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卷第5期 2010年9月 粮食钟妓占钰 VoSIO 3D5,No 5 .201 0 木薯干颗粒的简易仓储藏研究 黄文,徐德林,梁燕理 530001) (广西壮族自治区粮油科学研究所,广西南宁[摘要]利用简易仓房储藏木薯干颗粒为研究对象,探讨温度、湿度和编织袋包装等对木薯长期储 藏过程中水分含量和淀粉含量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木薯颗粒水分含量的变化,主要受仓房内 湿度变化的影响,木薯颗粒含水量随着仓内湿度的升高而增加,随着仓内湿度的降低而其水分含量增 加速度减缓,甚至降低;长期储藏过程中.木薯淀粉含量变化不受外界条件的影响;低温低湿是木薯最 适宜进行长期储藏的环境条件;利用编织袋包装可以减少木薯颗粒接触空气,减缓木薯水分含量的提 高,延长木薯储藏期。因此,为了达到储藏期长、低成本、储藏效果好的目的,需要降低仓房内空气湿度, 降低木薯水分含量。降低仓房和木薯堆内的温度,减少木薯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关键词]木薯干颗粒;简易仓;储藏 木薯是世界3大薯类之一,是仅次于水稻、玉米、高 和A3。 粱的第4大热带作物。其块根含有丰富的淀粉,是热带、 1.2.2处理措施 ①隔热处理:仓房地板和四面墙加 亚热带地区近5亿人口的主要粮食来源。但是,由于木薯 原料成本低.而储藏成本高,因此大部分木薯加工企业的 原料主要是堆放于敞开或半敞开的简易仓棚内.木薯原 料极易吸水潮湿,导致大量木薯原料在储藏期问发生霉 涂防潮涂料,仓顶采取隔热层隔热;②通风系统:根据实 际天气情况,利用排气系统进行降温降湿;③开仓降温: 根据实际天气情况,开仓门加快降温降湿过程;④清仓翻 凉:如样品水分较高,需预防出现霉烂,根据天气情况进 行相应的清仓翻晒处理,对仓房清理和除湿,防止样品的 烂,造成严重损失。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研究在模拟简 易仓房储藏环境下,仓内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对木薯干颗粒 在储藏过程中淀粉含量和水分含量的变化规律.为今后 木薯加工企业大规模原料储藏提供防霉烂的理论和实践 损失。 1.2.3试验时间 日,共5l周。 2009年5月7日至2010年4月29 依据,降低储藏成本和减少木薯原料的损失,节约成本。 1.2.4检测指标 利用粮情测控系统,检测储藏木薯 l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来源 干颗粒堆的温度、仓房内、外的温度和湿度.每天检测2 次,检测结果自动记录在电脑内;同时每个星期抽样检测 每个编号样品的表层和内部的淀粉含量和水分含量。 木薯样品来源:收购2009年5月产于广西南宁市大 塘镇新鲜收获的木薯品种华南205。 1.2试验方法 2结果和分析 2.1 仓内湿度与木薯水分含量的变化影响 由表1可以知道.木薯干颗粒在5l周的储藏过程 中,在仓外湿度较高阶段,由于仓房的密闭性和空气流通 性较差,仓内湿度变高后无法及时排出仓外,导致了仓内 湿度比仓外湿度高;随着仓外湿度逐渐降低,通过排气和 将收购的鲜薯在广西粮油科学研究所内,用木薯粉 碎机进行粉碎处理,将粉碎的木薯颗粒利用大型干燥箱 进行烘干处理。按粮食储藏要求,对木薯储藏试验用仓房 进行清理.备用。 1.2.1储藏方式 将原料分成4份,将烘干后的样品 开仓通风等措施处理,仓内空气逐渐排出,仓内湿度得到 有效降低;随着雨水天气的到来,仓外湿度迅速升高,通 过简易密封措施,仓内湿度也随之逐渐升高。说明仓内湿 度极易受到外界湿度变化的影响。通过排气和开仓通风。 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仓内湿度的稳定性和减缓仓内湿度 的升高速度。 