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河北省邢台市中考语文模块复习总结专题三词语的理解与运用素材91

来源:东饰资讯网


专题三 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河北考情分析

考纲 正确理解和使用词语(包括成语)。 要求 1.常考题型为:选择题、填空题、连词成段等。 命题 规律 2.成语重点考查的是在具体语境中的正确使用,考查形式为判断使用是否正确。 3.同义词和近义词的辨析与运用常以选择题呈现。 4.关联词的考查常常和近义词放在一起以选择词语填空的形式考查。 河北考题回顾 题型1 成语运用

1. [2015·河北]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C)

A. 河北柏乡汉牡丹园栽培的牡丹,种类繁多,品质优良。每至花期,园内的牡丹竞相绽放,

五彩缤纷的景象美不胜收。 ....

B. 她性格温和,待人诚恳,举止文雅,言语动听。虽然是初次接触,但我对她的好感油然而...

生。 .

C. 六月的天,娃娃的脸,说变就变。刚才还是晴空万里,不一会儿,阴云密布,竟然下起了

冰雹,天气的变化真是扑朔迷离啊! ....

D. 今天的荧屏和银幕,并不缺少令人眼花缭乱的离奇情节,缺少的恰恰是能够观照自我的活....

生生的生

[解析]本题考查成语运用。“扑朔迷离”指难辨兔的雌雄。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句子的主要意思是说天气变化无常,用“扑朔迷离”不合适。

2.[ 2013·河北]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C)

A. 这座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位于太行山深处。这里环境优美,民风淳朴。我们到此,真有点儿置身于世外桃源的感觉。 ....

B. 在一次大型电视诗歌朗诵会上,殷之光先生声情并茂的朗诵,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所有观众,....赢得了全场经久不息的掌声。

C. 今年4月20日,四川芦山发生了强烈地震,房屋倒塌,交通阻塞,通讯中断。灾后的芦山,重建工作千头万绪,百废俱兴。 ....

D. 由希腊引发的欧债危机迅速蔓延到欧洲其他国家,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相关各国共同努

中考

力,攻坚克难,定会迎来柳暗花明的一天。 ....

[解析] 本题考查成语运用。“百废俱兴”是指许多已经荒废了的事情一下子都兴办起来。句子的意思是:地震致使芦山“房屋倒塌,交通阻塞,通信中断”,重建工作才开始,应该用“百废待兴”。 题型2 近义词辨析

3.[2011·河北]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B) (1)春天来了,天气________变暖,冰雪开始融化,树枝上也绽出了嫩芽。 (2)我和同行的人谈起这件事,大家的________并不十分强烈。 (3)这篇文章段落之间________自然,前后相互照应,结构十分严谨。 A.逐步 反映 过度 B. 逐渐 反应 过渡 C. 逐步 反应 过渡 D. 逐渐 反映 过度

[解析] 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能力。第(1)小题“逐步”是一步一步地,用于说明做事的过程;“逐渐”是渐渐的,故应选择后者。第(2)小题,“反应”主要指内心因受到刺激而出现的相应活动,“反映”则是向别人介绍或者是汇报情况,故选前者。第(3)小题,“过渡”是指事物不同阶段、不同部分之间相互转化时的一种状态,“过度”则是过分的意思,所以明显应选择前者。 河北应考策略 一、辨析成语六法 方法 举例 理解成语内 切忌望文生义。如“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而不能理解为“首先,涵 弄清表述对 注意成语的特定使用范围。如“眉飞色舞”只能用于人,“汗牛充栋”只能用于物。 象 辨清感情色 看看有没有出现“贬词褒用”或“褒词贬用”。如“无所不为”是贬义词,意思是什么彩 坏事都做,不能当褒义词用。 第一个”。 分析词句重 从整个句子和该成语的意思上分析,看是否造成了重复。如“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复 方法 语意重复。 举例 辨析形似神 注意读音、字形或意义相近的成语,很容易混为一谈。如“设身处地”指设想自己处在异 别人的地位或环境中,指替别人着想;而“身临其境”指自己亲临那种环境。 弄清双重语 全面分析成语的双重含义,不仅知其一,还要知其二。如“想入非非”既形容想法大胆、中考

