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医特色操作分析

来源:东饰资讯网


抚宁县中医院妇产科中医特色诊疗项目

一、拔罐法治疗产后风

一、治疗流程:

选取阿是穴,膈俞(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血海(屈膝,在髌骨内上缘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足三里(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用镊子夹酒精棉球一个,点燃后使火在罐内绕1-3圈后将火退出,对准穴位,使罐吸附在穴位上,留置10-15分钟,然后将罐起下,每3天一次,持续两周,通经活络,祛风散寒。 二、适应症

产后出现全身关节,手,脚,腰,肩膀,脚底有酸疼,麻木,怕冷,发冷,有沉,累的感觉等症状的患者。 三、禁忌症

1.有心脏病、血液病、精神病或神经质的人,肺结核及各种传染病、各种骨折、极度衰弱、妇女月经期、过饱、过饥、过渴、醉酒等;

2.凡局部有皮肤病或全身枯瘦,肌肉失去弹性者,不可拔罐; 3.凡血管多、骨凸起、毛发部、心跳处、眼、耳、鼻、口与乳头等部位,均不可拔。

4.此外有高热、昏迷、抽搐、妇女妊娠期间及水肿、腹水、肿瘤等亦不宜应用。

1

四、注意事项

1、应选择肌肉较丰富的部位拔罐,骨骼凹凸或毛发较多处不宜拔罐。

2、根据拔罐部位选择大小合适的火罐,并仔细检查罐口是否光滑、有无裂痕,以防损伤皮肤或漏气。

3、操作应稳准轻快,留罐时间一般不超过10分钟,并随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火罐吸附情况。

4、拔出脓血者,应清除干净,并在局部覆盖敷料或外敷药物,火罐要清洗、消毒后再用。

5、防止烫伤,如局部出现较大的水泡,需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泡内液体,涂以紫甘油或黄连膏并用无菌纱布覆盖。 6、注意防寒保暖。

抚宁县中医院妇产科

2

二、艾灸法治疗剖宫产后排气不畅

一、治疗流程

选取大肠俞(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天枢(脐中旁开2寸)、归来(脐中下4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支沟(腕背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正中间)、足三里(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上巨虚(足三里下3寸)等穴,点燃艾条,对准穴位,约距皮肤2-3cm左右进行熏烤,使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持续10-15分钟,至皮肤出现红晕为度,每天2-3次,调理肠胃,理气行滞。 二、适应症

产后出现腹痛腹胀,12小时仍未排气者。 三、禁忌症

1.凡实证、热证、阴虚内热者禁; 2.传染病一般不宜用灸法;

3.孕妇、高热、急性炎症(肠痈、急腹症)、大饥大饱、醉酒、大惊、精神病禁灸;

4.面部、眼周、心脏、大血管、黏膜等处及孕妇腹部和腰骶部不宜施灸。 四、注意事项

1..采用直接灸或间接灸时,操作者应认真守护在病人身旁,随时询问病人有无灼热感,以及时调整距离,防止烧伤。观察病情变化及有无因体位不适而引起的肢体痛苦,了解病人

3

的生理、心理感受。施灸时体位要平而稳,防止艾灰脱落烫伤皮肤,烧伤衣被。灸时余灰应用弯盘接取。

2..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如灸后起泡,小者可自行吸收,无需处理,大者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泡内液体,按常规消毒,覆盖无菌纱布,保持干燥,防止感染。

3..艾条施灸的先后顺序宜先上后下,先灸头顶、胸背,后灸腹部、四肢。

4.颜面五官及有大血管处不宜施灸;孕妇腹部及腰骶部禁灸;实热证不宜施灸。

4

三、耳穴压籽治疗产后缺乳

一、治疗流程

产妇分娩后,根据耳穴分布,取双侧内分泌、胸、交感、肝、脾等穴,常规消毒。将胶布剪成菱形,胶布大小约为6×6毫米至10×10毫米左右。根据部位选择大小适宜的贴压物。将王不留行籽置于剪好的胶布中,对准穴位贴紧并稍加压力,使产妇感觉到酸、麻、胀、痛,每次1~2分钟,指导产妇每日自行按摩三五次,以每次使耳廓发热为度。夏季留置3天,冬季留置5天。同时,要求产妇母婴同室,第一天助新生儿吸吮母亲乳头12次,以后每天6~8次。 二、适应症:

产后没有乳汁分泌或乳汁分泌不足者。 三、禁忌症:

1.产后乳汁分泌过多者; 2.耳廓有炎症或冻疮者; 3.外耳畸形者;

