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成因及符号
ml--人工填土? pd--植物层? al--冲击层? pl--洪积层? dl-坡积层?
欢迎共阅
el--残积层? eol--风积层? l--湖积层? h--沼泽沉积层? m--海相沉积层? mc--海相交互相沉积层? gl--冰积层? fgl--冰水积层? b--火山堆积层? col--崩积层? del--滑坡堆积? set--泥石流? o--生物堆积? ch--化学堆积物? pr--成因不明沉积?? ?
人工填土(ml)?
欢迎共阅
?冲击(al)? ?洪积(pl)? ?坡积(dl)? ?沼泽沉积(h)? ?海相沉积(m)? ?海陆交互相(mc)? ?
冲积物(al)alluvialdeposit? ?河流在平缓地段所堆积下来的碎屑物,称为冲积物。冲积物根据其形成条件,可分为:?
??(1)山区河谷冲积物? ??大部分由卵石、碎石等粗颗粒组成,分选性较差,大小不同的砾石互相交替,成为水平排列的透镜体或不规则的夹层,厚度一般不大。一般地说,山区河谷的堆积物颗粒大,承载力高,但由于河流侧向侵蚀的结果也带来了大量的细小颗粒,特别是当河流两旁有许多冲沟支岔时,这些冲沟支岔带来的细小颗粒往往和冲积的粗大颗粒交错堆积在一起,承载力也因而降低。??? ??(2)平原河谷冲积物???
??河流上游的冲积物一般颗粒粗大,向下游逐渐变细。冲积层一般呈条带状,具有水平层理,有时也成流水层或湍流层的交错层理。在每一个小层中,岩性的成分就
欢迎共阅
比较均匀,有极良好的分选性。?
??冲积物的颗粒形状一般为亚圆形或圆形,搬运的距离愈长,颗粒的浑圆度越好。? 平原河谷冲积物可分为:河床冲积物、河漫滩冲积物、牛轭湖冲积物和阶地冲积物。河床冲积物、河漫滩冲积物多为磨圆度较好的漂石、卵石、圆砾和各种砂类土,有时也有粉土、粘性土存在。在同一地段上,河漫滩冲积物的粒度一般较河床冲积物为小。在同一河漫滩上,靠河床近的冲积物的粒度比距河床远的为大。牛轭湖冲积物只有当洪水期间成为溢洪区时才能形成,此时,细砂或粉质粘土就直接覆盖在原来已形成的泥炭或淤泥层上。? ??阶地冲积物的粒度常较河漫滩的为小,一般由粉质粘土、粉土和各种砂土所构成,有时也有卵石、圆砾的夹层。在黄土地区,阶地则往往为各个不同地质时期的黄土所分布。? ??平原河谷冲积层中的地下水一般为潜水,由高阶地补给低阶地,再由河漫滩补给河水。? ??平原河谷冲积物(除牛轭湖外),一般是较好的地基。粗颗粒的冲积物其承载力较高,细颗粒的稍低,但要注意冲积砂的密实度和振动液化的问题。? ??(3)三角洲冲积物? ???三角洲冲积物是河流搬运的大量细小碎屑物在河流人海或入湖的地方堆积而成。一般分为水上及水下两部分:水上部分主要是河床和河漫滩冲积物,如砂、粉土、粉质粘土、粘土等等,一般呈层状或透镜体。水下部分则由河流冲积物和海相或湖相的堆积物混合组成,呈倾斜的沉积层。?
欢迎共阅
??三角洲冲积物中的地下水一般为潜水,埋藏比较浅。?
??三角洲冲积物的厚度很大,分布面积也很广。由于三角洲冲积物的颗粒均较细,含水量大,土呈饱和状态,承载力较低,有的还有淤泥分布。在三角洲冲积物的最上层,由于经过长期的压实和干燥,形成所谓硬壳,承载力较下面的为高。? ?
洪积(pl)?pluvial? ???山区或高地上的暂时水流将大量的风化碎屑物挟带下来,堆积在前缘的平缓地带,这种堆积物称为洪积物。? ???洪积物具有一定的分选作用。距山区或高地近的地方,堆积物的颗粒粗大,碎块多呈亚角形;离山区或高地较远的地方,堆积物的颗粒逐渐变细,颗粒形状由亚角形逐渐变成亚圆形或圆形。在离山区或高地更远一些的地方,洪积物中则往往有淤泥等细颗粒土的分布。但是,由于每次暂时水流的搬运能力不等,在粗大颗粒的孔隙中往往填充了细小颗粒,而在细小颗粒层中有时会出现粗大的颗粒,粗细颗粒间没有明显的分界线。? ??洪积物具有比较明显的层理,但在靠山区或高地近的地方,层理紊乱,往往成为交错?