义 新奇,也可以指荒唐离奇、不着边际。 二、辨析近义词的方法 方法 从词的构成上 如“周密-严密-精密”,其辨析重点是“周”(全)、“严”(紧)、“精”(细)。 辨析 从词语意义上 (1)依据语意的轻重辨别。如“优良——优秀”,语意前轻后重。(2)根据适用的范围辨析 从词语的感情如“鼓励-鼓动”鼓励是褒义词,鼓动是贬义词。 色彩上辨析 从语体色彩上口语表达比较亲切,书面语表达严肃、庄重。如“惦念——思念”,前者用于口语,后者辨析 用于书面语。 辨别。如“战役——战争”,范围前小后大。 举例 从语法功能上根据搭配对象、造句的习惯来判断。如“颁布——颁发”,“颁布”通常和法律、法规、辨析 条例等词语搭配,而“颁发”侧重于授予、发出,对象通常是证书、奖品等。 三、填充关联词语的方法 方法 符合语句表达的语句结构表达的是怎样的意义关系,就选取与之相应的关联词语。 具体内容 注意关联词语成注意关联词语的前呼后应。 套的特点 如果要填充的是由几个复句组成的较长的文字:可从两方面考虑,一是分清有几个复句、多个复句注意辨几个分句;二是推敲同一复句中各分句的意义关系、复句与复句的层次关系,根据不同清关系 的关系,选择不同的关联词语。 附录五 常考成语误用分类整理 一、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

1.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2.火中取栗:比喻冒危险给别人出力,自己却上了大当,一无所得。也指冒险行事,使自己蒙受损失。

3.万人空巷: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概述 中考

4.不刊之论:形容言论确当,无懈可击。 5.不为已甚:多指对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

6.望洋兴叹:多指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7.不足为训:不能当作典范或法则。 8.因人成事:依靠别人的力量把事情办好。

9.弹冠相庆:指旧社会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含贬义)。 10.久假不归:长期地借用,不归还。 11.司马青衫:比喻因遭遇相似而表示的同情。 12.数典忘祖:泛指忘掉自己本来的情况或事物的本源。 13.大动干戈:比喻兴师动众或大张声势地做事。 14.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

15.不绝如缕: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16.不翼而飞:比喻东西突然不见了,也比喻消息传得极快。 17.如坐春风:比喻得到良师的教诲、熏陶。 18.春风化雨:比喻良好的教育。

19.间不容发:形容事物之间距离极小,也形容与灾祸相距极近,情势极其危急。 20.祸起萧墙:指祸乱从内部发生。 21.炙手可热:形容权势很大,气焰很盛。 22.一衣带水:形容一水之隔,往来方便。 23.下车伊始:比喻刚到一个新地方或新工作岗位。 24.开门见山: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直截了当。 25.水清无鱼:表示对人或物不可要求太高。 26.盲人瞎马:比喻面临极端危险的境况。 二、容易褒贬用错的成语 (一)褒错用贬

1.拭目以待:形容殷切期望或密切关注事态的动向及结果。 2.神机妙算:形容预料准确,善于估计形势,决定策略。 3.名不虚传:指确实很好,不是空有虚名。 4.凤毛麟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事物。 5.洋洋大观:形容事物繁多,丰富多彩。

中考

6.沁人心脾:形容欣赏了美好的诗文、乐曲等,给人以清新爽朗的感觉。 7.别有天地:另有一种境界,形容风景等引人入胜。 8.别出心裁:独创一格,与众不同。 9.有口无心:指话虽不好听,却并无恶意。 10.惨淡经营:指苦心费力经营。

11.来日方长:未来的日子还很长,表示事有可为,或劝人不必急于做某事。 (二)贬错用褒

1.满城风雨: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议论纷纷(多指坏事)。 2.无所不为:指什么坏事都干。

3.长此以往:老是这样下去(多就不好的情况而言)。 4.趋之若鹜:比喻很多人争着去追逐某种事物(含贬义)。 5.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含贬义)。 6.大言不惭:说大话而毫不感到难为情。 7.明目张胆:形容公开地无所顾忌地做坏事。