4.对王不留行籽或胶布过敏者。 四、注意事项

1.使用中应防止胶布潮湿和污染,以免引起皮肤炎症; 2.耳穴应轮流选用,更换耳穴时,应将胶布痕迹清洗干净。 3.双耳交替进行。

5

四、耳穴压籽治疗妊娠恶阻

一、治疗流程

选取皮质下、贲门、内分泌、神门、交感为主穴,呕吐食物者加胃区,呕吐酸水或苦水加肝区,呕吐痰涎加脾区。将胶布剪成菱形,胶布大小约为6×6毫米至10×10毫米左右。根据部位选择大小适宜的贴压物。将王不留行籽置于剪好的胶布中,对准穴位贴紧并稍加压力,使产妇感觉到酸、麻、胀、痛,每次1~2分钟,指导产妇每日自行按摩三五次,以每次使耳廓发热为度。夏季留置3天,冬季留置5天。 二、适应症

适用于妊娠早期出现干呕或恶心呕吐,不欲饮食,甚食入即吐者。 三、禁忌症:

1.耳廓有炎症或冻疮者; 2.外耳畸形者;

3.对王不留行籽或胶布过敏者。 四、注意事项

1.使用中应防止胶布潮湿和污染,以免引起皮肤炎症; 2.耳穴应轮流选用,更换耳穴时,应将胶布痕迹清洗干净。 3.双耳交替进行。

6

五、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

一、治疗流程

选用中药红藤15g、败酱草15g、伸筋草15g、乳香10g、没药10g、红花10g、蒲公英15g,加水500ml,煎取150ml,排便后直肠给药,保留至少30分钟,14天为一疗程。 二、适应症

慢性盆腔炎症见少腹隐痛,带下色黄,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或数属湿热瘀结证者。 三、禁忌症

1.肛门、直肠、结肠手术后的病员,大便失禁患者均不宜做保留灌肠。 2.妇女经期禁用。 四、注意事项

1.灌肠前应了解病人病情及病变部位,以便选择适当的卧位和插管深度。

2.灌肠前需排便、排尿,一般选择晚睡前灌为宜。 3.药液应过滤,温度保持在39-41℃,量不超过200ml。 4.压力要低(液面距肛门﹤25-30 cm),液体流速要慢,插管要深(15-20cm),肛管要细。

5.操作中严密观察病情,注意腹部保暖。

7

六、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输卵管通而不畅

一、治疗流程

选取中药丹参30g、路路通15g、天仙藤20g、三棱15g、莪术15g、赤芍15g、地龙15g、桃仁20g、桂枝10g,加水500ml,煎取150ml,排便后直肠给药,保留至少30分钟,14天为一疗程。 二、适应症

经输卵管碘油造影确诊为输卵管通而不畅的患者。 三、禁忌症

1.有肛门或直肠疾病如肛裂、肛周脓肿、慢性肠炎、肠癌等患者禁用。

2.孕妇及妇女经期禁用。 四、注意事项

1.灌肠前应了解病人病情及病变部位,以便选择适当的卧位和插管深度。

2.灌肠前需排便、排尿,一般选择晚睡前灌为宜。 3.药液应过滤,温度保持在39-41℃,量不超过200ml。 4.压力要低(液面距肛门﹤25-30 cm),液体流速要慢,插管要深(15-20cm),肛管要细。

5.操作中严密观察病情,注意腹部保暖。

8

七、中药湿敷法治疗外阴炎

一、治疗流程

选用中药苍术10g、百部10g、苦参10g、黄柏10g、地肤子15g、土荆皮15g、蛇床子10g、白鲜皮15g,加水500ml,煎取150ml,用纱布浸吸药液,敷于外阴部,保留30分钟,每日2次,7天为一疗程。 二、适应症

外阴炎症见外阴瘙痒、潮红、充血,或外阴疖肿,舌质红,苔黄或腻等属下焦湿热证。 三、禁忌证

1.热证、皮肤过敏性疾病、疮疡破溃不宜使用。 2.孕妇及妇女经期禁用。 四、注意事项

1.治疗过程中随时听取病人对热的反应,观察皮肤颜色。 2.热敷温度以患者能耐受为限,对皮肤知觉迟钝者尤须防止烫伤。

9

八、中药熏洗法治疗阴道炎

一、诊疗流程

选用中药苍术10g、百部10g、苦参10g、黄柏10g、地肤子15g、重楼15g、蛇床子10g、土茯苓15g,加水1000ml,煎取500ml,温度高时先熏,温度降到30℃左右后坐浴5-10分钟,每日2次,7天为一疗程。 二、适应症

