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3分)据报告,九江10月9号的空气污染指数为30,那么这天九江的空气质量级别为( )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2.(3分)冬至日太阳直射哪条纬线( ) A.北回归线
B.南极圈 C.南回归线
D.北极圈
3.(3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岛屿是( ) A.台湾岛 B.格陵兰岛
C.马达加斯加岛 D.加里曼丹岛
4.(3分)降水的主要形式是( ) A.冰雹
B.雪 C.雾气
D.降雨
5.(3分)有一位建筑师,想要建造一座房子,房子四面的窗户都对着北方,应当说这样的房子是可能的,你认为应该建在( ) A.北极点上 C.南极点上
B.赤道和0°经线的交叉点上 D.赤道和180°经线的交叉点上
6.(3分)位于欧、亚、非三洲之间的海是( ) A.里海
B.黑海
C.地中海 D.红海
7.(3分)2016年6月27日地理结业考试,此时地球运动到图中哪两点之间( )
A.A和B之间 B.B和C之间 C.C和D之间 D.D和A之间 8.(3分)一个人面对地图,一般按什么来判定方向?( ) A.上北下南,左东右西 C.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B.上南下北,左西右东 D.上南下北,左东右西
9.(3分)下列关于等高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等高线的高度是相对高度
1
B.等高线闭合的地方是山顶 C.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就陡 D.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是山脊
10.(3分)关于人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非洲只有黑种人分布
B.白种人是“高等”人种,黑种人是“低等”人种 C.黄种人都分布在亚洲
D.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 11.(3分)读图,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
A.300米 B.1 300米 C.800米 D.600米 12.(3分)南半球澳大利亚放暑假时间为( ) A.1月 B.7月 C.9月 D.12月
13.(3分)一个人站在北极点上,他向前跨一步,则他前进的方向是( ) A.正南
B.正西
C.东南
D.西南
14.(3分)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地形和气候 B.距海的远近 C.历史和经济 D.社会制度
15.(3分)下列关于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古代有天方如张盖,地圆如棋局的说法 B.人们根据星星和月亮的形状,推测地球是个球体 C.哥伦布船队的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个球体
D.人类进入太空,拍摄了地球的照片,确证地球是个球体
16.(3分)在同一纬度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偏西的地点( ) A.先看到日出 B.后看到日出 C.时刻晚一些 D.时刻相同 17.(3分)划分地球东西半球的界线分别是( ) A.0°经线和 180°经线 B.20°
W和160°E
2
C.20°E和160°W D.0°纬线180°纬线
18.(3分)某地东侧是西半球,西侧是东半球,南侧是南温带,北侧是热带,该地的位置是( ) A.25°W,23.5°S B.20°W,23.5°N C.160°E,23.5°N D.160°E,23.5°S 19.(3分)下列地形类型中,符合“等高线闭合且四周高、中间低”特征的是( ) A.盆地
B.高原
C.平原
D.山地
20.(3分)一位同学想了解我国的首都﹣﹣北京在哪里,应查阅( ) A.中国政区图 B.城市导游图 C.中国气候图 D.中国地形图
二、解答题(本题共4小题,共40分)
21.(10分)读“东西半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赤道穿过哪两个大洲的大陆名称: , . (2)写出字母D所代表的大洋的名称: . (3)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名称是 洲. (4)跨经度最广的大洋名称是 洋.
(5)④、⑤两个大洲的分界线是 、乌拉尔河、 、 海峡. (6)①、②两个大洲的分界线是 ;③、⑤两个大洲的分界线是 .
22.(6分)自2011年3月以来,位于地中海沿岸的阿拉伯国家﹣﹣叙利亚,叙利亚局势持续紧张.读下列组图,回答问题.
(1)图甲是叙利亚多数居民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这是 (宗教)的代表建筑.
3
(2)作为典型的阿拉伯国家,叙利亚国内通用的语言是 (语言). (3)图丙是叙利亚的一种典型气候,该气候类型是 . 23.(12分)根据全球大洲略图,完成下列要求:
(1)A、B 两洲的洲界是 .
(2)北京时间 2011 年 3 月 11 日,日本本州岛仙台港以东 130 公里处发生9.0级强震.请你判断此次地震发生在 板块和 板块的接触地带.
(3)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大洲是 ,混血种人较多的大洲是 (填名称). (4)D地区居民的通用语言是 ,F 地区居民信仰的宗教是 教.
(5)当我国中小学生放寒假期间,C地区正值 季,此时北极地区出现 (极昼或极夜)现象.