8.明哲保身:指因怕犯错误或有损自己利益而对原则性问题不置可否的处世态度。 9.忘乎所以:指因过度兴奋或骄傲自满而忘了言行应该把握的分寸。 10.高谈阔论:指漫无边际地大发议论。 11.始作俑者:泛指恶劣风气的创始者。 12.好高骛远:指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的目标。

13.邯郸学步:比喻模仿别人不成,反而丢失了原有的技能。 14.如丧考妣:好像死了父母一样,形容非常伤心和着急(含贬义)。 15.一丘之貉:比喻彼此相同,没有差别的坏人。 16.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 17.虎视眈眈:形容贪婪而凶狠地注视。

18.别有用心:指言论或行动中另有不可告人的企图。 19.一团和气:指态度温和而缺乏原则。

20.巧言令色:指用花言巧语和假装和善来讨好别人,也指讨好别人的花言巧语和伪善态度。 21.好为人师:指不谦虚,喜欢以教育者自居。 22.趾高气扬: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

23.为所欲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任意行事(含贬义)。

中考

24.天花乱坠:形容说话有声有色,极其动听,善于狡辩(多指夸张的或不符合实际的)。 25.巧舌如簧:形容能说会道,善于狡辩。 三、容易用错对象的成语

1.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 2.美轮美奂:形容房屋高大美观。

3.相敬如宾:指夫妻互相尊敬,像对待客人一样。 4.破镜重圆:比喻夫妻失散或决裂后重又团圆。 5.琴瑟之好:比喻夫妇感情融洽。 6.青梅竹马:指夫妻俩或恋人从小就相识。 7.筚路蓝缕:形容创业的艰苦。 8.汗牛充栋:形容书籍非常多。

9.耳提面命:形容长辈对晚辈热心恳切地教导。

10.三令五申:多次命令和告诫,多指上级对下级,领导对群众。

11.挥洒自如:形容举止潇洒,从容不迫。也形容写诗、画画运笔自如,不受拘束。 12.人老珠黄:指妇女年老失去青春容颜,就像珍珠年久变黄不值钱一样。 13.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 四、易混成语辨析

1.情投意合:形容双方思想感情融洽,心意相合。

臭味相投:比喻由于有相同的坏思想和习气而彼此很合得来。 2.见机行事:看具体情况灵活办事。 见风使舵:比喻看势头或看别人的眼色行事。 3.侃侃而谈: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夸夸其谈:形容说话或写文章浮夸,不切实际。

4.一得之见:谦虚的说法,指自己对某个问题的一点肤浅的见解。 一孔之见: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 5.无微不至:形容待人非常细心周到。

无所不至:指没有达不到的地方,也指凡能做的都做到了(用于坏事)。 6.再接再厉:一次又一次地继续努力。

变本加厉:变得比原来更加严重,多指缺点、错误。 7.深思熟虑:深入细致地考虑。

中考

处心积虑:指千方百计地盘算(多含贬义)。 8.绞尽脑汁:费尽思虑,费尽脑筋。 费尽心思:形容千方百计地谋划。

9.开山祖师:泛指首创学术、技艺的某一派别或首创某一事业的人。 始作俑者:泛指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10.昂首阔步:形容精神抖擞,意气风发。 趾高气扬: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 五、容易用错语境的成语

1.身临其境:指自己处在某一种环境或氛围中。 设身处地: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或境遇中。

2.望其项背:能够望见别人的颈的后部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 望尘莫及:比喻远远落后。

3.耳濡目染:形容见得多听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 耳闻目睹:亲耳听见,亲眼看见。 4.舍本逐末:形容轻重倒置。

本末倒置:比喻把主要事物和次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弄颠倒了。 5.无与伦比:没有能比得上的。

不可同日而语:形容不能相比,不能相提并论。 6.形影相吊:形容孤独。

形影不离:形容彼此关系密切,经常在一起。 7.一见如故:初次见面就很相投,像老朋友一样。 一见钟情:男女间一见面就产生了爱情。 8.不拘一格: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方式。 无拘无束:不受任何约束,形容自由自在。 9.乐不思蜀:泛指乐而忘返。 乐不可支:形容快乐到了极点。

10.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 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 11.不孚众望:不能使众人信服。 不负众望:不辜负众人的期望。