阴道炎患者症见带下增多,色黄质稠,有异味,舌红苔黄或腻,或反复发作的阴道炎,伴或不伴外阴瘙痒、少腹隐痛属湿热下注证者。 三、禁忌症

1.外阴部有感染或化脓破溃禁止使用; 2.孕妇及妇女经期禁用。 四、注意事项

1.薰洗药温不宜过热,一般为50℃-70℃,以防烫伤。 2.阴道炎患者见带下量多,色白质清,小腹冷痛,腰酸怕冷,舌质淡,苔薄白等证属寒湿下注型不宜使用。

10

九、腹部穴位按摩治疗产后子宫复旧不良

一、治疗流程

选取中极(前正中线上,脐下4寸)、关元(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气海(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子宫(脐中下4寸,中极旁开3寸)、归来(脐中下4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等穴位,先环行按摩,再用指压,使产妇感觉到酸痛,每次1~2分钟,每天6-8次。 二、适应症

适用于顺产后出血较多,子宫复旧不理想者。 三、禁忌症 1.剖宫产后禁用。

2.腹部皮肤有破损者禁用。 四、注意事项

1.操作前应修剪指甲,以防损伤皮肤。腹部按摩前,嘱患者排空膀胱。

2.操作时用力要均匀,柔和持久,禁止使用暴力。 3.治疗过程中观察患者的反应,若有不适宜及时调整手法或停止治疗,以防发生意外。

11

十、穴位贴敷防治妇科手术后恶心呕吐

一、治疗流程

妇科手术后5分钟,先将贴敷部位用75%乙醇或碘伏常规消毒,然后取直径1厘米,高度0.5厘米左右的药膏,将药物(选用吴茱萸、肉桂,粉碎研末姜汁调)贴于穴位上,一般选取双侧足三里及双侧内关穴,用5厘米×5厘米的脱敏胶布固定,持续24小时后取下。 二、适应症

适用于妇科手术后的所有患者。 三、禁忌症

1.久病、体弱、消瘦以及有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者慎用。 2.孕妇、幼儿慎用。 3.颜面部慎用。 4.糖尿病患者慎用。

5.贴敷部位有创伤、溃疡者禁用。 6.对药物或敷料成分过敏者禁用。 四、注意事项

1.对于所贴敷之药,应将其固定牢稳,以免移位或脱落。 2.对胶布过敏者,可选用低过敏胶布或用绷带固定贴敷药物。 3.对于残留在皮肤上的药膏,不宜用刺激性物质擦洗。 4.贴敷药物后注意局部防水。

5.贴敷后若出现范围较大、程度较重的皮肤红斑、水泡、疹

12

痒现象,应立即停药,进行对症处理。出现全身性皮肤过敏症状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13

十一、中医微波治疗

一、治疗流程

运用微波治疗仪对腹部进行局部治疗,持续20分钟,每日一次,连续7天为一疗程。 二、适应症

适用于盆腔炎、剖宫产及妇科手术后的所有患者。 三、禁忌症 1.出血性疾病; 2.活动性结核病;

3.恶性肿瘤(大剂量治疗例外); 4.三岁以下幼儿及孕妇; 5.植有心脏起搏器患者;

6.心力衰竭、高血压、心脏病; 7.神志不清、痴呆、弱智者。 四、注意事项

1.要求各连接处之间必须对准,旋紧,保证牢固无误,绝不充许空载启动。

2.严禁在有微波输出时,将正在使用的辐射器离开治疗部位。 3.理疗时以适当的频率往复移动辐射器,以免局部温度过高。 4.在理疗过程中不允许患者自己操作仪器。

5.用液体擦拭进行消毒处理时,必须等辐射器干燥后方可使

14

用,以免使治疗仪发生过载。

6.在治疗过程中,如需更换辐射器,必须按“停止”健,如遇突发紧急情况,微波输出 不能关闭时应该立即关掉电源。 7.治疗结束后关机必须按顺序进行。

15

十二、中药足浴预防血栓形成

一、治疗流程

顺产后6小时,妇产科手术后24小时,选取中药()加水1000ml,煎取500ml,倒入足浴盆中,双脚浸泡20分钟,每日一次,连续5日为一疗程。 二、适应症

适用于剖宫产及妇科手术后的所有患者。 三、禁忌症

1.妇女妊娠期间和月经期;

2.足部皮肤有皮肤病,如足部皮肤上的脓疮、溃疡等; 3.足部有新鲜或未愈合的伤口,或足部骨折;

4.有出血性或出血倾向的疾病如尿血、呕血、便血等或白血病、血小板减少等病;

5.病人患有重度心脏病如出现心力衰竭者,肾脏病如出现肾功能衰竭者,或心脑等疾病出现昏迷者。

6.极度虚弱者、精神极度紧张者、皮肤高度敏感者、精神病患者。 四、注意事项

1.水温不宜过高,一般以40-50℃为佳; 2.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30分钟; 3.水面没过脚踝为佳。

1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