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论图画书阅读与儿童发展

来源:东饰资讯网


论图画书阅读与儿童发展

肖涓 责任编辑:阮煜#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湖南长沙)

摘要:图画故事书对儿童的终生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老师和家长开始关这一神奇的发展领域,而在这其中走出思想认识的误区,采取正确合理的教育引导方法,实幼儿与图画书的交流与对话,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关键词:图画书;阅读;儿童

作者简介:肖涓,女,湖南郴州人,湖南师大教科院硕士研究生。湖南第一师范学报

日本儿童文学出版专家松居直先生曾指出“:图画书是成人送给孩子的最好的礼物。”可见,图画书对孩子一生的发展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年,夸美纽斯写成了《图画书中见到的世界》,以图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表现教学的内容,表现百科的知识和世界的面貌。结果,这一年成为人类进入儿童世界,认识到儿童最合适的阅读方式的转折性的一年。图画书的图画语言为儿童呈现了一个充满生机、奇妙无比的世界。儿童的感知原始而热烈,稚嫩却纯真,多彩而新奇。幼儿阅读图画书的活动,实际上是幼儿以稚嫩但充盈的心灵与美妙而神奇的图画故事进行碰撞与交流的复杂过程。每一个儿童都有着巨大的潜能进入图画书的世界,每一个儿童都能成为成功的图画书阅读者和欣赏者。

绘画性、传达性和趣味性是图画书的基本特征,图画书和用语言文字来表述、描述的幼儿文学作品是有区别的。语言艺术的幼儿文学是诉诸幼儿听觉的,情节描述是线性、时

间性展开的;而图画故事书则主要用图画来描述事物的,是同时诉诸于幼儿听觉和视觉的一种艺术形式,情节展开是空间的、立体的。图画书要求语言与图画、文学性与艺术性有机的统一。……图画书作为幼儿文学的现代形式,其存在价值是无庸置疑的。%’(从儿童生理发展的角度看,即从儿童特定年龄阶段对于色彩或形状的感知觉来看,我国心理家陈立等做过相关的研究,发现“儿童的形状抽象最早”“,)岁后形状抽象下降,颜色抽象比率上升。*+,-./,岁颜色抽象达到高峰”“,\"岁后是同一抽象占优势”。因此得出结论,集形状和色彩于一身的图画书是适合于儿童阅读的书籍形式。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看,图画书是儿童文化的呈现,是儿童自身的世界的重要部分,儿童借由图画书进入自身内心世界,成人也借此与儿童获得心理交流。儿童有自己的哲学、艺术和构想,儿童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儿童文化。儿童的文化对儿童自身的发展有独特的价值。图画书是幼儿的伙伴,它伴随着幼儿的成长,是幼儿了解自己和外部世界的“窗口”,还是幼儿寄托情感和思绪的精神之乡。一种适宜于幼儿发展的图画书,相对于幼儿就如同一扇开启心智的窗户,打开它就如同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在那里,幼儿同世界的距离接近了,幼儿与世界的互动开始了,幼儿也就进入他们自己的世界之中。

孩子们在读图画书时很容易“入境”。女孩们争当童话故事中美丽的小公主,男孩子则更倾向于争当童话中勇敢而又有神奇力量的斗士。尽管孩子们知道图画也表现故事,但他们更习惯于寻找图画中的对应物,这些对应物会自然而然地成为自己或身边的同伴。善良的孩子们希望帮助“卖火柴的小女孩”,高兴“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小男孩谈起“恐龙”来头头是道。他们在图画书神妙的境界中高兴、忧伤,或拍手大笑,或手舞足蹈,而在这种不知不觉的过程中,我们的孩子正以他们幼小的心灵感受着真、善、美,感受着他们的喜怒哀乐。这是一种儿童特有的纯粹的阅读,用姚国麟教授的话说“:他们在阅读一段生活,一段乐趣。”图画故事书是学前儿童阅读的起点,是儿童人生的第一本书。图画故事书通过文学和图画共同传达故事信息,有论图画书阅读与儿童发展别于其它形式的语言或视觉艺术,它独特的表达系统比较契合儿童心理特点。同时,图画故事书阅读又是一种