中考

12.间不容发:形容与灾祸相距极近,情势极其危急。 亲密无间:形容非常亲密,没有任何隔阂。 附录六 常见易混词语辨析

[必须 必需] “必须”,副词,侧重于“一定要怎样”。“必需”,动词,侧重于“一定要有,不可或缺”。

[包含 包涵] “包含”,对象多是抽象事物,如:这句话包含好几层意思。“包涵”,客套话,请人原谅的意思,如:请多包涵。

[篡改 窜改] “篡改”,用作伪的手段改动或曲解(经典、理论、政策等)。“窜改”,改动(成语、文件、古书等),如:他将“望洋兴叹”窜改成“望山兴叹”。

[必须 必需] “必须”,副词,侧重于“一定要怎样”。“必需”,动词,侧重于“一定要有,不可或缺”。

[包含 包涵] “包含”,对象多是抽象事物,如:这句话包含好几层意思。“包涵”,客套话,请人原谅的意思,如:请多包涵。

[篡改 窜改] “篡改”,用作伪的手段改动或曲解(经典、理论、政策等)。“窜改”,改动(成语、文件、古书等),如:他将“望洋兴叹”窜改成“望山兴叹”。

[反应 反映] “反应”,多指由外界刺激(包括言论、事物或纯粹是物理刺激)而引起的主体相应活动,带有某种“被动”色彩。“反映”,则指主体把客观存在的情况(包括言论、意见或某种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原封不动地表现出来。

[分辨 分辩] “分辨”,着重在区分、辨明差别。“分辩”,着重在解释清楚理由。

[富余 富裕] “富余”,动词,指东西足够而有剩余。“富裕”,多用作形容词,指(财物)富足充裕。 [分子 份子] “分子”,指属于一定阶级、阶层、集团或具有某种特征的人,如:知识分子、积极分子。“份子”,指合伙送礼时各人分摊的钱,如:凑份子。

[化装 化妆] “化装”,本指演员修饰外貌,使适合所扮演的角色,也指改变容貌、衣着等;假扮,目的在于欺骗对方,如:他不断化装,敌人无法发觉。“化妆”,指用脂粉等修饰容貌,使美丽。 [坚苦 艰苦] “坚苦”,指坚忍刻苦,常形容工作精神和工作作风。“艰苦”,指艰难困苦,常用来描述条件较差的客观情况。

[截止 截至] “截止”,(到一定期限)停止,如:报名在昨天已截止。“截至”,截止到(某个时候),如:报名日期截至8月中旬。

[界限 界线] “界限”,着重于不同事物的分界,意义较抽象。“界线”,着重于两个地区分界的线,意义较具体。

中考

[及时 即时] “及时”,①正赶上时候,如:及时雨;②不拖延,如:及时解决问题。“即时”,立即,如:即时投入战斗。

[交待 交代] “交待”,完结(指结局不如意的,含诙谐意)。如:要是飞机出了事,这条命也就交待了。“交代”,移交,嘱咐,如:交代工作。

[利害 厉害] “利害”,利益和损害,如:这是利害攸关的事。“厉害”,难以对付和忍受;剧烈;凶猛。如:天热得厉害。

[年轻 年青] “年轻”,表达的意义范围是相对的,用于两个人的年龄比较,在比较中,可以说六十岁的人比七十岁的人年轻。“年青”,指年龄相当于青年人这个阶段,并只能用于青年。从语法角度看,“年青”一般作定语,而“年轻”可作定语,也可作谓语。

[品味 品位] “品味”,一般作动词,品尝、欣赏的意思。也作名词,指(物品的)品质和风味;格调和趣味,如:品味高雅。“品位”,名词,指矿石中有用元素或有用矿物含量的百分率,百分率越大,品位越高,现引申为人或事物的品质、水平,如高品位的蚕丝;谈吐很有品位。

[启用 起用] “启用”,多指设备、设施的开始使用,陈述对象一般是某类事物。“起用”,指重新任用已退职或免职的官员或提拔使用,支配对象一般是人。

[清净 清静] “清净”,没有事物打扰,如:耳根清净。“清静”,(环境)安静,不嘈杂,如:环境清静。

[启事 启示] “启事”,为了说明某事而登载在媒体上或张贴在墙壁上的文字,如:征稿启事、寻人启事。“启示”,启发提示,使有所领悟,既作动词,也作名词,如:文章给人很大的启示(这里用作名词)。