层理;在离山区或高地远的地方,层理逐渐清楚,一般成为水平层理或湍流层的交错层理。?
??洪积物中的地下水一般属于潜水,由山区或高地前缘向平原补给。由于山区或高地前缘地形高,潜水埋藏深,离山区或高地较_远的地方,地形低,潜水浅;在局部
欢迎共阅
低洼地段,潜水可能溢出地表。此外,如粗大颗粒的洪积物尖灭在细小颗粒的上面时,潜水也可能在粗细颗粒的交接处溢出地表。?
??洪积物的厚度一般是离山区或高地近的地方厚度大,远的地方厚度小。在局部范围内的变化不大。? ?
坡积(dl)diluvium? ?
???高处的风化碎屑物由于雨水或雪水的搬运,或者由于本身的重力作用,堆积在斜坡或坡脚,这种堆积物称为坡积物。? ???坡积物的岩性成分是多种多样的,但与高处的岩性组成有直接关系。坡积物一般具有?
棱角,但由于经过一段距离的搬运,往往成为亚角形。坡积物没有经过良好的分选作用,细小或粗大的碎块往往夹杂在一起。但由于重力作用,比较粗大的颗粒一般堆积在紧靠斜坡的部位,而细小的颗粒则分布在离开斜坡稍远的地方。? ???坡积物中一般见不到层理,但有时也具有局部的不清晰的层理。新近堆积的坡积物经常具有垂直的孔隙,结构显得比较疏松。一般具有较高的压缩性,在水中很易崩解。坡积形成的黄土,其湿陷性一般比洪积或冲积形成的黄土要高得多。? ???坡积层中的地下水一般属于潜水,在坡积物非常复杂的地区,有时形成上层滞水。?
???坡积物的厚度变化较大,由几厘米到一二十米。在斜坡较陡的地段厚度较薄,在
欢迎共阅
坡脚地段堆积较厚。一般当斜坡的坡度愈陡时,坡脚坡积物的范围愈大。? ?
沼泽沉积(h)?
??在地表水聚集或地下水出露的洼地内,由植物死亡后腐烂分解的残杂物所形成的堆积物,称为沼泽堆积物。? ??沼泽堆积物主要为泥炭所堆积,而泥炭为有机生成物,呈黑褐或深褐色,其中还包含有部分粘土和细砂。? ??泥炭的性质和含水量关系很大,干燥压密的泥炭较坚硬,湿的泥炭压缩性较高。泥炭是尚未完全分解的有机物,在作为建筑物持力层时尚需考虑今后继续分解的可能性。? ?
海相沉积(m)、海陆交互相(mc)? ??实际上又可分为? ???1、滨海堆积(海浪及岸流的堆积作用)?? ???2、浅海堆积(浅海相动荡及静水的混合堆积作用)??? ???3、深海堆积(深海相静水的堆积作用)???
???4、三角洲堆积(河~海)(河水、海水混合堆积作用)。? ?