复杂的心理过程,需要学前儿童具有大量的知识、经验和策略。因此,对学前儿童的语言、想像、思维、情感、社会化及审美能力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图画书阅读对于发展儿童想像力、理解力、探究力等都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岁正是探索的年龄,这个时候儿童的好奇心强烈,对于神秘的未知世界,他们有着执着的探究欲望。在图画书的世界中,他们乐于观察,对所看到的、所听到的事物表现出强烈的兴趣,他们所表现出的潜能让人们惊奇和兴奋。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在谈到图画书时说,受它滋养的一代人,会因为它的影响,思维方式、审判方式、甚至人生态度都会有所改变。无论是设计精致工巧的图画书封面,富于色彩和灵动的图画,还是极具感染力的故事内容都成了儿童关注的对象,而在成人的指引下,儿童各方面的能力更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幼儿从外界获取的信息中&’(是通过感知觉。在幼儿的认知活动中,感知觉占据主要的地位。)*%岁的幼儿主要是借助于形状、颜色、大小、声音等来认识世界的,而不是依靠语言交往所获取的知识来认识世界的。观察力是幼儿完整准确理解故事的前提,同时也有助于幼儿获得更多的阅读乐趣。因此优秀的图画书,在图画中就蕴藏着丰富的故事信息,优秀的画家会给儿童留出极大的空间,善于观察的孩子,每一次阅读都会有新的发现。孩子的眼睛就象架摄像机,能观察到成人所忽视的细节。如果孩子津津有味地发现了各种秘密,请不要为了所谓的意义而打断孩子,请和孩子一起去发现,你会发现你所熟悉的图画故事书中竟然隐藏着另一个你平时完全没有发现的精彩纷呈的世界。!)#松居直先生认为“:……对于读图画书而言,读书就是读故事,通过图画读懂故事,那对于孩子来说,就是把故事这个眼睛看不见的世界变成在自己心中看得见的画(形象)的能力,也就是一般被称为想像力的能力。如果想像力丰富,人就能看到看不见的东西。图画书和想像力有很大的关系。”!+#作家创造图画故事时,正是把握住了儿童的思维特点,迎合了其天马行空的想像天性,引领儿童进入想像的故事世界,也会由图画故事联想到生活经验,在生活中想像自己是故事中的人物。

儿童对所阅读的故事进行加工,还会以表演、绘画等形式表现出来,无形中发展了儿童的识字、表演等能力,于是儿童开始喜欢上了讲故事、演故事、编故事。这期间,无穷

无尽的潜力正在发挥,而这也将成为他们长大后最值得回忆的温馨记忆。

美国阅读问题专家乔治·史蒂文斯说“:教育史上危害最大的错误认识,即各种阅读教育都应当放到孩子%岁以后进行,如果忽视孩子掌握语言的意义,我们就失去了对人类生长发育的一个基本侧面的认识。如果我们把学龄前时期仅仅看作是身体和情感的发展时期,那么我们如何解释语言之谜呢?”!,#对于年幼的儿童来说,只要是与阅读活动有关的任何行为,都可以算做阅读。孩子天生是喜爱书本的,在经由咬、翻、甩,甚至撕等各种对书的探索行动中,儿童开始了他们的阅读之旅,由此也进入一个阶段性的过程。自动经过图画书艺术熏陶的儿童,精神世界将更开阔,生活也将更丰富多彩,充满生机。

面对着图画书对儿童一生的发展如此深远的影响,越来越多的老师和家长开始尝试着去了解、认识儿童与图画书这一奇妙的世界。但同时也带来了成人在理解认知和操作方法上的一些偏差。儿童文学作家冰波于是说“:家长还往往只考虑有没有用,能看多久。”有的成人认为给孩子讲故事就已经足够了,不需要给孩子读故事,更不需要让孩子参与阅读;有的认为阅读就是孩子看书,不愿为孩子无穷无尽的“为什么”而烦恼;亦或有更多的家长追求儿童在阅读中认识了多少字,学到了多少道理……在一份调查问卷中,)’-的家长回答“把阅读图画故事书作为教育孩子的一种手段”,,+(的家长在阅读指导中主要是针对“故事大意的理解”,其次是“知识和情感道德”占.)/&-。而成人不同的阅读观念、指导策略、材料选择决定了一个孩子是否对阅读产生终身的兴趣。与教师相比,父母更能教给孩子发自内心的对阅读的热爱,让孩子体会到阅读是一件有趣而且有意义的事情。这种对书的态度是相对稳定的,会伴随孩子的一生。柯南指出“:幼儿虽然可以通过视觉直接感知图画书的某些画面的意义,但是要独立读懂图画书却是困难的。这不只是指图文并茂的图画书中那些文字他们还不认识,要准确地读出图画所描述和表达的内容也是不容易的。所以幼儿欣赏和接受图画故事仍然需要大人的帮助。”显而易见,柯南认同儿童阅读图画书需要陪读这个观点,而这也是

