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广东省徐闻县梅溪中学2015_2016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五单元综合测试卷新人教版

来源:东饰资讯网
梅溪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

八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测试题

班别: 姓名: 座号: 成绩:

一、基础(24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⑴是故谋闭而不兴, ,故外户而不闭,是为大同。(《大道之行也》)(1分)

⑵造化钟神秀, 。 ,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2分)

⑶ ? !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浣溪沙》)(2分)

⑷《爱莲说》中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照应前面的语句是 。(1分)

⑸把杜甫的《春望》默写完整:(4分)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 ,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⑴国民党的广大官兵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xiè qì。( )

⑵中轩敞者为舱,ruò péng( )覆之。

⑶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qiǎo miào jué lún。( )。

⑷我家邻村,有一个信客,年纪不小了,已经cháng tú bá shè( )了二三十年。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赵州桥横跨在洨河上,是世界上著名的古代石拱桥。 ..B.因桥下多半是急流,人们到此总是驻足欣赏飞瀑流泉。 ..

C.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别有用心,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 ....D.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叹为观止。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近年来,面对国内彩电市场严重滞销的不利形势,长虹电器集团恪守“韧性、信心、开放”的创新观念,在竞争中一下子取得了优势地位。(把“取得”改为“占据”)

B.在历经了68个月的攻坚克难后,“牵莱芜接山尾”的南澳大桥终于成为市民最便捷进出南澳岛。(在“南澳岛”后补上“的交通方式”)

C.一个热爱读书的人,既然不能拥有舒适的书房,在宁静的夜晚,也会始终保持着一份纯洁的读书情感。(“既然”改为“即使”)

D.大型电视益智竞技节目《中国谜语大会》(第二季)经过三天四轮精彩的灯谜大博弈,汕头龙湖实验中学代表队等四个代表队分别进入和获得团体组前四名。(删去“分别进入和”)

5.根据语境,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4分)

什么是美?不同的观察会有不同的收获。沉稳的静景是凝固的美,欢快的动景是流动的美;

1

(1) ,优雅的曲线是婉转的美;喧闹的城市是繁华的美,(2) 。只要你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有一颗感悟美的心灵,生活中到处都有美。

二、阅读(46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6—16题。

(一)(16分)

晋太元中,武陵人以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4分) (1)屋舍俨然: (2)鸡犬相闻: ...(3)咸来问讯: (4)皆叹惋: ...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B.问今是何世 / 是故谋闭而不兴 ....C.停数日,辞去 / 少时,一狼径去 D.不足为外人道也 / 大道之行也 ....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两个句子。(4分)

(1)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译文:

(2)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译文:

9.阅读思考,简要回答:

(1)文中的桃花源是作者虚构的理想社会,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这在文中也有暗示,请找出相应得一两处语句。(2分) 答:

(2)文章第二段描写了桃花源美好的生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

(二)(12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

2

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0.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斯是陋室/问今是何世 B.便舍船,从口入/草色入帘青。 .... C.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何陋之有 D.可以调素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译文:

(2)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译文:

12.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矛盾吗?到底这屋子陋还是不陋呢?(5分). 答:

(三)(18分)

九步之暖

①我负责的1136号病房里来了新病人,叫露露,是个小女孩儿。她的到来让一向沉寂的病房有了笑声。只有15岁的少年一哲,依旧躺在床上看自己的书,一言不发。

②露入院第三天,医生确诊她得了生存率很低的骨肉瘤。拿到诊断结果之后,露露的妈妈守在女儿床边,紧握着熟睡中的女儿的小手,黯然垂泪:露露的爸爸站在女媳病床前如灵魂出壳般,目光呆滞,反应迟钝。

③但对此一无所知的露露还是那样快活,她常常隔着一张床和一哲说话,问这问那。有时,露露甚至要爸爸把她抱到一哲的床上,看一哲画画,让一哲给她讲故事。自从有了露露,一哲明显开朗了许多。

④一哲这个一米八二的大男孩,在打篮球摔倒后,膝关节肿痛,到省医院就医,被确诊为骨肉瘤伴病理性骨折,由于病情严重,医生要对他进行截肢手术。

⑤巨大的打击使一家人几欲崩溃,这个能将乔丹的篮球生涯讲上几天几夜的大男孩,更是无法接受这一现实,如一头受伤的小豹,愤怒地嘶吼咆哮,拒绝截肢。然而当父亲颤抖着身体,跪在床前哀求儿子配合医生治疗时,这个暴戾的男孩的固执倔犟瞬间土崩瓦解,他闭着眼睛,一言不发,汩汩的泪水像永不干涸的小溪,爬了满脸满颈。父子俩终于达成协议:父亲送一哲去天津肿瘤医院,如果这个全国顶尖的专业医院的诊断和省医院一致的话,一哲答应接受医院的所有安排。 ⑥临行前的那个夜晚,已经快12点了,许多病房都熄了灯,我正在护士办公室里看书,听到有人敲门。打开门,是一哲的父亲,用轮椅推着一哲。一哲的父亲问我:”一哲是不是可以短暂地走几步?”