随机抽取1份不进行任何包装自然堆放在仓房内,样 品编号B;另外3份分别用编织袋密封包装,放人仓房 中,设置为3个重复处理,样品随机编号分别为A1、A2 收稿日期:2010—07—21 作者简介:黄文,男. 程师,研究方向为粮食储藏和加工技术。 28 黄文等:木薯干颗粒的简易仓储藏研究 表1 各储藏阶段检测指标数据 样品内部水分 时间/周 变化范围 仓内/善篙 錾量鸯囊 笪兰 里 全量 兰 % 湿度/%Al A2 A3 B Al A2 A3 B 在1~13周期问仓内平均湿度最高达到了86.51%, 其次是37~51周为85.34%,最低是20~36周为71.43%。 由于仓房内湿度受到仓外空气湿度变化以及排气系统和 人工开仓降温降湿处理的影响,在各个阶段仓内湿度出 现了较大的波动.因此仓内湿度总体仍呈由高变低再变 高的变化过程。 在仓内湿度最高的1~l3周期间,随着仓内湿度的持 续高湿,样品表层和内部的水分含量迅速增加,样品B 表层和内部水分含量增加了5.22%,其他依次为A3、A1、 A2,而内部水分含量增加最多的为A3,增加了2.62%,其 他依次为B、A1、A2。结果显示,高湿环境条件下,木薯水 分含量增加迅速,凹 不利储藏。" 卵 储藏过程中,由于木薯水分含量较高,在第14周进 行了清仓翻晒处理,木薯水分含量急剧下降。 在14~19周期间,样品A2的表层水分含量增加最 多为0.88%,其他依次为B、A1、A3,A1的内部水分含量 增加最多为0.36%,其他依次为B、A2、A3。因此,l4~19 周样品水分含量的增加量比1~13周有明显降低。结果显 示,木薯样品的水分含量仍不断增加,但增加速度缓慢。 在20~36周期间,样品B的表层水分含量增加最多, 增加了0.55%,其他依次为A1、A2、A3,A2的内部水分含 量增加最多,增加了0.30%,其他依次为B、A1、A3。期间, 4个样品表层和内部有几个周的水分含量比前一周的减 少。结果显示,随着仓内湿度的降低,木薯样品的水分含 量变化小,增加缓慢甚至略有降低。 在37~51周期间,样品B的表层水分含量增加最多, 增加了2.90%,其他依次为A3、A2、A1,分别增加了1.88%、 1.79%、1.66%。样品B的内部水分含量增加最多,增加了 1.86%,其他依次为A2、A1、A3。样品表层和内部的水分 含量比前阶段均出现了明显增加。结果显示,随着仓内湿 度的上升,样品水分含量迅速增加。 2-2温度、湿度与木薯淀粉含量的变化影响 从图1—5可以看出,在1~51周期间,仓内湿度呈由 高一低一高的变化过程,温度呈低一高一低一高的变化过程, 木薯样品A1表层和内部的淀粉含量在64.1%~67.9%无 规律波动,A2表层和内部的淀粉含量在64.0%~67.9%无 规律波动,A3表层和内部的淀粉含量在63.5%~67.8%无 规律波动.B表层和内部的淀粉含量在64.0%~67.4%无 规律波动。结果显示,木薯淀粉含量的变化不受温度和湿 度变化的影响.淀粉含量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而基本维 第35卷2010年第5期 持不变。 媸 7 10 13 16 19 22 25 28 31 34 37 40 43 46 49 时问/N 图1 木薯堆温度变化图 嘲l 如 集 1 4 7 1O 13 16 时问/)g ∞ 图2样品A1的淀粉含量变化图 68 0 67.5 67.0 66.5 66.o 如65.5 奏65.0 64.5 64.0 63.5t~ 63・oi 4 7 lO 13 16 19 22 25 28 31 34 37 40 43 46 49 时间/周 图3样品A2的淀粉含量变化图 68.0 67.5 67.O t . . ▲ I 矗 术66・5 66.0 如65.5 翥65.o 64.5 糯 一 It I 一 一 1_i 劂 …… 64.0 I 一 一 】f、f 63.5 y 63.O 1 4 7 l0 13 16 19 22 25 28 31 34 37 40 43 46 49 时间/N 图4样品A3的淀粉含量变化图 68.0 67.5 :i 高 ’ 67.0 66・5 66.0 如65.5 凄 64.0 63.5 63・0 ~ ~ 古 一 ‘茜 菇 r 打。。