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PMSM速度环动态响应改进方法分析

来源:东饰资讯网
电 设计 PMSM速度环动态响应改进方法分析 耿向东 (山东垦利石化集团有限公司,山东东营257500) [摘要] 为提升永磁同步电机转速环的动态响应能力,研究了预测控制的转速环控制系统,借助MATLAB/Simulink 环境搭建了PMSM矢量控制双闭环系统仿真模型。通过仿真并与传统的PI控制器对比可知,该控制算法具 有调节简单、响应快的优点。 关键词永磁同步电机预测控制鲁棒性 中图分类号TM341 0引言 永磁同步电机(PMSM)具有内部结构简单、运行可 靠、功率因数高的优点,因而得到广泛应用。永磁同步电 机伺服系统是一个非线性、干扰多、参数时变的复杂系 统,参数变化时传统PI控制整定较复杂,不能满足相关 要求。预测控制以优良的控制特点和性能而被大量应用于 加工制造业等领域,因为预测控制计算方法的在线运算量 大、需整改的参考值多、采取一次样品的时间周期获取困 难等,所以对PMSM随动系统的动态反应过程难以适 应,需要对其加以改进和完善。为此,本文根据预测函数 控制(PFC)具有的运算方法简便、在线时时计算任务量 小、跟踪速度快、管理精确度高等特点,结合永磁同步电 机的矢量控制策略,设计了PFC-PI串级控制的永磁同步 电机交流伺服系统,并进行了仿真分析l_】 ]。 1 PMSM模型 预测控制策略的实施依赖于合适的模型,PMSM的动 态模型是非线性强耦合的,若PI参数整定得当,且电流 环的动态性比转速环快很多,则可认为采样电流 与参考 电流 相等,电流环的传递函数简化为G (s)一1。 PMSM的简化框图如图1所示 。 图1 PMSM的简化框图 2 PFC-PI串行控制 PFC具有与一般预测控制算法相同的三项基本原理, 即模型预测、滚动优化、反馈校正。在实际应用中,PFC 将控制输入结构化,即把每一时刻的控制输入视为若干事 先选定的基函数的线性组合,然后通过在线优化求出线性 加权系数,最后得到未来的控制输入,即系统的最终输出 收稿日期:2016—1l—O1 72 J WWW.chinaet.net l中国电工网 是上述基函数作用于对象响应的加权组合。基函数的选取 依赖于设定轨迹和对象的性质。PFC__PI串级透明结构如 图2所示。 图2 PFC。PI串级透明结构图 对于PI控制的高阶渐进稳定系统,通过PI参数的调 节总可简化得到一阶加纯滞后的广义对象,因此电流内环 用高采样率的PI控制,整个内环路作为PFC的广义对象 处理。这不但有利于减小干扰引起的偏差,而且也有利于 外环的设计。在此基础上,外环可通过PFC控制来获得优 良性能。具有PFC的PMSM闭环控制如图3所示。 图3具有PFC的PMSM闭环控制图 3仿真分析 为了验证PFC控制器效果,在MATLAB/Simulink环 境中搭建了矢量控制与PFC-PI控制相结合的PMSM系统 的仿真模型,如图4所示。仿真中,电机模块与逆变器模 块均通过相应的方程搭建而成,选择的电机参数见表1。 为验证PFC控制器的控制性能,转速环分别采用PI 控制策略与PFC控制策略进行了仿真研究,研究在不同条 电气设计 件(指令转速、模型参数失配、加减负载等)下的转速响 应,其中仿真中的速度反馈为理想的速度值,未考虑编码 器精度和量化误差。考虑到实际二r=程情况.PFC控制器参 / 数根据L述策略设计,选择PFC控制器采样周期 一0.2 FI1S。参考轨迹的期望闭环相应时问Tr一0.05ms,仿真步 数P一6,权重矩阵Q一/6×6,输入权重系数r一1.结合 电机参数得到PFC控制器的相关控制参数一 。仿真模型 如图4所示。 表1电机参数 项目 0 P_l摆 削 } c控制 『I 00l [】02 0【}3 .. 0(14 【)【 时闻/s 图6空载阶跃给定转速1 500r/min的速度响应波形图 定子相电阻m 定孑d轴电感/H / PI控制 定子q轴电感/H 极对数 { 『 \ 辖子磁链/Wb 额定电流/A 额定输出转矩/ (N・n 、I】F【. 控制 额定转速/(r/rain) 额定功率/w 转动惯量/( ・nr) 4结束语 本文给出了PFC—PI串级控制的永磁同步电机转速控 _l I1 制器。将预测函数控制方法,结合伺服电机的基本模型, 图4 Simulink仿真模型图 应用到转速环控制中,通过MATI AB,/Simulink对其进行 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P1控制器相比.预 测函数控制具有调节简单快速、平稳无超调等优点。 参考文献 图5、图6为P1调节器与PFC控制器空载启动,给 定转速分别为500r/'min和起始转速为20r /min.阶跃给定 转速为1 50Or/'airn时的速度响应波形。 x- ̄ I控制; PF(: 控铷 [1]郑泽东,李永东.永磁同步电机伺服控制系统的研究现状及 发展I-J].伺服控制,20O8(12):20 22 [2]陈虹,刘志远,解小华.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的现状与问题 [J].控制与决策,2001,16(4):385—391 [3]夏泽中,张光明.预测函数控制及其在伺服系统中的仿真研 究_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5.25(14):13o一134 f IJ U 01 002 【J03 LJ04 0 05 时间 [14]胡家升.潘红华。苏宏业,等.预测函数控制系统的闭环性能 分析1.f].控制理论与应用,2001,18(5):774—778 图5空载给定转速500r/min的速度响应波形图 当负载突变时,冈7为电机空载启动,给定转速为 500r/rain时.在0.1s HeWn入1N・m的负载.在0.3s时 将负载减为零,两种控制策略下转速的对比波形图。 (上接第45页) 参考文献 [5]刘铜,李圣怡,范大鹏.机电伺服系统的预测函数控制算法研 究[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04.26(2):89 (编辑丘石) [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2 [2]赵兵,胡玉岚.直流系统微机型绝缘监察装置问题的探讨 [J].广东电力,2009,22(4):43—45 (编辑杨正君) [1]帅军庆,张丽英.张启平,等.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 20171 3(A)期1 7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