[清净 清静] “清净”,没有事物打扰,如:耳根清净。“清静”,(环境)安静,不嘈杂,如:环境清静。

[权利 权力] “权利”,公民或法人依法行使的权力和享受的利益(跟“义务”相对),对象指公民、法人,也指国家、企事业单位等。“权力”指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

[声明 申明] “声明”,①公开表示态度或说明真相,如:郑重声明;②声明的文告,如:发表联合声明。“申明”,指郑重说明,如:申明理由。

[统率 统帅] “统率”,统辖率领,动词,如:统率三军。“统帅”,统率武装力量的最高领导人,名词,如:三军统帅。

[统治 统制] “统治”,凭借政权来控制、管理国家或地区,如:封建统治。“统制”,统一控制,如:统制军用物资。

[委曲 委屈] “委曲”,①事情的底细和原委,如:告知委曲;②勉强服从,如:委曲求全。“委

中考

屈”,①受到不应该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如:感到委屈;②使人感到委屈,如:委屈你了。 [消失 消逝 消释] “消失”,表示从(人或事物)逐渐减少以至没有,不复存在,强调过程。“消逝”,包含一个事物随时间的流逝而不复存在的意思,强调结果。“消失”在变化中历时较短,而“消逝”变化时间可长可短,还要注意形容时间、声音、云雾等不复存在,要用“消逝”。“消释”多用于(疑虑、嫌隙、痛苦等)消除,解除,它还有消融溶化的意思。

[形式 形势] “形式”,事物的形状、结构等,如:内容和形式。“形势”,事物发展的状况,如:国际形势。

[学力 学历] “学力”,在学问上达到的程度,如:同等学力。“学历”,学习的经历,指曾在哪些学校毕业或肄业,如:大学本科学历。

[一齐 一起] “一齐”,副词,指同时,如:一齐动手,一齐研究。“一起”,副词,多指在同一个处所或同一时间,如:在一起工作。

[制订 制定] “制订”,创制拟定,重在“订”,用于一般的具体事项,如:制订工作计划。“制定”,定出(法律、规程、政策等),重在“定”,用于有关全局的重大问题,如:制定宪法。

[中止 终止] “中止”,做事中途停止,如:刚做了一半就中止。“终止”,结束,停止,如:演奏终止。

1. (2016·临沂)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⑴传唤来的同乡集资把他保了出来,问他事由,他只是说自己一时糊涂,走错了人家。他不想让颠沛在外的同乡 阴影。

⑵2015年“寻找最美医生”颁奖典礼通过展现医生们的感人故事和崇高境界 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山东省平邑县兴蒙学校李传鹏输入

⑶谈论沂蒙精神及其影响力,我们既要有文化自信,不 ,又要有全国视野,不盲目乐观。

A.蒙受 弘扬 妄自菲薄 B.蒙受 宣扬 妄自尊大 C.承受 弘扬 妄自尊大 D.承受 宣扬 妄自菲薄

【答案】A

【解析】“蒙受”是指受到,遭受;“承受”则是指承担,接受,与“阴影”不能搭配;“弘扬”是指发扬光大;“宣扬”指的是狂妄地自高自大,与语境不符。

2.(2016·重庆)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 ..

A.聪明的重庆人因地制宜,依山建楼,跨水筑桥,让重庆呈现一种独特的美。 ....

B.晚上,我悠闲地在花园里散步,明亮的路灯戛然而止,四周一片漆黑,原来是停电了。 ....

中考

C.课间十分钟,班上的“开心果”张晓松使尽浑身解数,搞怪逗乐,整个教室充满了快活的气....氛。

D.留学生易文婷对故乡的思念与日俱增,收看央视国际频道成了她每天的必修课。 ....【答案】 B

仰望天空时,什么都比你高,你会自卑; 俯视大地时,什么都比你低,你会自负; 只有放宽视野,把天空和大地尽收眼底, 才能在苍穹泛土之间找准你真正的位置。 无须自卑,不要自负,坚持自信。

用心工作,快乐生活!(工作好,才有好的生活!)

此文档可编辑,欢迎使用!

~~~专业文档,VIP专享。更多精彩文档,尽在Baidu文库~~~

中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