(6)为何B大洲被称为“热带大陆”,而E大洲是世界最寒冷的大洲?(提示:比较两地纬度位置) 24.(12分)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坐地日行八万里…”,“坐地日行”实际指的是地球的 (运动),“八万里”指的是地
4
球 的周长.
(2)在图中合适位置画出地球公转的方向.
(3)当地球公转到位置①时,这一天是北半球的 (节气),太阳光直射在 ; 当地球公转到位置②时,这一天是北半球的 (节气,太阳光直射在 . (4)当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经过P点时,太阳光直射点 .(多选) A.正向南移 B.正向北移 C.在南半球 D.在北半球
(5)昨天下午5点多钟,淄博的小明放学回家的路上感觉夜色比前些天来得迟了,现在地球运行在 之间.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①
5
2017-2018学年安徽省滁州市定远二中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3分)据报告,九江10月9号的空气污染指数为30,那么这天九江的空气质量级别为( )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考点】44:空气质量及其评价方式.
【分析】根据空气污染指数与质量级别、质量状况的对应关系回答.
【解答】解:九江的空气污染指数为30,根据空气污染指数与质量级别、质量状况的对应关系,可知空气污染指数介于0~50,属于Ⅰ级,优。 故选:A。
【点评】本题要求学生要熟记空气污染指数与质量级别、质量状况的对应关系.
2.(3分)冬至日太阳直射哪条纬线( ) A.北回归线
B.南极圈 C.南回归线
D.北极圈
【考点】1C:重要的经、纬线.
【分析】冬至日即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都直射赤道.
【解答】解:冬至日即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太阳直射点的变化规律,理解解答即可.
3.(3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岛屿是( ) A.台湾岛 B.格陵兰岛
C.马达加斯加岛 D.加里曼丹岛
【考点】EA:拉丁美洲的主要岛屿、临海、海峡与河流.
【分析】世界第一大岛﹣﹣格陵兰岛80%以上的土地,目前仍覆盖着巨厚的冰层,是除南极洲以外冰川分布最广的地区.
【解答】解:格陵兰岛世界最大岛,在北美洲东北,北冰洋和大西洋之间。从北部的皮里地到南端
6
的法韦尔角相距2574公里,最宽处约有1290公里。海岸线全长三万五千多公里。 故选:B。
【点评】考查世界最大的岛屿,要牢记.
4.(3分)降水的主要形式是( ) A.冰雹
B.雪 C.雾气
D.降雨
【考点】4F:降水的类型及其区别.
【分析】降水的形式有雨、雪、冰雹、冰粒和冰针等.但最主要的是雨. 【解答】解: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降水的形式,属于基础题目.结合日常降水形式理解记忆.
5.(3分)有一位建筑师,想要建造一座房子,房子四面的窗户都对着北方,应当说这样的房子是可能的,你认为应该建在( ) A.北极点上 C.南极点上
B.赤道和0°经线的交叉点上 D.赤道和180°经线的交叉点上
【考点】1F: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
【分析】北极是地球的最北端,在北极点上判定方向,其四周都是南方;南极是地球的最南端,在南极点上判定方向,其四周都是北方。
【解答】解:南极是地球的最南端,在南极点上判定方向,其四周都是北方。故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解答时,观察地球仪上的北极点和南极点,以此判定该题。
6.(3分)位于欧、亚、非三洲之间的海是( ) A.里海
B.黑海
C.地中海 D.红海
【考点】33:七大洲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分析】地球上的海洋,被陆地穿插分割,形成彼此相连的四个大洋,它们按面积大小排列,依次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海是大洋的边缘部分,海峡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7
【解答】解:地中海位于欧、亚、非三洲之间。 故选:C。
【点评】根据题干,观察地图,查找选项中地理事物的位置,运用排除法筛选出正确选项.
7.(3分)2016年6月27日地理结业考试,此时地球运动到图中哪两点之间( )
A.A和B之间 B.B和C之间 C.C和D之间 D.D和A之间 【考点】17: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
【分析】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约成66.5°的固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除了赤道,地球其他地方一年中都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在南北极圈以内,甚至会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
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不完全相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在中纬度地区,四季更替表现明显.
【解答】解:从地球公转示意图可以看出,当地球位于A位置时,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是赤道,为北半球的春分日,日期是3月21日前后;当地球位于B位置时,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夏至日,日期是6月22日前后;当地球位于C位置时,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是赤道,为北半球的秋分日,日期是9月23日前后;当地球位于D位置时,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是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是12月22日前后。
2016年6月27日地理结业考试时位于夏至日与秋分日之间,即地球运动到图中B和C两点之间。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地球公转示意图的判读,读图解答即可.