欢迎共阅
??人工填土(ml)就不详细解释了,实际上人工填土又可分为素填土和杂填土? 地质年代表
一,概念
按时代早晚顺序表示地史时期的相对地质年代和同位素年龄值的表格。计算地质年龄的方法有两种:①根据生物的发展和岩石形成顺序,将地壳历史划分为对应生物发展的一些自然阶段,即相对地质年代。它可以表示地质事件发生的顺序、地质历史的自然分期和地壳发展的阶段;②根据岩层中放射性同位素蜕变产物的含量,测定出地层形成和地质事件发生的年代,即绝对地质年代。据此可以编制出地质年代表。 二,中国地质年代表 ----------------------------------------------------------------------------------------- 代纪世代号起始时间(百万年)生物开始出现类型 ------------------------------------------------------------------------------------------ 新生代第四纪全新世Qh0.01人类出现 晚更新世Qp 中更新世Qp2 早更新世Qp11.64 新近纪上新世N25.00 中新世N123.3近代哺乳类出现 古近纪渐新世E337.5 始新世E250 古新世E165鱼类出现 ------------------------------- 中生代白垩纪K135被子植物,浮游钙藻出现 侏罗纪J208鸟类哺乳类出现 三叠纪T250蜥龙鱼龙出现 ------------------------------- 晚古生代二叠纪P290兽行型类裸子植物出现 石炭纪C362坚孔类种子蕨科达类出现 泥盆纪D410总鳍鱼类节蕨石松真蕨植物出现 早古生代志留纪S439裸蕨植物出现 奥陶纪O510无颌类出现 寒武纪--570硬壳动物出现
----------------------------- 新元古代震旦纪Z680不具硬壳动物出现 南华纪Nh800
青白口纪Qb1000多细胞动物高级藻类出现 中元古代蓟县纪JX1400真核动物出现(绿藻) 长城纪Ch1800
古元古代滹沱纪Hl2300 五台纪Wt2500
----------------------------- 新太古代Ar32800原核生物出现(菌类及蓝藻)
欢迎共阅
中太古代Ar23200
古太古代Ar13600生命现象开始出现 始太古代Ar045oo
---------------------------------------------------------------------------------------------------------------------- 关于地质年代表的阅读
解析:地理教学大纲中的“基本训练要求”指出:“学会阅读地质年代表,记住代、纪的名称和序列。”同学们感到不好记,特别是感到“纪”的名称不好记。
研究地壳历史时,仿用了人类历史研究中划分社会发展阶段的方法,把地史划分为5个代,代以下再分纪、世等;与地质时代单位相应的地层单位称界、系、统等。
地层单位分国际性地层单位、全国性或大区域性地层单位和地方性地层单位。
国际性地层单位适用于全世界,是根据生物演化阶段划分的。因为生物门类(纲、目、科)的演化阶段,全世界是一致的。所以据此划分的地层单位必然适用于世界,称国际性地层单位,包括界、系、统。 界——国际性通用的最大的地层单位,包括一个代的时间内所形成的地层。 系——界的一部分,是国际地层表中的第二级单位,代表一个纪的时间内所形成的地层。系一般是根据首次研究的典型地区的古地名、古民族名或岩性特征等命名的,如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白垩系等。 统——系的一部分,是国际地层表中的第三级单位,代表一个世的时间内所形成的地层。 全国性或大区域性地层单位有阶、时带,地方性地层单位有群、组、段、层。 地质时代单位有代、纪、世、期、时。 代——地质时代的最大单位,在代的时间内形成界的地层。代的名称和界的名称相符合,如,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纪——代的一部分,代表形成一个系的地层所占的时间。纪的名称和系的名称符合,如寒武纪、奥陶纪等。 震旦纪——很早以前,在我国(特别在北方)就发现在古老变质岩系(即前震旦亚界)之上,含有丰富化石的寒武系之下,发育了一套巨厚的完整的没有变质的或变质程度很低的沉积岩系,其中除含有大量藻类化石外,很少发现其他生物遗迹,当初就把这套地层命名为震旦系,其时代称震旦纪。震旦是中国的古称。中国是震旦系发育最好的国家,地层完整,剖面清楚,分布广泛。因此,我国很早就把震旦系列入我国地质年代表中。 寒武纪——是因英国的寒武山脉(今译坎布连山脉)而得名。 奥陶纪和志留纪——是根据英国威尔士一个古代民族居住的地方名称和古代民族名称命名。 泥盆纪——是因英国西南部泥盆州(现译为得文郡)海相岩系而得名。 石炭纪——因英格兰的高山灰岩及其含煤层而得名。 二叠纪——最初得名于乌拉尔山西坡的彼尔姆州,“二叠”则因该时代德国南部地层可以分为上下两套而得名。
三叠纪——当初按德国南部地层的三分性特点而命名。
侏罗纪——按法瑞交界地方侏罗山(现译为汝拉山)地层研究而命名。 白垩纪——按英吉利海峡两岸主要由白垩土地层构成而命名。 地质年代表口诀记忆法:
新生早晚三四纪六千万年喜山期 中生白垩侏叠三燕山印支两亿年 古生二叠石炭泥志留奥陶寒武系 震旦青白蓟长城海西加东到晋宁 注:
欢迎共阅
1、新生代分第四纪和早第三纪、晚第三纪,构造动力属喜山期,时间从6500万年开始。
2、中生代从2.5亿年开始,属燕山、印支两期,燕山期包括白垩纪、侏罗纪和三叠纪的一部分,印支期全在三叠纪内。
3、古生代分为早晚,二叠纪、石炭纪、泥盆纪属晚古生代,属海西期;志留纪、奥陶纪、寒武纪在早古生代,属加里东期;震旦纪、青白口、蓟县、长城纪在元古代,震旦属加里东期,其余属晋宁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