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不同养殖模式对鸡综合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

来源:东饰资讯网
.22. 生产指导 LIvEsTOCKAND P0ULTRY| DUSTRY No 24O 不同养殖模式 对鸡综合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 王兴春 鸡的利润,并比较I号鸡舍和Ⅱ号鸡 舍利润的差异。 2试验结果 2.1 不同鸡舍死淘率的比较 从20o7年8月28日进鸡开始到实 0341OO) (山西农业大学原平农学院动医系.山西 原平验结束,I号鸡舍鸡病主要有大肠杆 菌病(腹膜炎、输卵管炎以及气囊炎)、 沙门氏菌病(成年鸡白痢)、新城疫(非 中图分类号:¥83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14(2009)04—0022—02 摘 要通过对不同养殖模式的鸡舍总体死淘率、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分析比较。 典型新城疫)和慢性呼吸道病等;Ⅱ号 试验结果证明标准化鸡舍的总体死淘率、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明显好于普通鸡舍。标准化养 殖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益的健康养鸡模式。 鸡舍发生的疾病包括大肠杆菌病、沙 关键词 死淘率 生产性能 经济效益标准化养殖 门氏菌病、新城疫、低致病性禽流感、 慢性呼吸道病,且其混合感染较多。大 上世纪9O年代中期至今,人们生活 毒、免疫和饲养,每天有详细的记录。 肠杆菌病的病型较多。除了腹膜炎、输 水平不断提高,对肉、蛋、奶等畜产品的 1.1_2动物:2006年8月28日开封正大 卵管炎以及气囊炎外.还有心包炎和 需求量13益增大,使得养鸡业迅速发 进68日龄海兰褐青年鸡ll 121只,I号 肝周炎、败血症等.沙门氏菌表现为成 展.由小规模散养转变为集约化养殖, 鸡舍10 121只,Ⅱ号鸡舍l 000只。 年鸡白痢、全身败血症及输卵管炎。新 养殖规模不断增大.养鸡业的快速发展 1.1.3饲料:正大322青年鸡全价料: 城疫的症状部分为典型症状,部分为 带动了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暴露了不规 正大324产蛋鸡全价料。 非典型性且与大肠杆菌等混合感染。 范养鸡业的许多弊端和缺陷。 1-2方法 通过统计分析可以看出.I号鸡 我国传统的养鸡由于鸡舍简陋、 1_2.1 I号、Ⅱ号鸡舍死淘率比较:根 舍的死亡鸡数为441只,总体死淘率为 环境条件差等因素.再加上养殖户的 据疾病诊断和1日志记录.分析各实验 4.35%.Ⅱ号鸡舍死亡的鸡数为211只. 文化水平有限.导致养殖效率低、养殖 组死淘情况。混合感染死亡的鸡以主 总体死淘率为21.1%。I号鸡舍总体死 综合成本高、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 要引起死亡的疾病统计。 淘率比Ⅱ号鸡舍下降了16.75%:I号 病、慢性呼吸道病、低致病性禽流感和 1_2.2 I号、Ⅱ号鸡舍生产性能比较 鸡舍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新城 新城疫等疾病的频繁发生.大大制约 (1)产蛋率比较:以周为单位收集鸡蛋, 疫、慢性呼吸道病的死淘率比Ⅱ号鸡 'r养鸡产业的发展I1-41。而目前消费市 记录自初产期至试验结束各周的产蛋 舍的分别下降了3.5%、1.45%、6.85%、 场则由数量型快速向质量型转变,无 率.具体方法如下:记录每周的产蛋总 0.79%:II号鸡舍还发生过低致病性禽 公害、绿色肉品成为未来消费的主流。 数.与该组当周内鸡总数比较,即得周 流感.且发病死亡淘汰的鸡90%以上 因此.实行产业标准化生产.提高养殖 产蛋率;(2)平均蛋重:以周为单位收集 是由低致病性禽流感、大肠杆菌病、沙 经济效益是当前和今后养鸡产业发展 鸡蛋,随机选取30颗,称总重,总重,30 门氏菌病、新城疫和慢性呼吸道病引 的必由之路。 即为该周蛋平均重:(3)料蛋比:以周为 起的.这几种疾病的发生都和鸡舍的 目前,对标准化鸩舍的报道很 单位收集鸡蛋,称总蛋重.总蛋重/该周 环境密切相关,详见表1。 多.但综合环境因素对鸡综合生产性 饲喂饲料总重即为该周料蛋比;(4)周 2-2鸡舍生产性能检测结果 能影响的研究报道小多。为了进一步 平均畸形蛋、沙皮蛋、软壳破损蛋比: 经过对蛋重、产蛋量和耗料量的 探讨标准化养鸡与传统养鸡模式在 以周为单位收集鸡蛋,畸形蛋、沙皮 统计分析,结果表明I号鸡舍在产蛋 养鸡成本、经济效益上的差别,本实 蛋、软壳破损蛋/l周总产蛋数。 前期、产蛋中期、产蛋后期三个阶段 验通过对标准化鸡舍与传统鸡舍总 1.2.3经济效益分析:根据鸡苗、试 中.周平均蛋重60.9 g.周平均产蛋率 体死淘率、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分 验期总耗料量、药物、疫苗、水电费、人 84.7%.