过渡到儿童独立阅读的前提。既然如此,那么成人0特别是家长1在认识观念上的改变,引导方法上的更新对于儿童阅读图画书便尤为重要了。

曹文轩说到“:一个人读书的兴趣应该是从童年开始的,童年中你没见到好书,你一生很难培养好真正的读书兴趣。”所以给孩子选好真正成为其人生第一本重要的图画书是至关重要的。\".世纪的阅读已经决不仅仅只限于文字了,可是对于图画书的艺术的缺乏了解,让家长在选择上无所适从,这也给他们带来了第一个难题。家长还应培养儿童的阅读习惯,教会儿童掌握拿书的正确方法,知道书有封面和扉页,看书有正确的顺序,看书时有正确的坐姿等等,这些都是对阅读兴趣影响至深的因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让孩子对图画书产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呢?这其中孕藏着一个丰富的世界。日本年轻女诗人俵万智两岁时就开始每天让妈妈给她读图画书,几乎是反复读同一本民间故事的图画书,三岁时她就几乎可以把整书一字不差的背下来。科学研究表明,这种能力是两岁到五岁的孩子特有的。松居直于是说“:孩子们上学以前,我们大人应使他们有用耳朵听真正优美语言的体验。”专家亦曾指出要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应从多方面、多角度入手:家长应鼓励孩子多到图书馆;家长应以身作则,让孩子留意到你的阅读!阅读报刊杂志\"的习惯,给孩子树立行为的榜样;家长应为孩子选择合适的电视节目,而电视节目应与读物互相联系;家长应定下时间表,适当分配阅读及看电视的时间;家长应对孩子的读本表示兴趣,并多加留意孩子阅读什么刊物;家长应尝试与孩子一起讨论及交流阅读的心得,借此加强与孩子的沟通。此外,为孩子选择读物时,切勿忽略读物的创作性。可能有幼儿开始对阅读丝毫不感兴趣或者持续的时间不够长,但有专家谈到“,每个幼儿都是在其已有的心理发展水平或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走进图画书世界的,都是在与图画书的对话、互动中逐步发现、欣赏和品味图画书的———幼儿走进图画书世界的过程就是幼儿与图画书互相对话,互动建构的过程。”

#$世纪意大利一位教育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光爱孩子是不够的,还必须使他们感受到爱。”在家庭中最重要、最宝贵的,是夫妇之间、亲子之间丰富的语言交流。曾经有位

学者在幼儿园中做调查,结果发现,在“喜欢一个人看书还是家长讲解”这个问题中,无论年龄的大小,$%&的孩子都选择了“有家长讲解”。在家里,父亲给孩子读书,母亲给孩子读书,这是父母与孩子一起度过的快乐的时刻,哪怕只有’分钟、#(分钟。对孩子来说,和父母在一起是最幸福的,给孩子读书,可以引起孩子对语言的兴趣,使他们变得喜欢语言,深刻体会到语言的乐趣。这时候,孩子自然会对语言发生兴趣,想学识字。他们通过亲身体验,了解到文字是进入语言世界的钥匙,知道了文字的作用,知道了文学和语言是什么关系。)*+台湾黄乃毓认为:虽然母亲讲故事的方式有所侧重,有的习惯照着书念,有的习惯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出来,但两者的目的都在于传达故事给儿童。所以这两种方式无所谓优劣、好坏,亲子阅读的意义在于通过图画书阅读活动让幼儿喜欢看书,成为小小读人,同时也架设起母子情感交流的桥梁。家长在引导幼儿阅读图画故事书时要注意语音、语调、表情等因素,同时关注孩子的表现,抓住任何一个“灵光一现”的机会和孩子一起讨论,耐心回答孩子的问题,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见解,引导孩子讲故事,和孩子一起表演故事,和孩子一起发自内心地热爱阅读。

尽管大多数家长对图画书的认识还处在一个“起步的,原始的阶段”,在图画书上,也存在着成人本位、育儿本位和儿童本位的分歧,但,((-年-月在南京师范大学举行的“儿童的生活、儿童的文学”研讨会上,与会者一致认为:图画书应该是儿童喜爱的,幼儿在书中体验到的乐趣是最重要的。儿童文学作家姚红指出:通过图画书进入孩子内心的荒诞世界,不成熟的、流动的、不真实的世界。不要鲜艳、明丽,而是有进入心灵的路径,有对话才有交流,不需要等待孩子长大才理解,认识不认识一个事物不要紧,因为喜欢阅读是人一生的事。有了这种爱,才是功德无量,这是儿童书最大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图画书:幼儿文学的现代形式!&#%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康长运/走进图画书世界—学前儿童图画故事书阅读研究 北京12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33-/

松居直/我的图画书论

戴汝潜 专家谈早期阅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