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我国资产管理和资产托管解决方案及服务的发展前景_耿翠玉

来源:东饰资讯网
2011年第5期中旬刊(总第444期)

时代金融

TimesFinance

NO.5,2011

(CumulativetyNO.444)

我国资产管理和资产托管解决方案及服务的发展前景

耿翠玉

(北京科技大学,北京100083)

【摘要】介绍了软件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了资产管理及资产托管业务的发展背景及发展历程,分别对其市场规模进行了计算,并对其增

长趋势进行了预测。

资产管理资产托管市场规模增长趋势预测【关键词】

一、资产管理及资产托管业务背景及发展概述

目前,我国软件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升,通过IDC的调

2012年,云查显示,未来五年,中国IT企业支出将增长近3倍之多,

计算市场规模可达420亿美元,企业投入在云计算服务的支出将占整体IT成本的25%,2013年甚至会提高到33%。而2010年下半年,

1、大多数公司上预计软件公司的业绩增长比较乐观,主要原因是:

半年合同增长好于业绩增长;2、人力成本上升的压力集中体现在上半年。3、软件行业进入合同签订与收入确认旺季,收入与净利润占全年比重普遍在60%以上。

2010年9月8日,中国国务院通过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

,确定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国家级的7个战略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

性新兴产业之一,决定进一步加大财税金融等政策扶持力度,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投入,这将给软件行业的未来发展注入了光明的前

是一个非常大的喜讯。景。这对于金融软件行业的从业者来讲,

在金融软件领域,资产管理软件系统及资产托管软件系统两个细分市场尤为突出。金融行业是对信息化依赖性很强的行业,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诞生了第一笔由计算机自动撮合的股票交易系统,自此揭开了电子化交易的序幕。随着各资产管理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的开展及《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的实行,1998年前后,市场上出现了针对资产管理及托管业务基本业务单元

财务核算与资产估值系统、资金的基础系统,如投资交易管理系统、

清算系统等等。

经过几年的积累,资产管理和资产托管的基本业务系统已经发展成熟,单个业务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已显著提高。市场上针对金融行业资产管理及托管业务的信息化产品已经涵盖了研究、分析、投

交易、风控、监督、清算、核算估值、绩效评估、存托管、数据整合资、

等业务环节。以下分别讨论资产管理和资产托管业务领域。

26760.80亿元,前14家证券公司受托管理资金本金总额1222.38亿元。据中国信托协会统计,2010年3季度信托公司信托资产总额为29570.16亿元。以上资产都需要资产管理公司的资产管理服务。

2007年~2009年,我国资产管理解决方案及服务的市场规模分别约为14.10亿元、16.66亿元、19.49亿元。随着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国民财富将持续快速积累,将会有更多的资金存在理财的需求。预计2010年~2013年我国资产管理解决方案及服务的市场规模分别将达到22.83亿元、27.29亿元、33.06亿元、40.28亿元。

三、资产托管业务

资产托管平台主要为商业银行托管业务的金融资产保管、会计资产估值、资金清算、稽核监控、风险分析、绩效评估、信息披核算、

露等业务环节提供产品和服务。目前获得证券投资基金托管资格的银行为18家,所托管的资产类型涉及:证券投资基金、保险资金、理财计划、信托计划、社保基金、企业年金、QFII、QDII、股权基金、交易资金等十余种。

2007~2009年,我国资产托管解决方案及服务的市场规模分别系1.20亿元、1.47亿元、1.70亿元。随着托管资产规模的增加和托管需求的快速发展,需要持续投入较大的资金对资产托管平台进行建设及维护。预计2010年~2013年我国资产托管解决方

2.56亿元、3.20亿案及服务的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2.07亿元、

元、4.03亿元。

四、结束语

综合来看,随着金融业务、产品、模式的创新和规模的不断扩大,资产管理和资产托管解决方案及服务将出现持续快速增长,未来发展潜力巨大。我国软件整齐化推进有着新的突破。随着企业信息化方面的投入不断加强,相信软件企业的发展会越来越好。软件企业应该利用整体产业链优势,深挖自身资源,在百年难得一遇的市场机遇面前自主创新,自主发展,自我超越。作者简介:耿翠玉(1978-),河北人,女,汉族,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研究方向:金融学。

二、资产管理业务

资产管理平台主要为资产管理公司的资产管理业务提供投资

投资交易管理、资产清算、资产估值、会计核算、信息披决策分析、

露、报表管理、资产定价等产品和服务。据中国证监会统计:2009年底,保险资金运用余额37417.12亿元,证券投资基金资产净值

(上接第6页)

大收益。

三、结语

随着全球化史无前例的推进,无论是发达国家内部还是众多发展中国家都同时出现了反对美国霸权的强烈呼声。在新自由主义的理论引导下,依赖于全球化背景的金融霸权已经经历了数次辉煌与低谷。结合美国自身政治、军事及经济的全方位优势,推行基于特殊意识形态的美国金融霸权,不仅是美国国内完善的金融制度外溢的结果,更是美国特有社会文化及意识形态的产物,这可以成为我们

认识当前美国经济金融全方位优势的一个新视角。

认清美国金融霸权背后的意识形态因素对于我们认清霸权的“庐山真面目”、防范霸权对我国经济运行可能引起的危害、化解霸权所已然引致的我国经济困境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性作用。作者简介:王浩(1987年7月—),男,陕西西安人,现就读于南京大学商学院金融与保险学系0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国际金融学、投资学。

TimesFinance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