8.(3分)一个人面对地图,一般按什么来判定方向?( ) A.上北下南,左东右西 C.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B.上南下北,左西右东 D.上南下北,左东右西
8
【考点】25:在地图上表示方向的基本方法及应用.
【分析】地图上的方向有不同的表示方式.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用指向标指示方向,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北方;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用经纬网定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在没有指向标与经纬网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
【解答】解:地图上的方向有不同的表示方式。在没有指向标与经纬网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属基础题.
9.(3分)下列关于等高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等高线的高度是相对高度 B.等高线闭合的地方是山顶 C.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就陡 D.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是山脊 【考点】29: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分析】等高线地形图的判定要根据等高线数值的变化来进行分析。 【解答】解:A、等高线地形图中的高度都是海拔高度。故不符合题意。
B、等高线闭合的地方,内大外小的地方是山顶,内小外大的地方是盆地。故不符合题意。 C、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较缓;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较陡。故正确。 D、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是山谷,相反则是山谷。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知识和学生们的理解能力。
10.(3分)关于人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非洲只有黑种人分布
B.白种人是“高等”人种,黑种人是“低等”人种 C.黄种人都分布在亚洲
D.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 【考点】63:世界主要人种及其分布地区.
9
【分析】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美洲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也属于黄种人;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非洲北部和亚洲西部和南部;黑种人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拉丁美洲主要是混血种人.
【解答】解:非洲北部也有白种人分布,故A错误;
地球上的各类人种都是平等的,没有“高等”和“低等”之分,故B错误;
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美洲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也属于黄种人,故C错误; 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非洲北部和亚洲西部和南部,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世界主要人种及其分布地区,此题比较简单,易于掌握.
11.(3分)读图,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
A.300米 B.1 300米 C.800米 D.600米 【考点】26:海拔和相对高度及其估算.
【分析】海拔是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
【解答】解:相对高度是指一点高出另一点的垂直距离。故计算得出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为:800米﹣500米=300米。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海拔与相对高度的概念,理解解答即可.
12.(3分)南半球澳大利亚放暑假时间为( ) A.1月 B.7月 C.9月 D.12月
【考点】17: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
【分析】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约成66.5°的固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
10
变化.除了赤道,地球其他地方一年中都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在南北极圈以内,甚至会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
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不完全相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在中纬度地区,四季更替表现明显.
【解答】解:由于地球的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而且南北半球季节正好相反,当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放暑假时,北半球的季节应是冬季,时间一般是12月、1月、2月。 故选: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明确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13.(3分)一个人站在北极点上,他向前跨一步,则他前进的方向是( ) A.正南
B.正西
C.东南
D.西南
【考点】1F: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
【分析】北极点位于地球的最北端,北极点位于所有点的北方,所有点位于北极点的南方. 【解答】解:一个人站在北极点上,他向前跨一步,则他前进的方向是正南。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极点地区的方向判定,理解解答即可.
14.(3分)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地形和气候 B.距海的远近 C.历史和经济 D.社会制度 【考点】6A: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分析】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有社会经济条件、自然条件和开发时间的长短等因素。 【解答】解:影响人口分布的自然因素有地形和气候、河流等,故选:A。
【点评】一般情况下,平坦的地形、温暖湿润的气候、河流的中下游沿岸是吸引人口的重要自然条件。
15.(3分)下列关于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古代有天方如张盖,地圆如棋局的说法 B.人们根据星星和月亮的形状,推测地球是个球体 C.哥伦布船队的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个球体
11
D.人类进入太空,拍摄了地球的照片,确证地球是个球体 【考点】11: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及球形证据.
【分析】由于受观测条件和科学技术的限制,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从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的卫星照片,后来证实了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解答】解:古代天方如张盖,地圆如棋局是错误的认识,故A错误; 人们可以根据地球在月亮中的影子,推测地球是一个球体,故B错误; 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最先证明地球是球体,故C错误;
人类进入太空,拍摄了地球的照片,确证地球是个球体,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牢记即可.
16.(3分)在同一纬度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偏西的地点( ) A.先看到日出 B.后看到日出 C.时刻晚一些 D.时刻相同 【考点】1B: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分析】地球绕地轴不停的旋转叫自转.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和时间的差异.
【解答】解:地球绕地轴不停的自西向东旋转叫自转。在地球自转的过程中,同纬度的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产生了时间的差异。依据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理解解答即可.
17.(3分)划分地球东西半球的界线分别是( ) A.0°W和160°E 经线和 180°经线 B.20°C.20°E和160°W D.0°纬线180°纬线 【考点】1I: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分析】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以西、16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解答】解:任何两条相对的经线(经度之和为180°),都组成一个经线圈;任何一个经线圈,
12
W和160°E这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都把地球分成相等的两个半球。国际上习惯用20°
东西半球的界线,因为这个经线圈基本上是从海洋通过,避免了以0°和180°经线划界,将欧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分隔在两个半球上。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东西半球的划分,牢记即可.
