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 习聊孺 戏时,还马上教会他玩其中一个, 并与他玩起来。有了这样的过渡, 他对我开始产生信任感,打开了话 匣子。他回忆了一些幼儿园的趣 怨气。父母之间的关系可以改变, 但孩子与父母的亲子之情是血浓于 要。需要的五个层次,是由低到高 逐渐形成并逐级得以满足的。只有 当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 较高层次的的需要才能出现。家家 对安全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就感到 威胁和恐惧,表现出焦虑、不安、 水的感情,是不可改变的。家家若 有所悟地点点头。孩子的工作做到 家了,我认为该是做家长工作的时 事,讲到精彩之处,还手舞足蹈起 来。他也谈到,其中一次帮助同学 后,感到快乐。通过这次谈话,我 了解到家家的向师性是很强的,更 难得的是他有助人为乐之心。我决 定以此作为突破口,大力肯定他的 这种精神,并且指出这是其他同学 身上很少具备的,让他认识到自己 候了。于是我请他妈妈出来,希望 她和家家爸爸不但要用真诚慈爱的 恶梦连连。随着与父亲的分开,家 家的症状有所缓解,但在潜意识里 留下了印记,表现为后来对声音的 语言向孩子表明对孩子的爱永远不 变,而且还要用实际行动来体现对 孩子的爱并没有减少。如果可以的 话,双方继续做朋友,条件允许的 时候,每隔一段时间一起和孩子做 一敏感。 父亲浪子回头,一反常态,好 好对待家家的时候,又唤起了家家 爱和归属的需要。他希望有一个完 也有过人之处,从而增强他的自信 心。在谈话结束之时,我要求他一 周帮助别人一至两次,他愉快地答 应了。 2.与父母沟通,互通信息, 利用契机 些有益的活动,如逛公园、参观 整的家庭,他要成为家庭的一分 子。他无法理解母亲的态度,他用 自己的方式进行表达与宣泄,如在 日记中捏造毫不存在的欢乐家庭。 由于爱和归属的需要得不到满足, 展览。双方都要关心孩子的进步, 要抽出时间轮流参加孩子的家长会 等。总之,只有让孩子懂得亲子之 爱是不变的,才能扭转他的认识, 恢复父母在他心中的慈爱形象。妈 妈也表示赞同。通过这些教育启 发,相信家家能感受到来自父母、 老师的心理支持,有了爱与归属的 感觉了。 3.实施要略 高一层次的尊重的需要更无法得到 实现。他便自卑,失去信心,不惜 做出各种出格的行为以引起老师和 同学对他的关注。 2.缺乏意志行动,有严重的 畏难情绪 第二次谈话,我把地点选在家 家与妈妈的家,但要他妈妈先回 避。家家很热情地招呼我,给我让 座倒茶。他很高兴地告诉我,他能 完成任务,在一周之内助人一次, 非常愉快。我适刚向他提出更高要 求:一周做・件好事的同时,减少 做一件坏事。他答应了。接着,家 家还拿出小时候的照片给我看,眉 飞色舞地讲解起来。这时,我感觉 (1)善用心理激励,激发潜能 所谓心理激励是指教育者用激 励性语言或物质去强化受教育者行 为的一种方式。心理激励在学校的 教育中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激励、 学生的自我激励、学生之问的相互 激励。在辅导家家的过程中,我充 分利用心理激励机制,一方面提高 家家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另一方面 使班集体更具凝聚力,改善了学生 家家的学习成绩如此之差,与 妈妈的娇惯是有关的。据了解,一 年级时,家家无法完成作业,妈妈 心疼儿子,一律包办代替。这样一 来,家家受到严实的保护,他的意 志力无从得到锻炼,基础打不好, 到家家已经完全信任我了,我便不 失时机地与他谈父母离异的事。我 让他回忆父母在一起时的情景,他 的表情马上变得很沉重,告诉我那 却已养成害怕困难的坏习惯了。即 使是后来妈妈有醒悟之意,行动起 来,督促他学习,仍然无用。家家已 经毫无信心,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更 让他反复受伤,变成了恶性循环。 是些可怕的回忆,家里无休止的 吵,大打出手,父亲对自己的折 之间的人际关系。我抓住家家乐于 助人这个闪光点,利用班会课当众 给予肯定与表扬,并让家家讲讲自 己做好事时的感受。看到同学们向 自己投来敬佩的目光时,家家笑 了,他的双眼是亮晶晶的。平时, 磨,自己的心情极度低落,毫无快 四、辅导策略实施 1.整体策略:加强沟通,成 为朋友 乐可言。