猫 43 时间/周 图5样品B的淀粉含量变化图 29 第35卷2010年第5期 2.3温度、木薯水分含量与木薯虫霉发生的关系分析 根据储藏过程的观察、记录显示,第8周在样品B和 A2表层开始出现了少量黑色霉点.第9周所有样品表层 均出现了少量的黑色霉点,从第9~13周期间,样品表层 的黑色霉点逐渐增加.到第13周.4个样品表层全部发 霉,并开始出现腐烂,但是4个样品的内部均没有出现发 霉现象;在此期间,仓内湿度含量均处于80%以上,木薯 颗粒表层的含水量随之迅速增加.样品B表层最高达到 了16.72%。A1最低为14.55%,4个样品内部水分含量只 有A2达到了13.09%,其他均没有超过l3%;同期,温度 处于25~30℃.温度也是随储藏时间逐渐升高,在第1l 周最高达到了28.87℃。说明高温高湿环境条件下,长期 储藏的木薯颗粒容易出现发霉现象,甚至腐烂。 由于储藏木薯表层水分含量超出了13%和内部接近 或超出了13%,超出了粮食长期储藏安全水分13%,且 木薯开始出现发霉腐烂现象,因此在第14周对储藏木薯 进行了翻晒处理和清仓、干燥仓房处理,木薯水分含量得 到有效降低。说明储藏期间进行简单的翻晒处理可以有 效降低木薯颗粒的水分含量,防止发霉腐烂。 从15~19周期间,此阶段仓内湿度仍高达80%以上, 温度处于29~30℃。从20~47周期间,木薯颗粒没有发 霉现象;仓内湿度在此阶段呈降低到升高变化,在此期 间,木薯表层和内部含水量缓慢增加,第47周,4个样品 的表层水分含量均超过了13%.样品B最高达到了 14.32%,样品A1、A2和A3的表层最高水分含量分别达 到了13.79%、13.81%和13.91%。但是4个样品内部水分 含量均没有超过13%。说明高温高湿环境条件下,对木薯 颗粒短期储藏的影响不大;低温低湿环境条件下,有利于 木薯颗粒的长期储藏。 第48周,木薯样品B表层开始出现少量的发霉现 象,样品A1、A2和A3均没有出现发霉现象。第50~51周 4个样品表层均发现少量的发霉现象,但没有发现腐烂 现象。在48~51周期间,仓内湿度处于82.86%~92.10%, 处于湿度较高阶段,木薯颗粒的水分含量增加较快,样品 B的水分含量由14.84%上升到15-41%,样品A1、A2和A3 的水分含量也分别上升到了14.59%、14.62%和14.73%。4 个样品表层含水量均超出了安全储藏水分13%.4个样 品内部含水量也超出了13%。同期,温度处于20.53 21.96℃,此阶段温度较低。说明高湿低温环境条件。不利 于木薯颗粒的储藏。 2.4不同包装形式与木薯水分含量和淀粉含量的变化 影响 从图1—5可知.木薯样品的淀粉含量处于64%~68% 无规律波动,且用编织袋包装的样品A1、A2和A3与散 装的样品B之间淀粉含量没有出现明显变化。说明不同 包装形式对长期储藏的木薯淀粉含量变化没有影响。 30 黄文等:木薯干颗粒的简易仓储藏研究 表2各储藏阶段木薯最高水分含量分析 l~13周对照14 ̄19周对照20--36周对照37-5l周对照 处编 最高 水分 最高 水分 最高 水分 最高 水分 理号水分 增加 水分 增加 水分 增加 水分 增加 含量 量/%含量|%量,%仓量}%量/%含量|%熏,% 从表1、表2可以看出,在1~13周期间,木薯储藏环 境处于高温高湿条件下,样品B表面和内部的水分增加 最快.水分含量最高,分别达到了16.72%和13.71%,样品 B表面水分含量分别比A1、A2、A3高1.17%、1.91%、 2.11%.样品B内部水分含量也分别比A1、A2、A3高 1.16%、0.62%、1.37%。结果显示,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编织 袋包装样品的水分含量增加速度比散装堆放样品的慢。 