18.(3分)某地东侧是西半球,西侧是东半球,南侧是南温带,北侧是热带,该地的位置是( ) A.25°W,23.5°S B.20°W,23.5°N C.160°E,23.5°N D.160°E,23.5°S 【考点】1F: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
W和160°E﹣﹣﹣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即从【分析】赤道﹣﹣﹣划分南北半球的分界线;20°
20°W向东到160°E为东半球,从160°E向东至为20°W为西半球).
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解答】解:根据南侧是南温带,北侧是热带可知此地位于南半球,而热带与南温带的分界线为南S); 回归线(23.5°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160°E和20°W组成的经线圈,但根据东侧为西半球,西侧为东半球可知,E,故此地地理坐标为160°E,23.5°S;结合选项。 此地经度为160°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东西半球和五带分界线的经纬度,掌握东西半球的划分依据及地球五带的划分,不难得出答案.
19.(3分)下列地形类型中,符合“等高线闭合且四周高、中间低”特征的是( ) A.盆地
B.高原
C.平原
D.山地
【考点】29: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
【解答】解:在等高线地形图中,根据等高线不同的弯曲形态,就可以看出地表形态的一般状况,
13
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根据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掌握各种地形的判读方法后,理解解答即可.
20.(3分)一位同学想了解我国的首都﹣﹣北京在哪里,应查阅( ) A.中国政区图 B.城市导游图 C.中国气候图 D.中国地形图 【考点】2C:电子地图和影像地图.
【分析】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人们从地图上可以直接获得大量有用的地理信息。我们要掌握使用地图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经常读图、用图和收集地图的好习惯。
【解答】解:在庞大的地图家族中,有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被图等,社会经济地图包括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等。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图。一位同学想了解我国的首都﹣﹣北京在哪里,应查阅中国政区图。 故选:A。
【点评】考查地图的应用,要理解记忆。
二、解答题(本题共4小题,共40分)
21.(10分)读“东西半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赤道穿过哪两个大洲的大陆名称: 南美洲 , 非洲 . (2)写出字母D所代表的大洋的名称: 印度洋 . (3)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名称是 南极 洲. (4)跨经度最广的大洋名称是 北冰 洋.
(5)④、⑤两个大洲的分界线是 乌拉尔山脉 、乌拉尔河、 大高加索山脉 、 土耳其 海峡.
(6)①、②两个大洲的分界线是 巴拿马运河 ;③、⑤两个大洲的分界线是 苏伊士运河 .
14
【考点】33:七大洲的地理分布和概况;34:四大洋的的地理分布和概况;35:洲界线. 【分析】(1)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许多小块,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全世界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七大洲之间有的相连,有的被运河或海峡分割.
(2)地球上广阔的海洋连为一体,习惯上人们把大洋分为四大部分,分别为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和北冰洋.
【解答】解:(1)根据大洲的轮廓及其位置可判断,赤道穿过②南美洲与③非洲的大陆. (2)根据大洋的分布情况可判断,图中字母D所代表的大洋是印度洋,印度洋全部位于东半球,是世界第三大洋.
(3)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位于南极点附近的南极洲,南极洲也是世界上纬度最高的大洲. (4)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位于北极点附近的北冰洋,北冰洋是四大洋中面积最小、最浅的大洋. (5)根据大洲的轮廓及其位置,读图可知,图中④是欧洲,⑤是亚洲,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连为一体,其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6)根据大洲的轮廓及其位置,读图可知,图中①是北美洲,②是南美洲,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图中③是非洲,非洲与⑤亚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
故答案为:(1)南美洲;非洲;(2)印度洋;(3)南极;(4)北冰;(5)乌拉尔山脉;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6)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大洲、大洋的分布情况以及大洲的界线,读图解答即可.
22.(6分)自2011年3月以来,位于地中海沿岸的阿拉伯国家﹣﹣叙利亚,叙利亚局势持续紧张.读下列组图,回答问题.
15
(1)图甲是叙利亚多数居民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这是 伊斯兰教 (宗教)的代表建筑. (2)作为典型的阿拉伯国家,叙利亚国内通用的语言是 阿拉伯语 (语言). (3)图丙是叙利亚的一种典型气候,该气候类型是 地中海气候 . 【考点】65:世界主要宗教及其分布地区.