我又引导他讲讲父母分开 之后的情况,他的表情明显变得轻 松,讲的都是与妈妈之间的平常的 却舒心的事。我让家家自己比较, 开学之初,我与家家进行了一 更喜欢哪一种生活。当然,他喜欢 的是后者。至此,我委婉地向家家 我让班干部配合留意,只要发现家 家有细微的进步,马上记录在案。 我也会于第一时间在全班表扬和鼓 励。从此,同学重新认识了家家, 次长谈,避开学习与家庭的事,主 要是谈一些他认为快乐的事。为了 取得他的信任,我首先回忆了自己 童年的一些乐事,诸如爬树、抓小 解释,父母离异是大人们的事,这 也是现代生活中很正常的现象,不 必过于耿耿于怀。我又有意地突出 大家都愿意和他一起玩。家家的头 抬起来了,自信起来了,经常可以 鸟、放风筝、做游戏等,当讲到游 父母爱他的一面,打消他对父母的 听到他与同学嬉戏的笑声。由于人 际关系的改变,家家更愿意做好事 只要努力,目标是可以达到的。同 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对目标的实 样,只要肯努力学习,成绩也一定 能提高。得到他的认同后,我根据 他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个非常具体 的短期目标及中期目标。接下来是 目标的实现,从中汲取力量,继续 现也表现出很大的信心。这时的家 家,已经由他人暗示转变成自我暗 示了,这是一个向更高目标进发的 了,后来简直成了同学们的榜样, 大家还一致推选他当上劳动委员。 心理激励的恰当运用有效地促进了 家家个性发展,让他融入班集体 中,满足了他爱与归属的需要。 (2)利用心理暗示,逐步设立 好机会。于是我再一次与他长谈, 帮助他建立一个长期的目标,并鼓 励他更有勇气、更大胆地地朝着目 标前进。 前进。为了达到这种效果,我联合 了三科主科老师共同设计了五份试 题,先易后难,让家家分别在五天 内完成。结果他最低分都能考到 85,这可是破天荒的好成绩。他异 常兴奋。这时,我再一次暗示他: 目标 心理暗示是指在非对抗的条件 下,通过语言、表情、姿势以及符 号等对他人的心理与行为发生影 五、辅导结果 经过为期两年的帮教与辅导, 家家转变了,消灭了不合格,学会 了自觉学习,学习的劲头很足。他 响,使之接受暗示者的意见的观 点,或按所暗示的方式去活动。家 家学习基础差,反复的失败令他完 只要你再努力,你可以做得更好。 为了加大帮助的力度,我组织成绩 好的同学与他结成对子,随时帮助 他解决学习上的困难。课堂上,我 专门设计几道题让他回答,答对了 马上表扬,即使是答错了,也从中 发掘可以鼓励的地方。这样一来, 家家主动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大大提 成了同学们公认的小雷锋,从原来 不受欢迎变成人人尊敬的班干部。 他的敏感、妒嫉、做坏事的习惯等逐 渐消失,现在自我感觉非常良好。我 认为,家家的爱和归属感得到了满 足,更高层次的尊重的需要出现了, 他正在努力满足着这种需要。 (文内“家家”为化名) 全失去了信心。当务之急是重新树 立他对学习的信心。我与他再一次 长谈。从他与同学相处困难讲起, 经过了努力,现在成了劳动委员, 成了同学都尊敬的对象,让他自己 体会到,这一切都是努力得来的, 高了。之后的几次长谈中,他都表 ●个案反思 1.尊重人格 在对单亲学生进行心理辅争时要注意尊重学生的人格。 单亲家庭的孩子由于家庭的破损,往往会变得异常敏感,自 尊也往往变得异常,要么是过强,只要觉得有一点儿不如他 人,很可能对他的自尊是莫大的打击;要么是自卑感太重。 心理学家爱默森认为: “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 教师要把学生追求自尊的意识转化为强大的动力。 2.激励自信 因父母离异,单亲儿童往往自信心不足,因为他们感到 被抛弃。怎样帮助这些孩子恢复自信呢?尼・德・列维托夫指 出: “暗示学生相信自己的力量,相信改进的可能性,并把 注意力集中在每个学生现有的优良品质和各种表现上。”教 师要运用激励功能,激发他们的信念,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 悦。要发现这些孩子身上的特长、优势、闪光点,表扬他 们,激励他们。安排他们在各项活动中展示自己的才能,如 担当主持人,在运动会上为班争光,担任学习委员、科代 表,使其有“英雄有用武之地”的感觉。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