在14~19周期间,木薯储藏仓房内湿度降低和温度 变化不大,木薯样品的水分均有增加,但增加速度慢,而 样品B表面和内部的水分含量最低,分别为11.74%和 l1.19%.样品B表面水分含量分别比A1、A2、A3低 0.50%、0.51%、0.59%,样品B内部水分含量也分别比A1、 A2、A3低0.62%、0.50%、0.99%。结果显示,在仓内湿度降 低环境下,编织袋包装样品的水分含量增加速度比散装 堆放样品的略快。 在2O~36周期间.木薯储藏仓房处于低温低湿环境 下,木薯样品的水分均略有增加,样品B表面和内部的水 分含量最低,分别为12.44%和11.49%,样品B表面水分 含量分别比A1、A2、A3低0.42%、0.35%、0.32%,样品B 内部水分含量也分别比A1、A2、A3低0.59%、0.42%、 0.86%。结果显示,在低温低湿环境下,散装木薯样品的水 分含量低.编织袋包装样品的水分含量增加速度比散装 堆放样品的略快。 在37~51周期间.仓内湿度和温度开始逐渐上升.木 薯样品的水分含量增加速度较快,样品B表面和内部的 水分含量最高,分别为15.41%和13.39%,样品B表面水 分含量分别比A1、A2、A3高0.82%、0.79%、0.68%,样品B 内部水分含量也分别比A1、A2、A3低0.25%、0.19%、 0.24%。结果显示,在储藏温湿度逐渐上升环境下,散装样 品的水分含量增加快,编织袋包装样品的水分含量增加 速度比散装堆放样品的慢。 3总结 3.1 仓库湿度与木薯水分的关系 根据结果分析表明,利用简易仓房进行木薯颗粒的 储藏过程中,木薯颗粒水分含量的变化,主要受到了仓房 内湿度变化的影响,木薯颗粒的含水量随着仓内湿度的 黄文等:木薯干颗粒的简易仓储藏研究 第35卷2010年第5期 升高而增加,随着仓内湿度的降低而缓慢增加,在低湿干 燥天气开仓通风处理时,随仓内湿度快速降低而出现降 颗粒接触空气面积。在高湿或湿度逐渐上升环境下,编织 袋包装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减缓了木薯吸收空气水分速 低。说明仓内湿度是影响木薯水分含量的主要因素,仓内 湿度和木薯含水量成为长期储藏的关键重要因素。因此, 在简易仓房内进行大规模的储藏木薯过程中,进行以下 度,推迟了木薯由于水分含量过高而发霉的时间,延长木 薯储藏期;而在低湿或湿度逐渐下降环境下,编织袋在一 定程度上阻止了袋内水分的快速散发.导致袋内湿度比 措施可以有效降低仓内湿度:在高湿天气密封仓房,提高 仓房密封性;在高湿天气利用排气系统进行排气处理;在 低湿干燥天气进行开仓通风处理。 外界环境略高。说明编织袋包装储藏木薯有利于保持温 湿度的低温低湿条件.维持储藏环境的稳定性。因此,编 织袋包装不仅可有效防止样品对水分的吸收,减缓水分 的增加速度,起到很好的防潮效果,还可维持木薯储藏环 境的稳定性,为木薯长期储藏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3.5控制仓内温湿度的有效方法 3-2木薯储藏过程中的淀粉含量变化 淀粉含量是木薯价值的重要指标。储藏过程中,淀粉 含量的变化作为木薯储藏效果的重要衡量指标 根据分 析结果表明,在51周的储藏过程中,木薯淀粉含量没有 出现明显的变化。说明长期储藏过程中,木薯淀粉含量变 化不受外界条件的影响 3.3木薯长期储藏的适宜条件 根据结果分析表明,木薯处于湿度高于80%和温度 在储藏试验过程中.总结了可有效控制仓内的温度 和湿度的措施:在湿度高的天气对仓房进行密封可以有 效控制仓内湿度;通风系统可迅速将高湿高温的室内空 气往外排放,有效降低仓内湿度和温度;在低温干燥天 气,进行开仓通风处理。可以有效降低仓内空气的温度和 湿度;发现虫霉后,进行仓房的清仓干燥处理和木薯原料 高于25℃的高温高湿环境下,在长期储藏过程容易发 霉,甚至腐烂,造成损失,影响木薯储藏效果,不利于进行 长期储藏,但可进行短期储藏或临时储藏;木薯处于湿度 高于80%和温度低于25 0C的高湿低温环境下,在长期储 藏过程容易发霉,储藏期比高温高湿环境下储藏期长,因 此,不利于进行长期储藏,但可进行中短期储藏:木薯处 于湿度低于80%和温度高于或低于25℃的低湿低温环 的翻晒处理。