⑦一哲笑了,腼腆地说:“如果我能‘走’出病房,露露就会相信,我的病‘好’了,这样,以后当她面对化疗的痛苦时,就会有一份真实的希望支撑着她。…

⑧一股异样的情愫在我心头迅速地涌起,我扭头去看一哲的父亲,一哲的父亲冲我点了点头,低声地说:“护士长,求您,答应孩子吧,我量过,从‘一哲的床到门口,只需要走九步…….”一股殷殷的温润漫过我的心,我轻轻地俯身,拥抱了一哲。

⑨第二天上午9点多,我让护士把轮椅放在门口,然后走进1136号病房,大声地对一哲说:”祝贺你小伙子,你的病完全好了,终于可以出院了。”听到我的声音,一哲站起来,看上去神清气爽,英姿勃发。一哲笑着和众人说再见。

⑩露露躺在爸爸的怀里,一脸羡慕地对。哲说:“一哲哥哥,等我也跟你一样把病治好了,就

3

让爸爸带我去你家,你答应过我的,一定要带我去看大海哦!”一哲笑着点了点头:“露露,听医生阿姨的话,你一定要坚强,记住,我在大海边等你哦!”

⑾众人有说有笑,露露的父亲搂着女儿,下巴抵在女儿的头上,一言不发。这个知情的粗犷男人目送着一哲离开,紧咬着嘴唇,大口大口喘着长气,.不让眼泪掉下来。一哲向露露挥手,然后,一步一步地向外走……只走了几步,众人便不约而同地从后面围拢上去,用人墙挡住了露露的视线。没有人愿意让小女孩儿看到,那个少年走到门口,满头大汗地扑向轮祷时的痛苦模样。我在一个15岁少年的背影里泪流满面。

⑿这个坚强的少年,面对噩运,不是悲伤地无所事事,绝望地将痛苦的尘屑撒向身边的每一个人,而是选择在疼痛中开花,将暗淡的际遇转变成生命中灿烂的瞬间。

⒀那一天,那个少年,用他的九步之暖,温润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将大家灵魂里的某根弦,轻轻地拨动……

13.说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事件。(4分) 答:

14.文章第④段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 请结合内容,分析其作用。(5分)

答:

15.比较下面的原句和改句,哪一句表达效果更好?说说理由。(4分)

原句:一哲向露露掸挥手,然后,一步一步地向外走……

改句:一哲向露露挥挥手,然后,向外走去……

16.结合文意,谈谈你对选文第⑿段的理解。 (5分)

三、作文(50分)

17.阅读下面的文字一按要求作文。(50分) 。

凝聚亲情才会有幸福的家庭,凝聚友情才会有温馨的集体,凝聚爱心才会有和谐的社会,凝聚智慧和力量才能战胜困难、实现理想……

请自拟一个包含“凝聚”这个词语的标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4

第五单元测试参考答案

一、基础

1、略 2、⑴泄气 ⑵箬篷 ⑶巧妙绝伦 ⑷长途跋涉

3、C 4、A(“市场”与“滞销”搭配不当,应去掉“市场”) 5.(4分)示例:刚劲的直线是率真的美 宁静的村庄是淡雅的美 二、阅读

(一)6.(4分,每项1分,意思对即可得分)(1)整齐的样子(2)听到(3)都(4)感叹,惋惜 7.(3分)答案:C(离开)

8.(4分,每句2分)(1) 老人和孩子们都安闲快乐。(2) (桃源人)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知道魏、晋两个朝代了。 9.(1)①“忽逢桃花林”、“渔人甚异之”②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2)表达了作者对没有战乱、宁静和平和自由和谐的理想社会(生活)的追求。 (二)10. (3分)A (判断动词) 11.(4分)(1)说说笑笑的是学问渊博者,来来往往的没有粗鄙之人。 (2)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公文使身体劳累。 12.(5分)不矛盾,“斯是陋室”说的是房屋简陋,但居住在里面的人品德高尚就不觉得简陋了,所以说“何陋之有”。一个是物质层面,一个是精神层面。

(三)13. (4分)患骨肉瘤(1分)的一哲,强忍巨痛艰难地迈出温暖的九步(1分)以此来鼓舞病中的露露(2分)

14.(4分)运用了插叙(1分),交代了一哲入院的原因及严重的病情(2分)为下文情节发展做铺垫(2分)

15.(4分)原句表达效果好(1分)原句运用了细节描写,“一步一步”生动具体地表现出一哲每走一步的艰难和痛苦(1分)更突出一哲的坚强和心灵的美好(或善良、有爱心)(1分)而改句没有这种表达效果(缺少表现力和感染力)(1分)

16.(5分)患骨肉瘤的一哲,强忍巨痛艰难地迈出温暖的九步,以此来鼓舞病中的露露。(2分)一哲是个坚强的少年,面对厄运,他没有陷在痛苦的深渊中,而是在痛苦中不忘关心他人,用自己的坚强乐观鼓舞他人。(3分)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