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课探究

来源:东饰资讯网
■实践与技术>综合实践活动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课探究 温晓燕 (武平县实验小学。福建武平364300) 摘 要 综合实践成果展示课作为一个系列活动的结束,应该把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收获进行一个有效的总结,必要的反 思,恰当的评价和更进一步的提升。但是很多综合实践成果展示课却呈现出了过分重视展示形式,缺乏内在价值的实现;过 分重视展示活动结果,缺乏过程与方法的体现;过分注重成果呈现,缺乏感悟与交流。综合实践成果展示课应该指导学生选 择恰当的成果展示形式,引导学生有效地参与讨论、共同分享,体现出成果展示的实效性。 关键词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课;实效性 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既是对学生在综合实践活 动过程收获、体验的差异性呈现,也是有效促进学生取 长补短、丰富活动方法、师生共同进步的良好时机。成 果展示阶段是综合实践活动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它既 可以对学生前一阶段的探究情况进行反馈,又为下一 阶段的活动拓展做铺垫。可是,很多综合实践活动的 成果展示课,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常常是一片原始材料 的堆积以及一味地进行“综艺节目表演”。面对这些综 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课的组织,我们该思考些什么 呢?如何使综合实践活动体现它应有的价值呢? 一在上《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这一主题展示课时,一 开始,教师引出近段时间我们进行了“保护水资源,防 止水污染”的综合实践活动,下面分小组汇报。有的组 展示自己写的日记,调查报告;有的组展示搜集到的相 关图片、手抄报;还有的组表演诗歌朗诵《我是环保小 卫士》等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 程,应体现它的生成性与开放性。用诗、歌、舞、小品、 倡议书进行汇报,这类的汇报形式虽然也能体现学生 的劳动成果,并且能够在课堂上用比较直观形象的方 式进行表达,课堂气氛活跃,但是这种纯表演、展览式 的成果汇报缺少对特定的问题展开深入交流讨论和研 、当前综合实践活动成果汇报存在的问题 1.过分注重展示形式,为展示而展示 究。这样的汇报对只注重活动结果的验收、检查,而不 是从内在意义对活动的过程以及学生的体验进行总结 和展示。 为展示而展示,以展示为目的,破坏了综合实践活 动的完整性,让综合实践活动内在价值无法实现。成 果展示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方式,但是要与综合实践活 动主题内容以及活动过程、活动结果相符,而不是只有 丰富、多样。例如,《零食知多少》的汇报课。一上课, 二、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对策探究 1.成果展示要自主选择恰当的展示形式 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的形式要灵活选择,但都 要遵循“与活动主题、活动方式相结合”“要动静、内外 各个小组的同学就轮流上台汇报活动的成果,尽管各 小组同学汇报的形式有所变化,但汇报的大都是些活 动的“结果”,而且有些成果并非“真实的成果”,无须亲 结合”“与实际条件相符”三个原则。在进行成果展示 前,教师应先了解学生完成活动过程的各种情况,了解 哪些预期目标得到实现,学生又生成了哪些问题,结果 怎么样等,这样教师才能对成果展示与交流进行有效 的指导。如何进行成果展示与交流,是学生自主选择 历实践、调查、访问、观察,无须参与一个完整综合实践 活动过程,只要在汇报课前上网查一下资料,打印几张 图片,做几份手抄报,小组或个人唱一首歌即可。这样 的成果汇报重视有形的结果,违背了后现代教学理念, 忽视以人为本,从学生兴趣出发开展活动,忽视让学生 与实施的过程,教师要指导学生合理地选择展示的内 容和方式,并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计划成果展示时,应首先整理进行了哪些活动,有 什么活动内容;其次,考虑成果展示与交流时需要达到 什么目的,该把什么告诉大家;接着要确定采用什么样 的形式来呈现想告诉大家的内容;最后,还要确定好成 果展示时的人员分工等。在刚开始的展示交流中,可 以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成果展示,树立 体会自我价值实现的喜悦感受,不利于学生提高多方 面的能力和形成学生个性化的风格。 2.过分注重成果呈现,缺乏感悟与交流 在成果展示时,我们不能误认为把综合实践活动 过程中的文字材料、图片、实物等摆放出来就是成果展 示,而是要对活动过程中的具体活动操作、方法运用、 亲身体验、感悟等进行解释、说明和小结。