周平均料蛋比为2.45:II号鸡 析比较,为探索适合中国实际的低成 工费、鸡舍折旧费的总支出和出售鸡 舍周平均蛋重6O.8 g,周平均产蛋率 本、高效益的健康养鸡模式提供理论 蛋及淘汰鸡收入两者的差,计算每只 82.6%.周平均料蛋比为2.53,两栋鸡 依据和方法。 表1 不同鸡舍死淘率的比较 只、% 1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鸡舍:I号鸡舍(正大标准化 鸡舍)和Ⅱ号鸡舍(传统鸡舍),两者相 距4 km.环境和气候条件相同.常规消 收稿日期:2009—02—07 生产指导-23. 舍平均蛋重没有差异,周平均产蛋率 I号鸡舍比Ⅱ号鸡舍高2.1%,周平均 料蛋比低0.8.详见表2。 2.3经济效益分析 重60.8 g,周平均产蛋率82.6%,周平均 料蛋比为2.53,两栋鸡舍周平均产蛋 率I号鸡舍比Ⅱ号鸡舍高2.1%,周平 均料蛋比低0.8。 为l 083 720元和l15 126.4元,I号鸡 舍每只鸡的耗料量稍低于Ⅱ号鸡舍, 药品和疫苗每只鸡比Ⅱ号鸡舍的低 0.13元;收入包括鸡蛋、淘汰鸡以及其 它(鸡粪等),I号鸡舍和Ⅱ号鸡舍的 总收入分别为l 313 464.3元和1l5 126.4元。l号鸡舍和Ⅱ号鸡舍每只鸡 的利润分别为23.7元和10.2元。I号鸡 舍每只鸡比Ⅱ号鸡舍多收人13.5元, 试验期间.I号鸡舍和Ⅱ号鸡舍 的总支出分别为l 083 720元和107 l 15l3元.总收入分别为l 313 464.3元 和115 126.4元。I号鸡舍药费每只鸡 平均比Ⅱ号鸡舍低O.13元。I号鸡舍 气温过高过低都对家禽的产蛋和 饲料利用不利.温度过高导致鸡的生 长迟缓.死亡率增加,影响生产性能, 温度过低导致饲料利用率下降,其结 果往往使营养变得不足以维持生机, 和Ⅱ号鸡舍每只鸡的利润分别为23.7 这对生长和产蛋的影响极大。 元和l0.2元.I号鸡舍每只鸡比Ⅱ号 3_2不同饲养方式对鸡场效益的影响 鸡舍多收入13.5元,详见表3。 随着我国养鸡集约化程度的不断 提高。饲养规模变得越来越大。竞争不 3分析与讨论 断加剧.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 3.1 不同饲养方式对鸡生产性能的 提高.每只鸡的效益不是很高.这就要 影响 求我们在管理上精益求精,求规模的 对于产蛋鸡。最适宜温度是l8— 同时更要取得规模的效益,通过环境 23℃.在最适宜温度范围内.产蛋鸡表 控制的改进提高了生产性能,产生 现为饲料利用率高。抗病力强、产蛋率 巨大的经济效益。 高,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I 61。试验结果 3_2_1 环境改进的经济价值分析: 表明I号鸡舍在产蛋前期、产蛋中期、 I号鸡舍和Ⅱ号鸡舍在整个实验期间 产蛋后期3个阶段的3O周巾.周平均蛋 购买70日龄鸡、实验期间消耗的饲 重60.9 g,周平均产蛋率84.7%,周平 料、使用的疫苗和药物以及人工费、 均料蛋比为2.45:Ⅱ号鸡舍周平均蛋 水电费和鸡舍的折旧等的总支出分别 表2鸡舍生产性能检测结果g,枚、%、kg 项目 I号鸡舍 Ⅱ号鸡合 数量 价格 金额 数量 价格 金额 表明鸡舍环境控制改进后生产性能的 提高所增加的产值和利润可以产生很 大的经济效益。 3.2.2环境改进的产品质量价值分 析:试验结果明显可以看到无论是生产 性能还是死淘率,环境控制性鸡舍(I 号鸡舍)都好于普通鸡舍(II号鸡舍), 我们看到改善饲养环境后减少r与环 境因素有关的疾病.提高r成活率和饲 料转化率.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还 应看到明显的提高了产品质量。 由于我国家禽疫病防治水平较 低.疫病未能得到有效控制.于是大量 使用疫苗和药物.更有睡者.在饲料中 添加茶碱和B一兴奋剂,以促进增重, 所以国内畜禽产品药物残留普遍超 标,对出口极为不利。 本实验结果表明环境控制性鸡舍 无论是发病率、死亡牢、经济效益和社 会效益等明显好于普通鸡舍,通过鸡 舍环境的改进,不仅提高l『鸡只的生 产性能降低_r生产成本,更町以通过 牛物安全措施减少鸡群用药,有效降 低药残,提高_r产品质量.增强r产品 的市场竞争能力.因此鸡舍环境改进 也具有很高的产品质蜒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增光.我国养鸡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及其对策.中国禽业导刊,2005(3):8 ̄9 f2】段淑霞,赵守山,张卫.等.农户养鸡需规 范的九大问题.家禽科学,2006(2):36 ̄37 f3】凯戈.乡村养鸡业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黑龙江农业.2oo1(9):36 i 41秦发才,王复江.养鸡小区存在的问题 及建议.中国家禽.2007(4):54~55 【5】A.Pabuccuoglu.Effect of Heat Stress On Oxidative Stress lipid Peroxidation and some Stress Parameters.British Poultry Science, 2003(9):545-550 i61孙小琴译.热应激条件下的家禽饲养.中 国家禽.2001f16):32~3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