以上措施的使用,为保证木薯原料达到长期 储藏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综上所述,利用简易的仓房进行木薯储藏时,为了达 到储藏期长、低成本、储藏效果好的目的,需要控制仓房 内空气湿度,降低木薯水分含量,降低仓房和木薯堆内的 温度,减少木薯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因此,本研究结果为 今后深入进行木薯储藏技术提供参考,也为木薯加工企 业在大规模储藏木薯干片、颗粒原料时提供理论依据,进 行有效的仓房防潮防霉等措施,减少木薯储藏过程中的 损失,提高木薯加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济。2009(6). 境下,在长期储藏过程中不易发霉,适宜进行中长期储 藏。因此,为了达到木薯颗粒长期储藏的目的.低温低湿 是最适宜进行长期储藏的环境条件,应各种采取措施把 木薯储藏仓房达到低湿低温储藏环境条件.利于进行长 期储藏木薯原料。 考文献 3.4包装物对木薯储藏的作用 根据结果分析表明,利用编织袋包装可以减少木薯 ・[1]白旭光,王若兰.中国农村储粮安全问题与对策[J].粮食科技与经 行业资讯・ 生物燃料生产的中间环节可以省略 日前,美国研究人员通过基因工程方法对大肠杆菌进行 了改造,可使其免去产生生物燃料的中间步骤,直接使用简单 的糖或者杂草生成链烷烃。相关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美国《科 部分食品添加剂与膀胱癌有关 新华社洛杉矶8月2日电(记者高原)美国研究人 员发现,过多食用加工肉会增加罹患膀胱癌的风险,而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与加工肉中所含的部分添加 学》杂志上。尽管许多由农作物和脂肪酸制造的生物柴油都能 剂有关。美国国家健康研究所等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 对30万名50~7l岁的男性与女性进行调查.要求他们 提供各自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信息。在随后8年的 跟踪调查期间,共有854人罹患膀胱癌。研究人员分析 对比了被调查者的饮食习惯.发现过多进食加工肉的人 直接“喂进”汽车的发动机.但其并不适合目前的炼油厂和输 油管道。美国旧金山LS9生物技术公司的斯蒂芬・得勒・卡达 耶表示,使用目前的燃料基础设施制造生物燃料,需要进行成 本非常高的化学转化过程。最近,LS9公司安德鲁斯・希尔默领 导的研究团队将不同菌株的10种蓝细菌(这些蓝细菌均能产 生链烷烃)与一种不能产生链烷烃的蓝细菌进行了比较。到目 前为止,研究人员使用一个1 00O L的示范发酵罐,获得了lO L链烷烃。研究人员希望利用这种方法,在几年之内,建立更大 更易患膀胱癌。其主要原因是这些加工肉中含有亚硝酸 盐、硝酸盐等添加剂,而这些添加剂摄入量最多人群比 摄入量最小人群的患病风险高约30%。这项研究成果 发表在最新一期《癌症》杂志上。(2010—09—06 http://www. stdaily.com/kjrb/content/2010—08/04/content一215186.htm) 的示范工厂,以实现链烷烃的大规模生产。(2010—09—06 http:// www.stdaily.com/kjrb/content/2010—08/03/content一214735.htm)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