习,使每个职工都能够熟练掌握事故处理与自我救护技能。
中心化验室
2012-02-2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