【分析】叙利亚的动乱对中东地区影响巨大,继利比亚、阿富汗、伊拉克之后叙利亚问题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叙利亚军事实力对比反对派的军事实力是众多网友关注的焦点,从2011年3月爆发冲突以来,叙利亚局势持续紧张.叙国内多地武装冲突不断,美欧对叙进行制裁,阿盟不断施压,巴沙尔政权出现严重危机. 【解答】解:读图分析可知:
(1)图甲是叙利亚多数居民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这是伊斯兰教的代表建筑清真寺.
(2)西亚和北非地区多为阿拉伯国家,被称为“阿拉伯的世界”,多讲阿拉伯语;作为典型的阿拉伯国家,叙利亚国内通用的语言是阿拉伯语.
(3)图丙是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故答案为:(1)伊斯兰教;(2)阿拉伯语;(3)地中海气候. 【点评】此题考查叙利亚的地理特点,要理解答题.
23.(12分)根据全球大洲略图,完成下列要求:
16
(1)A、B 两洲的洲界是 苏伊士运河 .
(2)北京时间 2011 年 3 月 11 日,日本本州岛仙台港以东 130 公里处发生9.0级强震.请你判断此次地震发生在 亚欧 板块和 太平洋 板块的接触地带.
(3)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大洲是 欧洲 ,混血种人较多的大洲是 南美洲 (填名称). (4)D地区居民的通用语言是 英语 ,F 地区居民信仰的宗教是 基督 教.
(5)当我国中小学生放寒假期间,C地区正值 夏 季,此时北极地区出现 极夜 (极昼或极夜)现象.
(6)为何B大洲被称为“热带大陆”,而E大洲是世界最寒冷的大洲?(提示:比较两地纬度位置) 【考点】33:七大洲的地理分布和概况;66:世界主要语言及其分布地区.
【分析】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许多小块,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全球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 【解答】解:读图分析可知:
(1)从图中看出,A为亚洲、B为非洲,两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
(2)从图中看出,日本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多地震;
(3)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最早的大洲,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大洲;南美洲是混血种人较多的大洲,号称“世界人种大熔炉”;
(4)D为北美洲,居民的通用语言是英语,F欧洲居民主要信仰的宗教是基督教.
(5)当我国中小学生放寒假期间,正值我国的冬季,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与北半球季节相反,
17
正值夏季,此时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6)从图中看出,赤道穿过非洲大陆中部,非洲大陆绝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大约有3/4的面积在热带,气候普遍暖热,因此号称“热带大陆”;南极洲地处高纬,获得的太阳光热少,因此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大洲.
故答案为:(1)苏伊士运河;(2)亚欧;太平洋;(3)欧洲;南美洲;(4)英语;基督;(5)夏;极夜;(6)赤道穿过非洲大陆中部,非洲大陆绝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大约有3/4的面积在热带,气候普遍暖热,因此号称“热带大陆”;南极洲地处高纬,获得的太阳光热少,因此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大洲.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大洲的地理分布和概况,熟记课本知识点读图解答即可.
24.(12分)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坐地日行八万里…”,“坐地日行”实际指的是地球的 自转 (运动),“八万里”指的是地球 赤道 的周长.
(2)在图中合适位置画出地球公转的方向.
当(3)当地球公转到位置①时,这一天是北半球的 春分日 (节气),太阳光直射在 赤道 ;地球公转到位置②时,这一天是北半球的 夏至日 (节气,太阳光直射在 北回归线 . (4)当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经过P点时,太阳光直射点 B、D .(多选) A.正向南移 B.正向北移 C.在南半球 D.在北半球
(5)昨天下午5点多钟,淄博的小明放学回家的路上感觉夜色比前些天来得迟了,现在地球运行在 A 之间.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①
【考点】17: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
18
【分析】地球绕太阳不停的旋转,叫地球的公转,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
【解答】解:读图可知,(1)“坐地日行八万里…”,“坐地日行”实际指的是地球的自转运动,“八万里”指的是地球赤道的周长.(2)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3)当地球公转到位置①时,这一天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日期是3月21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赤道上,此时全球昼夜等长;当地球公转到位置②时,这一天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日期为6月22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此时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4)当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经过P点时,地球运行在春分和夏至之间,太阳直射在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太阳光直射点由赤道向北移动,太阳光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故选项B、D正确.(5)昨天下午5点多钟,淄博的小明放学回家的路上感觉夜色比前些天来得迟了,说明地球公转到位置①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和②夏至日(6月22日前后)之间,故选项A正确. 故答案为:
(1)自转;赤道;(2)如图:
;
(3)春分日;赤道;夏至日;北回归线; (4)B、D; (5)A.
【点评】本题考查了地球公转的地理概况,属于基础题.
1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