如一位教师 自信,逐渐形成有特色的成果展示。如有的学生知识 @—lI福谴l砧教t■宪 综合实践活动 实践与技术一 面广,收集的资料多,可以编成资料集来展示;有的学 生表达能力强,可以演讲、参加辩论的方式展示;还有 的学生喜欢小制作,可以通过制作的方式展示。具体 展示形式应根据内容的实际情况进行,不要为了展示 而展示,搞得过于复杂。 2.成果展示要反映学生的独特体验、收获 综合实践活动是以活动的形式来开展的,它要求 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去积极参与,亲身经历,教师要密 切关注或监控学生的实践过程,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 验和感悟。每个学生在活动中承担的任务不同,采用 的方法过程不同,体验与感悟也不可能相同,因此成果 展示要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和独特体验、收获来选择展 示的内容成果,重点展示学生活动的体验和收获的“过 程”,让展示更好地为学生进行经验交流与分享服务。 在我校开展的《印象武平》综合实践活动成果汇报 中,一段视频的播出吸引了大家的注意。 生:这是一段来之不易的视频。为对家乡民间艺 术的起源、种类、表演形式、意义等方面有更好的了解, 我们去采访拥有民间绝技的永平乡中湍村的老年表演 者。不料却遇到遇到了一次又一次的挫折:第一次去 的时候天公不作美,一场暴雨拦住了我们的去路;第二 次去的时候却吃了闭门羹,甚至还遭到了不理解的村 民的呵斥;第三次去时,我们绞尽脑汁,软磨硬泡,总算 感动了老年表演者,可是他们没有准备好相关的道具, 录制视频再次失败;第四次相约时赶上了他们村三年 一次的“庙会”,这些老年表演者终于表演了我们家乡 远近闻名的绝活——上刀山、下火海、捞油锅、过锥 床。我们怎么也不会忘记按下录制键那一刹那间的兴 奋与激动,我们怎么也不会忘记大家完成任务时拥抱 在一起的情景…… 在这次成果汇报中,展示的不单单是一段视频,更 多的是这段视频背后所发生的感人故事。它不仅分享 了孩子们活动的最深体验,而且展示了活动中收获最 大的感悟。这一段视频凝聚着孩子们对活动的热情、 智慧,更凝聚着孩子们对活动的付出。这样的成果让 我们在了解显性成果的同时,更主要的是了解学生的 经历过程,这样展示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在价值才能得 以彰显。 3.成果展示要关注本身的有效性 有效的展示是能够体现活动的过程,把学生活动 的成果、收获、问题很好地呈现出来。要实现有效的成 果展示,首先要明确展示的目的,观点清晰,做好准备, 如多样的作品展示、丰富的情感体验、方法的陈述、主 题活动的总结、活动的反思……既要从内容完整性考 虑,注意有侧重点,又要考虑如何与人交流,让别人认 同活动结果,接受提出的观点和做法来促进双向交流。 实践证明,生动、活泼、直观的方式更容易被听众 接受,成果展示更有效。例如把枯燥乏味的数据制成 形象化的图表,可以让听众易于接受并理解,同时学生 容易讲解展示;在表现结果时,用实物演示的方式更直 观;在表述观点时,与听众互动更能引起共鸣等等。 去年,我们开展了以《感恩母亲》为主题的系列活 动。在成果汇报过程中,学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奏响 了爱的旋律。 汇报展示时,有的孩子现场制作了精美的卡片要 送给妈妈,有的孩子即兴作诗一首歌颂母亲,有的孩子 当场书写对联表达对妈妈的感恩,还有的孩子用心编 织了妈妈的手套,感恩行动组成员通过体验活动,交流 了自己的体验日记《我为妈妈洗洗脚》,调查组成员还 展示了一本本亲情账(各项开支具体的数目)。看到这 一笔笔亲情账目,着实让学生吃了一惊,他们也许从没 有想到自己曾经从亲人那里索取了这么多,这组数字 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了父母为他们的付出,从而学会 了要懂得珍惜。 总之,成果展示既是对自己的活动过程与活动体 验的回顾环节,也是进一步丰富体验、进行反思、提高 的环节,是整个活动的体现和总结。教师要在成果展 示课上发挥好组织、引导作用,学生的研究才会不断地 深入,体验才会更加丰富。让我们一起努力,让学生们 在展示中、在交流中不断成长,让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 示课发挥它应有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指导用书[M].太原:山西科学技 术出版社,2011. E2]邹开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南[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 社,2005. [3]余娟.小学综合实践活动[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O13. [4]张华.综合实践活动过程研究[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 社,2010. (责任编辑:张贤金) 硒生l础教青研究●_-@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